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隊奧運會冠軍能得多少獎金
中國隊奧運會冠軍獎金沒有一個固定數字,一般都是由:國家獎勵+所在省、市、縣的獎勵+當地的企業或者個人單位獎勵+運動員品牌贊助商獎勵
⑵ 拿了奧運金牌國家有獎勵嗎
法律分析:據權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權威人士透露,金牌約為150萬,銀牌80萬,銅牌50萬 北京奧運國家獎勵獎金額度肯定超過雅典奧運會,在制定新的獎勵政策時將改變過去的單一獎金制,可能會借鑒韓國的終身特殊津貼制。劉翔、鄭潔/晏紫等焦點球員若能奪冠,獎金肯定會突破100萬元人民幣。 雅典奧運會時,國家直接撥款的奧運專項獎金總額達到3133萬元人民幣,金牌獎20萬元、銀牌獎15萬元、銅牌獎8萬元。按照規定,唯一的集體項目冠軍中國女排,以12名隊員和3名教練的標准共領取300萬元人民幣獎金,成為最大的贏家。而據預計,北京奧運會金牌選手的獎金將超過25萬元,即使達到30萬元也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據悉,國家規定奧運獎金免徵個稅的范圍不僅包括國家獎勵,還包括其他獎勵收入,所以中國奧運健兒的總體收入必將「更上一層樓」。有關方面估計,除類似劉翔等部分項目運動員奪牌所獲得獎金數額必定很高外,其他奧運冠軍的收入也有望全部超過百萬元。 以奪冠概率很小的男女足為例,男足國奧隊若獲奧運決賽權,則有400萬元獎金,而之前參加決賽階段小組賽的3場,不論勝負都有200萬元的獎金。以後每進一步,獎金數將增加。如果最終奪冠,獎金數則為800萬元。權威人士估算,屆時男女足主力隊員的收入超百萬元將不成問題。而如果鄭潔/晏紫能在網球女雙決賽中勝出,算上總局、省體育局以及中國女網贊助商的獎金,她們每人的獎金都將過百萬元,這還不算很可能蜂擁而至的其他社會企業捐助以及懸賞的部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第八條 國家對在體育事業中做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⑶ 奧運會金牌 國家獎勵
法律分析:對奧運金牌得主的現金獎勵並不是「中國特色」,而是一種「國際慣例」。世界各國早已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前就紛紛制定獎勵標准,如新加坡100萬新元(約500萬元人民幣)、馬來西亞100萬林吉特(約200萬元人民 幣)、俄羅斯10萬歐元(約78萬元人民幣)、日本300萬日元(約24萬元人民幣)、美國2.5萬美元(約16萬元人民幣)。雖然各國的獎金標准差別很大,但奧運金牌能給運動員們帶來一筆不小的金錢獎勵是不爭的事實。
法律依據:《國家體委對在重大國際比賽中做出突出貢獻單位的獎勵試行辦法》
第二條 獎勵共設三種:奧運會貢獻獎,亞運會貢獻獎,全年貢獻獎。
第三條 獎勵條件:
(一)「奧運會貢獻獎」,對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單位,給予獎勵(集體、團體項目按一人一塊金牌計算)。
(二)「亞運會貢獻獎」,對在亞運會上獲得金牌的單位,給予獎勵(集體、團體項目統計辦法同上)。
(三)「全年貢獻獎」,按各單位在一年中獲得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前三名,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亞洲杯賽的冠軍,打破世界紀錄和亞洲紀錄的運動員人次數和每年輸送到國家隊的運動員人數地分,對獲總分前十名的單位給予獎勵。
計分辦法:
1、奧運會比賽項目,一人次獲世界冠軍或打破世界紀錄均為21分,世界亞軍為15分,世界第3名為12分,亞洲冠軍或打破亞洲紀錄均為9分。
2、非奧運會比賽項目,一人次獲世界冠軍或打破世界紀錄均為7分;世界亞軍為5分,世界第3名為4分,亞洲冠軍或打破亞洲紀錄均為3分。
3、每年度各單位輸送到國家隊或代表臨時組建的國家隊出國參加重大比賽(不含雙邊互訪、邀請賽、公開賽等非正式比賽)的運動員,奧運會比賽項目為1分,非奧運會比賽項目一人為0.3分。
第四條 「奧運會貢獻獎」和「亞運會貢獻獎」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全年貢獻獎」只給予精神獎勵。
第五條 物質獎勵辦法;
