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全中國叫趙海東的人有多少

全中國叫趙海東的人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10-25 10:01:40

『壹』 劇情還原!這些事,都是真的

近期,《空降利刃》熱播於江蘇衛視幸福劇場,該劇講述了在實戰化訓練的大背景下,空降兵某特戰旅組建藍軍分隊,主動研究對手,砥礪特戰尖兵,最終實現戰鬥力躍升、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故事。

其中人物和故事均以現實為牽引,作為國慶獻禮劇之一,該劇從立項到拍攝,再到製作,都本著一顆赤誠之心, 不僅多次到空降兵部隊體驗生活、采訪原型人物,更是花費了3年時間精細研磨劇本,每一集、每一幕都是空降兵人的華麗縮影。

電視劇播出後,反響熱烈,上映第二天就沖上衛視收視率榜首,網友們紛紛表示:

劇中,由演員王韜飾演的馬當先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

「在這里,只有活著的勇士,沒有倒下的懦夫,因為我們是——空降兵!」

空降兵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兵種?原來,電視劇裡面的劇情都是真實故事的還原……

光榮一役,可歌可泣 《空降利刃》中的拍攝地以及拍攝題材均取自空降兵這個光榮的集體,空降兵歷經69載風雨洗禮,他擁有的榮譽始於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停戰談判已進行一年有餘,美國為增加談判籌碼,企圖在戰場對我方發動新的攻勢, 妄想以戰場上的勝利迫使我方同意其在談判中的無理要求。

10月8日,美方代表單方面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並叫囂:「讓大炮和炸彈和你們辯論吧!」14日,美國糾集的「聯合國軍」對我15軍45師駐防的五聖山前沿陣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動突然進攻,展開了所謂「金化攻勢」。

五聖山位於三八線以北約30公里,是朝鮮中部的絕對制高點,如果失守,我方將後退200公里無險可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背後有一個村莊叫上甘嶺,因此我方稱這場戰役為「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一役,毛主席評價道: 「 歷史 上沒有攻不破的防線,上甘嶺防線沒有被攻破,這還是奇跡。」

這一仗打出了人民軍隊的骨氣、打出了軍威、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打得美國對手口服心服。

從鏖戰上甘嶺到強行空降震源地,從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英雄邱少雲到汶川地震十五勇士、救火英雄李道洲。每一場戰斗、每一個名字都值得我們去敬仰、去崇拜、去學習。

因為光榮的部隊有光榮的戰史,有著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空降利刃》該劇從事實的角度刻畫了一個個能吃苦、能奉獻的空降兵人形象。

驚天一跳,只為人民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馬當先(王韜 飾)說到:「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回顧 歷史 ,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中國空降兵十五勇士,跳傘離開機艙的瞬間,是最為光輝的一刻!

這是中國空軍部隊首次在高原復雜地域、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標識、無指揮引導下運用傘降方式參加抗震救災!

從左往右、從後到前依次為——劉文輝、李玉山、王磊、趙海東、劉志保、雷志勝、殷遠、趙四方、王君偉、任濤、李振波、於亞賓、郭龍帥、李亞軍、向海波。

這是賭上生命去救生命的一跳,驚天動地,只為人民!這也是當時自空降兵成立以來,首次以空降形式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

抗洪搶險,以身堵堤

《空降利刃》中的特種兵(張啟、潘野、齊小天、葉飛 等)為了他人而默默奉獻、 付出的精神,彰顯了空降兵人走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的宗旨。

回望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空降兵部隊出動15000餘名官兵奔赴監利、洪湖、石首、仙桃等長江大堤最險段。

廣大官兵連續堅守79個日夜,轉戰11個縣市,加築堤壩261公里,排除險情700多起,搶運物資8000多噸,解救群眾5.4萬多人,戰勝了8次洪峰, 以未潰一口、未破一垸、未亡一人 的驕人戰績,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參加閱兵,接受檢閱

鏗鏘的步伐是堅定的方向,用氣勢將來犯之敵鎮住!

