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洪澇災害發生在什麼地方
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我國南方和東部地區。洪澇是頻繁發生並造成嚴重損失的自然災害,它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國東部平原地區的多發災害之一,以南方地區最為嚴重。
洪澇災害包括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兩類。其中,由於強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壩潰決、風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漲而泛濫以及山洪暴發所造成的災害稱為洪水災害;因大雨、暴雨或長期降雨量過於集中而產生大量的積水和徑流,排水不及時,致使土地、房屋等漬水、受淹而造成的災害稱為雨澇災害。
② 洪災來臨,為什麼江西是受災最嚴重的省
洪災來臨,江西氣候多雨,平原和丘陵地形使之成為受災最嚴重的省,同時暴露了水利治理不到位的問題。
近幾年,江西的城市發展迅速,卻忽略了對水利工程的建設。洪水受災,同時也揭露了城市的排水系統問題,近幾年,由於江西的經濟發展迅速,在城市建設上的投入也比較大,然而,只注重速度是完全不夠的,江西這樣的平原地區,不管是因為洪災,還是因為平時的排水,都應該做好城市的排水系統。大面積的房地產開放,城市被建設,占據的卻是農民的田地,而地勢低窪處的居民卻沒有得到及時的搬遷,一到雨季,各種排水問題被發現,只覺得後悔莫及。江西此次的受災不僅是給江西一個教訓,也是給其他的地區提了一個醒,一個城市排水系統沒有做好,對整個城市都是有安全隱患的,所以也希望各路人員可以引起重視。
總結江西這次洪水已經造成了590多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60多億,受災情況慘不忍睹,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希望在以後政府的治理下,能還江西人一個美好的家園,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為江西祈福。
③ 全國哪個省洪水災害最嚴重2020年洪水受災嚴重地區
全國哪個省洪水災害最嚴重④ 今起我國進入汛期,我國的汛期時間內哪些地方有洪澇風險
東南沿海如廣西省、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等地,一到汛期,這些地區易發台風天氣,引發強降雨、冰雹等災害,容易發生城市內澇。幾乎每年都會有台風入侵的消息,而這些地區也是容易發生洪澇災害。
⑤ 中國洪澇災害最多的地區是哪裡
我國的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和地區。南方東部
可知我國的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四川盆地、東北平原等地,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和南部。
第(2)題,通過「我國洪澇災害比較集中地區的資料」可以看出暴雨出現頻率最高是51-64次的廣東、廣西。兩省降雨較多的原因是受夏季風影響時間長雨季長,加上夏秋季節台風頻繁帶來大量降水。
第(3)題,通過「我國洪澇災害比較集中地區的資料和我國洪澇災害多發地區分布圖」的對比可知山西省1953—1975年發生暴雨27次,卻未發生地震。說明洪災發生不僅有降水多這一致災因子,還有地形、河流順暢程度等因素。
第(4)題,對大規模災害的監控、預報的主要手段是遙感技術。具體防洪措施需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工程措施: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非工程措施:泛洪區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警系統;擬定居民應急撒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障。擬訂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但綜合性強,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學生需掌握洪澇災害的類型,成因,分布,治理措施等知識點。
⑥ 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有哪些
從世界范圍來看,易發生台風暴雨的地區也是多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這些地區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區;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東部近海岸地區。此外,在一些國家的內陸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現洪澇災害。而在我國,這種災害主要集中在大興安嶺—太行山—武陵山以東,這個地區又被南嶺、大別山—秦嶺、陰山分割為4個多發區。相反,在我國的西部則降水很少,在整個四部地區,只有四川是雨澇的多發區。
據歷史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洪澇最嚴重的地區為東南沿海地區、湘贛地區和淮河流域;次多洪澇區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嶺、武夷山地區、海河和黃河下游地區、四川盆地、遼河、松花江等地區。全國雨澇最少的地區是西北、內蒙和青藏高原,次為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東北地區。總體上來說,我國的洪澇的分布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湖區多,高原山地少。
⑦ 我國哪些地區是洪澇災害發生較多的地區
我國洪澇災害的高發區集中在廣西東南部、廣東沿海、海南、浙江沿海以及浙贛皖交界處、遼寧、四川的局部地區,洪澇災害發生頻率高達50%以上。
我國易受洪水威脅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區,海口、南寧、廣州、南昌、武漢、長沙、杭州、南京、北京、石家莊、長春、沈陽等地都較容易出現洪澇災害。
我國地區洪澇災害形成的原因
夏天雨水多。城市雨水比農村多。城市的「雨島效應」(城市溫度高,上升氣流多,雨水多),城區的年降雨量比農村地區高5%到10%。城市地表覆蓋多是隔水層,不透水。雨水多了後排不掉。
雖然有下水道,但是「國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車」,我們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地上21世紀,地下上世紀50年代。城市規劃建設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輕地下,輕基礎,輕底子。
城市地勢低,外來洪水容易入侵。城市往往建設在地勢地平的地方,導致外來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城市預防及應對災害能力不足,機械排水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