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樟樹在2013年獲批目前唯一的中國葯都是嗎
是的。2013年的時候,中國中葯協會授予樟樹市「中國葯都」稱號。中國中葯協會是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的,國內中葯行業的權威社團法人組織。樟樹市成為被權威部門認定的唯一「中國葯都」。
當年5月,樟樹市向中國中葯協會提出授予「中國葯都」的申請。隨後,中國中葯協會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分析研究,並組織專家組實地考察、召開專家評審會議,最後決定授予樟樹市「中國葯都」稱號。
就在這一年,樟樹市成為我國唯一被權威部門認定的「中國葯都」。
樟樹葯業源遠流長,始於東漢時期。在三國時期樟樹擺有葯攤,唐代設有葯圩,宋代形成葯市,明清時期為南北川廣葯材總匯的「葯碼頭」。至清朝乾隆年間,樟樹已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吃葯飯」,葯材行、號、庄、店近200家,炮製作坊百處。隨著時間的推移,樟樹人開的葯店遍布全國各地,成為我國葯業界名聲大噪的「樟樹葯幫」。
2. 中國第一部葯典
《新修本草》。它是中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葯典。原書已佚,主要內容保存於後世諸家本草著作中。
(2)中國在哪個國家有葯擴展閱讀:
《新修本草》共五十四卷,包括正經二十卷、葯圖二十五卷、圖經七卷,加上目錄二卷,全書共載葯844種(一說850種),分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穀、有名未用9類,在《本草經集注》的基礎上增加了山楂、芸苔子、人中白、鮮魚、砂糖等114種新葯物。
《新修本草》的成書,標志著我國葯物學向前推進了一步。這首先是因為本書的編修不是個人創作,而是集體勞動的結果,不但蘇敬等人參加了這一工作,而且令各產葯地區,送上葯物標本,再匯集起來繪圖編修。該書葯圖圖經超過正文,在我國歷史上僅此一部。
3. 中國的中葯在國外那些國家比較有發展,包括中葯的生物提取.....
你好,東南亞各國,非洲、內蒙、印度等以及有華人的地方,日本、韓國等被改了稱呼、、、
4. 全中國有幾大葯材市場
一、安徽亳州中葯材交易中心(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葯材專業交易市場,四大葯都之一)
中國(亳州)中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該「中心」座落在國家級歷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級經濟開發區內。京九鐵路、105國道、311國道從旁邊交叉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該「中心」佔地40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已擁有1000家中葯材經營鋪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安置了6000多個攤位進聲經營;氣勢恢宏的現代化辦公主樓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內設中華葯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機構、大屏幕報價系統、交易大廳電視監控系統、中華葯都信息中心、優質中葯材種子種苗銷售部、中葯材種苗檢測中心、中葯材飲片精品超市等。交易中心自開業以來,交易鼎盛,熱鬧非凡。目前中葯材日上市量高達6000噸,上市品種2600餘種,日客流量約5-6萬人,中葯材處成交額約100億元。1995年元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親筆為亳州題詞:「華佗故里,葯材之鄉」,衛生部部長張文康把亳州命名為「中華葯都」並題詞鼓勵:「弘揚華佗精神,辦好亳州葯都」。目前亳州市農村約有60萬畝土地種植中葯材,50萬人從事中葯材的種植、加工、經營及相關的第三產業。同時,以交易中心為龍頭,促進了亳州市交通、旅遊、通訊、信息業和市政建設的迅速發展。為進一步發展中葯材交易中心的龍頭作用,增強交易中心的輻射力,佔地180畝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項目包括鋪面房、大型倉儲、大型停車場、學校、醫院和中華葯都大酒店。中華葯都投資股份公司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二期工程的開發、建設、從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規管理科學、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葯材集散地。
二、河南省禹州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四大葯都之一,有中國葯城美譽,國家級定點葯材市場,全國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