我們作為空降兵,祖國的尖刀部隊,腳步只會更加堅定自豪。1951年10月1日,空降兵兵第一次亮相天安門,向世界宣告新中國有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隊。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空降兵史無前例地以徒步、戰車和直升機三個方隊的龐大陣容通過天安門廣場。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空降兵戰車方隊再一次閃亮登場。

新中國成立以來共舉行16次閱兵,除1949年開國大典和1950年國慶閱兵缺席外,空降兵作為一個獨立兵種連續參加了14次,向世界展示了 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 的良好形象。

特種作戰,比武練兵

特種兵是中國最年輕的兵種,組建不到二十年,因使命特殊,頗為神秘,是被稱為「陸地猛虎、海底蛟龍、空中雄鷹」的軍中精英。他們是一群年輕人,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不斷鍛造。

到達一切地域奪佔一切先機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對手雷霆萬鈞,神威天兵

隨著《空降利刃》的熱播,空降兵這支部隊進一步展露在世人面前,角色的盡情刻畫述說著每一位空降兵人的赤膽忠心,是空降兵人的縮影, 劇中每一次行動,每一句台詞都是空降兵人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體現。

熱血無畏、勇敢堅韌,是這部劇最大的特點,也正體現了:哪裡有「戰斗」,哪裡就有英雄的空降兵的身影。空降兵是逐夢藍天的天空藍,空降兵官兵的心胸廣闊如蔚藍的天,心中都蘊含著一個夢想:

那就是雲海踏浪逐夢藍天

『貳』 回憶汶川地震十五勇士:當時為什麼非要使

說起汶川地震,事後想,開始用傘兵是不是有點奇怪啊?直升機再少,好歹有那麼幾架吧。從後來救援看,也用上直升機了啊,那開始幹嘛不上直升機,要用傘兵?
gEEB:據說是因為氣流原因不太適合動用直升機,或者直升機運力有限,當時有個新聞就是汶川救災出動了最大的直升機米171。
劉夢龍:直升機不是氣候復雜還墜毀了一架嗎?話說傘兵難道適應里還更強?比如可以空降到比較遠一點,然後步行進去?
gEEB:傘兵也未必「適應力更強」,而是當時不得不派傘兵,第一批傘兵是寫了遺書才出發的這個細節你們應該都記得吧。

林阜:我記得當時說高壓線對直升機安全也有影響,而且印象中出了撞到高壓線的事故。頭批傘兵是進去恢復內外聯系的,也有探路的作用。
akula971:樓主的意思的為何不出動直升機啊。直升機適應力難道比傘兵差?
che:直升機起降其實也是要地面引導和條狀凈空區的。
tslq:直升機起降和飛行所需要的條件遠比外行人想像的要復雜得多。
akula971:那機降突擊時,誰給直升機引導?誰提供凈空區?
goldlancer:突擊場都是事先選好的,或者用火力開辟出來。這次是純偵查聯系任務,如果是直升機降不下去沒法聯系。
落葉歸根馬三保:傘兵的一個任務就是選擇設立機降場地。
笑看風雲淡:機降突擊也要選地方的,一般突擊的都是重要軍事節點,附近一般都有較好的平地,如果沒有,那就降到附近,傘兵地面突擊。固定翼飛機空投傘兵萬不得已也不會把士兵往亂石山上丟吧。

▲汶川地震中的米-26重型直升機
八寶山老妖:空降兵/特種部隊前期通過傘降、步行等方式滲透啊。
TSHT2012:會有引導分隊。要麼是前期安排的特務間諜事先在空降場附近標示。要麼用專門的小分隊先期進入。
fly803in:你們是不是忘了那是山區峽谷地帶,當時風大還下雨? 直升機又不是萬能的,當時是步行出發了,但實在進不去,然後才被迫用空降的,而且也是寫好遺書,將官帶頭跳的。
guy123:帶隊跳傘的是個少校,下去後發現地面情況比想像的好,進山被困的遊客把臨時黨支部和救災小分隊都建立起來了。
fly803in:記錯了,謝謝。
前排七人,從左至右依次為:上士王磊、上士劉志保、中士劉文輝、上士殷遠、上士任濤、中士趙四方、下士向海波。後排八人,從左至右依次為:下士趙海東、中士李玉山、少校於亞賓、大校李振波、少校王君偉、中士李亞軍、中士郭龍帥、四級士官雷志勝。

