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航天三大基地
中國航天三大基地分別位於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中國著名的衛星發射基地之一,位於酒泉市金塔縣航天鎮。中心自1958年創建以來曾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創造過驕人的八個第一:1970年4月21日,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這里升起;
1975年11月26日, 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在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 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在這里飛向太平洋預定領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將三顆衛星送上太空。
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XSLC)又稱「西昌衛星城」,始建於1970 年,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它是以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
中心已經能使用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等5 種型號火箭,發射高、中、低各種軌道,不同射向的各類航天器,同時建立健全了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和技術勤務保障五大系統,並擁有數千台套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設備設施,在國際同行中有著「東方休斯敦」的美譽。
三、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目前,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發射方式,集指揮控制、測控通信、綜合保障系統於一體的現代化發射場,航天發射綜合能力實現了從年執行1次發射任務到每年執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衛星發射任務的躍升。
中心先後成功地發射了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第一顆中巴「資源一號」衛星,第一顆海洋資源勘察衛星等,創造了中國衛星發射史上的9個第一。
(1)中國導彈基地是哪裡擴展閱讀
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位於中國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地理坐標為:北緯19°19′00.18″,東經109°48′00.15″。是中國以前的一個發射亞軌道火箭(如彈道導彈)的測試基地。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四個衛星發射中心。
由於此地點的緯度較低,距離赤道只有19度,地球自轉造成的離心力可以讓火箭負載更多的物品。建設成為未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中心。該中心將可以用來發射正在研製的重型長征五號系列火箭。
建設新航天發射場,是為了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滿足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要。建成後,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
❷ 中國五大航天發射基地
中國擁有五大衛星發射基地,分別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58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70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始建於2009年),中國東方航天港 (母港位於煙台海陽),用於海上衛星發射。
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被稱為「東風航天城」。該地區地勢平坦,人煙稀少,晴天多雨天少,可以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於1958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是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衛星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❸ 四個發射基地分別是什麼
四個發射基地分別是:酒泉、太原、西昌、文昌。
1、酒泉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總裝備部20基地)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測試及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應用衛星、載人飛船和火箭導彈的主要基地,基地並負有殘骸回收、航天員應急救生等任務。
2、太原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神堂坪鄉的高原地區,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是中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同時負責我國海上衛星發射。
3、西昌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衛星發射基地,組建於1970年,是我國三大航天發射中心之一,管理使用西昌、文昌兩個航天發射場。西昌發射場1982年交付使用,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
4、文昌
文昌航天發射場位於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隸屬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該發射場可以發射長征五號系列火箭與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
❹ 中國的核導彈都在什麼地方呢
中國的核導彈主要是陸基和海基,中國空軍只有少數可以搭載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像陸基戰略導彈目前官方公布的是二炮弟54、第56基地,裝備東風31,分別在青海和山西第55基地裝備東風5在湖南一帶。解放軍的陸基戰略導彈像東風21、31一般都可以機動,所以不會一直在一個地方。海軍像094戰略核潛艇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都有,目前據說也就4艘左右。
❺ 兩彈一星都有哪些基地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世紀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核彈基地的話是指試驗基地嗎?最著名的就是新疆的羅布泊了,別的我不知道。出於保密等原因,世界各國更多進行地下核試驗,在地底、山洞裡爆,難發現。另外,中國、美國、蘇聯等國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等條約,將全面禁止核試驗、停止核軍備競賽,核裁軍。製造、儲存、發射基地的話,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和最高機密,全世界都沒多少人知道具體位置、面積、儲量等。
導彈基地的話,也是出於國家戰略安全,同樣沒人知道。導彈基地,尤其是洲際彈道導彈,平時都藏在山洞和發射井裡,外面根本就看不出來,而且為了提高戰場生存率(導彈發射井、發電廠、軍工廠、水壩等戰略目標在戰時會成為敵人攻擊的首要目標),大多採用機動發射(核潛艇、導彈發射車等等),隱蔽性和機動性更高。
衛星基地,大家都知道了。內蒙古的酒泉、四川的西昌、山西的太遠以及海南在建的文昌四個。酒泉規模最大,功能較為齊全,因此所有大型火箭、載人飛船都在這里發射,西昌太遠發的是較小的衛星。製造基地的話,就太多了,分散各地的工廠設計、製造、加工,最後運到發射場組裝。
❻ 我國航天發射場有哪些
中國衛星發射中心一共有5個;分別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東方航天港(海上發射中心母港)。
一、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又稱文昌航天城,位於中國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以南、中南水庫以東,由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運營,隸屬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下轄的兩個發射場之一。
文昌航天發射場為中國首座濱海發射場,也是世界現有的少數低緯度航天發射場之一。發射場的條件可供長征五號系列火箭與長征七號系列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具體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近期較為知名的發射任務為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天問一號。
二、中國東方航天發射港
位於中國山東省煙台市及其所代管的海陽市,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營,是中國首個海上航天發射母港。
三、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神堂坪鄉的高原地區,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是中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同時負責我國海上衛星發射 。發射中心擁有火箭和衛星測試廠房、設備處理間、發射操作設施、飛行跟蹤及安全控制設施。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備了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通信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這里冬長無夏,春秋相連,無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氣溫5℃。
2020年9月27日11時2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
四、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是中國衛星發射基地,組建於1970年, 是我國三大航天發射中心之一,管理使用西昌、文昌兩個航天發射場。西昌發射場1982年交付使用,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
五、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又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試驗訓練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63600部隊)、東風基地、東風航天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東風鎮布格音阿日拉附近,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為中國的導彈與衛星發射基地之一。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建成的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海拔1000米,佔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這里是測試及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導彈、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載人飛船的主要基地。基地亦肩負殘骸和飛船回收、航天員應急救生等任務。
截至200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射了約50顆人造衛星,其中37顆在這里發射。太原、西昌兩個衛星發射中心皆派生自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❼ 中國核導彈 分布
解放軍的短程還有中程彈道導彈,包括了東風3型、東風5型改進型,還有最新的東風21C型的改進型的導彈,這些中短程的導彈部署在中國國內所有的導彈基地,包括在陝西、東北、安徽、雲南、河南、青海、湖南等地的導彈基地,主要面向中國的周邊地區,包括對台海、日本還有印度的相關部署和瞄準。同時中國大陸的長程洲際彈道導彈的部署機動部隊,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東南等方向是分散部署,保證有反擊的能力。
❽ 中國的戰略導彈基地都部署在哪裡
已知的有,青海,甘肅,山西,雲南建水,沈陽蘇家屯,福建,大連
❾ 共和國第一個導彈基地,在1958年10月20日被國防部授予了什麼番號
陸軍和海軍的工兵一齊上陣,鐵道兵也加入了進來。發射平台、掩蔽部、坑道,陣地間的公路,還有一條連接山外世界的鐵路專線漸漸顯出摸樣。1958年10月20日,國防部授予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訓練基地」番號,直屬海軍建制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