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冰川最危險

中國哪個冰川最危險

發布時間:2022-11-02 01:23:40

㈠ 昆布冰川為什麼如此危險

有關珠穆朗瑪峰的所有報道中,昆布冰川總能占據頭條。它真的這么危險嗎?為什麼這么危險?讓我們來看看吧。

根據位於加德滿都的高山研究機構ICIMOD的數據,昆布冰川是地球上最高的冰川,慢慢在融化,但由於海拔高度的原因,融化速度不及其他冰川。從1960年到2001年1月期間,冰川以每年20米左右的速度後退,已經比20世紀60年年代後退了940米左右。

冰川的大部分已經變薄了12-15米。由於冰雪融化,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的位置比以前有所低。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登頂時,大本營在海拔5320米處,而現在是5280米處。

1962年至2002年間,冰瀑平均變薄了17米,每年約變薄39厘米。

著名的珠穆朗瑪峰向導羅塞爾布魯斯(Russell Brice)在采訪中評論說,這種融化可能為登山者創造一個更安全的攀登環境,但是西庫姆冰斗(Western Cwm)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南坳攀登線路的主要障礙。

從珠穆朗瑪峰上所拍的照片顯示,大本營和1號營地之間的冰川正在變得更簡單,而且可以說是更安全。此外,曾經高懸的幾座冰塔現在向後傾斜,似乎不像以前那樣活躍,這也可以說明這個高度的氣溫在升高。

然而,1號營地和2號營地之間的裂縫似乎變得更深,更長,因此登山者在穿過這些裂縫時不得不走更遠的路,這也導致了在一些深的裂縫上有一些更長的梯子。1號營地和2號營地之間比以前需要更多的梯子。甚至可能在洛子峰的底部也是如此。

第一次穿過昆布冰川

據說20世紀20年代初喬治馬洛里在尋找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路線時,看到冰川,他說冰川:陡峭不堪??而北坡簡單多了...於是他把精力轉移到了西藏。

直到1950年,查理休斯頓(Charlie Houston)和比爾蒂爾曼(Bill Tilman)率領一支英國偵察隊,勘察從南坡攀登的路線時,才認為通過昆布冰川是可行的。

1951年,另一個由埃里克希普頓帶領的英國隊試圖穿過冰川,但由於裂縫太大,在頂部附近被攔住了。早期的探險隊為了通過冰裂縫,在梯子用完後,使用圓木通過這些裂縫。

1952年,瑞士的一支隊伍克服障礙通過了昆布冰川。他們沿著今天的東南山脊路線到達8500米處,但未能登頂。後來由約翰亨特率領的1953年英國探險隊用同樣的路線完成了人類第一次登頂。

㈡ 昆布冰川為什麼如此危險

任何一個冰川都充滿危險,首先冰川有很多陡峭的冰塔和冰柱極為險要難以通過,冰融可使冰柱斷裂砸傷登山者,冰融可將掛接安全繩索的固定在冰面上的冰釘螺松動,登山者將失去由安全繩索提供的安全保護。冰川氣候復雜,遇到大風暴雪會危及登山者的生命。另外,還有突如其來的冰塌和雪崩都是致命的危險,更艱險的是冰川的大裂縫等等。昆布冰川以上幾種地貌具備,是最難攀登的也是最危險的。

極具危險的昆布冰川

㈢ 百度天山

天山 風光綺麗的雪山——天山

天山是亞洲中部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長約25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海拔為7435.3米,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達峰的海拔5445米。這些高峰都在中國境內,峰頂白雪皚皚。新疆的三條大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於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1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

在天山山系中,海拔在5000 米以上的山峰大約有數十座,除最高峰托木爾峰外,主要還有中哈界峰汗騰格里峰、博格達峰、瓦斯基配卡維里山、德拉斯克巴山、搜雷孜山、史卡特爾東峰、孜哈巴間山等。這些高聳入雲的山峰,終年為冰雪覆蓋,遠遠望去,那閃耀著銀輝的雪峰,是那樣雄偉壯觀、庄嚴而神秘。
博格達峰,海拔5445 米,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的最高峰,與其並列還有兩座海拔分別為5287 米、5213 米的雄峰。三峰並立,酷似一隻筆架,當地牧民把它們合稱為三座神山。山峰3800 米以上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區,白雪皚皚,故有「雪海」之稱。
天山 - 博格達峰博格達峰,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70 公里,它不僅是勇敢的登山者攀登的目標,也是具有神奇魅力的旅遊勝地。自烏魯木齊驅車前往,可以先到阜康,然後向南經過巨大的三工河沖積扇,進入山口。汽車在時寬時窄的葫蘆狀谷地中溯源而上,眼前先是一片碧綠的山地草原,而後又出現茂密的森林。穿過一道深而窄的石峽,爬上一道400 米高的天然大壩,一個碧波盪漾,風光如畫的湖泊出現在眼前,它便是天山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長3300 米,寬數百米到1500 米,湖泊最大深度104 米,狹長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匯集於此,成為天池源源不斷的水源。周圍山坡上長著挺拔的雲杉、白樺、楊柳,西岸修築了玲瓏精巧的亭台樓閣,平靜清澈的湖水倒映著青山雪峰,風光旖旎,宛若仙境。難怪傳說天池便是「瑤池」,是西王母會聚眾神仙舉行蟠桃盛會的地方。據《穆天子傳》記載,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駿馬車」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見了他。穆王贈送大批錦綢美絹等中原特產,西王母則回贈了天山的奇珍瑰寶,並邀請穆王游覽天山名勝。穆王親書「西王母之山」,留作紀念。臨別時,西王母勸飲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長壽,願君再來。」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贊此盛會,詩雲:
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天池南面映襯著雄偉的博格達峰。登博格達峰,需要乘馬從天池西岸繞到湖的南端,溯大東溝而上。大東溝谷地和緩開闊,谷底和陰坡雲杉密布,陽坡上布滿了灌木叢。海拔2800 米以上,地勢比較和緩。夏季,這里是一派生機勃勃的草原景象。一片片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植物、苔草和其它牧草,用它們的細莖嫩葉編織成綠色的地毯,龍膽、紫菀、金蓮、銀蓮又以它們鮮艷的色彩,將綠氈點綴成奼紫嫣紅的美麗畫卷。平坦的河岸邊,隆起的古冰磧壠上,山地向陽的緩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揚,這里是哈薩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場。
沿著谷地上行,隨處可見保存完好的古冰磧和冰川侵蝕地貌。在大東溝源頭,由於冰川的侵蝕作用,一個古粒雪盆,後壁已被蝕低,成為只有3660米高,溝通博格達峰南北坡高山牧草的交通要道——古班博格達山口,又稱三個山大坂,即山埡口。站在古班博格達山口上眺望,博格達峰及其北坡一條大冰川已一覽無余。地質學家李承三先生考察博格達峰後,曾以「銀峰怒拔,冰流塞谷,萬山羅拜,惟其獨尊」的簡短數句,形象地概括了其山勢的雄偉和冰川作用之強盛。據統計,整個博格達山脈共有300 多條冰川,而博格達峰區占居了1/4 以上。博格達峰四周都是60°左右的陡峻山坡,山坡上沉積了深厚的積雪。博格達峰大量的降雪,深厚的積雪和陡峭的山勢,很容易形成雪崩。雪崩是冰川的重要補給來源,對延續冰川生命活動起著巨大作用。

