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西有印度銀行嗎
沒有,我在南寧呆了10年,沒看見印度銀行
採納哦謝謝
『貳』 印度國家銀行的發展歷史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印度銀行業經歷了一番大整合。其中,最著名的,是1921年在英國殖民當局的要求下,加爾各答銀行(BankofCalcutta,1806)、孟買銀行(BankofBombay,1840)和馬德拉斯布銀行(BankofMadras,1843)合並產生了印度帝國銀行。這便是如今該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印度國家銀行的前身。1955年,獨立後的尼赫魯政府發起了國化運動,形成了現今的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獨立後,隨著全國經濟在上世紀50年代的高速發展,國家銀行開始致力於農村發展和公共部門工業的發展;在60和70年代,該行通過農業融資集中於發展投資商和支持綠色革命的機械方面;在80年代,則集中於發展國際貿易,擴展整個國內和國際的商業網路;在90年代,繁瑣管制的解除和銀行自由度的加大,使得整個銀行走向了市場競爭,並且在承擔一定基礎風險下擴大了自營投資度。
印度的商業銀行按所有權性質劃分,有國有化銀行、公共銀行和私人銀行。其中,主要是印度國家銀行及其7家附屬銀行和14家國有化銀行。這些銀行業務范圍廣,業務量大,加上公共銀行,存款額佔到90%左右。 印度國家銀行是最大的商業銀行。早在1983年已居世界100家大商業銀行第78位。其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皇家銀行,1955年印度政府對其實行國有化,並與10家邦銀行合並,改名印度國家銀行。1960年,印度政府又將7家邦銀行變為該行附屬銀行。該行可經營全面的銀行業務。經辦出口中長期信貸,買方和賣方信貸,並辦理印度政府與外國政府間貿易協定的清算業務。在設有印度儲備銀行分支機構的地區,由其代理中央銀行職能。印度對外銀行業務的1/3由該行辦理,在加爾各答、孟買、新德里、孟都拉斯設有分行,辦理對外投資、出口信貸、咨詢等業務。隨著銀行業趨向國際化,印度國家銀行在世界一些重要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分布在倫敦、紐約、洛杉磯、多倫多、芝加哥、開羅、香港、東京、莫斯科等地,海外代理行達2000多家。印度國家銀行的管理機構是董事會,負責向政府及中央銀行提交資產負債表等業務報告。 印度最大的銀行———印度國家銀行正式在上海設立分行,這是首家在中國設有分行的印度銀行。
成立於1806年的印度國家銀行,在利潤額、總資產、存款額、分行數、雇員數等方面均為印度最大的商業銀行,印度國家銀行在全球34個國家擁有180家分支機構,資產超過3592億美元。1997年,印度國家銀行在滬設立代表處,2006年獲准成立分行。2013年2月19日,天津分行成立。
印度國家銀行方面稱,在中國上海開辦商業銀行業務是個里程碑。印度國家銀行是第一個也是唯一能在中國有商業運轉的印度銀行。印度國家銀行上海分行將積極推動兩國的雙邊貿易來吸引更多的印度投資商,也將通過其窗口讓更多客戶了解印度的投資環境。
印度國家銀行(SBI)是印度最大的銀行,但一直受制於各個分支機構的各行其是。每個分支機構都有自己決策和後勤系統,導致整個銀行的業務不連貫,與精明的專業競爭對手相比,處於不利的地位。而且,這種模式使得客戶只信賴每個分支機構,而缺乏對銀行的總體認識。為解決這一問題,SBI實施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銀行計劃,將分支機構的業務有機的連接在一起,改革成一個現代化、具有競爭力的實體。該計劃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年才能完成,已經看到了明顯的效果。
該計劃預計在2007年中期完成,已經對印度銀行部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更成熟、擁有現代科技和業務流程的SBI將會挑戰印度主要的私有銀行。與競爭對手相比,SBI遍及全國的網路使其處於有利地位,其不斷發展將會消弱對手,可能會因此而推動行業融合。
除了技術實現以外,SBI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SBI選用了澳大利亞供應商金融網路服務(FNS)的BANCS作為中央銀行的解決方案。對於SBI,焦點是採用規模足夠大,並能夠滿足其他功能的方案。然而,世界上還沒有如此規模的參考案例,從某種程度上說,該銀行還在探索中。
SBI採用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銀行計劃,在UNIX平台上實現。該計劃證明UNIX能夠滿足世界上最大銀行的需求。歷史上,許多大型銀行僅考慮大型機環境。這除了技術問題以外,更多的原因在於人們的傳統觀念。要確保成功,就必須解決合並、裁員和改變管理模式等問題。
