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石刻版畫哪個特點最好

中國石刻版畫哪個特點最好

發布時間:2022-10-20 18:21:39

㈠ 版畫與雕刻藝術息息相關,中國的版畫有什麼特點

版畫是造型藝術。在中國公認的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四大門類中,版畫是最古老也是最年輕的。與其他畫種的現狀相比,中國版畫表現出獨立的民族意識和成熟的感覺,成為中國美術中一個充滿活力的畫種。中國版畫家協會有正式會員1800人,全國有40多個版畫協會和研究所。至1994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版畫大展已連續展出12屆,稱中國為“世界版畫大國”也是名副其實。

顧名思義,只要是畫師使用刀、筆或其他工具,在金屬、石板、木板、紙板、黃麻板、塑料板、絲印等不同的板材上進行繪制、雕刻、腐蝕等製版工藝。,然後他自己印刷完成的藝術品才算印刷品。版畫不同於一般的繪畫,是因為它使用了特定的版材、工具和印刷特點,也正是因為它自身的局限性,才產生了版畫藝術的特點,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畫,弘揚文化,不可稱道”,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如其分的描述。版畫平面造型的視覺審美及其純藝術功能。版畫藝術表現過程的間接性、藝術效果的多樣性和印象藝術的審美特徵。

㈡ 如何欣賞版畫

版畫,是造型藝術之一。作者在各種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過手工製版印刷而成的一種繪畫;可有限制地復印出多份不影響其藝術價值的原作。從十八世紀起開始有畫家自己繪稿、自己製版、自己印刷的創作版畫。作為造型藝術的版畫,是指創作版畫。由於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質與製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品種。

��1.獨幅版畫
��在不經過製版的光滑版面上繪畫或刷色,後再拓印為成品的一種版畫形式。

��2.拓片
��直接拓墨在覆蓋於凸版版面的紙張上的一種版畫形式。如石刻拓片、磚刻拓片等。

��3.凸版型版畫
��受墨在版材的凸面部位,其代表是木版畫。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稱「油印木版畫」或「木刻」;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稱「水印版畫」或「水印木刻」。另有取麻膠、石膏、石塊、磚塊等為版材而仍用木版畫製版、印刷方法製成的各種凸版型版畫。

��4.凹版型版畫
��受墨在版材的凹面部位,其代表銅版畫。其中由於製版方法不同可分為「線刻銅版畫」、「干刻銅版畫」、「網線銅版畫」和「腐蝕銅版畫」等。另有取鋅版或其他金屬等版材而仍用銅版畫製版、印刷方法製成的各種凹版型版畫。

��5.平版型版畫
��受墨在版材的表面部位,其代表是石版畫。由於製版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直接石版畫」和「轉寫石版畫」等。另有取鋁版、鋅版等為版材而仍用石版畫製版、印刷方法製成的平版型版畫。

��6.孔版型版畫
��又稱「漏孔版」,墨色通過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其代表是絲網漏印。另有以絲網漏印製版印刷方法而取尼龍網、卡普龍網、金屬網及其他網料為版材的孔版型版畫。

��7.玻璃版畫
��在玻璃上製版後,再結合攝影技術而為成品的一種版畫形式。

㈢ 中國四大石窟哪個最值的去,四大石窟各有什麼風格特徵

1. 敦 煌莫高窟 位於甘肅省境內,距敦煌市城東南25公里處。這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莫高窟處於中國西北的荒漠之中。這里卻是中西方交流之要沖,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敦 煌莫高窟 以壁畫、泥塑著稱。這里的壁畫有4.5萬多平方米,其內容除了佛經故事外,還有大量的人類漁獵、耕作、制陶的生活場景;也描繪了當時的生產交通工具,如車船、農具、織機等;還保留了大量的亭台樓閣、塔寺店鋪、橋梁水榭等古建築形象。莫高窟藏經洞(第17窟)中發現的經文也有著舉世聞名的價值,它的存在及發現,使國內外學者研究敦煌有了豐富的依據,遂形成了專門學科「敦煌學」。敦 煌莫高窟 有五座唐宋木結構窟檐建築,是中國現存建築中的珍貴標本。

㈣ 中國三大石窟都有哪些特點

中國三大石窟分別是: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三大石窟的簡介

1、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2、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

3、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

㈤ 石雕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石雕、石刻與石制工藝品數量龐大,類別繁多。可按應用與製作方法不同大致分類。石雕、石刻製品按製作的工藝方法不同,一般分成圓雕、浮雕、沉雕、壁雕、鏤空雕(透雕)、線雕、影雕、微雕和陰刻、陽刻等幾大類別,各有特點、並獨具風格。

按製作方法分類的石雕、石刻製品將在本章第四節「石雕刻與石刻工藝品的加工」中詳細介紹。

石雕、石刻和石制工藝品應用十分廣泛,一般多作為裝飾藝術品.