不過查了下是個大校:空降兵研究所所長李振波。
akula971:汶川總有學校操場吧。再怎麼地震除非泥石流,不然總有平地的。
龍戰於野:操場不等於凈空,中間豎個旗桿,教學樓之間拉條鋼絲掛彩旗,這都不是啥罕見的事情,直升機碰上了那就是一個死。
一萬懦夫也沒用:這樣的話直升機索降也可以嘛。
龍戰於野:你總得飛到地方,知道那裡安全才能索降吧?與地面沒有聯絡,下面有沒有鋼索都不知道,你敢飛嗎?你敢降到多高?難道離地300米玩索降么?
你看那些空降兵下去乾的是些什麼任務?首要任務是恢復聯絡!
「6天6夜,大夥兒相互鼓勵,徒步走過2個縣7個鄉50多個村莊,及時上報大量災情信息。行至汶川與茂縣交界處的偏僻村莊牟托村時,隊員們發現巨大的山體幾乎全部滑下來埋住20多輛車,路上還滯留大量群眾,河對岸的四川音樂學院的47名大學生受困,多數人受傷,一人傷勢很重。此時,山體隨時可能再次發生嚴重滑坡,把學生全部埋住。李振波趕緊把這一情況上報,並建議派直升機前來救援。緊急開辟機降場!隊員們勘察、選點,終於找到一塊凈空條件較好的平地。定好坐標,組織群眾和對岸的學生馬上平整場地,畫出十字形的直升機聯絡符號,用對空電台與飛行員取得聯系,引導直升機機降,運送物資,轉送傷員。就這樣,他們一路上共開辟直升機機降場地10處,引導伊爾運輸機空投4架次。
行至七星關景區,隊員們發現這里滯留了300多遊客,斷糧缺水,情況十分危急!「你們不能再等下去啦,現在就跟我們走!」李振波迅速勘察地形,並果斷護送群眾出山。當爬出險峻的大山望見通向外界的安全的大路時,群眾在李振波的身後歡呼起來。隊員們又趕緊用衛星電話給遊客的家裡報平安。一會兒功夫,300多名遊客的家人都在第一時間獲悉平安的消息。」

▲2008年5月13日,空軍空降兵某部4500餘名官兵在開封某機場登機,奔赴汶川地震重災區參加搶險救援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剛攝
閑雲野熊:直升機的作戰半徑只有百餘公里吧?從哪個機場起飛?經什麼航線,在哪裡著陸都是要策劃的,要受很大限制。其實直升機與越野汽車類似,不是與運輸機類似的東西。
soongone:對飛行不懂純外行,我也搭車問問:那種情況下動力傘能不能飛進去,還有那種飛得慢騰騰的旋翼機呢?這兩個都是以對地面要求不高,操控容易而推廣民用的。另外能不能用滑翔機?希特勒二戰營救墨索里尼,使用了滑翔機突擊山地上的別墅,那麼在汶川的情況下,能不能用飛機牽引滑翔機進去?
偉才:不是不能進去,而是不知道哪裡能降落。軍事目標地形是固定的,而汶川地形地貌都起了很大變化。你得派人先勘察降落點才行啊。
lzgadsl2:網路雖然差,這些東西還是可以搜得到的。地震是12日下午兩點,13日凌晨一點成都軍區就派了4架直升機進行調查,結果遇惡劣天氣無法出動。還要怎樣快。而且同一天空降兵以為天氣也取消了一次計劃空降。
睡虎:滑翔機肯定不行,沒有大塊無障礙平地沒法降落,能知道有大塊無障礙平地的話,直升機就可以直接降落了。
蛐蛐盾太宗:我記得當時節目介紹傘兵突擊隊的時候用的是勇士還是死士來著,當時跳的時候是高跳低開傘,復雜地形復雜氣候,一群人能活著落地不摔死都是奇跡,簡而言之那次任務是自殺式的任務,直升機的話全陸航摔進去都不一定能降落。

