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每年要進口多少稀土原材料

中國每年要進口多少稀土原材料

發布時間:2022-10-19 14:49:39

❶ 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的現狀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加上與其同族的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的總稱。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學性質,分為輕、中、重稀土元素,前5種元素為輕稀土,其餘為中重稀土。稀土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國擁有較為豐富的稀土資源,中國的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中國的稀土資源主要有以下特點:
——資源賦存分布「北輕南重」。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等北方地區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中重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岩等南方地區。
——資源類型較多。稀土礦物種類豐富,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離子型礦、磷釔礦、褐釔鈮礦等,稀土元素較全。離子型中重稀土礦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輕稀土礦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對環境影響大。輕稀土礦大多可規模化工業性開采,但釷等放射性元素處理難度較大,在開采和冶煉分離過程中需重視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離子型中重稀土礦賦存條件差。離子型稀土礦中稀土元素呈離子態吸附於土壤之中,分布散、豐度低,規模化工業性開采難度大。
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稀土工業迅速發展。稀土開采、冶煉和應用技術研發取得較大進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已形成內蒙古包頭、四川涼山輕稀土和以江西贛州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產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選、冶煉、分離技術以及裝備製造、材料加工和應用工業體系,可以生產400多個品種、1000多個規格的稀土產品。2011年,中國稀土冶煉產品產量為9.6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
——市場環境逐步完善。中國不斷推進稀土行業改革,推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企業自主決策、價格供求決定的稀土市場體系。最近幾年,中國稀土行業投資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稀土市場規模目前已接近千億元人民幣。市場秩序逐步改善,企業間的兼並重組逐步推進,稀土行業「小、散、亂」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觀。
——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研發體系,在稀土采選、冶煉、分離等領域開發了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獨有的采選工藝和先進的分離技術為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稀土新材料產業得到穩步發展,實現了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產業化,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支持。
中國稀土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為全球稀土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中國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促進稀土的公平貿易。當前,中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中國生產的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等均佔世界產量的70%以上。中國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節能燈、微特電機、鎳氫電池等終端產品,滿足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需求。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稀土行業存在不少問題,中國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主要表現在:
——資源過度開發。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超強度開采,中國稀土資源保有儲量及保障年限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原有礦山資源大多枯竭。包頭稀土礦主要礦區資源僅剩三分之一,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儲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南方離子型稀土大多位於偏遠山區,山高林密,礦區分散,礦點眾多,監管成本高、難度大,非法開采使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采富棄貧、采易棄難現象嚴重,資源回收率較低,南方離子型稀土資源開採回收率不到50%,包頭稀土礦采選利用率僅10%。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稀土開采、選冶、分離存在的落後生產工藝和技術,嚴重破壞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離子型中重稀土礦過去採用落後的堆浸、池浸工藝,每生產1噸稀土氧化物產生約2000噸尾砂,目前雖已採用較為先進的原地浸礦工藝,但仍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破壞植被,嚴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農田。輕稀土礦多為多金屬共伴生礦,在冶煉、分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高濃度氨氮廢水、放射性廢渣等污染物。一些地方因為稀土的過度開采,還造成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災難,給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重大損失。而生態環境的恢復與治理,也成為一些稀土產區的沉重負擔。
——產業結構不合理。冶煉分離產能嚴重過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發滯後,在稀土新材料開發和終端應用技術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擁有知識產權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產加工技術較少,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匱乏。稀土作為一個小行業,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眾多,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行業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惡性競爭。
——價格嚴重背離價值。一段時期以來,稀土價格沒有真實反映其價值,長期低迷,資源的稀缺性沒有得到合理體現,生態環境損失沒有得到合理補償。2010年下半年以來,雖然稀土產品價格逐步回歸,但漲幅遠低於黃金、銅、鐵礦石等原材料產品。2000年至2010年,稀土價格上漲2.5倍,而黃金、銅、鐵礦石價格同期則分別上漲4.4、4.1、4.8倍。
——出口走私比較嚴重。受國內國際需求等多種因素影響,雖然中國海關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項目,但稀土產品的出口走私現象仍然存在。2006年至2008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針對稀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稀土行業的監管力度。2011年5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強對稀土開采、生產、流通、進出口等環節的管理,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強稀土行業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政府設立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統籌研究國家稀土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和政策等重大問題;設立稀土辦公室,協調提出稀土開采、生產、儲備、進出口計劃等,國務院有關部門按職能分工,做好相應管理工作。2012年4月,批准成立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發揮協會在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秩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意見》實施一年多來,行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行業發展秩序有了明顯改善。

