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歌民謠有哪些
民歌民謠有:《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童年》、《窗外》、《理想》
1、《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是老狼1994年演唱的一首歌曲(校園民謠代表作),由高曉松作詞、作曲、編曲。收錄於1995年5月發行的專輯《戀戀風塵》中。1995年,這首歌曲獲得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觀眾評選最喜愛節目金獎」 。
2010年,「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於12月12日廣州影音展揭曉,《同桌的你》入選「30年30歌」。
Ⅱ 中國民謠有哪些
民族的歌謠。
民族習俗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文化不一樣,民謠就不一樣。
中國民謠有下載和在線免費聽的地址
春天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bgdct.mp3
冰雨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by.mp3
長崎今日仍下雨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cqjrrxy.mp3
城崎老家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cqlj.mp3
大阪的陣雨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dbdzy.mp3
對飲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dy.mp3
港市舊居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gsjj.mp3
瀨戶的新娘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lhdxn.mp3
柳瀨老家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xllj.mp3
沒有危險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mywx.mp3
夢想的酒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mxdj.mp3
沙展的旅館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szdlg.mp3
我的城下市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wdcsx.mp3
無言的梨花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wydlh.mp3
霧起摩周湖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wqmzh.mp3
知床旅情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zclq.mp3
宗右衛門市故居
http://music.ste.net/midi1/jita-my/zywmsgj.mp3
Ⅲ 民謠四大方向
民謠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高原山歌:山歌是中國民間歌曲的代表性體裁之一,是人們在山間野外放牧、砍柴、挑擔、鋤草、行路等個體勞動生活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
(2)勞動號子:勞動號子俗稱_「號子」或_「哨子」,是中國民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普遍流傳於全國各省區。其主要功能,就是統一大夥的勞動節奏,協調勞動動作,調節人們的勞動情緒。多種多樣的生產勞動,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勞動號子。
(3)稻區_「田歌」:中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作區之一。自古以來,稻農們都習慣於在栽秧、薅草、車水、挖地時唱歌助興。這些民歌名目繁多,總稱為田歌。
(4)城鎮_「小調」:小調(或稱小曲)是廣泛流傳在各城鎮、集市的一種民歌體裁。長期以來,經過城鎮職業、半職業民間藝人的加工、磨練,形成了結構較均勻、節奏規整、曲調細膩、主題內容多樣等一系列題材特徵。
Ⅳ 關於中國民謠
民謠-起源 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很遠的遠古時期。本文要敘述的民謠主要是指20世紀以後,隨著流行音樂的興起,具有都市 民謠樂器化特徵的流行民謠。提到這種在都市中傳唱的民謠,必須從20世紀40年代,以彼特�6�1西格(Pete Seeger)為代表的美國現代民謠運動開始分析。用民謠為主題來創作各種樂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陸》交響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響曲》;丹第(Vincentd'Indy)的《山歌交響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響曲》;布魯赫(Mar Bruch)的《蘇格蘭民歌協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組曲》;杜賓斯基(Arcady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組曲》;以及李亞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弦樂曲》等,皆為美妙動人的音樂,受到世人普遍的歡迎。