素有「中華葯城」之稱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國醫葯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葯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葯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葯王不妙」之說。自春秋戰國以來,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葯王孫思邈等都曾在禹行醫采葯、著書立說。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禹州的醫葯業也得到大的發展,從唐朝開始禹州的葯市逐步形成,伴隨著葯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明朝時期,禹州就成為全國四大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為全國十七個中葯材專業市場,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定點葯材專業市場。二00一年,禹州市投資兩億元人民幣新建了現今的河南禹州中葯材專業市場(又稱中華葯城)。目前該市場是中國十七家標准化、規范化的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國家級定點中葯材專業市場。葯城佔地面積四百餘畝,包括建築面積兩萬三千平方米、可容納兩千五百個攤位的中心交易大廳,以及兩千餘間三層以上經商樓,並附屬倉儲、銀行、飯店、停車場、娛樂場等各種服務設施,是一所集物流、信息、金融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經營品種上千種,固定從業人員上萬人,年交易額達十億元人民幣。位於中華葯城中心位置的交易大廳,由河南宋基投資公司獨資興建,禹州市葯業管理委員會實行統一管理,是中華葯城的主要建築設施。它佔地三十畝,分上下兩層,層高八米。主要採用櫃台陳列式經營。三平方米的攤位售價約為一萬五千元人民幣,一次性付清的可獲贈交易櫃台。租用該攤位的租金每年需兩千元人民幣左右。對於購買交易大廳攤位的買主,由政府有關部門辦理權屬證明,擁有對攤位的出讓權、出租權、繼承權、抵押權。整個大廳寬敞、明亮、整潔、有序,是八方客商雲集的中葯材主要交易場所。市場內二間三層(其中門面房八十四平方,共計二百三十餘平方)經商樓的年租金為七千五百至八千元人民幣;三間三層(其中門面房一百二十六平方,共計三百七十餘平方)的年租金為一萬元人民幣。
為適應中葯材市場發展的需要,中華葯城交易大廳目前正在重新改造和定位。改造後的交易大廳將設立河南省唯一經國家授權,按GSP標准經營中葯飲片的法定場所。
目前,禹州中葯材市場擁有全國各地葯商六百多家。同時,在市場周邊聚集著許多內地知名中成葯廠家,市場經營的中葯材品種達上千種,以批發為主,兼顧零售,主要是現金交易。
由於依託周邊鄉鎮三十餘萬畝的中葯材種植基地,中華葯城的葯材價廉物美,在國內中葯材市場上佔有重要份額,頗受商家青睞。
配套服務多樣 管理規范
三、成都市荷花池葯材專業市場(四大葯都之一,全國中葯材主要產區之一,全國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
荷花池中葯材專業市場,是1996年由荷花池中葯材專業市場,位於成都市五塊石蓉北商貿大道42號,是1996年由原荷花池中葯材交易區和五塊石中葯材市場合並而成。該市場佔地80畝,擁有3500個鋪面、攤位,年成交量20萬噸,葯材輻射整個西部地區,並銷往沿海一帶,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其規模和效益在17個被國家衛生部,國家葯監局、國家工商局定點批辦的專業葯材市場中名列前三位,是西部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四、河北省安國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四大葯都之一)
葯都」安國市古稱祁州,是全國最大的中葯材集散地,素有「草到安國方成葯、葯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安國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以葯興市、科技興葯」的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的葯業特色經濟新格局;全市葯材種植常年保持在13萬畝以上,葯材產量占河北省的75%以上;佔地2000多畝的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東方葯城有葯行(棧)近300家,中心交易大廳攤位4000多個,市場去年成交額逾50億元。
東方葯城東側正在施工的市場升級工程———東方葯城國際中葯材商貿中心,總投資2.2億元,是集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現代倉儲等功能為一體的河北省市場建設示範項目。
五、江西樟樹中葯材市場(四大葯都之一,全國十七家定點葯市之一)
江西省樟樹市在唐朝即辟為葯墟,宋元時形成葯市,明清時期臻於鼎盛,終成「南北川廣葯材之總匯」的大氣候。但由於設施落後,交易方式陳舊等原因,近年來,「葯都」繁華逐漸逝去。
2004以來,樟樹開始規劃建設一個檔次高、規模大、硬體設施一流的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規劃面積為500畝,建築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擁有集商貿、倉儲、居家為一體的店鋪1000餘套,設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電子商務交易大廳,以及休閑廣場、陽光草坪、景觀大道等配套設施。
新中葯材專業市場一期規劃緊鄰105國道,長500米,縱深311米,佔地235畝,市場主入口處設置一個直徑為120米的半圓形廣場,建築圍繞廣場展開,鋪面房由3層半聯排式單元組成,市場中央設置綜合服務大廳,後側布局停車、貨物配載中心。一期市場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店面4萬平方米,交易大廳0.6萬平方米,倉儲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5億元,可同時容納1000戶以上葯商入市經營。二期市場規劃用地256畝,用於中葯材加工、倉儲、中轉。
現有16個省(市)、72個縣(市)的300餘戶葯商在場內經營,年成交量10萬噸,交易額超10億元,輻射全國21個省(市)、港、澳、台以及東南亞地區。
六、廣州市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個中葯材市場之一)