(一)建立「奧運會、亞運會獎勵基金」,用於獎勵在奧運會、亞運會上獲獎牌、名次的運動員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和解放軍、行業體協等單位。獎勵基金來源由國家撥款,團體、個人贊助,大獎賽獎金提成中贊助等組成。
(二)原則規定奧運會獎勵1至8名,其中金、銀、銅牌給予重獎;亞運會獎勵1至3名,其中金牌給予重獎;集體項目按照該項運動員人數適當提高該獎勵名額。對奧運會、亞運會上破世界紀錄的項目,給予特殊獎勵。具體獎勵標准於當年擬定。
(三)本項物質獎勵由獲獎單位分配用於改善獲獎項目的訓練條件、添置科研儀器和訓練設備等,不得用於個人獎勵、福利和正常消耗性開支。
第六條 凡獲表彰獎勵的,國家體委均向獲獎單位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所屬上級領導機關通報。
⑷ 中國奧運會獎金制度
據國家體育總局透露,北京奧運會的獎金額度將超過上屆,對比悉尼奧運會時金牌獎金15萬元的標准,按照每屆遞增5萬元的等差數列計算,北京奧運金牌至少該獎25萬元。另外獎牌得主還可以從地方省市得到額外的獎勵。霍英東基金會也從1984年開始,給每位中國隊的金牌得主頒發一公斤黃金,以及8萬美元。再加上廣告代言收入,每塊金牌打底價值約為150萬元。
法律依據: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奧林匹克標志的保護,保障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奧林匹克運動的尊嚴,制定本條例。
⑸ 運動員拿到奧運金牌後,會有什麼獎勵呢這個獎勵是誰給的
就這么說,如果你能為國家拿一塊奧運金牌,你學校的名人牆上會有你的名字,你村鎮委員會去你家走訪,國家也會給你發獎金,當地的企業也會給你獎金,甚至還有商業代言等等,不過話說回來從我國參加奧運會到現在中國在奧運會共獲得278枚金牌(其中夏奧會265枚,冬奧會13枚)。
而這其中還有很多是一個人拿好幾個塊,比如:大魔王張怡寧一個人就拿了四個奧運冠軍,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拿到一塊,那你就是中國奧運史上妥妥的前200名,這個社會地位就不用說了。
以上就是對你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如果可以請大家點贊,關注,轉發,支持作者寫更多的內容,謝謝大家!
⑹ 奧運會得了冠軍 會有多少獎勵啊
中國體育健兒在雅典奧運會上摘金奪銀,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代表團成員陸續回國後,獲得金牌或其他獎牌的運動員的獎勵問題成了人們最關注的焦點。
體育總局金牌獎勵20萬
同前幾屆奧運會一樣,國家體育總局對在雅典贏得奧運獎牌的選手制定了基本的獎勵措施和數額,具體是冠軍20萬元,亞軍12萬元,季軍8萬元,這一標准在奧運會前已經得到上級部門的批准,而且總局的獎金是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地方政府給予重獎
各省市根據財力的不同,也為奪牌運動員設立了不同的獎金額。目前已知的最高獎金是雲南體育局准備為張國政頒發的150萬元巨獎。福建、四川和上海也對冠軍運動員設立了50萬元的獎金,而遼寧、湖北體育局對金牌運動員的獎勵分別只有15萬元和8萬元。
當然也有一些總局下屬管理中心為刺激運動員賽出成績,贏得突破,單獨設立了巨額獎勵,比如田管中心從上屆起就建立了金牌得主獲得百萬巨獎的制度,這次的獎金得主是劉翔和邢慧娜。此前未在奧運會上獲得過一金的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也設立了100萬元巨獎,孟關良和楊文軍為國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他倆將每人領取100萬元獎金。
霍英東先生獎金罐
9月7日,中國體育代表團金牌選手將在香港與一貫關心中國體育事業的香港市民和企業家見面,屆時霍英東先生和曾憲梓先生的獎勵也會發放到運動員手中。霍英東先生的獎勵當然是金牌得主每人價值8萬美元的金罐,而曾憲梓先生出手也一定會很大方。
冠軍形象價值巨大