▲汶川地震中的黑鷹直升機
終結者:難以想像都衛星時代了 還會找不到直升機降落的平地 要是氣流不適合直升機,那就更不適合傘兵。
gameboy:衛星的軌道是固定的,沒法隨叫隨到飛到目標上空。衛星照片是平時飛過目標上空時拍攝的。汶川地震後地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之前的照片根本沒用。你想等衛星的圖像也行,耐著性子等衛星沿固定軌道再次飛過目標區域上空。
矢鋒:突襲本拉登那次預先踩點了好長時間,最後還折了一架直升機。
終結者:中國自己的衛星要是沒有正好飛到的 俄羅斯或者別的國家的商業衛星資料緊急買點不行么? 直升機又不是要懸停在半山腰,只是同場偵查下都做不到? 固定翼偵察機也過不去?
DarkSeraphim:誰賣給你。順便地震當天災區大范圍降雨,什麼衛星能透過雨雲看地形?
cstljn:汶川是在岷江峽谷裡面,兩邊高山都是1000米以上。08年陸航的直升機沒見過有地形跟蹤雷達,沒見過有熱成像/CCD攝像轉塔,雨霧天氣下鑽山谷那真的是聽天由命。
終結者:美國海岸警衛隊在台風附近也能超低空救人,他們是怎麼弄的? 真難以想像下午2點地震了,快10個小時了才要出動偵查,怎麼也不能說反應很快吧。
才狼:這話說的,地面跟海面情況能比嗎?尤其是山區,台風天救人東海救撈的直升機又不是沒干過,你問問他們敢隨便往山裡飛不?
gameboy:台風的風向是固定的,山區是突變的切變風,直升機使用難度完全不一樣。卡莫夫的共軸雙旋機幾乎壟斷了蘇聯海軍,也大量外銷中國,但蘇聯陸軍就完全不感冒,採用共軸雙旋槳的卡50當年就因為飛行安全性不佳輸給了米28,後來設計卡60突擊直升機的時候卡莫夫設計局被迫放棄了自己拿手的共軸雙旋槳,改用了常規布局。
sofsof:當時民航直升機都在我們學校機場,我們這批快畢業的學員在機場幫忙,三班倒往直升機上搬物資(鬧了很多烏龍,比如辛苦搬了一上午礦泉水,上面一聲電話,全卸了換餅干),人手不夠的時候也跟著去北川空投了兩次物資。雖然災區下面基本震成了白地,但是一則低空亂流非常明顯(我等業餘人士綁著安全帶也只能半跪著把箱子往下扔,不敢站起來),二則肉眼可見地面非常多的障礙物(比如倒著的電桿電線,到處叉著的鋼筋),三則很多看著白地的地方實際上並不平坦。所以直升機是沒那麼容易降下去的,我們空投物資都在20-50米的高空,至於丟下去的餅乾和礦泉水的狀況,那真的就是隨緣了……

『叄』 趙海東的發表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作為第1作者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ISIJ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金屬學報、Trans Nonferrous Metal Soc China、機械工程學報、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等期刊發表30餘篇,國際學術會議宣讀論文20多篇次,論文被SCI、EI收錄40餘篇次;獲國家發明專利6件。第1作者論文得到國外研究者在Acta Materialia、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 A、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Wear、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ASME、ISIJ International、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 B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論文的引用。是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Internati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 Research、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 Society of China、China Foundry、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等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審稿人。

『肆』 汶川地震跳傘犧牲多少人

汶川地震跳傘犧牲15人。這十五個人分別是劉文輝、李玉山、王磊、趙海東、劉志保、雷志勝、殷遠、趙四方、王君偉、任濤、李振波、於亞賓、郭龍帥、李亞軍、向海波。其中年紀最大的李振波已經是四十八歲的老兵了,同時也是第一個跳出艙門的人。他們不畏生死,只是一心救人。
1、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半左右,生活在四川省汶川縣的人們突然感到天旋地轉,很快大家就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的地震。汶川地震是我國成立以來發生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

『伍』 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關解放軍的感人故事!!!