當漂礫周圍的冰面因消融而下降時,被漂礫遮蔽的冰體便形成冰柱,形似蘑菇,人們將這種漂礫和冰柱的復合體稱之為冰蘑菇。博格達峰北坡這條大冰川的數道冰流會合為統一的冰舌後,又分別注入北坡的四工河和南坡的古班博格達果勒河,成為南北疆兩大內陸流域分水嶺的一部分。
博格達峰區的過去和現在的大量冰川活動,使該地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古冰川遺跡和冰緣地貌。博格達峰附近的幾乎所有河流上游,都有完美的U形谷,高達數十米,上面已生長了雲杉、高山灌木叢或發育成高山草甸的古終磧壟,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羊背石,形態各異的冰磧湖、冰蝕湖,高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古冰坎,還有殘留在谷坡上的古冰斗⋯⋯作為冰緣地貌典型代表的多邊形土、石環、石帶、冰凍泥流、熱融滑塌等,這里也比比皆是。置身博格達峰,彷彿是在游覽一座活生生的冰川地貌博物館,令人眼界大開,驚嘆不已。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比博格達峰更加雄偉,直插雲霄的托木爾峰,又有一番獨特的雪山風光。這座天山最高峰,位於中哈界峰汗騰格里峰西南20 公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它周圍6000 米以上的高峰達十餘座,除汗騰格里峰外,還有形似花朵的雪蓮峰,潔白的大理岩上覆著白雪的阿克塔什峰(白玉峰),形似卧虎的卻勒博斯峰(虎峰),為紀念197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次科學大會的勝利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登山科考隊命名的科學峰等等。這些巍峨聳立的群峰,披著銀盔白甲般的冰雪,在湛藍的天穹下銀光閃爍。
托木爾峰地區最為壯觀的景色當推汗騰格里冰川。在托木爾峰地區800多條冰川中,汗騰格里冰川最長,長達60.8 公里,是世界八大山谷冰川之一。該冰川冰面上覆蓋著大小不等的石塊,人可以行其上。冰川之上有無數水深莫測的冰面湖、數百米深的冰裂縫,還有淺藍色的冰融洞、冰鍾乳、水晶牆、冰塔、冰椎、冰蘑菇、冰桌和冰下河等冰川奇境。這里的天氣多變,有時晴空萬里,突然辟雷一聲震天響,抬頭望去,不遠處的雪塵滾滾飛揚,飛瀉而下,掀起數十米至數百米高的雪浪。騰起的雪霧,像蘑菇雲那樣上升、擴散,景色十分壯觀。但是這種時有發生的雪山奇景——雪崩,卻是冰川考察者和登山運動員最危險的敵人。托木爾峰這種驚險環境中的奇異風光,只有不畏艱險的勇士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和欣賞到,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中國一號冰川位於烏魯木齊南山地區天山中段喀拉烏城山王峰,天格爾峰分水嶺北側,距烏魯木齊118千米。該冰川形成於第三冰川紀,距今已有400萬年歷史。冰川形狀為雙支冰山冰川,冰川上限海拔高度為4474米,冰舌末端,海拔高度3790米,冰川長度為200米,面積1.74平方千米。1957年中國科學院建成中國一號冰川觀測點,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冰川追蹤研究點。由於其科研交通與環境條件,是我國目前惟一能進行商業開發的冰川。
除壯觀的冰川奇景外,托木爾峰地區還有許多遠近聞名的溫泉。位於北木扎爾特河谷東側的阿拉散溫泉,便是其中之一。夏季,這里河水潺潺,泉水叮咚,周圍那茂密的天山雲杉和白樺林帶下,黃色的敗醬草花,競相開放。這里已成為新疆著名的療養區。阿拉散的泉水呈季節變化,冬春基本乾涸,6~8 月,泉水量最大。溫泉水中含有微量的硫化物和蘇打等礦物質,對很多疾病有一定療效。每到夏季遠近百多公里的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維吾爾、俄羅斯等族牧民,不畏路途遙遠、艱險,騎馬結隊來此沐浴、療養。
雖然天山山系中眾多的雪峰終年為冰雪覆蓋,但是在3000 米雪線以下,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托木爾峰和博格達峰的山麓和河谷地區,滿山遍野的雲杉和塔松,四季常青。托木爾峰南北坡的茂密森林,是新疆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各種葯用植物達80 多種,在草原和森林草原帶有貝母、紫草、天仙子、黃精、荊芥、益母草、大黃等;雲杉林中,到處可見野薔薇、黨參等;亞高山草甸帶,一片片金蓮花迎風開放,花枝招展;雪線附近的亂石堆中,凌寒怒放的雪蓮散發著清香,遠遠望去,一株株雪蓮宛若一隻只白色的玉兔,為這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帶來了勃勃生機。天山地區也是優良牧草的基因庫,已發現的禾木科植物就達55 種,其中很多羊茅、草地早熟禾、垂穗披鹼草、西伯利亞三芒草、沙生針茅、野燕麥、野黑麥等,還有豆科的野生紫花苜蓿、草木樨等,都是優良的牧草,對發展畜牧業具有重要作用。