有些運動員在獲得冠軍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地方政府或企業家的允諾,將得到住房和其他形式的獎勵。比如,有山東私營企業家要送首金獲得者杜麗一套別墅,而目前她已接受淄博一家公司的邀請,出任其體育用品的形象代言人。遼寧的兩位老將王義夫和張寧,各自將得到中華轎車一輛,其他獲得房產的則有郭晶晶、楊景輝、唐功紅等。
至於劉翔、羅雪娟、馮坤、張怡寧這樣的英才更將會受到商家的青睞,他們將在代理產品廣告、充當形象代言人等多方面得到無法具體估算的收入,潛力無限。還有很多運動員能從各個角度獲取對他們不同形式的獎勵,這將是長期和無法預知的。
榮譽獎勵至高無上
在物質的獎勵之外,中華全國總工會已在8月30日決定,授予在第28屆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隊、運動員「五一」勞動獎狀和獎章。其中中國女子排球隊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其他30多位金牌選手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⑺ 中國奧運金牌獎勵
法律分析:其中,國家獎勵一般是50萬元左右,從往年網上統計的數據來看,如果算上地方政府,企業獎勵等補助,一般可以獲得500-1000萬元獎勵,具體的沒有標准。
法律依據:《人事部關於運動員退役分配工作後重新評定工資問題的批復》 第一條
(一)原享受特等體育津貼的,按本人體育的數額就近套入新定崗位或職務工資標准(基礎工資加職務工資之和,下同)。另外按運動員的運動年齡和工齡計發工齡津貼(下同)。
(二)原享受一等體育津貼的,評定工資時,一般不低於131元(六類工資區,下同),其中,曾獲得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二、三名,並享受一等四檔及其以上體育津貼的,不低於140元。
(三)原享受二等體育津貼的,評定工資時,一般不低於113元。其中亞運會、全運會冠軍、並享受二等四檔及其以上體育津貼的,不低於122元。
(四)原享受三等體育津貼的,評定工資時,一般不低於89元。其中,曾獲得亞運會、亞洲錦標賽、全運會、全國比賽以及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界青年錦標賽第二、三名,並享受三等四檔及其以上體育津貼的,不低於97元。
(五)原享受四等體育津貼的,評定工資時,一般不低於82元。
⑻ 金牌獎金制度
體育總局副局長:國家將獎勵金牌選手每人35萬,各國獎勵奧運冠軍 新加坡最大方獎50萬歐元
阿富汗慶祝首枚奧運獎牌 總統下令獎勵房子
各國獎勵運動員形式五花八門 吃喝住行全囊括
各國針對奪牌獎勵不一 42國賞金總額突破2億
國家獎金牌選手35萬 ,各個國家奧運會金牌獎金都是多少錢?
(●排名按照金牌獎金由多至少順序 ●貨幣單位:人民幣)
新加坡:500萬元
新加坡可謂最大方的國家,為每枚金牌開出了5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新加坡歷史上唯一的獎牌來自1960年羅馬奧運會,當時一名舉重運動員奪得一枚銀牌。為了打破「金牌荒」,該國開出的獎勵也睥睨群雄,他們更願意花掉這筆錢,而不希望變成無人領取的支票。
希臘:190萬元
希臘與時俱進地放棄了為冠軍頒發花環的傳統,而代之以現金,並且金額走在各國前列。在北京奧運會上奪牌的金、銀、銅牌得主分別可獲190萬元、130萬元和70萬元。獲牌選手還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公務員職位,並有幾個廣告合同。
韓國:85萬
韓國男子體操是他們最有希望沖擊奧運金牌的項目,從1991年至今的世界錦標賽上韓國人在該項目上取得過4枚金牌,遺憾的是總是無緣奧運金牌。韓國體操協會將85萬元的奪冠獎金很精準地開到這個項目的戶頭上,並且明確表示雙杠項目上的梁泰榮和金大恩就是最有力的沖擊者。
黑山共和國:60萬元
這個人口只有70萬的巴爾干國家是2007年才加入奧委會的,首次參加奧運會就為金牌懸賞60萬,國民人均捐出1元錢就夠了,雖然奪金希望不大,也算全民參與。
哥倫比亞:56萬元
哥倫比亞總統烏里韋親自為奧運獎牌得主定獎金,該國選手在去年舉行的第十五屆泛美運動會上,名列獎牌榜第六位,一舉跨入拉美體育強國行列。為了進一步刺激運動員的積極性,哥政府對北京奧運會的金牌得主的獎金幅度提高了15倍!將由原定的1000萬比索(約3.7萬元)提高到1.5億比索(約56 萬元)。
保加利亞:54萬元