5月14日清晨,汶川大地震後的第三天,接連兩天的大雨終於停了。此時,空降兵某部接到總參謀部命令:立即派遣傘降人員進入震中茂縣,執行通信聯絡、災情勘察、情況上報任務,為上級決策提供依據!
很快,一架運輸機飛到重災區茂縣上空。當時機上除了5名機組人員,還有100名官兵,按計劃第一分隊的15名隊員將首批傘降,第二分隊的85名隊員將第二批傘降。這是在4999米的高空,如果再算上茂縣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這里無疑是萬米高空。運輸機測風測雨的雷達掃描儀上顯示的回波越來越強烈,大雨打在運輸機玻璃艙上「啪啪」作響。透過機窗向下看,地面上高山聳立,懸崖陡峭,林木參天,還有震中災區地面上那裸露著鋼筋的片片廢墟。機上的傘降隊員沒有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
14日中午12時左右,運輸機一步步接近震中茂縣災區,並開始在其上空盤旋,尋找最合適的傘降時機。大約5分鍾後,運輸機下方的雲層突然散開一個傘降窗口,透過這個窗口可以看到茂縣城關大橋,於是傘降指揮官立即抓住瞬間即逝的有利時機,果斷下達傘降命令,李振波大校第一個躍出機艙,緊隨其後的是6名傘降隊員。瞬間內,雪白的傘花朵朵綻放,飄向孤城茂縣。
然而,令人預想不到的是,茂縣上空的雲層瞬息萬變,原本打開的傘降窗口瞬間關閉,運輸機只好繼續在上空盤旋,大約又過了七八分鍾,雲層中傘降窗口再次出現,8名傘降隊員沒有絲毫猶豫,抓住有利時機,迅速躍出機艙。可這之後,茂縣上空開始下起雨,且雨勢越來越大,傘降窗口再次關閉,原本准備第二批傘降的85名傘兵,只好坐在運輸機里,繼續在上空盤旋……
12時25分,震後第一批傘降的15名勇士,終於踏上了震中茂縣的土地。
少將痛苦的抉擇
5月20日,指揮此次空降的空降兵某部少將指揮官王維山接受記者采訪時,向記者講述了這次空降的前前後後。
「這是一次痛苦而艱難的抉擇,是歷史上所沒有的———一方面要堅持執行總部下達的命令,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官兵的安全,下這個決心太不容易!」 王維山感慨道。
有過400多次跳傘經驗的王維山少將,深知這次任務的艱巨: 茂縣地形特別復雜,全部為陡坡懸崖,無著陸地點;境內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平時訓練中只需在數百米高度跳傘的空降兵,今天卻要在4999米高空實施傘降,而在海拔4000米以上跳傘就需要氧氣面罩;傘兵要從雲層上空跳傘,對雲下情況一無所知,只能全靠傘降隊員自己控制。
但王維山沒有太多時間遲疑,他迅速決定派一支15人的小分隊先頭空降茂縣。這15名官兵全部是空降兵骨幹,擁有100次以上跳傘經驗,熟悉山地尤其是汶川地震災區的山地地形。
李振波,空降兵研究所所長,大校軍銜,1978年入伍。作為空降空投總指揮,新一代傘兵主戰傘也是在他的領導下研發的;研究成功時,李振波還是試跳第一人。在得知四川發生地震需要支援後,李振波主動請戰,最終被任命為這支空降小分隊的隊長。
任濤,四川德陽籍戰士。他的奶奶在此次地震中遇難,岳母也受了重傷。他把悲痛悄悄藏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到救災中。因為他熟悉當地地形,所以他被任命為首批傘降小分隊引導隊班長,擔起「尖刀」角色。
……
讓我們一起記住這15名勇士的名字:李振波、王軍偉、李志寶、殷遠、郭龍帥、李亞軍、趙海東、趙四方、雷志勝、劉文輝、王磊、余亞賓、任濤、李玉山、向海波。
事關生死的情報
接到命令後,15名傘降隊員立即准備好了空降所需重要裝備:滑行傘、GPS衛星定位系統、海事衛星電話、必需的干糧和飲用水以及必需的葯品。
出發前,按照空降兵部隊的傳統,王維山親手在15名官兵的左臂繫上了一條鮮艷的紅絲帶,以祈禱平安。
但是,第一個躍出機艙的李振波剛離機就遇到了意外的險情:躍出機艙後,他的主傘遲遲沒能打開,他的身體在空中一落千丈,耳邊風聲呼呼,生命危在眼前。但他很快冷靜下來,在下降到離地面大約700米時,他沉著地打開了備用傘,終於安全地落到地面。
通信士官雷志勝成功著陸3分鍾後,就立即與指揮所建立了通信聯絡,他在第一時間報告了著陸情況,並提供了一份事關戰友生死的重要情報:地面地形情況復雜,不利於大隊人馬實施高空傘降;天氣又在變壞,而且剩餘85人所用的傘具都是圓傘,不像他們所用的翼傘那樣靈活抗風,所以建議取消剩餘人員的空降行動。