該計劃的成功也表明了印度最大的服務供應商逐漸走向成熟,能力在不斷加強。Tata咨詢服務公司(TCS)是系統集成商,是該計劃的主要參與者。該計劃表明TCS能夠管理大型金融計劃。真正的考驗是它能否在印度海外市場獲得成功。已經有跡象表明TCS及其合作夥伴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今後幾年中有可能贏得更大的海外合同。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285位。 盡管中國銀行業由於其IPO和國外投資而備受矚目,而實際上真正值得贊賞的應該是印度銀行業。與中國同行相比,印度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努力實現真正的變革。當許多中國的銀行還在討論重大的運營和技術投資問題時,印度政府機構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其壓力來自於HDFC和ICICI等私有銀行,迫使懶散的政府機構進行改革。
SBI的改革值得中國四大銀行借鑒,甚至值得今後逐步私有化的日本郵政進行借鑒,這些政府機構規模同樣很大,擁有眾多的員工,而業務程序和技術方法卻比較陳舊。當然,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當這些機構開始進行改革時,應該明智的借鑒一下SBI的經驗。 中國四大銀行和日本郵政都是力圖變革的巨型實體,與SBI相似,它們也計劃大規模替換核心系統,但是缺乏世界上可以實際借鑒的對象。西方大型銀行的運營環境與這些銀行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這些亞洲銀行面臨著固有的文化和程序問題,這些問題是它們初期發展狀態和經驗的反映。
SBI計劃有很多值得學習的重要經驗。合並這么多的分支機構時,關注執行效率以及企業經營理念是要注意的兩個關鍵因素。圍繞改革管理的重要經驗包括培訓、裁員以及該計劃對員工的影響等。對於員工而言,其職責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進行合並時,可能會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
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百九十五。
『叄』 香港有什麼銀行就像中國內地有四大國有銀行一樣,香港有自己特有的或者是最普遍的銀行嗎
匯豐銀行
渣打銀行
恆豐銀行
花旗銀行
東亞銀行(以上是香港本土銀行)
還有:中銀香港分行
建行香港分行
工行香港分行
招行香港分行
新加坡星展銀行香港分行
巴黎銀行香港分行
盤古銀行香港分行樓下的回答漏了幾家,[編輯] 香港成立持牌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集友銀行有限公司
花旗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
大新銀行有限公司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富邦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恆生銀行有限公司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創興銀行有限公司
豐明銀行有限公司
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
大眾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
標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大生銀行有限公司
大有銀行有限公司
永亨銀行有限公司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
[編輯] 香港以外成立持牌銀行
荷蘭銀行 (ABN AMRO Bank N.V.)
中國農業銀行
澳大利亞紐西蘭銀行集團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imited)
Baden-Württembergische Bank Aktiengesellschaft
羅馬銀行 (Banca di Roma, Societa' Per Azioni)
義大利聯合銀行 (Banca Intesa S.P.A., also known as: Intesa S.P.A.)
義大利西雅那銀行香港分行 (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S.P.A. Hong Kong Branch)
義大利國家勞工銀行 (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S.P.A.)
西班牙對外銀行 (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S.A.)
