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最強城市群是哪個

中國最強城市群是哪個

發布時間:2022-10-25 07:51:11

① 我國最大的城市群是什麼

就目前規模和人口總數來算,我國最大的城市群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英地理學者戈德認為,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是大都市區的聯合體。
截止2015年,中國現有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共8個國家級城市群。
中國大陸推出的(2003-2004)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提出了「組團式城市群」的概念,其定義內容為組團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結構有序、功能互補、整體優化、共建共享」的鑲嵌體系,體現出以城鄉互

動、區域一體為特徵的高級演替形態。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結構之間相互聯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級、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間相互補充的城市立體網路,二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使得規模效應、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聯動效應達到最大化,從而分享盡可能高的「發展紅利」,完整實現區域發展動力、區域發展質量和區域發展公平三者在內涵上的統一。按照這個定義,正在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環渤海城市群這三大經濟圈、日本三大都市圈和北美四大都會區均屬於「組團式城市群」。
城市群按規模和層次可以劃分為超級城市群(頂級城市群、特級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般為城市帶,例如長江城市帶)、一級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例如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國的長三角城市群)、二級城市群(中型城市群,例如川西城市群)和三級城市群(小型城市群,例如川南城市群)等。 幾個三級城市群構成一個二級城市群,幾個二級城市群構成一個一級城市群;或者說一個一級城市群可以包含幾個二級城市群,一個二級城市群可以包含幾個三級城市群。例如,長江城市帶是個超級城市群,它以長江水系和長江流域為依託,以長江航道及其沿江各大港口與國道,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線為紐帶和網路,包含了長江上游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武漢城市群等)和長江下游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等);四川盆地城市群是個一級城市群,它包含了成都城市群、川西二級城市群和川中北二級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由北部灣經濟區內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組成,是中國與東盟之間唯一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經濟板塊,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② 中國-三大城市群(經濟圈),哪個潛力最大

中國三大經濟圈,是指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各有規模,定位也各不相同。這三大經濟圈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也擔負著率先實現現代化的重任。

1、長三角經濟圈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蚌埠、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這26市,國土面積 21.17萬平方公里,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19.73萬億元,總人口1.5億人,分別約佔全國的2.2%、19.91%、10.72%。以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市和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南京市為核心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城市群經濟腹地廣闊,擁有現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機場群,高速公路網比較健全,公鐵交通干線密度全國領先,立體綜合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指明,長三角城市群要建設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建成最具經濟活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美麗中國建設示範區。

2、珠三角經濟圈

珠三角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系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

珠三角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清遠、佛山、茂名、東莞、汕頭、中山、揭陽、珠海、汕尾、江門、肇慶、陽江、惠州(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

2019年12月5日,《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19)》在北京發布,珠三角城市群位列2018-2019年度城市群品牌前5強第4位。

2016年,珠三角9個城市共吸納37.33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其中到廣州市最多,有16.32萬人;其次是深圳市,有7.51萬人 。廣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940.7元居全省第一,其次為深圳48695元。

3、環渤海經濟圈

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京津冀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以及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北方內陸地區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區域。一般認為,狹義上的環渤海經濟圈是指以京津冀為中心、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東、遼寧、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加上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

③ 未來中國將建立十大超級城市群,是哪些城市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十個城市群,分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國家級城市群,以及七個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城市群,分別是遼中南、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長江中游、關中、川渝城市群。

④ 中國七個較大的城市群,除了粵港澳大灣區你還知道哪個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帶動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以上海為中心引領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為中心,引領成渝、長江中游、中原、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帶動相關板塊融合發展。

2、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位於中國東部,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包含上海、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城市。

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戰略定位是最具經濟活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排頭兵;美麗中國建設示範區。2012年4月10日,由中國學者方創琳編寫的《2010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稱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躋身於6大世界級城市群。


3、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位於中國南部,前稱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國城市群中經濟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包含香港、澳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等城市。

根據2009年1月發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定位是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推進與港澳緊密合作、融合發展,共同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2015年1月26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群。