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於1979年經廣州市政府批准開辦,是全國首批8個重點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廣州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是1996年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全國17個中葯材市場之一,是廣州市惟一合法的中葯商品交易場所。清平中葯材專業市場年成交金額高達10億元以上,經營戶來自五湖四海、商品交易活躍,銷往全國和港澳台、東南亞及世界各地,是南中國最大的中葯材特別是貴細滋補性中葯材--南葯的集散地和進出口貿易口岸。
2006年3月27日,由廣州清平集團投資,廣州清平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位於廣州清平路與六二三路交界處的清平中葯材市場全面竣工。標志著有26年經營歷史的清平中葯商鋪正式升級換代。
七、山東鄄城縣舜王城葯材市場(十七家大型中葯材市場之一。山東省唯一的葯材專業市場)
鄄城縣素有「中國綠色葯都」之稱。全縣中葯材種植面積近10萬余畝,中葯材加工企業30餘家。鄄城縣建設的鄄城縣舜王城中葯材專業市場,是繼安徽亳州、河北安國之後全國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之一,是全國{BANNED}、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該市場佔地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擁有固定門店460餘套,日上市攤位1000餘個,經營品種1100多種,年經銷各類中葯材5萬噸,成效額3億多元。
由新疆匯通集團投資20.8億元建設的山東舜王城中葯現代科技園,將按照「大市場、大物流、大葯都」的思路,利用3-5年的時間,建設成集中葯材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產學研和旅遊觀光、休閑度假於一體的中葯現代化科技園。目前,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首期項目「舜王中葯城」現在正在緊張施工,按照規劃設計,主要建設280套風情典雅的商鋪樓、標准倉庫、一處中葯材交易大廳及各種配套工程,預計10月份可投產運營。
八、重慶市解放路葯材專業市場(全國首批八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重慶中葯材專業市場建設規模和配套設施,市場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為六樓一底的大型室內交易市場,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共設攤位400個、寫字間40套;
九、哈爾濱三棵樹葯材專業市場(我國北方中葯材經營的集散地)
哈爾濱三棵樹中葯材專業市場建立於1991年,是通過國家「三局一部」驗收的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是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唯一的中葯材市場。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新址佔地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容納的商戶由原來的百餘戶增至千戶,內設中草葯種植科研中心,電子商務網路中心、質檢中心、倉儲中心及商服、銀行等配套機構和設施,形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市場,無論從規模到設施均達到國內同類市場一流水平。
十、蘭州市黃河中葯材專業市場(十七家大型中葯材市場之一)
黃河中葯材專業市場是全國17家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1994年8月創辦,1996年9月經國家一部三局聯合批准為甘、寧、青、新唯一的國家級中葯材專業市場,也是蘭州市十大市場之一。經過近10年的發展,黃河中葯材專業市場營業額已達上億元,實現利稅上千萬元,逐步形成了立足甘肅、面向西北、輻射全國的經營格局。甘肅隴西中葯材專業市場2003年6月18日公司中葯材專業市場已整體順利搬遷至黃河國際展覽中心2號展館。進行市場化經營和商業化管理模式,樹立了全新的服務和品牌。2003年9月為響應國家對專業市場的整改,以消除對中葯飲片經營的影響,10月初公司向省葯監局提出中葯材專業市場改制申請,並於年底正式領取了中葯飲片批發公司經營許可證,目前正按GSP要求的標准籌建中葯材批發有限公司,形成完全屬於自己的中葯品牌、模式和供銷網路。
十一、西安萬壽路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西安葯材市場已經發展成為營業面積45萬m2有固定、臨時攤位1500餘個,市場經營品種達1600多種,日成交額150多萬元且經營機制健全、服務優良的新型葯材市場。其銷售輻射新疆、甘肅、蘭州、青海、寧夏及周圍市縣。
十二、湖北省蘄州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蘄州中草葯資源極為豐富,不僅品種較多,而且門類也較齊全,是我國著名的盛產道地葯材之鄉,歷來為重點葯材產區之一。1991年,設立了李時珍中葯材專業市場。該市場佔地102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年銷售額近3億元,上市中葯材達1000多個品種,年銷售丹皮,杜仲,桔梗等地產葯材近800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良性循環,成為長江中、下游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
十三、湖南嶽陽花板橋中葯材市場