盤谷銀行 (Bangkok Bank Public Company Limited)
伊朗國家銀行 (Bank Melli Iran)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National Association)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印度銀行 (Bank of India)
蒙特利爾銀行 (Bank of Montreal)
紐約銀行 (Bank of New York, The)
加拿大豐業銀行 (The Bank of Nova Scotia)
台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東京UFJ銀行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Ltd.,The)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Bank Sinopac)
巴克萊銀行
Bayerische Hypo-Und Vereinsbank Aktiengesellschaft
Bayerische Landesbank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BNP Paribas Private Bank
東方匯理銀行 (Calyon)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athay United Bank Company, Limited)
彰化銀行
Chiba Bank, Ltd. (The)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trust Commercial Bank, Ltd.
Chugoku Bank, Ltd. (The)
花旗銀行 (Citibank, N.A.)
Commerzbank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荷蘭合作銀行 (Co�0�2peratieve Centrale Raiffeisen - Boerenleenbank B.A.)
Coutts Bank Von Ernst AG, also known as: Coutts Bank Von Ernst SA, Coutts Bank Von Ernst Ltd
里昂信貸銀行 (Crédit Lyonnais)
瑞士信貸銀行 (Crédit Suisse)
星展銀行有限公司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Aktiengesellschaft)
DZ Bank AG (Deutsche Zentral-Genossenschaftsbank), Frankfurt Am Main
E.Sun Commercial Bank, Ltd.
EFG Private Bank SA
Equitable Pci Bank, Inc.
Erste Bank Der Oesterreichischen Sparkassen AG
First Commercial Bank, Ltd.
Fleet National Bank
富通銀行 (Fortis Bank)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The Bank of Scotland (The)
八十二銀行 (The Hachijuni Bank, Ltd.)
Hana Bank
豐隆銀行有限公司 (Hong Leong Bank Berhad)
匯豐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英國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美國匯豐銀行
匯豐私人銀行(瑞士)有限公司
德國北方銀行有限公司 (HSH Nordbank AG)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Hua Nan Commercial Bank, Ltd.)
印度海外銀行 (Indian Overseas Bank)
中國工商銀行
荷蘭商業銀行 (ING Bank N.V.)
台北國際商業銀行 (International Bank of Taipei)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伊予銀行 (The Iyo Bank, Ltd., Hong Kong Branch)
JPMorgan Chase 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
比利時聯合銀行 (KBC Bank N.V., Hong Kong Branch)
韓國外換銀行 (Korea Exchange Bank)
馬來亞銀行
三菱UFJ信託銀行 ((The) Mitsubishi UFJ Trust and Banking Corporation)
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
法國外貿銀行 (Natexis Banques Populaires)
澳大利亞銀行
巴基斯坦銀行 (National Bank of Pakistan)
華僑銀行有限公司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Ltd.)
Philippine National Bank
印尼國家銀行 (Pt. Bank Negara Indonesia Persero Tbk.)
大眾銀行有限公司
加拿大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Canada)
蘇格蘭皇家銀行有限公司 (Royal Bank of Scotland Plc (The)
義大利聖保羅意米銀行 (Sanpaolo Imi S.P.A.)
Shiga Bank Limited (The)
信金中央金庫 (Shinkin Central Bank)
靜岡銀行 (Shizuoka Bank, Ltd.)
法國興業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le)
渣打銀行
印度國家銀行 (State Bank of India)
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
三井住友銀行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Svenska Handelsbanken Ab (Publ)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 Ltd.)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Taishin International Bank Co., Ltd)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 (Taiwan Business Bank)
多倫多道明銀行 (Toronto-Dominion Bank)
UBS AG, also known as: UBS SA, UBS Ltd
UCO Bank
Unicredito Italiano Societa' Per Azioni
聯合銀行 (United Commercial Bank)
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United Overseas Bank Ltd.)