隨著民謠運動的高漲,50~60年代民謠進入了它的高峰時期,並且還政治抗議運動發生了密切聯系。不管主題發生怎樣的轉變,演唱方式始終還是敘述發生的淺吟低唱。只不過從50年代開始,隨著流行音樂商業化的進一步發展,民謠也變得更加流行了。此時,演唱形式不再局限於單一的獨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以及混聲合組合相繼誕生。他們保留了淺吟低唱的演唱特徵,延續了口語化的敘事風格,在此基礎上開始強調旋律的和聲效果,並且也更加註重歌曲的旋律性。因此,像《加利福尼亞夢想》(California Dreamin')、《斯卡堡羅集市》(Scarborough Fair)等可惜開始相繼傳唱。如果說民謠運動是流行音樂歷史上的一次概念融合(以民間元素為基礎融入流行音樂的生產方式),那麼,民謠唱法就是流行演唱史上一場承前啟後的」尋根」運動.淺吟低唱的原始特徵正是流行演唱的根源所在。民謠唱法的代表人物:彼特�6�1西格(Pete Seeger)、鮑勃�6�1迪倫(Bob Dylan)、瓊�6�1貝茲(Joan Baez)、凱特�6�1斯蒂文斯(Cat Stevens)、」西蒙和加芬克爾」(Simon&Garfunkel,男聲二重唱)、」媽媽和爸爸」演唱組(The Mamas and Papas,二男二女混聲四重唱)。」 民謠-風格種類 (一) 英格蘭民謠:英國的民族音樂,直到19世紀末期才復活。當時有一位名叫塞西爾·夏普(Cecil Sharp)者,搜 民謠樂器集了將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傳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脈一帶。說也奇怪,真正的英國傳統音樂,在美國所保存的比英國本土要多。所謂英國傳統音樂,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種以鄉土音樂,加配流行音樂來敘述故事的民歌。 (二) 法蘭西民謠:法國的民謠,通常都充滿著放盪不羈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從他們的民謠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國人民的習性,好像還嘗到了他們的美酒佳餚,彷彿還看到了他們的輕盈妙舞。 (三)德意志民謠: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的旋律,對於德國的民族音樂所發生的影響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都是他們戶外生活及團體活動的一部分。 (四) 荷蘭民謠:德國的民族音樂,不只是在德國境內流傳,事實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幾個國家裡。荷蘭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為與德國北鄰的國家,他們的語言習俗也多與德國相似,因此,德國的民族音樂便很自然的被他們接受了。 (五) 愛爾蘭民謠:自中世紀開始,豎琴就成為愛爾蘭最流行的樂器。12世紀時,宮廷詩人所作的歌曲,也多以豎琴為主;可惜那些歌譜多已失傳,只留下其中部分的歌詞。到17世紀,也就是英國統治愛爾蘭時,宮廷詩人漸漸沒落,而豎琴演奏家卻仍然活躍於各角落。另一種樂器叫風笛,在愛爾蘭也很流行,也許是因為戚爾迪(Celti)人特別喜歡聽那種高而尖銳的聲音吧! (六) 義大利民謠:義大利的民間音樂,大都是旋律熱情優美並且附有和聲,因其音樂動人,今已遍及全球。手風琴和六弦琴是伴奏這種歌曲的主要樂器,這也可說是義大利民謠的特色。 (七) 挪威民謠:眾所熟知的挪威民謠,曾被遺忘了一段漫長的時期,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人重視而復甦過來,當今被傳頌的約有一萬余首,其內容多為敘述該國美麗的湖光山色。 (八)蘇格蘭民謠:由於印刷術的尚未普及,以及豎琴家的相繼死亡,以致早期的蘇格蘭高山族賈奈(Gales)音樂已大多失傳,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視,開始搜集。蘇格蘭音樂粗獷,聽起來頗像愛爾蘭音樂,這是因為蘇格蘭早先的豎琴家多半來自愛爾蘭的原故。在蘇格蘭,豎琴是一種很普遍的樂器,幾乎家家都有,人人能彈,不過後來由於風笛的興起,而使豎琴家的地位大受影響。因為風笛可在戶外吹奏,而豎琴僅適合於室內彈奏。蘇格蘭的民謠有高地與平地之分,高地民謠比較雄壯,平地民謠則傾向柔和優美。 (九) 西班牙民謠:西班牙的民間音樂,可說多半是舞曲的一部分,而舞曲也往往是民謠的一部分。此外,所有的西班牙民謠,都含有濃厚的鄉村情調,這就是西班牙民謠的一種獨特的風格。 (十) 瑞典民謠:瑞典的民謠,據說在1631年才被人們搜集起來,其中以敘述古代戰士的英勇故事為多,曲調雄壯、激昂、奮發。 (十一) 威爾斯民謠:威爾斯的傳統音樂,大都是根據豎琴曲調而編成的,其中包括民謠、土風舞、頌歌、贊美詩,且多以豎琴為伴奏樂器。 民謠-中國民謠 在兩漢歷史上,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民謠,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各地風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眾對於時事所做 民謠的道德評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發生宣洩積累的不滿情緒。正如《詩經·將仲子》所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謠的歌詞簡單,琅琅上口,廣為傳唱,因此為各個時期的政權所重視。《後漢書》中雲:「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至各州縣,觀采風謠。」說的就是漢和帝讓人微服到民間采聽民謠,掌握民眾的言論與意向。實際上,民謠也就是各個時期的社會輿論及社會思潮,從中折射出的生活面是相當廣泛的,構成了一幅幅反映漢朝社會情況的立體畫卷。漢初,劉邦的第四子劉長驕蹇自大,不奉法令,並圖謀叛亂,後來因為事情敗露而被抓了起來。漢文帝免其死罪,廢除了他的王位,將他貶謫到蜀中。劉長在途中絕食而死。百姓作歌曰:「一尺繒,好童童;一升粟,飽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漢文帝聽說之後,追封劉長為淮南厲王,並讓劉長的兒子劉安蔭襲淮南王的爵位,給他建造宮苑。