保加利亞國家青年與體育署為冠、亞、季軍分別開出54萬元、40萬元和27萬元的高額獎金,這筆錢將由保加利亞奧運代表團的總贊助商——保加利亞第一投資銀行提供。另外,統一保加利亞銀行則為獲得北京奧運會獎牌的保加利亞賽艇運動員提供最高27萬元的獎金。
俄羅斯:35萬元
奧運金牌大戶俄羅斯為了尋找昔日的榮耀不惜巨資,為金、銀、銅牌選手分別開出35萬元、21萬元和14萬元的獎金,運動員所在的地方政府還將提供住房、獎金、汽車。雖然絕對獎金額不算很高,但是俄羅斯運動員都是拿牌的高手,俄羅斯政府的負擔應該是最重的。
馬來西亞:33萬元
馬來西亞目前為北京奧運會金牌得主設定的獎金數額為33萬元,外加退役津貼。
日本:19萬元
日本政府對奧運選手的獎勵並不算非常大方。金牌得主只有19萬元,銀牌和銅牌得主分別是12.5萬元和6.3萬元。與該國人均26.6萬元的年收入比較起來,這份奧運獎金真是輕如鴻毛。
美國:17.7萬元
金牌大鱷美國在發放獎金的力度上並不慷慨,其對金牌得主的官方獎勵僅為17.7萬元。不過,運動員也大可不必計較這些,因為在這個商業化高度發達和造星業高度發達的國度,他們完全可以在商場中「以豐補歉」。
德國:15萬元
嚴謹的德國人在碰到數字的時候只會更嚴謹。為了維護健康的財務狀況,他們不敢輕易開巨獎的口子,正如該國的足球甲級聯賽,其俱樂部的財務狀況是歐洲最好的,比賽的觀賞性則是歐洲五大聯賽中最差的。對於奧運金牌選手,他們也只肯給15萬元。
加拿大:14萬元
如果不是2010年冬奧會在溫哥華舉行,加拿大人還不習慣為奧運獎牌得主頒獎,這次他們破天荒地為金、銀、銅牌分別開出14萬元、10萬元和7 萬元,也算是在本土迎來奧運聖火之前嘗試新的激勵機制。加拿大奧委會主席邁·錢伯斯日前在渥太華宣布,旨在為奧運會獎牌得主提供獎金的傑出運動員基金會成立,加拿大從北京奧運會開始首次為奧運會獎牌得主發獎金。
澳大利亞:13.5萬
澳大利亞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排名第四位,但據最新的預測,他們有可能滑到法國、德國和英國之後。因此澳大利亞奧委會已經同意增加運動員的獎勵基金,他們希望在奧運會獎牌榜上不要低於第七位。新的獎金分配方案為:金牌13.5萬元、銀牌9萬元、銅牌4.5萬元,教練將獲得總數的四分之一。
蒙古:8萬元
蒙古對奧運金牌的嚮往已久,該國政府為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開出8萬元的獎金,亞軍、季軍分獲4萬元和2萬元。
從1984年國家體委給予奧運金牌獲得者6000元獎勵以來,國家對於奧運金牌以及其他獎牌獲得者的獎金數目就呈現水漲船高的局面,1988年漢城奧運會金牌獎金為1.5萬,1992年巴塞羅那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國家體委給金、銀、銅牌運動員的獎金是:5萬、3萬和2萬元。四年之後,2000年悉尼奧運會金牌的獎金就升到了8萬。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迄今為止獎金最高也是漲幅最大的一屆,國家體育總局給獎金為金牌20萬、銀牌12萬、銅牌8萬,而且都免收個人所得稅。
為了激勵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披金戴銀,為祖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同時,獲得金牌或其他獎牌的運動員的獎勵問題成了人們最關注的焦點。
奧運會的金牌爭奪日益激烈,各個項目金牌的含金量也有著明顯區別,以雅典奧運會為例,為了鼓勵賽出成績,在一些項目上贏得突破,單獨設立了巨額獎勵,比如田管中心從上屆起就建立了金牌得主獲得百萬巨獎的制度,這次的獎金得主是劉翔和邢慧娜。此前未在奧運會上獲得過一金的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也設立了100萬元巨獎,孟關良和楊文軍為國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他倆每人領取100萬元獎金。
「金牌一響,黃金萬兩」,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之際也是財源滾滾之時。除了國家體育總局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有一定的獎勵之外,其他的獎勵可以分為兩塊:一是每名奪得獎牌的選手所屬的地方體育局或政府也會拿出相應的獎金重獎奧運英雄。二是地方企業、私企老闆對優秀運動員作出的獎金承諾。對於獲獎運動員來說真是獎中有獎,驚喜不斷。以湖北奧運冠軍為例,湖北省對高_、李婷頒發了獎金各為50萬元,省體育局獎給兩人各8萬,武漢市婦聯各獎勵40萬元。此外,雅典奧運會後,霍英東先生給金牌得主每人價值8萬美元的金罐。