陵園石雕

陵園石雕是中國石刻的一大種類,歷史久遠,規模宏大,以陵墓石像為主,還有石棺槨、畫像石和墓葬祭器等類石刻。雕刻的各種文臣、武將、仕女、侍者等人物石像和石馬、石象、石駱駝與各種石獸、石鳥、石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生機勃勃。這些石雕、石刻都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其以大理石雕居多。

如位於河北遵化縣馬蘭峪的清東陵的裕陵石像生、南京明孝陵石像路。

宮殿和園林石雕

在歷代皇家和皇親國戚的宮殿、官府、宅院和園林中,石雕、石刻裝飾隨處可見,古建築群十分龐大壯觀,雕刻技藝精湛,是中華文化藝術的巨大寶庫和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其中,著名的這類石雕如唐代大明宮石刻,金代至清代的孔府石刻,明清的故宮、北海及園城、布達拉宮、沈陽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恭王府花園和圓明園石刻等。

在此類建築石雕中以石柱、礎欄雕刻居多,雕龍最具特色,如石刻盤龍柱、故宮石盤龍御道等,一般多以大理石雕鑿建造。北京圓明園遺址上殘存的大水法石雕、和仙人承露石雕。

㈥ 中國版畫的版畫欣賞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盡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

㈦ 版畫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藝術特點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盡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木刻)。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風格。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

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圖畫,為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當描述。

版畫具有可視性審美的平面性造型及其純美術的功用。版畫有藝術表現過程的間接性,藝術結果的復數,印痕藝術的審美特徵。

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的。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種類

版畫所使用的媒介有木刻版畫、銅板版畫、石版版畫、絲網版畫和數位版五大類。

就印刷原理而言,則分為凸版印刷,平面印刷,凹版印刷、漏孔與輸出印刷。

1、凸版印刷:將版面不需要的地方挖刻掉,在凸面打上顏色,印刷所得到的就是凸版上面的形態。木版刻、尼龍版和膠版就是屬於這種工藝。

2、凹版印刷:反之,透過刻劃、腐蝕等等手段將版面處理以後,打上油墨以後再將版面凸面的油墨擦去,保留版面凹部的油墨。印刷所得到的就是凹部的形態。通常來講銅版、鋅版畫就屬於這類。

3、平面印刷:平面印刷版畫是在版面上面用特製材料塗繪出圖形以後,經過化學處理使版面圖繪的形態浮現出來再透過打墨印刷以後得到。石版畫就屬於這個范疇。除了石版以外,鋅版,鋁版,金屬版都可以適合這種技術。

4、漏孔印刷:滲透版印刷就是使用特殊感光材料塗在網版上,透過化學處理將圖形部分在網版上面形成空漏,透過網目的孔將油墨透印在紙張或者其他材料上面。和前面三種不同的是網版的圖形和印刷得到的圖形方向都是一樣的,而其他版種版面上的圖形則與成品是左右顛倒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版畫

㈧ 中國古代石刻的主要類型

按其存在形式主要有陵墓石刻、宗教石刻。此外還有很多實用性石刻,如宮殿、門闕、牌坊橋梁寺廟等各種建築構件,以及一些實用性石刻,如石燈石函、石鎮、碑首、栓馬樁等,這些石刻上也多有精美的雕刻。

