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在哪裡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0-18 06:43:31

Ⅰ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發展的優勢和潛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發展的優勢和潛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在於澎湃的新動能;
2、中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在於穩定的就業;
3、中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在於回升的投資;
4、中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在於進一步開放的金融業;
5、 中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在於鏗鏘前行的製造業。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中國經濟韌性和潛力如何

中國海關總署剛剛發布了最新數據,2022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了23.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4%。這個增長速度超出了專家和海內外媒體的預期,尤其是在經濟形勢和疫情這么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外貿仍能保持快速增長,這足以體現我國經濟韌性和潛力絕對是無限的。

中國經濟當前正在穩固發展國內市場,大力拓展海外市場,面對全球性挑戰仍表現出十足的韌性和驚人的發展潛力,甚至促進帶動了國際貿易,這也體現出了中國經濟的潛力巨大,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信未來中國經濟一定會強勁發展,越來越好。

Ⅲ 林毅夫談中國經濟前景,發展的關鍵在於哪裡

林毅夫的一些傳奇經歷:

林毅夫做為一名經濟學家,首先他讓我們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經歷,至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傳奇的經歷。

以上是我一些淺顯的見解,一點個人的看法,不足之處大家多多體諒。

Ⅳ 談一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經濟發展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一是龐大的國內市場將持續釋放需求拉動力。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基礎設施、企業技術改造等領域仍需要大量投資,日益拓展的國內需求成為中國經濟抵禦外部沖擊的有力支撐。二是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中國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著力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目前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1億戶,日均新登記企業仍高達1.9萬戶以上,億萬人民強烈的幹事創業熱情匯聚形成不竭的發展動力。同時,外商投資保持穩定增長。三是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和能力將創造穩定的發展環境。多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了較低的政府負債率,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預留了政策空間。

Ⅳ 未來中國最有潛力的經濟發展區域會在哪

中國未來經濟最強的發展應該是在北京,天津,河北這一塊兒。就拿現在的雄安新區來說,之前那一片地根本就沒有人能夠重視起來,然而現在國家的發展政策確實將這個地方改造成為一個高新產業園。那個地方將是未來的中國第二深圳,可以說現在的高科技人才都是從北京往外走,然後給他們找到一個優越的辦公環境。因為北京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它的交通四通八達,所以說河北經濟跟他相鄰。

所以說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年當中,京津冀這個地方的經濟肯定會高於其他省,或者說直接要超過別的省份的。因為每個省份都是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發展,但是我認為京津冀是最好的一個。

Ⅵ 談一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的體現在哪些方面

潛力在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理工人才,中國有最發達的基礎建設,中國有世界上執行力最強的政府,中國有主體民族。

Ⅶ 中國經濟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飛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化進程也很快。對於年輕人來說,在哪個城市定居和就業能享受發展的紅利,確實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命題。然而,近些年來大家也都發現了,相比起南方城市,北方的經濟發展要遲緩一些。北方人南下打工的不少,但由於南北環境和生活習慣差異巨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背井離鄉。那麼以下七座北方城市你最看好誰?

天津在今年的GDP上可看出已有頹勢,再加之設立雄安新區,天津分散首都功能的職能有所削弱,網上不乏有取消天津直轄市的呼聲,因此天津基本可以排除是最具潛力的城市,但短期內天津作為北方第二的地位不會被打破。
北京作為首都,各個方面都在國內頂級水平,發展空間不大,依靠首都一個定位穩居北方第一,沒有被超越的可能。因此,不必參與到最有潛力的競爭中。

西安和沈陽作為西北和東北的中心城市,這兩個城市從目前來看,西安被設立為國家中心城市,發展迅猛。沈陽這兩年基本從東北經濟衰退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重新注入了活力,幾年內經濟重回東北第二不成問題,被設立為國家中心城市也是早晚的事。從這兩個城市來說,潛力都是比較大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決定西安潛力巨大。朝鮮半島局勢緩和、朝鮮經濟開放發展,沈陽鄰近朝韓日三國原本的底子就很厚,重新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西北和東北的兩個中心城市值得被看好。
鄭州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從幾年前的「鄭縣」到現在的「國際鄭」,鄭州承辦國際峰會,建設國際中心城市,GDP破萬億、人口破千萬,鄭州的崛起依靠的主要是河南省內巨大的人口基數,鄭州只要能把河南的人口集聚起來,鄭州就不會差。因此,鄭州的未來不容小覷,是一座潛力巨大的城市,在未來,華中地區有可能形成鄭州、武漢兩個中心城市。

青島和大連相比,青島的發展速度是快於大連的,這兩個城市相比較,青島目前各方面水平都領先大連,青島基礎設施非常完善,城市建設也在大連之上。大連近年來發展不如之前快,尤其是城市建設發展速度比不上同城的沈陽,但也在復興中,未來煙大海底隧道跨海大橋建成大連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兩個城市相比較,我認為青島潛力更大。青島在同省內濟南與之還有差距,申請國家中心城市的話山東也是僅青島一份,但大連同省還有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沈陽競爭,盡管沈陽經濟目前不如大連,但戰略地位政治地位在大連上。