天山雪蓮,又名「雪荷花」,當地維吾爾語稱其為「塔格依力斯」。屬菊科鳳毛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貴中草葯;生長於天山山脈海拔4000米左右的懸崖陡壁之上、冰漬岩縫之中;那裡氣候奇寒、終年積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無法生存,而雪蓮卻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和空氣稀薄的缺氧環境中傲霜鬥雪、頑強生長。這種獨有的生存習性和獨特的生長環境使其天然而稀有,並造就了它獨特的葯理作用和神奇的葯用價值,人們奉雪蓮為「百草之王」、「葯中極品」。
天山中還有許多珍禽異獸,海拔3000 米以下的峰巒、山地的密林深處和草原之中,是各種飛禽走獸棲息、繁衍的天然場所。
旱獺和水獺是珍貴的皮毛獸,遍布天山,這里的獺皮是新疆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天山的盤羊、雪豹、猞猁、天山鹿、天山羚羊等也是受保護動物。
天山的蒼鷹,素以體長兇猛著稱。一隻蒼鷹雙翅展開,足有兩米多長,像一架小飛機。它時而悠閉地扶搖直上,時而又逍遙地在空中盤旋,一旦發現野兔、黃羊或其它柔弱動物,便像一把利劍橫空劈下,來勢可謂迅雷不及掩耳。這些柔弱動物,很快便成為蒼鷹一頓可口的佳餚美味。在天山的動物中最警覺的要數野駱駝了。它膽小疑心大,稍有風吹草動,便遠遁而去。它四肢細長而有力,足掌厚約5 厘米,如同按上了橡皮墊,奔跑起來輕捷無聲,迅如疾風。它的特大胃袋,一次可裝水70 公斤,飲足後能保持數月不再飲水。因此它成為沙漠中的最好運載工具,歷來享有「沙漠之舟」之稱。天山的黃羊、大頭羊、狍子、茶騰大尾羊和雪線附近的雪雞,是天山人狩獵的主要對象,尤其是黃羊和大頭羊,分布量很大。人們捕獲後,有時就架起篝火,就地燒烤,再配上美酒,便成了一頓別有風味的野餐,令人垂涎。
天山地區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大多數地區氣候乾燥、少雨,適合發展畜牧業。特別是托木爾峰北部的伊犁地區,以牧業為主,養馬業尤為馳名。古代的「天馬」最初即來自此地,以後又叫伊犁馬,至今仍享有盛譽。這里還有優良的軍馬和生產用馬的重要產區。牛、羊、駱駝,在這里也分布很廣。此外,在天山的托木爾峰南坡平原地區,還種植了大米等農作物。阿克蘇大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清代向朝廷進貢的貢米,素有「阿克蘇大米甜又香」之說。天山地區又是瓜果之鄉。歷史上從西域傳來的葡萄、苜蓿、胡麻、甜瓜、核桃等均是通過這里傳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托木爾峰南部的溫宿縣僅果樹種類就有10 多種,主要有蘋果、核桃、葡萄、桃、杏、梨、沙棗、櫻桃、楸子、紅棗等,尤以蘋果、核桃、杏,品種最為繁多。
天山,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北邊陲,自古以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西亞聯系的重要通道,托木爾峰東部南、北木扎爾特河谷,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支線。西漢時,細君公主、解憂公主下嫁烏孫王,即通過此道。馳名中外的唐代佛僧玄奘,公元629 年去印度取經也經過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記》中對托木爾峰分水嶺一帶的驚險環境曾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據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達峰,並在此會見當時西來傳道的長春真人丘處機。唐太宗時還在博格達峰下設過「瑤池都護府」,管理天山地區。清朝乾隆年間,新疆都統明亮曾登博格達峰和天池一帶,勘察地形,開山引水,並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紀念此舉。在天池附近還有不少名勝古跡,過去這里曾經建立過十幾座古剎,清乾隆年間曾在此修建過福壽寺,因用青磚鐵瓦建造,又稱「鐵瓦寺」。天池西面還有東岳廟遺址,池下有無極觀。這些名勝古跡,又為天山增添了誘人的魅力。