富國銀行
西德銀行 (Westlb AG)
西太平洋銀行 (Westpac)
『肆』 外國在中國開設 第一家銀行
外國在中國開辦的第一家銀行:英國東方銀行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五口通商口岸的開放,中外貿易進一步發展,西方列強大量向中國傾銷商品。為適應西方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的需要,他們的金融資本家也紛紛來華,在中國設立銀行。至1894年為止,西方金融資本家在中國設立的銀行已達8家16個分支機構,其中最先來中國開辦的銀行便是英國的東方銀行。
東方銀行又名麗如銀行、金寶銀行或東亞銀公司,總行原設在印度孟買,資本額60萬英鎊,是英國侵略者向印度和遠東地區進行經濟掠奪的一個重要金融機構。1845年,其總行遷至倫敦,同年4月在香港設立了分行。1848年又在上海設立分行,沒幾年,在福州也設立了分行。1851年,它獲得英國皇家特許狀,授權它在好望角以東任何地區建立機構,經營兌換、存款和匯劃業務,從此業務蒸蒸日上。特別是在上海,營業興旺發達,獲得很高利潤,成為英商在上海的重要經濟活動中心。1866年,印度孟買發生了巨大的金融風潮,波及香港和上海。隨後,它又遇到了匯豐銀行的激烈競爭,營業開始一瀕不振。特別是在1889年以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來中國開設銀行,東方銀行所遇到的競爭更加激烈,到1892年,終於支持不住,不得不宣告歇業。
『伍』 我國第一家外資銀行是什麼
匯豐銀行。
1、第一家在中國注冊的外資銀行-匯豐銀行,1906年其發行了股票 。
2、匯豐銀行(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創立於清同治三(1864年),香港總行於同治四年3月開業,上海分行於同治四年4月開業。英文名稱原為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Ltd.,同治五年根據香港政府法令正式注冊時改稱。中文取名匯豐,含有預期匯兌業務發達的意思。
『陸』 外國人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銀行是什麼銀行
麗如銀行(東方銀行)前身為西印度銀行,總行設於印度孟買。是英國政府特許銀行。
1845年改名為東方銀行,總行遷至英國倫敦,並在香港設立分行。1847年在上海設立分行,是上海最早出現的一家銀行,也是我國出現的第一家現代商業銀行。麗如是該行在上海的中文名稱。早期麗如銀行在華的業務活動,主要是匯兌,包括自身買賣匯票和充當供求雙方匯票的中介者。1892年,因放款和投資不慎而倒閉。
鴉片戰爭前,除了錢庄、票號等舊式的金融機構外,可以說上海乃至整個中國都還沒有銀行。直到《南京條約》簽訂,清政府允許五口通商,上海也被迫開埠後,外國的銀行才開始進入我國。
直到1884年,麗如銀行因在錫蘭的投資失敗而撤出了中國,其在中國的地位也由後來的匯豐銀行所取代。1892年6月,麗如銀行因總行的營業虧損而在倫敦宣告壽終正寢。
(6)中國哪裡有印度銀行擴展閱讀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柒』 印度哪個銀行好
我認識的人都在用ICICI呢 應該不錯吧
『捌』 想知道: 廣州市 印度巴魯達銀行廣州分行 在哪
中國銀監會關於批准印度巴魯達銀行
廣州分行開業的函
印度巴魯達銀行:
你行廣州分行籌備組負責人D.D.Singla先生簽署的關於廣州分行開業的申請書及其他有關文件收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78號,以下簡稱《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6年第6號,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批准你行廣州分行開業,其名稱為印度巴魯達銀行廣州分行(Bank of Baroda Guangzhou Branch),地址為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183號大都會廣場2011-2013室;核准GOPALAKRISHNAN RAMACHANDRA先生該分行行長的任職資格;該分行營運資金為20000萬元人民幣等值的自由兌換貨幣;該分行根據《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在下列范圍內經營全部外匯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買賣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幣有價證券;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辦理國內外結算;買賣、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從事同業拆借;提供保管箱服務;提供資信調查和咨詢服務;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該分行須按照《條例》和《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辦理開業前的有關手續。你行廣州代表處自本批文印發之日起自行關閉。
二○○八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