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甘肅省走出去的奧運會皮劃艇冠軍
截止到現在(2016年4月8日),中國在奧運會上只獲得過來2枚皮劃艇金牌,分別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皮劃艇靜水項目男子雙人劃艇冠軍--孟關良和楊文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皮劃艇靜水項目男子雙人劃艇冠軍--孟關良和楊文軍。
孟關良為浙江人;楊文軍為江西人;所以至今甘肅省還沒有人獲得奧運會皮劃艇冠軍。
⑵ 皮劃艇的歷史是什麼
皮劃艇分皮艇和劃艇兩個項目。皮艇起源於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所製作的一種小船,這種船用鯨魚皮、水獺皮包在骨頭架子上,用兩端有槳葉的槳劃動。劃艇則起源於加拿大,因此又稱加拿大劃艇。
實際上,這兩種艇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的,因此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朝鮮、香港、澳門等地都把皮劃艇稱為獨木舟。
獨木舟是人類祖先在原始社會就已廣泛使用於漁獵和運輸的水上勞動交通工具。原始的獨木舟在世界許多地方發現過,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亞的印度和西歐的荷蘭。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浙江湖州錢山漾、浙江餘姚河姆渡、福建連江、廣東化州等都出土過獨木舟或船槳的殘骸,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歷史。
幾千年來,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獨木舟已為其他船艇所替代。但是在一些邊遠、偏僻地區,獨木舟仍有其獨特的生命力,如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人、哥倫比亞的海達人、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以及我國西藏、雲南、廣西等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在製造和使用獨木舟,並且還組織民間的獨木舟競渡比賽。
現代的獨木舟運動——皮劃艇是1865年開始的,蘇格蘭人麥克格雷戈以獨木舟為藍圖,仿製了一條名為「諾布·諾依」號的小船,長4.57米,寬0.76米,重30公斤。麥克格雷戈從1865~1867年劃船周遊了法國、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編寫了《諾布·諾依千里行》一書,從而積極推廣了皮劃艇運動。1867年他所創建的英國皇家皮劃艇俱樂部,舉辦了第一次皮劃艇比賽。
此後,皮劃艇運動逐漸興起,到19世紀末,皮劃艇運動已成為歐美各國廣泛開展的一項體育活動。但是,它比我國的「龍舟競渡」晚了將近2000年。
在皮劃艇運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少人為了提高船速,熱衷於艇形的改造。19世紀末德國工程師赫曼根據自己的飛行經驗,將皮艇製造成魚形,提高了船速。以後,英國造艇家弗龍德發現船體越長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紛紛加長船體。1923年,丹麥、瑞典、奧地利等國家組成了一個工作委員會,規定了艇的長度為5.2米,寬度為51厘米,一直延用至今。
1956年又出現了凹形船體。到1960年,橫向的凹形輪廓線達到了頂點。1964年,國際劃聯又制定了「無凹面」的規則,使艇設計標准化。但是人們又設計了菱形皮劃艇,1972年出現了玻璃鋼艇。近年來,又出現了蜂窩結構的碳素纖紙艇,而美國造船家為了提高船速,在皮艇外殼,製造了人工鯊魚皮,其表面有一層平行的「裡布勒特」溝紋,這些又細又密的溝紋,能使水平穩地流過,而不會形成旋渦。但是這種設計未被國際劃聯通過。盡管如此,其精神仍是可嘉的,因為皮劃艇運動必須協調人的技術、運動器材和水的作用這三者的關系。
⑶ 皮劃艇最早興起在哪裡
加拿大
皮劃艇(canoe and kayak)分皮艇(kayak)和劃艇(conoe)兩個項目。皮艇起源於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所製作的一種小船,這種船用鯨魚皮、水獺皮包在骨頭架子上,用兩端有槳葉的槳劃動。劃艇則起源於加拿大,因此又稱加拿大劃艇。
現代皮劃艇運動產生於1865年,蘇格蘭人麥克格雷戈以獨木舟為藍圖,製造出第一支皮劃艇「諾布·諾依」號。1867年他創建了英國皇家皮劃艇俱樂部,並舉辦了第一次皮劃艇比賽。到19世紀末,皮劃艇運動已成為歐美各國廣泛開展的一項體育活動。1924年1月由丹麥、瑞典、法國和奧地利發起,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劃艇聯合會」。同年,第8屆奧運會期間還進行劃艇表演賽。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皮劃艇開始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共進行了9項比賽。此後,皮劃艇的比賽項目不斷變化,現在的奧運會共設有12個項目。