網游天山
天山【門派來由】
靈鷲宮遠在天山,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卻悄悄控制著中原至東南沿海大多數江湖幫會。所以江湖上談起天山派,不談「天山」,往往用「宮里」代替。
靈鷲宮當然不在雪山峰頂,而是在天山南麓一處溫暖濕潤的所在。眾多弟子居住於此,靈鷲宮實際上即是集市、也是城堡。因為方圓百里皆是其控制范圍,所以靈鷲宮從未經過刀光劍影,一派安樂祥和景象。
天山童姥是天山唯一的神,見過她面目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只是從血腥的江湖故事裡聽到過這個恐怖的名字。
【戰斗特色】
天山靈鷲宮的武功以詭異著稱,常人看來天山弟子幾乎是一個鬼魂。
實際上天山弟子的攻擊也是外家功夫,但只有敵人才知道他們同時給予的寒冰傷害。而且他們的攻擊在關鍵時刻會連連爆擊,所以輕視他們的人大多已不在人世。
真正讓所有武林中人膽寒的是,天山弟子在戰斗中身形飄忽,可以瞬間隱沒自己,待合適時機實行一擊必殺或者點穴定身。不光自己,他們還有隱沒同伴的能力,幾個天山弟子幾乎可以在瞬間隱沒整個軍隊。
天山弟子,是天生的刺客。
【門派特色】
玄冰術:天山武功,以寒冰見長,掌中帶冰,冰中有氣。天山玄冰,已非尋常之水結成,可以在烈日炎炎之下,經久不化;可以在寒冬之日,瞬間蒸發,化作殺氣。天山弟子用冰,如同星宿用毒、峨嵋用符,是武林中大大出名的制敵手段。玄冰術的作用就是不管何時何地,掌中成冰,好似憑空抓取一個物件一般。
采冰術:采冰術是天山的內家功夫,采冰的修煉,才使得玄冰術的掌中成冰變成可能。但采冰術的修煉並非一日之功,天山弟子對這門技藝的修煉是最刻苦的。
御雕:天山有大雕,名曰靈鷲。這也是天山靈鷲宮名稱的由來。靈鷲翅短掌寬,不善飛行卻善奔跑。
【縹緲天山】
縹緲峰海拔不高,沒有冰雪,反而多霧,一年中倒有半年無法看清山中面貌,所以叫做縹緲峰。天山盛產雪蓮,但如果從縹緲峰靈鷲宮出發,登至雪山頂採集雪蓮,也是一條艱難而危險的路。
靈鷲宮里,大多是中原漢人,但也和平相處很多當地各族人士,他們為靈鷲宮的日常運作辛勤工作。
靈鷲宮里泉水多,而且是雪山冷泉,冷泉水有兩大好處,一個是可以變成天山弟子掌中玄冰為殺人利器,另一個是適合澆灌葡萄,讓葡萄甜而不膩,肉厚汁多,所以靈鷲宮的葡萄也是西域最佳
天山景物記
作者:碧野
朋友,你到過天山嗎?天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亘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雲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族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不斷的山巒,像孔雀正在開屏,艷麗迷人。
天山不僅給人一種稀有美麗的感覺,而且更給人一種無限溫柔的感情。它有豐饒的水草,有綠發似的森林。當它披著薄薄雲紗的時候,它像少女似的含羞;當它被陽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時候,又像年輕母親飽滿的胸膛。人們會同時用兩種甜蜜的感情交織著去愛它,既像嬰兒喜愛母親的懷抱,又像男子依偎自己的戀人。
如果你願意,我陪你進天山去看一看。
雪峰·溪流·森林
七月間新疆的戈壁灘炎暑逼人,這時最理想是騎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產良馬,不論伊犁的哈薩克馬或者焉耆的蒙古馬,騎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穩。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就遠遠地被撇在後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立刻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藍天襯著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陽下,幾塊白雲在雪峰間投下雲影,就像白緞上綉上了幾朵銀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這飛瀉下來的雪水,在山腳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可是每到水勢緩慢的洄水渦,卻有魚兒在跳躍。當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坐在馬鞍上,就可以俯視那陽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水石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添上了無限生機。
再往裡走,天山越來顯得越優美,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天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聲,增添了密林的幽靜。在這林海深處,連鳥雀也少飛來,只偶然能聽到遠處的幾聲鳥鳴。這時,如果你下馬坐在一塊岩石上吸煙休息,雖然林外是陽光燦爛,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卻閃耀著你煙頭的紅火光。從偶然發現的一棵兩棵燒焦的枯樹看來,這里也許來過辛勤的獵人,在午夜中他們生火宿過營,烤過獵獲的野味。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
如果說進到天山這里還像是秋天,那麼再往裡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到嫩脂似的感覺。這里溪流緩慢,縈繞著每一個山腳,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這密密層層成丈高的野花,朵兒賽八寸的瑪瑙盤,瓣兒賽巴掌大。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也顯得格外精神。在馬上你用不著離鞍,只要稍為伸手就可以滿懷捧到你最心愛的大鮮花。
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迷人的夏季牧場
就在雪的群峰的圍繞中,一片奇麗的千里牧場展現在你的眼前。墨綠的原始森林和鮮艷的野花,給這遼闊的千里牧場鑲上了雙重富麗的花邊。千里牧場上長著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齊著兩岸的草叢在漫流。草原是這樣無邊的平展,就像風平浪靜的海洋。在太陽下,那點點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閃爍著白光。
當你盡情策馬在這千里草原上馳騁的時候,處處都可以看見千百成群肥壯的羊群、馬群和牛群。它們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發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著油星。特別是那些被碧綠的草原襯托得十分清楚的黃牛、花牛、白羊、紅羊,在太陽下就像綉在綠色緞面上的彩色圖案一樣美。
有的時候,風從牧群中間送過來銀鈴似的丁當聲,那是哈薩克牧女們墜滿衣角的銀飾在風中擊響。牧女們騎著駿馬,優美的身姿映襯在藍天、雪山和綠草之間,顯得十分動人。她們歡笑著跟著嬉逐的馬群馳騁,而每當停下來,就騎馬輕輕地揮動著牧鞭歌唱她們的愛情。