王莽新朝末年,更始將軍劉玄在滅掉王莽所建的政權後,被擁立為帝。做了皇帝的劉玄沉湎酒色,將政事委付於岳父趙萌管理。趙萌排斥功臣,卻授與官爵給那些諂佞小人或奸詐的商人,自成一黨,甚至有人因為烹飪手藝好,做菜對胃口就獲得官爵。於是,都城長安的市井間流傳著一首民謠:「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民謠傳開之後,士卒離心,人心怨叛。不久,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四川有民謠唱道:「黃牛白腹,五銖當復。」在當時,公孫述在四川自立為帝,並且廢止漢朝的銅錢,自鑄鐵錢。由於鐵錢不被民眾所信任,民間一時間難以流通。怨聲載道的百姓,私下裡以民謠表達不滿:王莽稱黃,而公孫述想要模仿王莽,所以稱之為白;而五銖就是漢朝的貨幣。民謠隱含了百姓希望恢復銅錢的願望,另外也暗指公孫述的政權不得民心,離倒台已經不遠了。果然沒過多久,公孫述就被東漢所滅。
東漢第九位皇帝漢質帝死時只有九歲,沒有後嗣,太尉李固想要立清河王劉蒜為帝,而手中掌握實權的外戚大將軍梁冀卻擁護蠡吾侯劉志,最終劉志上台,為漢桓帝。漢桓帝即位不久,李固就被人陷害,死於獄中,且被暴屍於路旁,而擁立漢桓帝有功的太尉胡廣封安樂鄉侯,司徒趙戒封廚亭侯,司空袁湯封安國亭侯。事情傳開後,京都民眾唱道:「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表達了對外戚專權的憤慨,以及對於朝政頹敗的悲哀。漢桓帝元嘉年間,西北的幾個游牧民族聯手侵犯中原,漢室派兵拒敵,卻屢戰屢敗,於是朝廷只得四處徵兵戍邊,造成了許多田畝無人耕作,從而被荒蕪廢棄的惡性循環。天下民謠傳唱道:「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夫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深刻地反映出了亂世之下,民生多艱的疾苦。
漢靈帝末,董卓為前將軍,他的野心和凶暴天下皆知,京都流傳有一首民謠《董逃歌》:「承樂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帶金紫,董逃!行謝恩,董逃!整車騎,董逃!垂欲發,董逃!與中辭,董逃!出西門,董逃!瞻宮殿,董逃!望京城,董逃!心摧傷,董逃!」整首歌也就是一個意思:看到董卓來,就趕快跑吧。果然,在漢靈帝死後,董卓率領大軍進入了京師,誅殺宦官,廢掉漢少帝,立漢獻帝為帝,自封為太師,把握朝政。在聽說了《董逃歌》之後,董卓下令禁止傳唱。後來見無法從根本上禁絕,又把「董逃」改為「董安」,改成了歌頌他的歌謠。可是不久,京城又流傳另一首民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是一首拆字的民謠,「千里草」即為董字,「十日卜」為卓。意在隱諱地詛咒董卓。沒過多久,董卓即為呂布所殺
Ⅳ 中國著名傳統民謠
琵琶,古箏,簫,笛子,嗩吶,
Ⅵ 中國民謠
民間流行的、富於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民謠的歷史悠遠,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謠的內容豐富,有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民謠既是表現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因此各有其獨特的音階與情調風格。如法國民謠的蓬勃、義大利民謠的熱情、英國民謠的淳樸、日本民謠的悲憤、西班牙民謠的狂放不羈、中國民謠的纏綿悱惻,都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氣質與色彩。
近代作曲家,有用民謠為主題來創作各種樂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陸》交響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響曲》;丹第(Vincentd'Indy)的《山歌交響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響曲》;布魯赫(Mar Bruch)的《蘇格蘭民歌協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組曲》;杜賓斯基(Arcady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組曲》;以及李亞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弦樂曲》等,皆為美妙動人的音樂,受到世人普遍的歡迎。
(一) 英格蘭民謠:英國的民族音樂,直到19世紀末期才復活。當時有一位名叫塞西爾·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將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傳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脈一帶。說也奇怪,真正的英國傳統音樂,在美國所保存的比英國本土要多。所謂英國傳統音樂,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種以鄉土音樂,加配流行音樂來敘述故事的民歌。
(二) 法蘭西民謠:法國的民謠,通常都充滿著放盪不羈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從他們的民謠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國人民的習性,好像還嘗到了他們的美酒佳餚,彷彿還看到了他們的輕盈妙舞。
(三) 德意志民謠: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的旋律,對於德國的民族音樂所發生的影響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都是他們戶外生活及團體活動的一部分。
(四) 荷蘭民謠:德國的民族音樂,不只是在德國境內流傳,事實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幾個國家裡。荷蘭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為與德國北鄰的國家,他們的語言習俗也多與德國相似,因此,德國的民族音樂便很自然的被他們接受了。
(五) 愛爾蘭民謠:自中世紀開始,豎琴就成為愛爾蘭最流行的樂器。12世紀時,宮廷詩人所作的歌曲,也多以豎琴為主;可惜那些歌譜多已失傳,只留下其中部分的歌詞。到17世紀,也就是英國統治愛爾蘭時,宮廷詩人漸漸沒落,而豎琴演奏家卻仍然活躍於各角落。另一種樂器叫風笛,在愛爾蘭也很流行,也許是因為戚爾迪(Celti)人特別喜歡聽那種高而尖銳的聲音吧!