⑷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參加皮劃艇運動的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與皮劃艇運動十分相似的「劃龍舟」比賽。現代皮劃艇運動是於1930年前後傳入中國的。英國人首先在上海設立了「劃船總會」,後來俄國人又在東北設立「水上俱樂部」,那時的皮劃艇運動是專供外國人娛樂的。
1952年底,中國首次製造出自己的皮劃艇。1954年在北京市水上運動會上,設立了男子1000米和女子500米皮艇比賽項目。「文革」期間,皮劃艇運動被迫停止開展,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復。1974年中國加入國際劃聯。1975年皮劃艇被列為全運會正式項目,同年中國開始參加世界錦標賽。2004年雅典奧運會,孟關良和楊文軍取得男子500米雙人劃艇金牌,標志中國皮劃艇運動已經有部分項目步入世界最先進行列。
⑸ 皮劃艇是一種什麼樣的運動出現在什麼時候如何演變到現在的
皮劃艇,它是一個水上運動項目,那大家知道皮劃艇是一種什麼樣的運動嗎?以及它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是如何演變到現在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講一講皮劃艇是一種什麼樣的運動,它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又是如何演變和發展到現在的。
皮劃艇自起源到現在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由於它是一個水上項目,就導致很多人都對它產生了好奇,它自起源到現在也受到了很好的發展。
⑹ 靜水皮劃艇全運會男子單人500米最好成績是多少
孟關良(1977年1月24日-),浙江籍貫,中國皮劃艇靜水項目運動員。 生涯 孟關良於1994年進入紹興市業餘體育學校練習皮劃艇運動,並於同年入專業隊,1年後成為國家隊的成員之一。 手臂力量強大的孟關良於八運會中贏得了男子C1-500米與C1-1000米項目的金牌。1998年的全國冠軍賽中奪得了C1-200米、C1-500米、C1-1000米、C1-5000米與男子全能項目的冠軍。同年又贏得了曼谷亞運的男子C2-500米銅牌以及C1-1000米項目的金牌。 1999年,孟關良於全國冠軍賽奪得男子全能冠軍和C1-5000米項目的冠軍。1年後,在全國錦標賽的C1-500米項目獲得冠軍。2001年,孟關良在全運會的C1-500米蟬聯。 2002年,孟關良贏得了釜山亞運的C1-500米與C1-1000米項目的金牌。1年後在全國春季冠軍賽中的C1-2000米賽事取冠、全國錦標賽C1-500米與C1-2000米的冠軍得主。 2004年,孟關良與楊文軍合作,贏得了雅典奧運的男子C2-500米項目金牌,該面金牌是中國於奧運史上的首麵皮劃艇項目獎牌。 2005年,孟關良於十運會的C1-1000米項目中以4分06秒067得銀牌,又於C1-500米項目再次不敵楊文軍,得銀牌。
⑺ 中國第一個皮劃艇奧運冠軍
男子雙人劃艇500米孟關良/楊文軍以1分40秒278的成績奪金,這是中國選手在奧運會取得首枚皮劃艇項目金牌。
名:楊文軍(Yang Wenjun)
性別:男
生日:1983.12.25
籍貫:江西豐城市榮塘鎮
身高:1.77米
體重:77公斤
項目:皮劃艇靜水
院校:江西師大08級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人物簡介
21歲的楊文軍來自江西,是中國皮劃艇項目上的後起之秀,曾經奪得釜山亞運會男子雙人劃艇500米、1000米冠軍。與名將孟關良合作後,成績更是突飛猛進,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得男子雙人劃艇500米金牌,這是中國選手在皮劃艇項目上奪得的首枚奧運金牌。
主要成績
主要運動成績:
2002年 釜山亞運會男子C2-500米冠軍
2002年 釜山亞運會男子C2-1000米冠軍
2003年 世界錦標賽男子C1-1000米第七
2004年 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冠軍(與孟關良)
2005年,楊文軍於十運會贏得C1-100米以及C1-500項目為江西隊贏得兩面金牌。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子單人劃艇500米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500米雙人劃艇冠軍(與孟關良)
最好成績: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冠軍
雅典奧運會報名項目:男子500米C2
孟關良(1977年1月24日-),籍貫浙江,中國皮劃艇靜水項目運動員。身高:1.82米
體重:88公斤。
1997年 八運會男子C1-1000米冠軍
1997年 八運會男子C1-500米冠軍
1998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C1-200米冠軍
1998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C1-500米冠軍
1998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C1-1000米冠軍
1998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C1-5000米冠軍