這雪峰、綠林、繁花圍繞著的天山千里牧場,雖然給人一種低平的感覺,但位置卻在海拔兩三千公尺以上。每當一片烏雲飛來,雲腳總是掃著草原,灑下陣雨,牧群在雨雲中出沒,加濃了雲意,很難分辨得出哪是雲頭哪是牧群。而當陣雨過去,雨洗後的草原就變得更加清新碧綠,遠看像塊巨大的藍寶石,近看綴滿草尖上的水珠,卻又像數不清的金剛鑽。
特別誘人的是牧場的黃昏,周圍的雪峰被落日映紅,像雲霞那麼燦爛;雪峰的紅光映射到這遼闊的牧場上,形成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們,都鍍上了一色的玫瑰紅。當落日沉沒,周圍雪峰的紅光逐漸消褪,銀灰色的暮靄籠罩草原的時候,你就可以看見無數點點的紅火光,那是牧民們在燒起銅壺准備晚餐。
你用不著客氣,任何一個蒙古包都是你的溫暖的家,只要你朝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論走進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薩克牧民都會像對待親兄弟似的熱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馬奶,餓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餅,你可以一如哈薩克牧民那樣豪情地狂飲大嚼。
當家家蒙古包的吊壺三腳架下的野牛糞只剩下一堆紅火燼的時候,夜風就會送來東不拉的弦音和哈薩克牧女們婉轉嘹亮的歌聲。這是十家八家聚居在一處的牧民們齊集到一家比較大的蒙古包里,歡度一天最後的幸福時辰。
過後,整個草原沉浸在夜靜中。如果這時你披上一件皮衣走進蒙古包,在月光下或者繁星下,你就可以朦朧地看見牧群在夜的草原上輕輕地游盪,夜的草原是這么寧靜而安詳,只有漫流的溪水聲引起你對這大自然的遐思。
野馬·蘑菇圈·旱獺·雪蓮
夜暮中,草原在繁星的閃爍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該發生多少動人的情景,但人們卻在安靜的睡眠中疏忽過去了;只有當黎明來到這草原上,人們才會發現自己的馬群里的馬匹在一夜間忽然變多了,而當人們懷著驚喜的心情走攏去,馬匹立刻就分為兩群,其中一群會奔騰離你遠去,那長長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像許多飄曳的緞幅。這個時候,你才知道那是一群野馬。夜間,它們混入牧群,跟牧馬一塊嬉戲追逐。它們機警善跑,遊走無定,幾匹最驃壯的公野馬領群,它們對許多牧馬都熟悉,相見彼此用鼻子對聞,彼此用頭親熱地磨擦,然後就合群在一起吃草、嬉逐。黎明,當牧民們走出蒙古包,就是它們分群的一刻。公野馬總是掩護著母野馬和野馬駒遠離人們。當野馬群遠離人們站定的時候,在日出的草原上,還可以看見屹立護群的公野馬的長鬣鬃,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閃著美麗的光澤。
日出後的草原千里通明,這時最便於去發現蘑菇。天山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鮮甜。這個時候你只要立馬草原上瞭望,便可以發現一些特別翠綠的圓點子,那就是蘑菇圈。你對著它馳馬前去,就很容易在這直徑三四丈寬的一圈沁綠的酥油草叢里,發現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眼看著這許許多多雪白的蘑菇隱藏在碧綠的草叢中,誰都會動心。一隻手忙不過來,你自然會用雙手去采,身上的口袋裝不完,你自然會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馬靴去裝。第一次採到這么多新鮮蘑菇,對一個遠來的客人是一樁最快樂的事。你把鮮蘑菇在溪水裡洗凈,不要油,不要鹽,光是白煮來吃就有一種特別鮮的滋味,如果你再加上一條野羊腿,那就又鮮甜又濃香。
天山上奇珍異品很多,我們知道水獺是生活在水濱和水裡的,而天山上卻生長著旱獺。在牧場邊緣的山腳下,你隨處都可以看見一個個洞穴,這就是旱獺居住的地方。從九十月大雪封山,到第二年四五月冰消雪化,旱獺要整整在它們的洞穴里冬眠半年。只有到了夏至後,發青的酥油草才把它們養得胖敦敦,圓滾滾。這時它們的毛色麻黃發亮,肚子拖著地面,短短的四條腿行走遲緩,正可以大量捕捉。
另一種奇珍異品是雪蓮。如果你從山腳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線以上,就可以看見青凜凜的雪的寒光中挺立著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蓮,這習慣於生長在奇寒環境中的雪蓮,根部扎入岩隙間,汲取著雪水,承受著雪光,柔靜多姿,潔白晶瑩。這生長在人跡罕到的海拔幾千公尺雪線以上的靈花異草,據說是稀世之寶--一種很難求得的婦女良葯。
天然湖與果子溝
在天山峰巒的高處,常常出現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妝時開啟的明凈的鏡面。湖面平靜,水清見底,高空的白雲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山天影融為晶瑩的一體。在這幽靜的湖中,惟一活動的東西就是天鵝。天鵝的潔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凈,天鵝的叫聲增添了湖面的幽靜。人家說山色多變,而事實上湖色也是多變,如果你站立高處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悅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視線的是鱗光閃閃,像千萬條銀魚在游動,而遠處平展如鏡,沒有一點纖塵或者沒有一根游絲的侵擾。湖色越遠越深,由近到遠,是銀白、淡藍、深青、墨綠,界線非常分明。傳說中有這么一個湖是古代一個不幸的哈薩克少女滴下的眼淚,湖色的多變正是象徵著那個古代少女的萬種哀愁。
就在這個湖邊,傳說中的少女的後代子孫們現在已在放牧著羊群。湖水滋潤著湖邊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著少女的後代子孫。當然,這象徵著哈薩克族不幸的湖,今天已經變為實際的幸福湖。
山高爽朗,湖邊清凈,日里披滿陽光,夜裡綴滿星辰,牧民們的蒙古包隨著羊群環湖周遊,他們的羊群一年年繁殖,他們戀愛、生育,他們彈琴歌唱自己幸福的生活。
高山的雪水匯入湖中,又從像被一刀劈開的峽谷岩石間,瀉落到千丈以下的山澗里去,水從懸崖上像條飛鏈似的瀉下,即使站在十幾里外的山頭上,也能看見那飛鏈的白光。如果你走到懸崖跟前,腳下就會受到一種驚心動魄的震撼。俯視水鏈沖瀉到深谷的澗石上,濺起密密的飛沫,在日中的陽光下,形成蒙蒙的瑰麗的彩色水霧。就在急湍的澗流邊,綠色的深谷里也散布著一頂頂牧民的蒙古包,像水洗的玉石那麼潔白。
如果你順著彎彎曲曲的澗流走,沿途匯入千百泉流就逐漸形成溪流,然後沿途再匯入澗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騰出天山。
就在這種深山野谷的溪流邊,往往有著果樹夾岸的野果子溝。春天繁花開遍峽谷,秋天果實壓滿山腰。每當花紅果熟,正是鳥雀野獸的樂園。這種野果子溝往往不為人們所發現。其中有這么一條野果子溝,溝里長滿野蘋果,連綿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蘋果花開無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累累的蘋果無人采。老蘋果樹凋枯了,更多的新蘋果樹茁長起來。多少年來,這條五百里長溝堆滿了幾丈厚的野蘋果呢。