4、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位於中國西南內陸,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九千萬人,地區生產總值4.76萬億元。包含成都、重慶大部、自貢、瀘州、德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資陽等城市及綿陽、達州、雅安部分地區。

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將基本建成國家級城市群。到2030年,重慶、成都等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成渝城市群將實現由國家級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


5、長江中游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衡陽市、婁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鷹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鄉市、上饒市及撫州市、吉安市的部分縣(區)。

長江中游城市群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2017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積約32.6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5億人,地區生產總值7.90萬億元。長江中游城市群以全國3.4%的土地面積和9.0%的人口數量創造了9.6%的經濟總量。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以武漢為中心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


6、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位於中國中東部,以河南省為主體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根據國務院2016年12月28日批復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原城市群包括河南省的鄭州、開封、洛陽、南陽、安陽、商丘、新鄉、平頂山、許昌、焦作、周口、信陽、駐馬店、鶴壁、濮陽、漯河、三門峽、濟源,山西省的長治、晉城、運城,河北省的邢台、邯鄲,山東省的聊城、菏澤,安徽省的淮北、蚌埠、宿州、阜陽、亳州等5省30座地級市,國土面積28.7萬平方公里。2017年,中原城市群生產總值67778.12億元,總人口16353.17萬人。

中原城市群地處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陸橋通道與京廣通道交匯區域,“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立體綜合交通網路不斷完善,裝備製造、智能終端等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物流、旅遊等產業具有國際影響力。《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出,將中原城市群建設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先行區、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和綠色生態發展示範區;《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同時指出:建設現代化鄭州大都市區,推進鄭州大都市區國際化發展。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正式批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鄭州為中心,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


7、關中平原城市群

關中平原城市群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推動全國經濟增長和市場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有利於推進西部大開發,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包含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等城市及商洛、運城、臨汾、天水、平涼、慶陽部分地區。

2018年1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2018年2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

⑤ 中國最大的城市群在哪

長三角地區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地域范圍比較模糊,不過遠遠超出了地理上的長江三角洲。一般把上海視為長三角經濟圈的中心,南京、杭州視為長三角經濟圈的兩個副中心。實際上南京和杭州均在地理上的長江三角洲之外,南京位於鎮江的上游,杭州更在錢塘江流域。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包括16個城市: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南京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舟山市、台州市。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全國最大的經濟圈,其經濟總量相當於全國GDP的20%,且年增長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長江三角洲的進出口總額,財政收入,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居全國第一。長江三角州城市圈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同時長三角也恰好再現了江南曾經的輝煌。

⑥ 中國僅有的五個國家級都市圈每一個都很強大,你所在的城市上榜了嗎

目前全國有19個國家級新區,20多個自貿區,其中13個省份既有國家級新區,也有自貿區辦,國家批復的城市圈僅有五個,可見其含金量有多高。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五大國家級都市圈。

國家第一個批復的就是南京都市圈,於2021年2月2日批復。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帶的核心地區。南京都市圈的成員為南京、鎮江、揚州、淮安以及常州市下轄的溧陽市和金壇區,另外還包括安徽境內的滁州、馬鞍山、蕪湖和宣城四座城市,包含了3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和16個縣,總面積達6.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了3596萬,地區經濟總量達到了四點六七萬億。南京都市圈計劃江蘇與安徽兩省是目前五大國家級都市圈中唯一跨省發展的都市圈,也是五個都市圈中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連接南北,承東啟西,長三角帶動中西部發展的重要傳導區。南京都市圈體系完整,實力雄厚,科教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在國家經濟戰略中擁有重要的地位。

第五個是西安都市圈,於202年3月21日批復,是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批的都市圈。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第一大城市,西安都市圈的成員包括與咸陽兩座城市是目前五大都市圈中參與城市最少的一個,兩室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萬,經濟總量約一點三萬億。西安與咸陽兩座城市是我國市區離得最近的兩座城市之一,隨著近些年的同城化發展,兩室的城區幾乎完全融合。西安都市圈的獲批,未來定會成為我國西北地區城市發展的高低。如今批復的五大都市圈,未來無疑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那麼現在你在哪個都市圈發展呢?