1998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全能冠軍
1998年 曼谷亞運會男子C1-1000米冠軍
1998年 曼谷亞運會男子C2-500米第三
1999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C1-5000米冠軍
1999年 全國冠軍賽男子全能冠軍
1999年 全國冠軍賽冠軍
2000年 全國錦標賽男子C1-500米冠軍
2001年 九運會男子C1-500米冠軍
2002年 釜山亞運會男子C1-500米冠軍
2002年 釜山亞運會男子C1-1000米冠軍
2003年 全國春季冠軍賽男子C1-2000米冠軍
2003年 全國錦標賽男子C1-500米冠軍
2003年 全國錦標賽男子C1-2000米冠軍
2004年 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冠軍(與楊文軍)
2008年 世界盃男子C2-500匈牙利站冠軍
2008年 世界盃男子C2-200匈牙利站冠軍
2008年 世界盃男子C2-500杜伊斯堡站冠軍
2008年 北京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500米冠軍
⑻ 中國哪個省皮劃艇厲害
雲南省松茂體育訓練基地
⑼ 中國最刺激的漂流是哪個
1.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漂流,
猛洞河漂流區位於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地跨永順和古丈兩縣,全長47公里。
2.廣西灕江漂流
地點: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沿途景觀:有獨秀峰、疊彩山、象鼻山、南溪山、蘆笛岩、七星岩等名勝。
3.福建太姥山竹筏漂流
地點:位於福建省福鼎市秦嶼鎮太姥山。
漂流方式:竹筏漂流。漂流河道:12公里長。
沿途景觀:荻花灘、楓樹林、榕樹群、海蝕地貌、天湖、草場等令人神往。
4.巫山小小三峽漂流
地點:位於四川巫山三峽段。
漂流方式:乘坐無船工操縱的橡皮艇。沿途景觀:兩岸懸崖對峙,如峽谷盆景般給人誘惑。
5.湖南張家界市茅岩河漂流
地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區以西20公里的青魚塘至田家崗一段,在澧水上游,長50公里。
漂流方式:乘皮筏。沿途景觀:沿河兩岸均為懸岩絕壁,石壁上溶洞很多。其中還有溫塘礦泉,是不可多得的療養勝地。
6.芙蓉洞 重慶芙蓉江漂流
位於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鎮。
漂流方式:乘橡皮艇。 漂程:共10多公里,歷時2小時。
沿途美景:沿岸洞穴遍布,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奇觀、國家一級景點芙蓉洞。
7.清遠筆架山漂流
地點:位於粵中北部筆架山林場境內。
漂流方式:乘無動力雙人艇的自然水上漂流。
漂流河道:全長約11公里,上河段「勇士漂流」5公里,約1小時。下河段「逍遙漂」6公里,約1個半小時。
沿途景觀:飛霞山、英德寶晶宮、連州地下河、三坑溫礦泉等自然景觀和瑤壯風情令人難忘。
8.狂野險境 德慶盤龍峽漂流
位於肇慶德慶縣西北盤龍峽生態旅遊區。
漂流方式:乘橡皮筏。 漂流河道:「勇士漂」起點從雙龍潭開始,全長.8公里,約40分鍾,門票138元。「逍遙漂」從飛鳳潭開始,全長4.5公里,約40分鍾,門票65元。
沿途美景:盤龍峽谷的瀑布群、黃道婆紡織村、南葯園等。盤龍峽景區大門票30元。
交通:廣州西窯車站乘豪華大巴到德慶轉乘的士。
9.急流險灘 萬泉河漂流
位於海南瓊海市
漂流方式:乘12人雙浮筒漂流快艇。
漂流河道:行程約16公里,3個小時。 沿途美景:椰林、芭蕉林、苗寨,一派古樸原始的自然風光。
10.中國第一漂馬嶺河漂流,地縫探險式漂流
地點:位於貴州省興義市城東北6公里。
當地特色:馬嶺河峽谷有「天下第一縫」之稱,與其他漂流景觀都是峽谷高山、原始森林相比,這里有獨特的喀斯特地形,而且與其說這是峽谷,不如說是地縫。兩岸懸崖距離100多米,漂流感覺分分鍾都會撞上懸崖。除此之外,這里的鈣化瀑布群也特別出名,全長50多公里,共需要在200多條瀑布里漂流而過,想不「濕身」都難。
適應人群:專業選手與資深漂流者。
點評:作為貴州省惟一的激流皮劃艇漂流訓練基地,河道窄、彎多流急。
⑽ 皮艇的中國皮劃艇
早在2000餘年前,中國就有了與皮劃艇運動十分相似的「劃龍舟」比賽。現代皮劃艇運動是於1930年前後傳入中國的。英國人首先在上海設立了「劃船總會」,後來俄國人又在東北設立「水上俱樂部」,那時的皮劃艇運動是專供外國人娛樂的。新中國建立後,國家十分重視發展這項運動。1952年底,中國首次製造出自己的皮劃艇。1954年在北京市水上運動會上,設立了男子1000米和女子500米皮艇比賽項目。文革期間,皮劃艇運動被迫停止開展,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復。1974年中國加入國際劃聯。1975年皮劃艇被列為第3屆全國運動會正式項目,同年中國開始參加世界錦標賽。從此,皮劃艇運動進入蓬勃發展階段。近年來,中國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訓練方法,使中國運動員的成績得以迅速提高,部分項目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皮劃艇運動在人員、規模和普及程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