Ⅷ 你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最有潛力的城市是哪裡

根據我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來看,未來長江經濟主要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幾座沿江發達省會以及直轄市城市成為核心。當然另外還有以蘇州、杭州以及合肥、南昌、長沙、貴陽、昆明等城市為沿江區域中心。不過話又說來,沿江中心城市雖有不少,但真正發達的也只有上海、武漢以及重慶等幾個沿江核心省會城市或者直轄市。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域開放開發戰略,未來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不過如今距離2050年還有30多年,這30多年裡,中國城市發展格局必然會變化非常大。中國幅員遼闊,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發展長江經濟帶上,而且全國大大小小城市有600多座,想要在2050年分出中國十大城市,想必現在也沒有誰能夠預測的准。
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未來的都市群一定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十大都市圈應該是:滬蘇南、廣深、京津、南京、杭甬、武漢、成都、廈漳泉、鄭州、青島。前七應該沒異議,後三會有爭議。

Ⅸ 「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

文/駱振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 社會 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沒有對經濟增速提出具體的預期目標,但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實際上要求經濟增長要達到一定的速度。「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全新的外部環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疊加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顯著增加,更好地尋找潛力、挖掘潛力、轉換動力成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創造了經濟奇跡,國際上往往把中國的成功歸結為「東亞模式」的延續,歸結為出口導向戰略、勞動力充分供給、高儲蓄高投資、重視教育等幾個主要因素。但實際上,我國既是「趕超經濟」,在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實現了經濟起飛;又是「轉型經濟」,實現了從原有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因此,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分析中國的潛力和動力,應當把握 歷史 的脈搏,從經濟的主要支撐因素和驅動力量來判斷未來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81年到1989年,經濟增速呈現陡起陡落的態勢,主要動力是農村承包責任制和企業經營責任制推開。第二階段從1990年到1999年,增速呈現陡起平落的走勢,主要動力是「南巡」講話以後改革和開放的擴大,勞動力和資源價格低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第三階段從2000年到2012年,增速呈現平起陡落的態勢,主要的動力是全球化與中國生產要素的結合,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全球金融危機後我國採取了強刺激的投資政策,拉高了經濟增速,但政策退出後經濟下滑幅度較深。第四階段就是2013年至今,總體是平穩下行的態勢,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以前的動力源在減退,經濟需要尋求新的動力源。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發生了根本變化,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人口紅利趨於消失。我國從2012年開始15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進入負增長,已經進入到了「劉易斯拐點」,2019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 歷史 低位,「十四五」時期可能提前迎來人口峰值和負增長。二是儲蓄率下降帶來投資率下降。我國儲蓄率在2008年達到峰值52.3%以後就處於下降趨勢,到2019年進一步降至45%。儲蓄是為了滿足投資需求,儲蓄率實際上是資本形成率,從經濟發展經驗看,儲蓄率會隨著資本回報率下降和投資需求的減少而下降。「十四五」時期私人儲蓄率下降將會帶動儲蓄率進一步下行,投資率將會隨之降低。三是外需拉動作用持續減弱。從1980年到2007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從12.5%大幅上升到66.2%,達到 歷史 峰值,此後持續回落,2019年的外貿依存度為31.8%,「十四五」時期世界經濟還將持續低迷,加上疫情和大國博弈等因素,外需的作用將會進一步減弱。四是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我國長期以來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承擔了世界工廠的功能,2019年原油進口50572萬噸,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8%,這樣的發展模式給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和國內資源環境造成了較大壓力。

「十四五」時期經濟要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已經無法依靠要素投入來維持,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投入產出的效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上看,「十四五」時期有一些潛力可以充分開發:一是工程師紅利。我國長期以來注重工程人才和工程師培養,目前每年工學類普通本科畢業生超過140萬人,工程師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在工資成本上還具有比較優勢,勞動力素質提高可以對沖數量的下降,有利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二是超大規模市場紅利。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大,市場空間巨大且呈現多層次特徵,一方面,有利於形成規模經濟,超大規模市場可以分攤很多成本,包括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共性技術研發成本等;另一方面,多層次超大規模市場有利於產品實現技術更新迭代,更好滿足產業持續升級的需要,更有利於 科技 型企業發展。三是政策的獨立性。我國始終保持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在資本流動、匯率浮動、政策獨立的「不可能三角」之間保持了較好平衡,預留了靈活的調控空間。四是宏觀環境穩定。我國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具有強大動員力量與執行力,在疫情及重大自然災害沖擊下能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同時,我國始終堅持漸進式改革,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的同時,總體上保持了宏觀經濟穩定可控,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綜合來看,「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有望達到5.5%左右,這既是立足於經濟發展實際,又考慮到2035年遠景目標的需要,雖然比「十三五」時期有所下降,但總體趨勢保持了基本穩定,分年度看,預計「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速將會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總的來說,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增長的潛力依然較大,應當進一步增強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務實的政策和有效的改革舉措,充分釋放經濟潛力,增強發展動力。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

Ⅹ 國內經濟發達的地區有哪些未來有發展潛力的地區有哪些

國內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是有很多的,像北上廣深這些地方都是老牌的經濟發達城市,老牌一線城市,這自然就不需要多說了,但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比較具備經濟發展潛力的,比如說天津杭州這兩個城市自己也是非常看好的。

很多其他城市,比如說青島這個也是一個旅遊城市,應該是旅遊城市,想真正發展成為一線城市比較困難,但如果旅遊資源不是特別匱乏的話,特別窮也不太可能,所以好好發展二線城市裡面更進一步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畢竟全國各地不同城市發展的規模是不一樣的,有些就側重於國際金融,有些側重於政治中心,有些側重於經濟中心,有些側重於旅遊城市。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