(六) 義大利民謠:義大利的民間音樂,大都是旋律熱情優美並且附有和聲,因其音樂動人,今已遍及全球。手風琴和六弦琴是伴奏這種歌曲的主要樂器,這也可說是義大利民謠的特色。
(七) 挪威民謠:眾所熟知的挪威民謠,曾被遺忘了一段漫長的時期,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人重視而復甦過來,當今被傳頌的約有一萬余首,其內容多為敘述該國美麗的湖光山色。
(八)蘇格蘭民謠:由於印刷術的尚未普及,以及豎琴家的相繼死亡,以致早期的蘇格蘭高山族賈奈(Gales)音樂已大多失傳,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視,開始搜集。蘇格蘭音樂粗獷,聽起來頗像愛爾蘭音樂,這是因為蘇格蘭早先的豎琴家多半來自愛爾蘭的原故。在蘇格蘭,豎琴是一種很普遍的樂器,幾乎家家都有,人人能彈,不過後來由於風笛的興起,而使豎琴家的地位大受影響。因為風笛可在戶外吹奏,而豎琴僅適合於室內彈奏。蘇格蘭的民謠有高地與平地之分,高地民謠比較雄壯,平地民謠則傾向柔和優美。
(九) 西班牙民謠:西班牙的民間音樂,可說多半是舞曲的一部分,而舞曲也往往是民謠的一部分。此外,所有的西班牙民謠,都含有濃厚的鄉村情調,這就是西班牙民謠的一種獨特的風格。
(十) 瑞典民謠:瑞典的民謠,據說在1631年才被人們搜集起來,其中以敘述古代戰士的英勇故事為多,曲調雄壯、激昂、奮發。
(十一) 威爾斯民謠:威爾斯的傳統音樂,大都是根據豎琴曲調而編成的,其中包括民謠、土風舞、頌歌、贊美詩,且多以豎琴為伴奏樂器。
這世上,有些詞註定為魅力和激動人的心靈而生,青春、校園、理想、民謠、精神、愛情……在這些詞逐漸剝蝕,談論它們都顯得奢侈的年代,如果有人把曾經讓這些語詞綻放得最燦爛的時代與人物重新推到我們眼前,很我讀者免不了要對這位執著的朋友脫帽致敬。這位朋友繼承了校園民謠參與者的光榮歷史和傳統,他低調而真實,為讀者講述著那些「琴弦上的往事」。他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在講述,他的背後有高曉松、老狼、沈慶、郁冬、趙節的歌唱和無數在20世紀90年代度過青春歲月的學子的傾聽。他沒有為善感者留下不陷入沉思和回憶的任何機會。 這本收以如下內容贏得尊敬:《校園民謠》這盤專輯浮出水面的幕後故事;十多位校園民謠風雲人物的采訪錄,講述他們過去與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態,以及對校園民謠十年歷程的回憶和感想;校園民謠運動參與者撰寫的一些回憶性文字。全書配有大量精心搜集的圖片,為走過風雨十年路的校園民謠銘主了一段成長的歷史。
Ⅶ 中國民謠歌手有哪些 民謠起源於哪裡有哪些著名的民謠歌曲
問題一:中國民謠歌手有趙雷、宋冬野、周雲蓬、郝雲、老狼、趙照、曹方、馬頔、李志、陳粒、張瑋瑋、鍾立風、貳佰、萬曉利、花粥、堯十三等。
問題二:中國民謠可以追溯到兩漢時期。在兩漢歷史上,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民謠,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各地風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眾對於時事所做的道德評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發生宣洩積累的不滿情緒。
正如《詩經·將仲子》所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謠的歌詞簡單,琅琅上口,廣為傳唱,因此為各個時期的政權所重視。
英國民謠(English Banad),起源於中世紀末期,即12、13世紀,興盛於14、15世紀,復興於18、19世紀,是英國最古老的詩歌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兩大部分,英格蘭民謠和蘇格蘭民謠。
問題三:《成都》、《三十歲的女人》、《鼓樓》、《瑪麗》、《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童年》、《大學自習室》、《窗外》、《橄欖樹》、《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等。
當下中國民謠歌手的代表人物:
1. 趙雷
趙雷,1986年7月20日生於北京,中國內地民謠歌手、音樂人。2011年,趙雷發行個人第一張唱片《趙小雷》,專輯收錄的主打歌曲《南方姑娘》被眾多歌手及樂迷翻唱,趙雷也因此被更多人認識受到關注。
2. 宋冬野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於中國北京,中國民謠歌手,音樂創作人。2009年,在豆瓣以獨立音樂人的面貌,推出歌曲《抓住那個胖子》、《年年》、《嘿,褲衩兒》等歌曲。2011年,宋冬野推出歌曲《安和橋》、《就在不遠的2013》。
3. 堯十三
堯十三,原名唐堯,1986年8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中國內地男歌手,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臨床專業。2011年,加入麻油葉民間民謠組織 ;同年,推出個人原創單曲《瞎子》。2012年,為電影《浮城謎事》彈奏吉他曲《我想彈琴給你聽》。
Ⅷ 中國五大民謠是那五謠