此時,飛機已經第三次在茂縣上空盤旋。機艙里,剩餘的傘兵們分成兩排站了起來……關鍵時刻,飛機艙門緩緩關上了,先頭小分隊提供的情報讓指揮官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20分鍾後,14名傘兵已經全部集結到李振波的身旁。他們很快與茂縣縣長取得了聯系,並把茂縣的受災情況向指揮部作了報告。一直到當天下午15時,李振波大校才抽空向妻子盛亞玲報平安。「我們15人安全到達了。」他喘著粗氣,只說了這么一句話。
靠降落傘禦寒
在接下來的7天7夜裡,無論是遭遇餘震還是暴風雨,無論是缺糧還是斷水,都沒有影響15名勇士完成任務的決心。
上報災情是這支傘降小分隊的首要任務。著陸當天下午3時,他們就利用攜帶的通信設備首次傳回了茂縣的災情。為了進一步摸清茂縣與汶川交界處的准確災情,他們在每人負重20公斤裝備的情況下,躲著餘震落下的飛石,踏著山體滑坡的泥石,艱難地向震中汶川縣挺進。他們每天在海拔3000多米的泥石流山路上行進30公里,所有人的腳上都起了血泡,5名隊員的襠部潰爛。
出發時為了攜帶更多的設備,這15人每人只隨身穿了一套迷彩服,帶了不足3天的干糧和飲水。因此從17日起,他們開始斷糧,沒有水喝,更沒有葯品,大家的嘴因為上火都起了水泡。夜幕降臨,他們只能鑽進降落傘里抵禦川西高原的夜寒,5名隊員因此感冒。
他們的艱苦沒有白費。經過勘察,他們先後在茂縣、汶川沿途選擇機降場6個,指揮引導機降、空投20餘架次,尤其是在茂縣南鎮牟托村勘選的空投、機降點,一舉解除了附近鄉鎮10萬受災群眾和傷病員的困境。
5月20日,李振波大校翕動著乾裂的嘴唇說:「在茂縣災區的7個晝夜裡,我和戰友們冒著多次餘震,翻越了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先後在7個鄉55個村莊偵察災情,向上級報告重要災情30多批次,為指揮部指揮部隊開進和部署抗震救災提供了科學的信息依據。」
在向汶川挺進途中,這支傘降小分隊還發現了被困在山谷的150多名民眾,其中包括在當地寫生的成都美術學院47名師生以及106名中外遊客。他們火速將這一情況上報,請求支援。
和妻子的通話
7天7夜,這15名勇士從來不向上級指揮官說他們所遇的艱險,但李振波大校與妻子難得的幾次通報平安電話透露了他們的艱辛:
5月15日晚上10點左右,盛亞玲終於再次等來了丈夫李振波的電話。「我們已經從茂縣徒步走到了汶川。」「你吃了嗎?」「從出發到現在,只吃了包方便麵。」「那邊情況怎樣?」「我們周圍一邊是山洪,一邊是懸崖。」「要注意安全。」
通話總是這么簡短。盛亞玲又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她試著回撥衛星電話,不通。晚上7點左右,丈夫用自己的手機打來了電話,她異常驚喜。「馬上要去都江堰了。」「你現在在干什麼?」「指揮採集、偵察信息,向上級匯報,救助重傷員。」
5月17日20時,雖然知道丈夫此刻一定很忙,盛亞玲仍忍不住撥通了他的電話。「今天往都江堰途中碰到泥石流、山體滑坡,現在要撤回到汶川,明天趕往成都。」「現在就怕發生疫情,你要注意防範。」「放心,我會把14人安全帶回部隊!」「你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不管走到哪裡,百姓對我們都非常好。這幾天沒洗過臉,沒換過衣服,晚上實在困了,就用傘做睡袋睡一會。」
傳言與真相
當這15名空降兵成功降落震中的當天,網路上就出現了「空降兵犧牲4人,10人聯系不上」等傳言。在采訪過程中,當本刊記者與空降部隊官兵談及外界對他們的傳言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我們無暇顧及外界的說法,我們是在盡我們的職責。」
事實上,外界對空降部隊的性質和傘降的真實情況了解並不多。據36歲的空降部隊某部營長肖亮介紹,空降部隊具有機動能力強,突擊速度快的特點。在救援災區時最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直升機將部隊直接運送到目的地的「機降」,一種是用運輸機將空降兵送到目的地上空,傘兵跳傘降落的「傘降」。
「由於這次災區所在地地勢非常復雜,林木多,斷壁多,地震後的地面變化大,容易造成傷亡。在這種情況下,派15名官兵傘降偵察災情,大部隊實施准確機降的救災措施非常正確。」
安全歸隊後,空降部隊醫務人員為15名官兵做了體格檢查。除了在傘降過程中扭傷腰的一位少校,其他人的身體都很健康。受傷的那名少校感動地說:「在這7個晝夜裡,每當休息時,哪怕是片刻的休息,戰友們都來給我按腰捶背,是戰友情、同志愛,給了我力量和勇氣。」
經歷7天7夜的連續作戰,這15名勇士顯得有些疲憊,但災區的人民還在等待著他們,他們來不及休息,很快又投入下一場戰斗。