有些運動員在獲得冠軍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地方政府或企業家的允諾,將得到住房和其他形式的獎勵。比如,有山東私營企業家要送首金獲得者杜麗一套別墅,而目前她已接受淄博一家公司的邀請,出任其體育用品的形象代言人。遼寧的兩位老將王義夫和張寧,各自得到中華轎車一輛,其他獲得房產的則有郭晶晶、楊景輝、唐功紅等。不難看出,一些金牌運動員在上屆奧運會後,各類獎金平均數已經早早超過百萬之巨。
面對一年之後的2008奧運會,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全面出台獎勵辦法,但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多出成績,國家體育總局肯定會繼續推行重獎政策,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崔大林明確表示2008年奧運獎金不會低於雅典水平,除此之外國家還出台了奧運獎金免徵個稅的新政策,確保了獎金數額有增無減。網球管理中心為了鼓勵在2008奧運上有所突破,就已經制定了球員獎金再升15%的政策。除此之外,2000悉尼奧運會後,社會上掀起重獎奧運冠軍的風氣將在2008奧運之後達到巔峰,僅僅算上各種獎金和實物獎勵,2008奧運會上每一位奧運金牌得主獲得的獎勵估計將不會少於150萬人民幣
⑼ 拿一塊奧運金牌會有多少獎金
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也可能是大家所好奇的事情。若是能夠拿到奧運會冠軍,那麼國家會給他們多少獎金呢?
根據媒體統計,新加坡是世界上給冠軍獎金最多的國家,冠軍約有500萬人民幣,可以說是很大方了。不過這么多年也就發出去過一次。
而我國的金牌獎金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國家獎金,一部分是民間獎勵。
1984年洛杉磯的奧運會,許海峰拿下了中國第一枚金牌,為了獎勵徐海峰的 體育 精神和貢獻,國家發放了獎金9000塊。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國家獎金為25萬元。
這個數字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漲到了50萬元。
讀到這里,大家可能會納悶了,奧運冠軍沒日沒夜地訓練,拚死拼活地超越人類極限,為國家贏得榮譽,50萬獎金會不會太少了?
別急,50萬元只是國家層面,奧運冠軍所在的省,市,縣也會發放一批獎金,算下來,獎金差不多能上百萬。
例如,對於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易思玲,國家獎勵50萬元,廣東省獎勵是100萬元,珠海市政府獎勵是80萬元,廣州市番禺區和欖核鎮政府的獎勵分別是8萬元,家鄉湖南省桂陽縣獎勵是10萬元。各級獎金加起來超過百萬是妥妥的。
不過真要說起來,政府獎金還算是佔小頭的。企業獎勵以及後續的商業化廣告、代言等等,才是大頭。
比如,當時孫楊、石智勇被贈予了杭州綠城的精裝修房,女排朱婷被贈予了價值360萬的法式洋房一套。
再比如,去年東京奧運會結束,我國乒乓天團被就民間企業家贈與了每人一套合院房子。
在北京冬奧會上大放異彩的谷愛凌更是接代言接到手軟。
企業給奧運冠軍送車、送房子、送商鋪、簽代言已經不奇怪了。畢竟,這是雙贏的事。
企業給運動員獎勵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 社會 形象,簽約奧運冠軍,既放心又有面。而企業帶來的獎勵對於運動員來說也是錦上添花的事。
總而言之,奧運金牌的「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不過,我覺得他們拿再多的獎勵,那也是應得的,畢竟奧運冠軍真的是萬里挑一!
⑽ 我國奧運會金牌得主會得到什麼獎勵
以東京奧運會為例,中國運動員獲得金牌之後到手的獎金不會低於100萬元,這還不包括金牌背後的「隱藏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