㈣ 羅布泊、阿爾金、可可西里和羌塘誰才是中國最危險的無人區

人類天生就有著奇妙的好奇心,喜歡探索未知的事物,因此人煙稀少、神秘莫測的無人區就顯得異常有吸引力。


中國有四大無人區,分別位於青海、西藏及新疆地區,他們分別為羅布泊、阿爾金、可可西里和西藏羌塘,到底誰是中國四大無人區之首呢?




在我看來,中國四大無人區中最危險的莫過於西藏羌塘無人區,其面積為可可西里、阿爾金的10倍有餘,並且平均海拔最高,單是高原反應就令人聞之色變,更有棕熊、野狼等猛獸,穿越難度系數極大。

㈤ 中國三大冰川是哪三個

中國三大冰川有絨布冰川、新疆托木爾冰川、四川海螺溝冰川等。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

絨布冰川
絨布冰川位於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是這里最大的一條冰川,絨布冰川長達26千米,平均厚度120米,最後的部位超過300米。絨布冰川最大的看點就是類型齊全,因為這些冰川所在的地區緯度低,太陽輻射更強,這就造成了冰川表面氣候差異性較大,冰面消融程度不等,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奇觀,比如冰塔林、冰茸、冰橋等等。
新疆托木爾冰川
托木爾峰位於天山西部溫宿縣境內,是我國目前最大現代冰川區,海拔7435米,也叫做天山第一峰,被列為國家綜合自然保護區。1985年,托木爾冰川正式對外開放,想要前往托木爾冰川,可以從烏魯木齊乘汽車或飛機至阿克蘇,再北上溫宿後繼續北行到塔格拉克,然後徒步沿瓊蘭河谷北上,可達托木爾峰南坡。

四川海螺溝冰川
四川的海螺溝冰川是亞洲最東低海拔現代冰川發源地,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聞名。巨大的現代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飛瀉而下,巨大的冰洞、險峻的冰橋、如入神話般的水晶宮。特別是獨一無二的大冰瀑布,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大出十餘倍,瑰麗非凡。

㈥ 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人類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隨著冰川融化,冰川洪水將會威脅更多人的生命。 隨著氣候變化,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威脅著下遊民眾的安全。 喜馬拉雅山脈是兩個構造板塊碰撞的結果,塑造了壯觀的山地景觀和冰川,冰川水域有16.5億人口。冰川的融化形成了無數的湖泊,其中一些湖泊可能會突然爆裂,導致下游洪水。 青藏高原有很多湖泊,一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區的1291個冰川湖進行了基於衛星的評估,發現其中16%的冰川湖可能對人類安全構成威脅。 冰川湖都是天然形成的。冰川湖的地質和水文條件將最終決定其穩定狀況,如果冰川湖不穩定將容易出現開裂或者垮壩。不穩定的冰川湖對生活在下游或者附近的居民構成威脅。然而,全球氣候變化正在使冰川湖變得越來越不可控制。 「全球的平均氣溫正在上升,我們發現這些湖泊在變大,較小的池塘開始聚集,」科羅拉多大學環境科學助理教授、國家地理探險者尤拉那·荷羅蒂斯基說,「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冰川解凍後形成冰川湖,冰川湖的水域被古老冰川景觀和岩石障礙所包圍,冰壩也可能形成障礙。某些因素可能會導致水位突然升高,冰川湖就可能引發洪水,例如雪崩、岩石崩塌、地震造成岩石障礙的破裂或者長時間的風化等。 冰川湖洪水災害在世界各地有冰川的地方都曾經發生過,自1935年以來,青藏高原發生了大約40次冰川湖洪水災害。為了研究該地區冰川湖對人類的威脅情況,研究人員將衛星技術與「開放存取的街道級地圖資料庫」進行了結合,以便找到答案。 湖泊的大小、流域的大小、大壩的坡度,以及形成這些湖泊的冰川大小,都是決定冰川湖是否會發生崩塌的因素,這些因素研究人員都要考慮在內,同時還要考慮最壞情況下可能沖毀的建築物數量。 據最近的《科學通報》雜志報道,青藏高原地區有210個冰川湖,可能對人_居住地構成威脅。蘇黎世大學的冰川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西蒙·艾倫說,盡管該地區人口稀少,但他對危險湖泊的數量如此之多感到驚訝。 奇倫馬科湖是最危險的冰川湖。該湖已經發生了3次有記錄的冰川洪水,其中包括1981年7月的冰川洪水造成200人死亡。艾倫告訴記者,他的團隊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年度會議」上發表了研究報告稱,在中國-尼泊爾邊境發現了一個高危的冰川湖群,他的研究警告稱,一場冰川湖洪水可能會同時給多個國家造成損失。研究人員已經呼籲在更廣泛的地區進行類似的遙感防控措施,因為那裡有更多的危險湖泊。 扭轉潮流 「世界能源委員會」的環境地球科學家和研究顧問賽貴·吉迪斯強調,地面研究將始終在識別冰川湖災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地社區居民參與其中會更加有效果,因為他們長期居住在冰川環境中,他們可能會捕捉到通過遙感技術無法發現的環境變化。 在該地區廣泛開展工作的荷羅蒂斯基對此表示贊同,遙感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更快地對大面積冰川湖泊的危害進行識別。艾倫說:「這種基於衛星的方法基本上是為這些容易發生冰川湖災害的地區量身定製的。」 這不僅僅是識別危險,此研究旨在幫助確定減災資源的位置,並確定其優先順序。這很重要,因為目前減災計劃很有限。 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水與中國

㈦ 中國的四大冰川在哪裡

中國六大最美冰川:米堆冰川(西藏)、特拉木坎力冰川(喀喇)、透明夢柯冰川(甘肅)、絨布冰川(西藏)、海螺溝冰川(四川)、托木爾冰川(新疆)。

山嶽冰川面積居世界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加拿大、美國和中國。而在中低緯度帶(包括赤道帶、熱帶和溫帶,大體位於北緯60°—南緯60°之間),66%的冰川分布在亞洲,中國獨佔30%,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帶冰川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

(7)中國哪個冰川最危險擴展閱讀

中國冰川面積最大的省區:西藏自治區

我國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的6個省區:西藏自治區是我國冰川面積最大的省區,冰川面積達28664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總面積的4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冰川面積25342平方公里,佔全國的43%;青海省冰川面積為3675平方公里,佔全國的6%;甘肅、雲南和四川也有少量的冰川分布,三省共有冰川僅佔全國的3%。

中國最東部的冰川:雪寶頂冰川

我國現代冰川作用最東部的山峰—四川岷山雪寶頂,海拔5588米,分布著8條冰川,冰川總面積為2.64平方公里,冰川規模比較小,大都是懸冰川,中值高度為4800-5220米。其中最大的雪寶頂冰川面積為1.20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最美六大冰川

㈧ 南極冰川有什麼危險

可能會遇到以下危險:

第一種風凍效應:就是當人體處於低溫的情況下,再加上受到冷風的影響,會讓熱量流失,加速讓人體感覺更冷,造成危險。

第二種雪盲:人體長期處在白色的冰雪當中,強烈的反光會使眼睛變的特別紅腫,而且也會導致視力減退。

第三種曬傷:因為長期受到集的日照、臭氧層破洞與冰雪表面會反射非常強烈的旭途陽光,把人曬傷。

第四種南極大風雪:可見度低,使人在強風之中很難控制前進的方向,從而迷失自己。

第五種冰浪:人員及雪撬在上時,很容易摔倒,而且可見度低時,讓人心理也害怕。

第六種冰縫:一旦掉落在冰縫里,很難脫身,而且需要同伴互相用繩索連在一起,再用滑雪杖試探拉上來。

第七種凍傷:在極度低溫下,會凍傷沒帶手套的手指,而且在進食時,也會凍傷嘴唇、口腔及牙等
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㈨ 世界上十大著名奪命雪山,有多迷人就有多危險