❷ 土耳其發現7億噸稀土資源,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

土耳其發現7億噸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首先是可以降低對應的一些稀土原材料進口價格,其次是會加強與土耳其的貿易,再者是中國會加大對於軍工設施的建設,另外是使得中國軍工發展更加穩定。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土耳其發現7億噸稀土資源,對中國會產生哪些具體的影響。

一、降低對應的一些稀土原材料進口價格

首先是降低對應的一些稀土原材料進口價格, 對於中國而言每年都是需要進口一部分的稀土資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稀土可以用於航天工業的建設,還有軍工方面的建設,還有一些特種器材的建設,中國就擴大了可選擇進口稀土的渠道。

中國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與土耳其的貿易才能針對性加強對應中國的軍工長期事業發展。

❸ 中國還有稀土么

日本共同社12月14日消息稱,鑒於稀土產量佔全球9成的中國加強了稀土出口的「限制」,日本正通過「官民合作」等方式,努力拓寬分散稀土的進口渠道。報道稱,由於部分種類的稀土在中國之外難以生產,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仍然存在很大難題。

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稀土公司MOLYCORP10日宣布,將接受日本住友商事1億美元的出資,在今後7年向其供應用於研磨鏡片的鈰和作為相機鏡頭原材料的鑭等稀土。MOLYCORP決定重開於1998年停產的美國最大稀土礦山「Mountain Pass」。該公司將於2011年2月前後起每年向住友商事供應約2750噸稀土。

據住友商事透露,中國以外的國家向日本供應大批量的稀土尚屬首次,計劃向日本經濟產業省下屬的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申請資金援助。

另一方面,外相前原誠司11月下旬與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舉行了會談。陸克文表示願意向日本「長期穩定地供應」稀土。隨後,大型商社雙日公司與澳大利亞資源公司Lynas基本達成了合作協議,計劃從2012年起每年從澳方進口逾9千噸稀土。

日本還正在亞洲的其他國家積極尋找稀土。10月訪日的印度總理辛格與日本首相菅直人會談時達成了協議,兩國將在稀土的開發與回收領域開展合作。豐田通商正與印度企業合作開發礦山。日本政府考慮從外交上為民間企業提供後方支援。

報道還稱,17種稀土中的部分品種在中國之外難以生產。東京財團的研究員平沼光指出,如果要在中國之外生產鏑等「重稀土」,則需要耗費相當的成本和時間。鏑等「重稀土」用於電動汽車的馬達,可大大增強磁力。由於開發替代材料和分散進口渠道需要時間,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幹部也承認「今後5年左右仍將不得不依賴中國」。

❹ 我國每年供應世界90%稀土,為什麼不卡美國脖子

資源對於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人類發展至今對於資源的利用是源源不斷的,沒有資源也就沒有人類如今的發展。為了爭奪資源,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曾對我國採取“卡脖子”措施,但是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我國的資源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優勢的,其中稀土資源就是最為豐富的資源,我國供應了世界90%的稀土資源。


據悉世界上有90%的稀土加工廠在中國,設備也是中國生產的,還有10%是中國投資的,並由中國投資設備,因此我國有非常成熟的產業鏈,在國際上佔有很大的優勢,所以我國的稀土市場還是很廣闊的,這一點比美國要強多了。

❺ 2020年中國稀土產量約14萬噸,穩居世界第一名,那美國和澳大利亞呢

按《2021-2027年中國稀土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的信息,2020年,我國稀土開采繼續實行「總量控制的策略」,總產量由上年的13.3萬噸,提升至14萬噸,繼續穩居全球各國之首。