湖南省岳陽市花板橋中葯材專業市場簡介岳陽市花板橋中葯材專業場由岳陽市農辦、農業局、農科所於 1992年8 月聯合創辦,是國家首批驗收頒證的全國八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市場位於岳陽市岳陽區花板橋路、金鶚路、東環路交匯處,距 107國道5公里,火車站2公里,城陵磯外貿碼頭8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市場佔地123畝,計劃投資1.6億元,現已投資5800 萬元,完成建築面積5.5 萬平方米,建成封閉門面、倉庫、住宅2000 余套(間),並完善了學校、銀行、醫院、郵電等設施。市場現有來自全國 20多個省、市的經營戶480多戶,年成交額近3億元。花板橋中葯材專業市場是湖南省重點市場之一。
十四、湖南省邵東縣葯材專業市場(全國大型葯材市場之一)
湖南省廉橋中葯材專業市場(前身邵東廉橋葯材市場)位於邵東縣廉橋鎮,320國道與婁邵鐵路縱橫貫通,交通便利。湖南省廉橋中葯材專業市場源於隋唐,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停業。1983年後逐步恢復並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市場擁有各類中葯材專業葯材經營店、棧800多家,經營場地3萬多平方米,經營中葯材1000餘種(其中本地產葯材200餘種),集全國各地中葯材之大成。市場經營方式靈活,批零兼營,並可代購代銷。醫療、電訊、托幼、食宿、短途搬運,長途發運等服務設施配套,購銷便利。葯材銷售輻射到全國各地,部分品種運銷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996年成交額達1.5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中葯材集散地,並躋身全國十大葯材市場行列。有「江南葯都」之美譽。市場現實現了規范化,系統化管理,走上了更加健康發展的軌道。是湖南省內兩個經國家審批設立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十五、廣西玉林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西玉林市中葯材專業市場位於玉林市城區東南面的中秀路,距離玉林火車站800米,公路、鐵路運輸十分方便。玉林市中葯材市場1988年1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市場佔地60畝,共有鋪面式攤位812間,市場經營戶800多戶,經營葯材品種1000多種,市場年成交額近10億元,年創稅費1000多萬元。玉林中葯材市場是全國十七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市場貿易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轉口遠銷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對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推進玉林中葯產業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十六、廣東省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
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明清年代,就是粵東地區中葯村集散地。普寧是廣東山區市之一,山區面積佔全市面積67%。境內山川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生態條件,各種中草葯資源十分豐富。南陽山區的後溪、船埔、黃沙、梅林一帶山區野生葯材400多種,尤其是陳皮、巴戟、山梔子、千葛、烏梅、山葯等品種為當地名特產,還有梅林盛產的枳殼、厚朴、千重紙等,構成了我市葯源基地。同時,外地葯材商品集散地。目前,市場日均上市品種700多個,年貿易成交額8.5億元以上,中葯材銷售已輻射到全國18個省市,且遠銷日本、南韓、東南亞、港澳、北美等國家和地區。1996年7月,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被國家批准為首批8個國家定點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是一個以生產基地為依託的傳統中葯材集散地,是南葯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最大窗口。
中國普寧中葯材專業市場是國家批準的首批8個國家定點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於1998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該市場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設施配套完善,擁有鋪位400多間,經營商戶405戶,經營全國地道中葯材共1000個品種。市場配備有電腦信息、電視監控、葯物檢驗、中葯鑒別等綜合服務機構和現代化設施,總投資1.5億元。
十七、昆明菊花園中葯材專業市場(全國17家中葯材專業市場之一)
位於昆明市東郊路174號的昆明市菊花園中葯材專業市場始建於1991年,於1996年通過國家衛生部、國家醫葯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嚴格的全面考查審批,經驗收合格後,擠身進入全國十七家被保留的中葯材專業市場之列,成為雲南省唯有一家的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內現有經營商戶三百餘家,經營中葯材四千餘種,年貿易額可達10億元人民幣
5. 中國絕密三大葯
中國絕密三大葯是指什麼葯?
獵葯人
5月前
點擊播放 GIF 0.0M
說到這個中葯不得不承認它就是國粹,中醫能流傳這么久也是有它的原因的,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大的爭論,覺得不好可以不用,覺得好就相信,就是這么簡單了。
今天呢給大家帶來一個挺有意思的知識,那就是中國有絕密的三大葯,那麼這個中國的絕密三大葯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聽聽下面這位老醫生怎麼說的吧!