TOP1:永遠的處女地——卡瓦格博峰(Kawakarpo)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梅里雪山有13峰,卡瓦格博峰是最高的一座,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峰。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的雲海更為雪山批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譽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享譽世界。

卡瓦格博的高聳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和登山者。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無不是以失敗告終。因此,梅里雪山至今仍是處女峰。

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17人對主峰發起了沖擊,他們從三號營地出發沖頂,上升至海拔6400米時天氣突然變得惡劣只好下撤准備第二天繼續沖頂。然而當晚當隊員與大本營進行過最後一次語音聯系後遭遇大規模雪崩,所有隊員全部遇難,長眠在了卡瓦格博。部分遺體於數年後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側的大冰板發現。人類對雪山之神征服的嘗試又一次以徹底的失敗告終。從此也更讓人領會到藏族同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為真誠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方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若一心與自然為敵,只意欲征服自然,則必將以滅亡告終。

遇難者紀念碑
現在,在梅里雪山下各個旅館和寺廟中,常能見到藏族同胞呼籲禁止攀登雪山的倡議書,其行文簡潔,話語犀利,其中卻實有深意。

迄今為止,過去15年中共有9次攀登梅里雪山。其中:中日聯合攀登有4次,日本單獨攀登1次,美國隊攀登過4次,全部失敗。自1996年後,國家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

TOP2:被忽略的奪命之峰——貢嘎山(MinyaKonka)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貢嘎山是橫斷山最高峰,西南第一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峰之一。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山區高峰林立,冰堅雪深,險阻重重,是中國海洋性山地冰川十分發育的高山之一,在登山運動和科學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貢嘎山可以體驗到地球表面的最大落差,從大渡河河谷至貢嘎山主脊,直線距離不足30km,而地形高差竟達到6500m以上,可以說是地球陸地表面地形最為崎嶇的地區之一。

貢嘎山是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高山探險和登山聖地,其實她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對於登山者而言,貢嘎山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它也因此得到了「山中之王」的美譽。

在很多關於死亡之峰的統計中,都沒有收錄貢嘎山,貢嘎山作為一座高海拔技術山峰,難度遠甚於珠峰,並且死亡率遠遠超過珠峰和喬戈里峰,僅次於梅里雪山。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僅有24人成功登頂,卻有37人在攀登中和登頂後遇難,這其中包括14名日本人。
從1981年至1994年間,共有四支日本登山隊來挑戰貢嘎山,來了29名隊員,卻只有10個人走了出去。其他19位英勇的登山者,都長眠在這座雪山底下。

TOP3:喜怒無常的壞脾氣——安納普爾那峰(Annapurana)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安納普爾那峰為世界第十高峰,是安納普爾那山脈的主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位置十分偏僻,整個群峰均在尼泊爾境內,Annapurna在當地語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

安納普爾那峰地區的氣候復雜多變,與珠穆朗瑪峰大體相似,而且由於安納普爾那峰地處偏遠,路途艱險復雜,每年也只有九,十月間可以接近。安峰二號營地,是比較危險的地段,它處在一個巨大的冰牆的凹部,冰牆上是多年的積雪,非常危險。隨時都有滑墜、崩塌下來的危險。只能挖雪洞建營。過去有許多外國隊,寧願長途行軍,跨過或撤回一號營地,也不在此過夜。有許多人就是在這里,成了安納布爾那峰永遠的伴侶。

安納布爾那峰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後20年,沒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安納普爾那峰的登頂死亡率也在所有8000米級山峰中名列前茅:截止2000年,共有106人登頂過該峰,但也有54位攀登者再也沒有醒來。

TOP4:超越珠峰的險惡——喬戈里峰(Qogir/K2)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喬戈里峰通常被稱為「K2」,在塔吉克語中意為「高大雄偉的山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是海拔僅次於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二高峰。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

喬戈里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

法新社說,喬戈里峰的登頂死亡概率約為27%,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登頂死亡概率的2倍還多。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者阿基萊·孔帕尼奧尼和利諾·拉切德利首次登上喬戈里峰。那以後至2007年間,284人次成功登上喬戈里峰,同時付出66人死亡的慘痛代價。

TOP5:致命的絕色誘惑——南迦巴瓦峰(Nanga Parbat)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指數:★★★★
綜合指數:★★★★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曾評選南迦巴瓦峰為中國最美名山之首。南迦巴瓦峰是喜馬拉雅山東端最高峰,海拔7756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的。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遮霧蓋,難以見其真容。

南迦巴瓦峰也叫那木卓巴爾山,藏語意為「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有「眾山之父」之稱。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南側,它是林芝、墨脫、米林的界山,處於喜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會合處。

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風化剝蝕的陡岩峭壁,以西坡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殘留著道道雪崩留下的溝溜槽,峽谷之中又布滿了巨大的冰川。

TOP6:死亡歸鄉路——珠穆朗瑪峰(Everest/Qomolangma)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士峰」。海拔8850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藏語「珠穆朗瑪jo-moglang-ma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34℃。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彌漫天際。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很早就為人們所注目。

登頂珠穆朗瑪峰一直是眾多登山愛好者和運動員的夢想。由於其山勢險峻,氣候惡劣,許多攀登者往往不得不中途放棄,甚至不幸喪生。

TOP7:神秘雪人出沒地——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被稱之為「雪山之尊」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它位於喜瑪拉雅山脈中段的尼泊爾王國和錫金邊界上,它的海拔高度為8586米,它在連綿的群山中突兀而起,直聳雲間,峰頂以巨大的風化石而形成的三角狀態,它的左右兩側並列聳立著二個8000米以上的高峰。干城章嘉峰的名字有「雪神五項珍寶」之意。它的知名度雖然遠不及只高它3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但在世界第一高峰被確認之前,它曾被以為是世界最高峰。