⑦ 2030年中國5大超級城市群是什麼

到2035年(不是2030年),中國5大超級城市群是:

1、北方的京津冀城市群

2、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3、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4、西南的成渝城市群

5、中部的長江中游城市群。

其中一些已初具規模,而另一些仍在規劃之中。未來這些城市群的GDP將佔全國GDP總量的約一半,並容納一半的城市人口。

長江中游城市群承上啟下:

從地理位置上看,由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組成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既承東啟西又連南接北,應該說是戰略地位突出。

31.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頂的上400多個新加坡。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很多城市均被覆蓋,重點城市尤其如此,咱們可以預測,未來強化武漢、長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的腳步必將加快。

以上內容參考環球網-美媒:2035年,中國計劃建成五大城市群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網-中國將形成5個超級城市群,看看你屬於哪個「群」

⑧ 中國四大城市群

1、京津冀城市群,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

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由首都經濟圈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河北省的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唐山、滄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莊、邢台、邯鄲等11個地級市和定州、辛集2個省直管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陽市。

2、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3、粵港澳大灣區

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4、成渝城市群

具體范圍包括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北川縣、平武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個市。

重慶市的渝中、萬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銅梁、榮昌、璧山、梁平、豐都、墊江、忠縣等27個區(縣)以及開州、雲陽的部分地區,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

5、長江中游城市群

又稱「中三角」,是以武漢為中心,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國家級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

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衡陽市、婁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鷹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鄉市、上饒市及撫州市、吉安市的部分縣(區)。

⑨ 2030年中國5大超級城市群是什麼

2030年中國將有5個超級城市圈: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長江中游城市圈、成渝城市圈」。

1、中國為什麼需要城市化2.0?中國面臨的長期挑戰是「人口未富先老」——而且人均生產率的增速已從2000年到2009年的4.4%迅速下降到2010年到2018年的2.3%,看短期,中國又處在經濟周期的底部,同時與美國的貿易關系緊張。

在這種背景下,只有促使人口、資源進一步集中,才能發揮出規模效應、協同效應,應對短期與長期的挑戰。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從1978年的18%增長到60%。

據大摩估計,2030年將達到75%,這意味著將有2.2億人進入城市。中國的人均生產率將比現在提高80%,2025年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其中,55%的生產率提升來自智慧城市的集聚效應、40%來自農村向城市的遷移效應,5%來自農業現代化。

2、中國的城市化2.0有什麼障礙,如何克服?障礙包括:大城市病、戶口限制、人口老齡化、外部不確定性。大摩有3方面舉措可以應對:組建超級城市圈,交通和污染問題可以採用高鐵連接解決,發揮人口集聚效應。建造「智慧城市」。

使城市生活更安全、更舒適:通勤快速,犯罪和交通事故率降低,智慧家居得到發展,教育和健康醫療水平提升。實現農業現代化,向城市輸送更多勞動力。上述舉措,不但可以實現城市化2.0,也是減輕中國經濟面對的短期壓力的「反周期」政策。

同時,大摩認為中國將在「超級城市群」和「智慧城市」發展方面成為全球領導者,其有利因素包括:全球最長、最快的高鐵系統,幫助實現「1小時都市圈」。

先進的5G為物聯網和高速電子商務奠定基礎。強大的人力資源,體現在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畢業生,以及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迅速增長的培訓需求。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最強城市群是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4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4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
伊朗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口 瀏覽:588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20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7
印度花生乾果怎麼樣 瀏覽:131
伊朗的盟國有多少個 瀏覽:712
印尼燕窩產量怎麼樣 瀏覽:927
印尼留學簽證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637
義大利語等級考試哪個好考一些 瀏覽:35
歷史學專業去義大利哪個學校 瀏覽:790
印度的瑪薩拉粉是什麼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