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滿洲現在是哪裡
滿洲指代東北三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或說東北四省區(包括內蒙古東部赤峰市、興安盟、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
滿洲是部族名稱而非地名,指的是滿族。因為以紅纓為傳統帽飾,故有紅纓滿洲之稱,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為中國的第四大族群,僅次於壯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數民族。滿族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地區,以散居為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
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及北京等31個省市自治區也有廣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滿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區,如新賓、岫岩、青龍、豐寧、伊通、清原、圍場、寬城、本溪、寬甸、桓仁滿族自治縣。
② 滿族在哪裡
滿族興起於東北地區,與東北歷史上的很多民族有傳承關系,17世紀中期入主中原,分布於大江南北及其廣大的范圍內,19世紀以後逐漸漢化。
③ 滿族人是哪裡人呀
滿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
由於歷史的原因,滿族散居全國各地,以居住在遼寧省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點。
主要聚居區已建立岫岩、鳳城、新賓、青龍、豐寧等滿族自治縣,還有若干個滿族鄉。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滿族的民族文化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族文字創立於16世紀末。宋、金時代,女真人曾有過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字是從漢字脫胎出來的表詞音節文字,但久已失傳。16世紀末,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各部後,以蒙古字母拼寫滿語讀音,形成一種新的文字。
滿文作為一種官方文字,在清代長期使用,一度成為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的文字,留下了大量檔案資料,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清中期以後,滿語逐漸被放棄,滿族基本上使用漢語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內部和旗籍官員,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仍然必須使用滿語。
④ 滿族主要分布在哪個省
一、滿族人口分布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北京等(省、市、自治區)為多,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也有散居。
二、東北地區(遼吉黑三省含內蒙古東部)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從此開始了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辛亥革命之後,滿清統治退出歷史舞台。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只是現在使用的人很少很少。北京及北京周邊和東北一些方言俚語很多來自滿語、滿文。
三、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四、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
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五、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穀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黃米干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麵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面餑餑有"菠蘿"葉餅、苞米餑餑;高粱米面甜餑餑。
滿族飲食禁忌主要是不殺、不食狗及烏鴉之肉。
⑤ 中國滿族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