㈨ 石雕的風格特點

中國石雕、石刻與石制工藝品數量龐大,類別繁多。可按應用與製作方法不同大致分類。石雕、石刻製品按製作的工藝方法不同,一般分成圓雕、浮雕、沉雕、壁雕、鏤空雕(透雕)、線雕、影雕、微雕和陰刻、陽刻等幾大類別,各有特點、並獨具風格。
按製作方法分類的石雕、石刻製品將在本章第四節「石雕刻與石刻工藝品的加工」中詳細介紹。
石雕、石刻和石制工藝品應用十分廣泛,一般多作為裝飾藝術品,在我國用得最多的有如下幾類:
工藝飾品石雕
在我國製作和使用這類石制工藝品已有數千年歷史,至今仍是人們喜愛之物。主要是用各種玉石和彩色石材製作,它們包括各時代的各種玉器飾物,太湖石、雨花石和三峽石等各種觀賞石,以及各種大理石和彩石製作的石雕、石刻花瓶等擺件。大約從春秋吳王闔閭時期就用太湖石裝飾園林、公園、庭院,這些還是人們喜愛的觀賞石。
石窟和摩崖石雕
石窟和摩崖石雕始於漢末、興於魏、晉、南北朝,盛於隋、唐,一直延續至宋、元、明、清各時代。其發展與佛教文化關系密切,石刻人物造像主要取決於佛圖。在各石窟中成千上萬的石刻雕像,形態、服飾千姿百態,在文化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各石窟中還有石雕的殿、塔、棱、閣、梁枋、斗拱、藻井等豐富多彩的建築形象,反映了歷代的建築風貌。石窟摩崖石雕一般是在砂岩或石灰岩的岩壁上雕鑿的。
陵園石雕
陵園石雕是中國石刻的一大種類,歷史久遠,規模宏大,以陵墓石像為主,還有石棺槨、畫像石和墓葬祭器等類石刻。雕刻的各種文臣、武將、仕女、侍者等人物石像和石馬、石象、石駱駝與各種石獸、石鳥、石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生機勃勃。這些石雕、石刻都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其以大理石雕居多。
如位於河北遵化縣馬蘭峪的清東陵的裕陵石像生、南京明孝陵石像路。
宮殿和園林石雕
在歷代皇家和皇親國戚的宮殿、官府、宅院和園林中,石雕、石刻裝飾隨處可見,古建築群十分龐大壯觀,雕刻技藝精湛,是中華文化藝術的巨大寶庫和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其中,著名的這類石雕如唐代大明宮石刻,金代至清代的孔府石刻,明清的故宮、北海及園城、布達拉宮、沈陽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恭王府花園和圓明園石刻等。
在此類建築石雕中以石柱、礎欄雕刻居多,雕龍最具特色,如石刻盤龍柱、故宮石盤龍御道等,一般多以大理石雕鑿建造。北京圓明園遺址上殘存的大水法石雕、和仙人承露石雕。
寺廟神殿
經幢祭壇石雕這類石刻在中國分布得非常廣泛,數量很多,歷史久遠,著名石雕、石刻藝術佳作不少。如唐代至五代時期崇聖寺大理石石刻,唐代實際寺漢白玉經幢和華清官內的老君殿漢白玉石刻造象,宋代晉祠石刻,金代至清代孔廟石刻,南宋時代蘇州文廟石刻,元明時期廣勝寺大理石雕刻,明代天壇石刻,清代雍和宮(皇家專用最大的喇嘛寺廟)石刻和武侯祠石刻,宋代至清代開元寺石刻和岱廟石刻以及佛山祖廟石刻等,這些石雕、石刻包括石柱、礎、欄和神龕等石雕刻製品如四大金剛石雕製品。
石橋石雕
中國以石造橋的歷史悠久,有許多是代表性的建橋史碑,在國際建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石橋建造中,應用石雕刻藝術進行裝飾的方法很普遍,從古至今都有。如河南省臨穎縣小商橋,建於隋代(公元584)還略早於著名的河北趙州安濟大石橋,雖經一千多年風風雨雨,但橋面的人與物雕工精巧別致,至今沒有變形,保存完好。橋主孔中間石雕刻的吸水獸、橋墩最上層條石的力士雕、橋拱上雕刻的「飛馬踏雲」、橋主孔與腹孔之間連接處雕刻的龍頭等實屬國內罕見的石雕刻藝術精品。石橋石雕多以龍、獅、吸水獸和力士造型為主,常見於橋墩和橋欄,製作選材的石料有砂岩、大理石、花崗石等。
石闕和牌坊石雕
石闕和牌坊石雕的建造歷史長、量大面廣,有不少是珍貴的文物古跡。如漢代的闕很多,太室、少室、啟母、馮煥、高頤、樊敏、沈府君、平陽府君等闕都很有名,石刻藝術精緻,內容豐富。
石牌坊的數量更大、分布更廣,石雕刻裝飾藝術在全國到處可見。它們又可大致分為宮殿坊、官第坊、寺觀坊、功德坊、陵園坊、園林坊、貞潔坊、忠孝坊和各種紀念坊等,製作石料以砂岩和大理石為主,其些是石雕藝術珍品和著名古建築,如明代許國石坊和「治世玄岳」牌坊,孔陵與孔廟石牌坊,健為貞潔牌坊等,不勝枚舉。如河北省遵化縣馬蘭峪清東陵的牌坊石刻。