01
雲南白葯(原名「曲煥章百寶丹」)
曲煥章(1880-1938),字星階,原名占恩。中醫外傷科著名醫家。雲南江川縣人。曲家原籍江寧(今南京),其祖明初襄沐黔國(即《大明英烈傳》里的小矮子沐英同志)戎幕來滇,十餘傳至煥章。煥章生性仁慈,有活人之志。少失怙恃,全仗祖母與姐夫扶養成人。
12歲時隨姐翁袁恩齡(即姐姐的老公公)學傷科,始接觸加工配製傷科用葯的醫葯學知識。凡有上門求醫者,耐心醫治,療效顯著。後又博採眾家之長,成為當時江川一帶頗有名聲的傷科醫生。
公元1902年煥章遍游滇南名山,學神農嘗百草,不恥下問,求教於當地各族名醫及草葯先生,獲得傷科名葯知識甚多。遂苦心鑽研試驗,創制出傷科葯物百寶丹(即雲南白葯)。
經十載苦心臨床驗證,反復改進配方,百寶丹乃告成功。
百寶丹功效以治刀槍傷及跌打為最。凡外傷,只要身軟不死,雖人事不省,先入百寶丹,再服虎力散,氣絕者漸蘇,血流者漸止。再用消毒散、洗創止血葯敷葯塗其傷口,傷輕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
凡瘡、瘍、癰、疽以及婦科、兒科疾病兼能治療(以此丹為主)。婦科以干血勞葯酒、保身葯酒、紅崩白帶散為輔;兒科以洗腸散為輔,皆有明顯效驗。
土匪頭子吳學顯被槍傷胸部,傷情嚴重,延請煥章治癒,曲氏白葯漸漸聞名遐邇,聲譽大振。
民國五年,曲將白葯、虎力散、撐骨散葯方,呈送雲南省政府警察廳衛生所檢驗合格,發給證書,允許公開出售。
當時雲南督軍唐繼堯,委任他為東陸醫院滇醫部主任兼教導團一等軍醫正。民國六年煥章到通海掛牌行醫,白葯由紙包改為瓷瓶包裝,銷量聚增,銷往全國。
七年,匪首吳學顯受唐督軍招安,委以軍長之職。吳感謝煥章治傷之情,函請曲煥章赴昆明開業,在南強街開設傷科診所。
翌年,滇軍參與北伐,開赴廣西,討伐軍閥,後敗北回昆,吳學顯右腿骨被槍打斷,經當時昆明的法國醫院,惠滇、陸軍等醫院診治,皆認為截肢才能保命。
轉請曲醫治,終治好傷腿骨折,行走如故,使西醫醫生不得不對中醫學深為佩服。一時煥章成為昆明人心目中的「妙手」、「神醫」,前往求醫者,門庭若市。
唐督賜給「葯冠南滇」,吳贈以「效驗如神」等匾額。民國十二年以後,雲南政局混亂,「倒唐」及龍、胡、張、李爭權等混戰之際,煥章抓緊時機,苦鑽葯理、葯化,合理配方,集中精力總結驗證臨床,終於使白葯達到了最理想的療效,成為「一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保險子。於是雲南白葯的聲譽,由國內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達、仰光、曼谷、日本等地。
民國二十年煥章在昆明金碧路建蓋「曲煥章大葯房」,又請人代筆編著《曲煥章草木篇》、《曲煥章求生錄》二書行世。
民國二十二年煥章當選雲南醫師公會主席,團結全省中草葯業者,積極組織醫學研究,為國家的中醫葯事業作出了貢獻。
民國二十七年七·七事變後,雲南60、58軍北上抗日,煥章出於愛國之心,願為抗戰盡一份力量,捐獻三萬瓶百寶丹給兩軍全體官兵,對台兒庄戰役的勝利作了重大貢獻。
同年,中央政府派專人將煥章接往重慶,住在中華制葯廠內,廠主焦易堂以抗日為借口,百般要挾曲交出白葯秘方,均遭嚴詞拒絕,因此被軟禁在渝,抑鬱成疾而終,終年58歲。
煥章死後,其妻繆蘭瑛繼續主持昆明的曲煥章大葯房,繼續生產曲煥章百寶丹。
雲南白葯的配方和製法從不外傳,公元1955年繆女士將曲煥章百寶丹秘方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後一直被國家衛生部視為絕密,妥善保存,從此「雲南白葯」之秘為國家所有。
雲南白葯最早研製出的劑型是散劑,是一種米黃色或黃白色的粉末,有特殊香味,味道微酸帶苦澀,舌頭有清涼麻木的感覺。保險子為紅色硃砂衣的小丸,剖面淺棕色,味微苦。
雲南白葯為世人所知的多是止血的功效,由於它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葯理作用復雜,除止血之外還有多種用途,在此恕不一一列舉,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查找。
雲南白葯現由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是國家唯一定點生產雲南白葯的廠家。