不僅如此,近些年我國還加大了稀土進口力度。在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國的同時,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並有望在2025年左右實現進口大於出口,成為稀土「凈進口國」。

需要提醒的是,本文數據來自《2021-2027年中國稀土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可能與其他報告中給出的數值有出入,不完全一致,請知曉。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❻ 中國的稀土儲量到底佔全世界的多少

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資源工業儲量約9261萬噸REO,中國稀土工業儲量佔全世界的71.1%,達6588萬噸REO。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稀土資源較大的國家之一,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噸。

國務院新聞辦2012年發布的《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

中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稀土資源成礦條件十分有利、礦床類型單一、分布面廣而相對集中。

(6)中國每年要進口多少稀土原材料擴展閱讀:

中國稀土礦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廣而又相對集中的特點。

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

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山東等地區,形成北、南、東、西的分布格局,並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❼ 中國稀土資源探明的佔世界總量

據《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編制組介紹,中國已探明的稀土工業儲量為五千二百萬噸,約佔世界的一半,是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國內不僅稀土資源豐富,而且資源分布廣,礦物種類齊全,特別是世界罕見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富含稀缺貴重的銪、鋱、鏑、鉺、鑥、釔等中重稀土元素,綜合利用價值大。

中國已發現的重要稀土礦床,常與多種金屬或非金屬礦物共生,許多稀土礦床為稀土—鈮,稀土—鐵,稀土—磷,稀土—稀有金屬等共生礦床,且儲量都很大,有用組分含量高,可在開采主元素的同時回收利用與之伴生的有益元素,經濟效益可觀。目前,全國稀土礦探明儲量的礦區有六十多處,分布於二十二個省區,當中內蒙古稀土儲量最大,佔全國的百分之八十三,其餘分布在四川、山東以及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區。中國規模以上稀土生產企業一百六十餘家,總資產五十億元左右。通過多年發展,中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稀土行業發展中仍存在非法開采、產能過剩、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現在的稀土儲量佔全球百分之三十六,產量則佔世界百分之九十七。因過度開發,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下降迅速,稀土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因沒有針對稀土工業特點的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直以前,稀土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和竣工驗收等,只能執行綜合類污染物排放標准,稀土行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特徵污染物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據《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編制組介紹,稀土行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稀土采礦、選礦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稀土礦采礦、選礦對礦山環境造成危害;精礦冶煉過程對環境造成污染等。但據了解,上世紀末,東南亞漁船用汽燈紗罩照明每年需500噸硝酸釷,全部由我國幾家處理獨居石礦的生產企業供應。由於我國獨居石礦供應不足,每年需進口獨居石礦三千到四千噸。去年一月到十一月,我國共出口稀土三點五萬噸,出口量約占國內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實據上,我國政府近年來也加強了對稀土資源的保護。二零零六年起,中國實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管理;二零零七年,中國稀土礦產品和冶煉分離產品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自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起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限制外商投資的有稀土冶煉、分離(限於合資、合作);禁止外商投資的有稀土勘查、開采、選礦等.近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國債資金支持了一批稀土高技術應用項目,促進採用先進生產工藝淘汰落後項目。去年,國土資源部也集中開展了稀土等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勘查開採行為。

據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介紹,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一系列舉措,旨在建立健全稀土行業監管體系,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准,嚴把行業和環境准入關,統籌考慮國內資源和生產、消費,以及國際市場情況,合理確定年度稀土開采總量和出口配額。將促進稀土行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持續健康發展格局。

❽ 中國稀土儲量是多少

中國稀土儲量是4400萬噸。中國稀土儲量、產量均為世界第一,根據USGS數據,2020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為1.2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為4400萬噸,佔全球儲量的36.67%;2020年全球稀土礦產量(折REO)24萬噸,中國為14萬噸,佔全球產量的58.33%。

中國稀土儲量現狀

中國是世界稀土最大的產量國,稀土儲量最多時佔世界的71.1%,目前佔比在23%以下。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閱讀全文

與中國每年要進口多少稀土原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6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399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