塔建築石雕
中國歷代修建的石塔甚多,其中運用石雕刻藝術裝飾者常見,而在寺觀內的塔中石雕刻內容多與各種宗教文化有關。如唐代至五代的大理三塔,唐代至金代建的雲居寺塔和石經,宋代釋伽文佛塔等,不逐一列舉。
石書雕刻
碑的種類有紀念碑、記事碑、功德碑、寺廟碑、殿字碑、陵墓碑等多種。除極少數為無字碑外,一般都是文字碑。通常碑的碑體上刻以文字,有的伴刻紋飾。碑座、碑蓋多雕刻紋飾、鳥獸、花草、吉祥物,帝王家的碑蓋上還雕刻有龍鳳等。製作碑的石料以大理石居多,砂岩、花崗石也常用。石碑有的個體巨大,有的成為群體碑林。石書則以石代紙、以鐫刻代筆寫,巧奪天工。石碑、石書雕刻名作甚多,如《西安碑林》包括從漢至清的歷史碑碣3000多種,是全國最大石書藏館,與正在興建的開封《翰林碑林》合在一起可以說是碑的海洋,集歷代著名書法家之楷、行、草、篆、隸、魏體書法之大成。
除石碑書和山崖石刻等大型雕刻外,還有另外一些石書石刻,如帝王陵墓中的哀冊和現代精刻小型石書等,如唐太子墓中發掘的100餘件漢白玉哀冊,現代成都用瓦板岩刻制的《三十六計》石書六本共26頁1278字,用打眼線裝訂成冊,每頁厚2.2.6mm,可供翻閱。
石獅石刻
中國石獸雕刻中,石獅雕刻別具一格,製作量無計其數,裝飾用途廣泛,如皇宮、宅院、官衙、廟字陵墓和現代的大型商廈、賓館、酒樓大門兩側的石獅雕刻和橋梁、碑、坊的石獅裝飾雕刻等。石獅體態造型變化多姿多樣,如站、蹲、卧等,千姿百態,且常有地域性差異。雕刻的石獅取材廣泛,多用砂岩、大理石和花崗石雕成。 石畫工藝品雕
石畫與生活藝術用品石雕石刻種類很多,如石崖畫、天然彩石畫、鑲嵌石壁畫與石屏等石畫雕刻;端翕欲、魯、洮河、松花、天壇(或盤古)與賀蘭等名硯石雕;鎮紙、文具石雕;茶具、酒具、煙石具、燈具和桌、椅、凳茶幾等日常生活用品工藝石雕等,其數量大、製作精;硯雕等獨具風格,成為中華石文化的奇葩:鑲嵌石壁畫是當代石刻藝術新一絕。如新落成的中央電視塔一樓大廳的彩色石山水畫雕刻,氣勢宏大,技藝令人驚嘆。
紀念石雕
為美化城市,提高人民大眾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生活,紀念先烈和英豪等,我國修建了一些城市園林和紀念石雕。尤其是1978年以來,全國各地大中城市的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和紀念雕塑發展很快,大理石和花崗石雕刻空前盛行,其中有一批是不可多得的
珍品石雕,如前敘述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漢白玉浮雕,毛主席紀念堂及成都人民南路的毛澤東主席漢白玉和蜀白玉雕像,天津南開大學的周恩來漢白玉雕像。
以上各類石雕刻藝術,往往在一座大的建築中包羅有兩種或幾種,如寺廟石雕中常包含碑、坊、塔、獅等多種石刻,其相互襯托、裝飾渾然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雕群體藝術,其文化藝術綜合價值極高 。

㈩ 講講我國四大石窟各有什麼風格與特徵

1、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千佛洞的總稱,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

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石窟造像以石雕為主,因莫高窟岩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

莫高窟唐時有窟千餘洞,現存石窟492洞,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

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2、山西大同雲崗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窟龕252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多個,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崗石窟創建於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門統曇曜開鑿5個大石窟(第16-20窟),後人稱為曇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中央直立一個寬約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連窟頂,整個塔柱和洞壁嵌滿了大小佛龕和多種裝飾,找不出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隙。

雲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厚唇、高鼻、長目、寬肩,有雄健的氣概,體貌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徵。

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河南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山崖間。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年),直至北宋。大大小小的窟龕,像蜂窩一樣密布在伊河兩岸的山壁上,長達650米。

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品。佛塔40餘座,造像10萬多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其中最大的造像盧舍那大佛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朝開鑿的魏窟在龍門山,最著名的是石陽洞和賓陽洞。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窟的多數,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武則天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

4、甘肅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後又經歷代開鑿修建,共有洞窟194個。現存歷代泥塑、石雕像7200餘件,壁畫1300餘平方米。其中最有價值的洞窟有牛兒堂、萬佛堂、天堂洞、123窟、84窟等。

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麥積山石質不宜於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

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達15米,小塑像高僅20多公分。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10)中國石刻版畫哪個特點最好擴展閱讀

中國佛教石窟大約始鑿於公元3世紀,盛行於5—8世紀,16世紀以後開鑿的數量就較少了。現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古代的西域)、甘肅西部(古代河西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

從規模或藝術成就而論,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堪稱中國四大石窟,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石刻版畫哪個特點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6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