02
片仔癀
據說,明萬曆年間,一宮廷御醫攜秘方出離皇宮,輾轉遷徙,到福建漳州璞山岩寺出家為僧。
後該和尚以其所攜秘方及其獨特工藝精製成葯丸,幫助寺內僧眾解除病痛疾苦。凡紅、腫、熱、毒、痛者,只需吞服一片,立見成效。這玩藝既可吞服亦可外用,使用方便不說,療效還挺奇特。
時日久了,附近百姓得知信息,紛紛到寺中求醫問葯。
「片仔癀」原在宮廷使用的名字已不可考,但因當地人稱各種炎症為「癀」(閩南話意為熱毒腫痛),又因葯呈片狀(閩南話叫片仔)故得名「片仔癀」,當然也有一片即可去「癀」的意思。因其對疑難雜症療效顯著,故被閩南民眾奉為鎮宅之寶,後隨華僑遷居而名揚海外。
片仔癀秘方在璞山岩寺世代單傳,到了民國初年,秘方和製作技術傳至第十二代延侯和尚手中。延侯和尚從小跟第十一代法空禪師學佛入門,修普渡眾生之心。
沒成想這小子十年後離寺還俗,還在漳州東門外開設茶莊,業余時間也煉製片仔癀出售,掙了錢當然也順便治病救人。
公元1956年公私合營時,該店並入漳州制葯廠,即現在的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00年,是數個朝代的更替,也是一眨眼之間更迭。500年來,片仔癀卻始終輝煌,始終尊貴。
它的神奇葯效既不是源於其來自宮廷的顯赫出身,也不是方解之中那幾味稀貴葯材,而是它在百姓民間的有口皆碑和聲聲贊頌,來自於它醫治了無數疑難雜症,解除了無數患者的疾苦。
早些年,片仔癀的年產量僅幾百粒。而今,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年產量已超過一百萬粒,但仍是供不應求。
03
六神丸(也成「雷允上六神丸」)
「南有胡慶余,北有同仁堂。譽滿我神州,姑蘇雷允上。」
——這是一句二十世紀初葉前後流傳於民間的順口溜,其中所提到的「姑蘇雷允上」即六神丸的知識產權人。
相傳三百年前的清代康熙年間,有個叫雷大升(字允上)的人進京殿試,因病未能如願,遂棄儒從醫,專攻醫學。
他在走遍全國各地、為人治病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不少民間秘方,著有《金匱辨證》、《要證論略》、《丹丸方論》等書。
雷大升在蘇州開設的雷允上誦芬堂葯鋪,集醫葯於一身,既有坐堂門診,又研葯賣葯,名噪姑蘇。
一百五十年前的咸豐年間(1860),因江南爆發太平天國戰亂,蘇州雷允上葯店毀於戰火。雷氏後裔重振祖業,在上海分設雷允上誦芬堂葯鋪。
同治三年(1864),綺三房雷子純根據祖傳秘方、經多次試驗,開發出用於外症和咽喉炎症的新品種——六神丸,取用名貴葯材牛黃、雄黃、珠粉、麝香、冰片五味名貴葯材研成粉末,酒化蟾酥一味為丸,最後以百草霜為衣而成。
對治時邪、病毒、爛喉、丹痞、喉風、喉癰、雙單乳蛾、療瘡、對口、癰疽、發背、腸癰、腹疽、乳癰、乳岩,及一切無名腫毒確有顯著療效,顆粒微小,神州首創,不數年間行銷全國各地。由於製作精良,成為雷允上大葯房的標志性產品。
還有另一種傳說,說是上海有個雷雲尚,是個孤兒,家裡很窮,小時討飯揀破爛,長到十三、四歲到船上拉纖謀生。後來雷雲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發了一筆小財,遂挑起貨郎擔做起了小生意。再後來就成了上海數得著的富戶。
雷雲尚發財後,能夠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經常慷慨解囊投身到祖國的慈善事業中去。這一年江南大旱,飢民成群結隊湧入上海。
雷雲尚叫伙計支起幾口大鍋,晝夜煮粥,舍飯舍衣,賑濟飢民。舍到第四十九天,快半夜了,飢民們陸續散去,伙計收拾好鍋碗瓢勺關上大門正要去睡覺,猛聽大門被人擂得咚咚山響。
伙計煩躁地問:「TMD誰呀?」只聽門外一老頭答:「來吃舍飯的!」伙計說了:「今天飯已舍完,明天早點來吧!」老頭在外面大吵大鬧地說些雷雲尚是假善人之類的找揍話。伙計忍氣開門,好言勸道:「我們雷掌櫃是真心行善,今兒個是因為他獨生子患喉症,已水米不進四五日了,眼見性命難保,所以掌櫃的怕喧鬧著孩子,所以這才早點關門了。」
老頭小眼一瞪,怒吼道:「他兒子咋就比別人金貴?寧可把俺老人家餓死呀!」正在裡屋照料兒子雷雲尚聽見前院吵嚷,忙起身來到前院,問過伙計後,上前給老頭賠笑施禮道:「老伯請息怒,到客廳敘話。」