一謠,二謠,三謠,四謠,五謠。望採納!
Ⅸ 中國的民謠到底有哪些
1、東北部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山東、河北、河南東北都、蘇北北部等黃河下游地帶,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區,基本上是一個沿海平原地帶。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畫扇面》、《沂蒙山小調》、《小看戲》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山西、陝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內蒙河套地區以及甘、青、寧漢族聚居地區。全國聞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趕牲靈》、《蘭花花》、《推炒麵》、《五哥放羊》、《刨洋芋》、《綉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淮河流域的蘇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東南部地區、西面以大別山與江漢民歌區為界。聞名的曲目有《鳳陽花鼓》、《王三姐趕集》、《打麥歌》、《彼根蘆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江蘇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處長江下游,是古代的吳、越之地。民歌以小調為主,聞名的曲目有《紫竹調》、《無錫景》、《茉莉花》、《哭七七》、《對鳥》等。
5、閩、台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福建大部、台灣大部以及廣東潮汕地區。民歌以山歌、耘田詩、小調突出,聞名的曲目有《採茶撲蝶》、《茶童歌》、《天烏烏》等。
6、粵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珠江流域的廣東大都,廣酉東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區,北面以南嶺為界與贛民歌區相鄰。聞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調》、《哩哩美》等。
7、江漢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區,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帶。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燈歌、小調、風俗歌、山歌。聞名的曲目有《黃四姐》、《洪湖漁歌》等。
8、湘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湖南以及廣西東北角上的幾個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聞名曲目有《馬桑村兒打燈台》、《一塘荷花一塘蓮》、《上四川》等。
9、贛民歌支區:
該區以江西中、北、東部為基本范圍,使用贛語方言。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為小調、燈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聞名的曲目有《杜鵑花開》、《摘茶籽》、《送郎當紅軍》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陝南以及廣西西北部分地區。聞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趕馬調》、《槐花幾時開》、《我住貴州貴陽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區:
客家人分布較廣,全國有八千餘萬人口,民歐特區主要指包括廣東東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東南部三省交界地帶。民歌主要為山歌,聞名的曲目有《燈紅歌》、《風吹竹葉》等。
民間流行的、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民謠的歷史悠遠,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謠的內容豐富,有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
民間流傳的歌謠。如《江南靖士詩稿·子姑聽》(二首):其一:「聞言世界官能買,現在錢多便買官。請看花錢買官者,明天人也買其官。」其二:「聞言世界錢能騙,現在流行競騙錢。請看嘻嘻騙錢者,轉頭人也騙其錢。」(《載敬堂集》)
民間流傳的歌謠。有的內容與時事政治有關。
Ⅹ 中國民謠界四大天王會是誰
宋冬野、堯十三、李志、趙雷?
陳粒、程璧、陳綺貞、張懸?
大眾眼裡所謂的「四天王」是按人氣來的吧,很多民謠歌手特立獨行的,拒絕這種排名吧,以上個人觀點,具體怎麼排還是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