『陸』 汶川大地震軍人救人中的感人事例

1.
——最偉大是母愛/
——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 .

2.
——生死空降兵/
為什麼我的眼裡飽含淚水,因為我對他們愛得深沉!]

5月14日11時24分,一架大型運輸機從成都某軍用機場起飛,飛向此次地震重災區四川茂縣。

災情如戰情。這是空軍首次在高原復雜地域,無地面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無氣象資料條件下運用傘降方式參加抗震救災。

由於茂縣為高山峽谷地形,境內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傘降難度很大,平時訓練中只需在數百米高度跳傘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實施傘降。

擔負此次重任的是空降兵特種大隊的100名官兵。

11時47分,飛機飛臨茂縣上空。空降兵研究所所長李振波大校第一個跳出機艙,傘花迅速綻放,消失在白雲之中。

第一批7名傘兵離機後,第二批8名傘兵也接著實施了傘降。

飛機第三次飛抵茂縣上空。機艙里,剩餘的傘兵們已分成兩排站了起來……此時,飛機艙門卻緩緩關上了。

"15位官兵安全著陸到了預定地域後,迅速發來報告:地面地形情況復雜,不利於大隊人馬實施高空空降。"空降兵特種大隊傘訓主任呂造說,另一方面,天氣情況也在變壞,加上剩餘85人所用的傘具都是圓傘,不像前15位先遣隊員所用的翼傘一樣靈活抗風,所以上級決定,取消剩餘人員的空降行動。
空降兵某部部隊長王維山告訴記者:由於災區通信和交通中斷,此次傘降人員主要擔負通信聯絡、災情勘察、情況上報等任務,為上級決策提供依據。參加傘降的官兵都是空降兵骨幹,有100次以上跳傘經驗。

15名空降兵成功著陸後,迅速與茂縣縣委、縣政府取得聯系,於15時許第一次傳回了茂縣災情。他們依靠攜帶的2部海事衛星電話,每半小時與指揮部聯系一次。

截止記者發稿時,15位傘降英雄身體和精神狀態良好,仍積極奮戰在抗震救災前線。讓我們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李振波、王軍偉、李志寶、殷遠、郭龍帥、李亞軍、趙海東、趙四方、雷志勝、劉文輝、王磊、余亞賓、任濤、李玉山、向海波。