老頭見雷雲尚不怒不惱,面帶和善,遂呵呵笑道:「好!好!好!雷掌櫃果真是個善人吶!」雷雲尚一邊陪著老頭往客廳走,一邊吩咐伙計去廚房預備飯菜。
兩人在客廳里喝過幾杯茶,伙計把做好的飯菜端上來,老頭也不客氣,抄起碗筷風卷殘雲般大吃大嚼起來。吃完飯,也不道謝,起身告辭道:「老漢向來不白吃人家,今夜打擾掌櫃的,無物可贈,聞令郎患喉症日久,治療無效,今我說一葯物,服後即愈!」
說罷,用指頭沾茶水在方桌上寫下「珍珠」二字,也不等雷雲尚相送,飄然出門,轉眼不見。雷雲尚正驚疑間,伙計又來稟報,外面又來一老頭討飯吃,雷雲尚又吩咐伙計去廚房做飯,自己也親到門前迎接,老頭飯飽菜足之後,更不道謝,又用指頭沾水寫了「牛黃」兩字,抽身出門去也。
就這么地,一個剛走,一個又來,至午夜時分,先後來了六位,走了六人,寫了六味治喉病葯物。雷雲尚自思今夜之事,決非巧合,忙把六位神仙所寫葯物記下,這六味葯是:珍珠、牛黃、麝香、腰黃、冰片、蟾酥。
第二天一早,雷雲尚命伙計持葯方去葯店抓葯,煎熬後讓兒子服下。這葯一劑入喉,頓覺一陣清爽,腫痛漸消,須臾已能張口說話。服葯二劑,兒子便能吃喝,喜得全家人燒香放炮,叩謝眾仙。兒子愈後,雷雲尚十分歡喜。歡慶中,又推己及人,想到自家有葯治病,兒子還險些送命,那些無業窮人得了喉病,無錢醫治,不知要死多少人!
天賜良葯,理應廣施天下。於是,便拿出數千兩白銀購置葯物,研末制丸。因葯方系六仙所傳,故定名「六神丸」。凡患喉症、爛喉痧、乳蛾腫疼及疔癰癤而登門求葯者,一概施捨,分文不取。
此葯葯到病除,聲名大振,登門取葯的,來信要葯的,應接不暇。後雷雲尚到武當山朝拜,路過武昌,見江邊有人賣喉葯,索取高價。伸手接過看時,正是自己所制丸葯。仔細詢問,方知是葯販子冒充病人,騙取捨葯,轉手倒賣。
雷雲尚回到上海後,即專設葯廠製造六神丸,在各地設點出售,只收成本費,既方便病人,也有效地防止了葯販坑人。
那時盛六神丸的葯瓶,系用牛角刻制而成,上刻「六神丸」三字,同時註明「上海雷雲尚制」,以防假冒偽劣品魚目混珠。雷雲尚去世後,雷家子孫按方制葯,葯瓶上仍註明「上海雷雲尚制」。
反正不管怎麼說, 「六神丸」甫一問世即暢銷全國各地,亦為日本及東南亞各地視為若干病症的特效葯。現被列為國家保密品種、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是中華國葯之瑰寶。不過我看到的資料上說,六神丸的生產因為利潤很小,目前國內很多葯廠都不太願意生產。
6. 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頒布的葯典出現在中國的哪一個朝代
最早的《葯典》――公元659年,唐代朝廷頒行《新修本草》。這是最早由國家制定的葯典,比世界著名的1546年《紐倫堡葯典》早9個世紀。
中國歷代本草學著作大多包含有關於葯用動植物的翔實記載,具有很高
的生物學價值.隋唐以前,南朝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經集注》,共收錄葯物
七百三十種,是當時流傳最廣和影響最大的葯物學專著,但由於陶弘景生活
在南北對峙的時代,局處江南,"聞見闕於殊方",再加上個人著述,"銓
釋拘於獨學",其見聞與看法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帶有很大
的局 限性,甚至謬誤之處也為數不少.隋唐兩代,國家統一,中外,南
北,內地和邊遠地區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躍,新發現的和海外傳入
的葯物大為增加,用葯經驗也有了更多的積累,從而為編修一部較完善的本
草著作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右監門府長史蘇恭(原
名蘇敬)上表建議修訂本草,唐政府隨即指派英國公李績,太尉長孫無忌以
及許敬宗,孔志約,許孝崇,李淳風等二十二人與蘇恭一起進行編修新本草
的工作.同時,唐政府還明令徵集全國各地所產葯物,要求繪出實物圖譜,
以供編書之用.顯慶四年(659),蘇恭等人將《新修本草》編撰完成,並由
政府頒行全國.這部書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制定的葯典.