半個多世紀以來,干城章嘉峰以它聞名的高度和巍峨、壯麗的千姿百態的容貌,不知拔動了多少探險家的心弦。但僅僅是到達大本營就是一段漫長而艱苦的旅程,大約需要15天時間。前往干城章嘉西南側的路上,你將會經過尼泊爾最人跡罕至的地區之一。這里沒有可供借宿的小木屋,也沒有現成的道路。最後的4天全是在冰川上度過,如果再趕上天氣不好,那簡直是雪上加霜。想要從印度一側接近山體同樣不容易。

英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登山家曾試圖攀登此座山峰,但大都是望峰興嘆。它的山形非常復雜巨大,形如一個巨大的X形狀,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有著巍峨巨大的山體。由於干城章嘉峰地處偏遠,而且所有攀登路線都有雪崩的巨大危險,所以攀登難度相當大,故前來攀登的人並不算多。

如果對世界上最危險山峰的攀登死亡率有所留意,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數字是在逐年下降的,但是干城章嘉峰是個例外。這反映出雪崩和天氣突變的高發,也讓這座山峰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陰影。
干城章嘉峰山麓也是傳說中喜馬拉雅「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所以也吸引了更多的科學家和探險家來此冒險。

TOP8:浪漫傳說帶來的殺機——艾格峰(Eiger)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現代登山運動源於科學家對高山地帶的探索,但民間卻有著另一個浪漫的傳說。在阿爾卑斯山上,海拔3000米到4000米的雪線附近,生長著一種野花,人們叫它高山玫瑰。這種植物生長的地方已經接近「高山植物禁區」了,採摘它十分困難。傳說,很久很久以來,阿爾卑斯山區的居民一直流行這樣的風俗:當小夥子向姑娘求愛時,為了表示他對愛情的忠貞,就要克服重重困難和危險,勇敢地登上高山,採摘「高山玫瑰」獻給自己心愛的姑娘。高山玫瑰,那灰白色的花朵實在沒有任何驚人之處,但它卻把人們引領向群山。

艾格峰位於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脈,將其險要的北坡成功登頂成為了無數登山愛好者一生的夢想。艾格峰北坡是全歐洲最陡峭崎嶇的天險之一,其中一部分是垂直落差達1,830米的石灰岩壁,對登山者為極度凶險。由於艾格峰的北坡經常有滾石,加上那裡的氣候不穩定,使得從北坡攀登艾格峰變得異常艱難。

雖然此峰在1938年就有人攀登,但具有傳奇色彩的艾格峰北坡還是吸引了那些勇於挑戰極限的登山者的目光。超高的技術難度和嚴重的山體滑坡也為它贏得了「殺人坡」的「美譽」。

知名作家克萊考爾在《艾格之夢》里曾這樣描寫道:」傳說中艾格北壁的岩崩和雪崩所造成的落石和松動的冰雪總是不停的如雨般從高處落下。所以可以想像那裡的天氣是何等惡劣:就算歐洲大陸天空晴空萬里,仍然會有暴風雪降臨在艾格峰上,就如同有關吸血鬼的電影里所描述的在特蘭西瓦尼亞城堡上空永遠盤旋的烏雲一般。」

TOP9:登山家的遇難地——麥金利峰(Mt.McKinley)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麥金利(MT.Mckinley)原名稱迪那利山,聳立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境內,是北美洲最高峰,海拔6195米。是最早征服北美大陸的原住民愛斯基摩人或是印地安人沿用久遠的名字。1800年又以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命名。

麥金利山地區擁有變幻莫測的高山風、典型的北極植被以及野生動植物。這里大部分地區終年積雪,山間經常濃霧不斷,霧氣在皚皚白雪中繚繞彌漫時,幾百米之外的景物便不可見。

盡管麥金利高度並不是很高,但其所在地的海拔卻非常的高,導致了空氣極度的稀薄,又靠近高緯度的北極圈,氣候特別寒冷惡劣,冬季最冷時低於零下50度。這里山勢險峻,使它成為了擺在登山者面前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所有這些原因都讓麥金利峰的攀登成功率僅有50%,已有一百餘人死在了山裡皚皚的白雪之上。世界著名探險家、日本的植村知己就是在1984年冬季攀登此山時遇難身亡,成為麥金利山攀登史上第44位殉難者的。

美國頂級登山家馬科斯·斯特普斯曾多次攀登過麥金利峰,一般人要走三天到四天的路,他只用18個小時。他曾獨自攀登過世界三大陡壁,技術精湛,勇不可當,被稱為登山天才,甚至被灌以「登山瘋子」、「外星人」的稱號。
但在1992年5月23日這天,馬科斯·斯特普斯作為高山向導帶著一幫人攀登麥金利峰,他踩著冰橋過一道裂縫,冰橋突然塌陷,他猝不及防掉入裂縫。本來憑他精湛的技術,肯定會迅速採取自救措施,即使掉下去也不至於喪命。可大量冰塊隨之而落,竟當場將他砸死。

TOP10:派拉蒙背後的險峻——馬特峰(Matterhorn)
氣候環境惡劣指數:★☆
事故死亡率:★☆
綜合指數:★
海拔4478米的馬特峰是美國著名派拉蒙電影公司LOGO的原型。馬特峰一柱擎天之姿,直指天際,其特殊的三角錐造型,更成為阿爾卑斯山的代表,每當朝暉夕映,長年積雪的山體折射出金屬般的光芒,攝人心魄。

最簡易的一條路線
登上馬特峰需要一定技術,它的難度在於需要全程以攀岩方式前進,而並非是徒步路線。最後沖刺的雪坡是70度,已經是整個路段比較容易的了。所以,每年至少有15人因為缺乏經驗、落石或路線太擁擠等原因而魂斷馬特峰。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冰川最危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欄應該標注什麼區別 瀏覽:71
伊朗總統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801
印度貨幣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13
越南鐵路時速為多少 瀏覽:717
俄語義大利怎麼說 瀏覽:714
英國警察在什麼地方 瀏覽:789
印尼話bo什麼意思 瀏覽:660
伊朗市有多少鄉鎮 瀏覽:263
印度獨立後的工業部門有哪些 瀏覽:469
中國最高學府是哪個 瀏覽:458
什麼是中國公民的 瀏覽:156
印度大壩薩爾瑪在哪裡 瀏覽:200
英國進口晶體什麼價格 瀏覽:109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2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
怎麼進入越南網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