3.
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 2美元,約為瑞士的五百分之一。
每天每人的產值才1塊4毛多,竟然捐了4萬。
滴水之恩 當以湧泉相報
其實不缺這點錢,缺的是情誼上的這片支持
這個極其貧困的國家,他們領導人到聯合國開會,路費都沒法解決,4萬對他們來說是很大很大的一筆錢,可以做太多的事,可現在卻拿來支援我們,太感謝了!
富貴時,有錢人請你吃大餐,
比不上窮困時,難兄難弟把唯一的一碗稀粥分你一半。
讓我們記住 以後更好的幫助這個貧窮的國家
非洲兄弟都是講義氣的!但願他們國家能好起來!!!

4.
雨大得讓人睜不開眼。幾個木棍支撐起的消防作訓服下,一名小女孩奄奄一息。「你快不行了,快回去休息吧!」新趕到的救援人員勸肖和,他的嘴唇已經烏白。「不!我答應了她,就一定要把她救出來!」肖和加快了救援速度……

「你辛苦了!」在都江堰新建小學救援中,溫總理曾握著肖和地手問候道。從此次救援的開始到結束,作為照明車駕駛員的肖和三天兩夜沒合眼,瘋狂地從廢墟堆中刨出被困人員45名。

沒有太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但這個成都消防戰士中的「許三多」骨子裡卻有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牛勁」,這足夠讓他成為英雄。前日,成都公安消防支隊七中隊四級士官肖和被上級榮記個人一等功一次。
12日晚,肖和作為成都市區消防力量在第一時間前往都江堰。當晚8時,他所在中隊抵達了新建小學。作為照明車司機,他的任務就是保持救援現場的光明。
花了3分鍾時間,整個救援現場一下亮了起來。在確保照明車的正常工作下,「出於一個消防戰士的本能」,肖和走進了廢墟中。一個4層高的教學樓全都垮了,亂石下到處傳來「叔叔救我!」的呼救聲,肖和淚水噴涌而出……
肖和說:「當時就只有一種意識:救人!」不遠處,幾名戰士正在救一名夾在預制板間的男孩,孩子頭皮掉了巴掌大一塊,努力朝外伸著的小手一動不動。
「好慘哦!」當兵16年,救人無數的肖和具有豐富的經驗。照明車司機,卻成了這個小小救援點的指揮。1個小時後,小男孩終於被成功解救!
————————————————————————————
不放棄
為句承諾 6個小時刨出小女孩

13日凌晨零時,白晃晃的照明燈下,細雨霏霏。
「叔叔,救我……」肖和途徑垮塌樓房第二個救援點時,腳下微弱的呼救讓他停下了腳步。斜倒的預制板和殘樓的縫隙里,有一名小女孩。「叔叔一定救你!」肖和握著小女孩的小手,許下承諾。
「叔叔有個女兒和你一樣大呢!」開始動手的肖和發現:女孩身上的預制板上面,還堆著3塊大預制板,以及大量的雜石。搬開它們,必須要大量時間。
凌晨2時,雨越下越大。怕雨水嗆著小女孩,肖偉趕緊找來幾根木棍,然後脫下作訓服,撐起一個小小的帳篷。怕小女孩「睡著」,肖和在搬石頭過程中,不斷和她說話:「小妹妹,你最喜歡吃什麼啊?」「冰激凌。」「那叔叔請你吃好不好啊?」「你到時不要說話不算話喲!」「不會的,我們拉勾!」大手指和小手指用力地勾在了一起。

閱讀全文

與全中國叫趙海東的人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4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4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
伊朗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口 瀏覽:588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20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7
印度花生乾果怎麼樣 瀏覽:131
伊朗的盟國有多少個 瀏覽:712
印尼燕窩產量怎麼樣 瀏覽:927
印尼留學簽證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637
義大利語等級考試哪個好考一些 瀏覽:35
歷史學專業去義大利哪個學校 瀏覽:790
印度的瑪薩拉粉是什麼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