《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共54卷,分為本草,葯圖和圖經三部
分,收錄葯物八百四十四種,其中比《本草經集注》新增葯物一百十四種,
考辨和訂正載錄有誤的葯物四百多種.在這八百多種葯物中,"羽毛鱗介,
無遠不臻;根莖花實,有名咸萃"①,包含有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等
生物葯近六百種.在新增補的一百多種葯物中,則有生物葯九十多種,如薄
荷,蒲公英,獨行根(馬兜鈴根),蓖麻子,外來葯安息香,阿魏,龍腦香,
胡椒,底野迦(鴉片製品)等.由此可見,《新修本草》中生物葯所佔比重
是相當大的.書中詳細記述了這些葯物的性味,產地,形態,採集時間,炮
制方法,功效和主治等,有豐富的生物學內容.《新修本草》如同後人所說
"圖以載其形色,經以釋其同異"②,編有葯圖25卷,圖經7卷,其中繪有
相當精確的各地動植物標本圖樣,以之作為按形態特徵鑒別葯物的依據.這
實際上就是現代所說的動植物園譜,在生物學上具有重要價值.動植物形態
圖的出現,可說是中國古代生物形態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重要標志.《新
修本草》約在北宋末年佚失,敦煌曾出土殘卷二片,現藏英國倫敦大不列顛
博物館,另外日本仁和寺藏有日本天平年間的抄本.光緒十五年(1889),
傅雲龍在日本將當時僅存的十多卷書抄錄下來,後刻入《纂喜廬叢書》,此
即現今可見的《唐本草》,遺憾的是圖錄已無存.
7. 中國有沒有治療艾滋病有效葯物
國內在西葯方面。現在國家免費提供艾滋病治療抗病毒葯物中像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好像都是東北制葯的,這個一般都是國家統一采購的,其他一些抗病毒葯物,替諾福韋,奈韋拉平,依非韋倫都是國外進口的,也是國家統一采購管理。具體廠家能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查到。
在中成葯類的目前國家就批批准了一個唐草片,也可以到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查詢製造企業
8. 國外10個國家的40種植物葯在中國注冊成功!都是那些國家和植物名稱
您好 樓主 很高興看見了您的問題 雖然我無法正確的回答您的問題 但是我的回答能給您幾點提示 1 游戲中遇到了疑問可以先去看看游戲幫助 2 當自己實在無法解決時可以求助資深玩家 其實 很多難題都是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的 當您自己解決問題時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同時我也深信樓主的智慧 祝您能早日找到問題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夠幫到您! 祝您好運。謝謝採納 !
9. 中國疫苗出口哪些國家
中國疫苗出口爾維亞、匈牙利、秘魯、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摩洛哥、塞內加爾、阿聯酋、土耳其等國家。
中方是最早承諾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國家,克服自身困難,正在向53個有需求的國家提供疫苗無償援助。中方向巴基斯坦、柬埔寨、寮國、赤道幾內亞、辛巴威、蒙古、白俄羅斯等國援助的疫苗已經運抵。
也在向27個願意購買中國疫苗的國家出口疫苗,出口塞爾維亞、匈牙利、秘魯、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摩洛哥、塞內加爾、阿聯酋、土耳其等國的疫苗已經運抵。
(9)中國在哪個國家有葯擴展閱讀
阿爾及利亞、塞爾維亞、亞塞拜然、印度尼西亞、巴西、土耳其、菲律賓……越來越多的國家向中國尋求疫苗,中國企業也在努力生產以滿足訂單需求。
從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到加入世衛組織主導的COVAX全球新冠疫苗計劃,再到用實際行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推動實現新冠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中國始終致力於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