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麋鹿多生活在中國哪裡

麋鹿多生活在中國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02 15:10:17

Ⅰ 麋鹿生活在什麼地方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與大熊貓齊名媲美。它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俗稱「四不象」。根據大量化石和歷史資料推斷,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瀕臨滅絕的境地,最後的滅絕地點,可能是江浙濱海一帶。人工馴養的麋鹿,1900年在北京皇家獵苑「南海子」被入侵的八國聯軍洗劫一空。至此,麋鹿在中國絕跡。

麋鹿野生種群早已絕跡,現在世界上僅存的近2000頭麋鹿均為人工豢養。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和中國林業部的共同努力下,來自英國七家動物園的39頭麋鹿返回故鄉棗野生麋鹿最後滅絕的地帶---江蘇大豐,放養在大豐麋鹿保護區。這里林茂草豐,人跡罕至,是麋鹿野生放養的天然理想場所。適宜的生境加上保護區工作人員的精心管護,麋鹿種群已由86年引進的39頭發展到95年233頭,其野生種群數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

Ⅱ 麋鹿分布在哪裡

麋鹿是屬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研究人員從已知的近200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推斷出,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南到浙江,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麋鹿的發展曾達到過鼎盛,但商周以後由於各類認為及自然的因素使它們迅速的衰落了下去。

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的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它們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的繁盛,它們的分布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西到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麋鹿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後來元朝的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野生麋鹿捕捉運到北方圈養以供游獵。而自然界的野生麋鹿已經滅絕,在朝鮮和日本也曾發現過麋鹿化石。而人工飼養的麋鹿,到了19世紀時也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的一群。後來麋鹿又經過被國人的獵殺以及外國人的偷運,在中國境內竟然消失的無影無蹤。後又經過多方面的努力,麋鹿終於又重回祖國,並在得到很好的照顧之後,又開始新的繁衍生息。

Ⅲ 麋鹿生活在中國的那個方位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

元朝時,為了供游獵,殘余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

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之後有更多的麋鹿回歸家鄉,並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麋鹿的生活習性:

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

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也相對溫和,沒有激烈的沖撞和大范圍的移動,角斗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失敗者只是掉頭走開,勝利者不再追斗,很少發生鹿之間的傷殘現象。公鹿占群後,其他公鹿窺視母鹿時、占群公鹿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趕走對方。

Ⅳ 麋鹿又名「四不像」,它喜歡生活在哪個地區

麋鹿又名“四不像”,它是原產於中國的長江中下游的沼澤地帶,後來由於氣候以及人為因素導致數量急劇減少,生存的空間也越來越小,現在一般都是生活在中國遼寧以南的廣大東部地區。

麋鹿原產於中國的長江中下游,一般是沼澤地帶比較多。一路比較喜歡游泳,而且是非常合群的動物。曾經還廣泛的分布在東南亞地區。但是後來因為自然和人為因素,導致麋鹿在漢朝末年的時候就已經差不多絕種。在元朝的時候,迷路為了供皇室的人游獵 ,將少量的麋鹿送到了皇家獵苑進行飼養。在19世紀的時候,基本上只有北京的南海子有一群麋鹿,而且後來被西方國家發現後,就被捕捉了,基本上在中國就沒有了。直到1983年的時候英國才送回一些麋鹿到中國,後來慢慢的麋鹿才回歸到中國,並且放生到野外。

Ⅳ 麋廘生活在我國哪個省份

(一)別名四不象,屬於鹿科,學名為 Elaphurus davidianus。

體長約200厘米,體重100(雌)~200(雄)千克,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
俗稱四不象。僅雄鹿有角,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健膜,
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行走。夏毛紅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

由化石資料推測,麋鹿原產於我國東部濕潤的平原、盆地,北起遼寧,南到海南,西自山西、湖南,東抵東海都有分布。為草食動物,取食多種禾草、苔草及鮮嫩樹葉。喜群居,發情期一雄多雌;通常7月份開始交配,懷孕期315~350天,每胎產1仔。

原產於遼寧、華北、黃河和長江中下游。18世紀我國野生糜鹿種群已經滅絕,僅在北京南苑養著專供皇家狩獵的鹿群,後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盜運國外。1985年以來,我國分批從國外引回80多隻,飼養於北京南苑和江蘇大豐縣。在散放的江蘇省大豐縣已建立麋鹿自然保護區,為麋鹿在自然界恢復野生種群而開展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二)麋鹿是中國特有的物種,但它的正式英文學名卻以外國人的姓氏命名;它曾在中國生活了數百萬年,20世紀初竟在故土絕跡;20世紀80年代,它又遠涉重洋,重返故鄉。麋鹿曲折的命運,使它成為世人關注的對象。

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於距今200多萬年前,距今約1萬年前到距今約3000年時最為昌盛,中國境內無論是麋鹿化石點的數目或某個化石點的標本數量都極為豐富。但在距今約3000年的商周時期以後卻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後絕跡。

多數麋鹿專家認為,麋鹿絕跡的重要原因是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大量獵捕,造成了麋鹿種群災難性的減少。同時,各地許多沼澤或近海低窪荒地被開墾成為農田,使只適於在沼澤地帶棲息的麋鹿沒有了容身之所,成為平原地區最早的生態災難的犧牲者。

野生麋鹿的最後棲息地是長江口附近沿海地區。盡管麋鹿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及中部地區的長江南北,但主要分布中心仍在長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區。它們十分喜愛溫暖濕潤的沼澤水域,甚至喜歡接觸海水,銜食海藻。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位於這一區域,這里麋鹿化石密集分布,從1967年至1998年先後出土麋鹿化石12處。考古發現,1萬年至4000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數量,大致與家豬骨骼數量相當。

從春秋戰國時期至清朝,古人對麋鹿的記述不絕於書。它不僅是先人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孟子》中記述,「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這證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園囿中已有了馴養的麋鹿。

漢朝以後,野生麋鹿數量日益減少。元朝建立以後,善騎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從黃海灘塗捕運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孫們騎馬射殺。野生麋鹿逐漸走向滅絕。到清朝初年,中國已只有一群約二三百隻的麋鹿圈養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這時候,國際動物學界還不知道麋鹿的存在。

1865年秋季,法國博物學家兼傳教士大衛在北京南郊進行動植物考察,無意中發現了南海子皇家獵苑中的麋鹿。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動物分類學上尚無記錄的鹿。大衛以20兩紋銀為代價,買通獵苑守卒弄到了兩只麋鹿,製作成標本。1866年,他將標本寄到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被確認為從未發現的新種,而且是鹿科動物中獨立的一個屬。從此,麋鹿學名被稱為「大衛鹿」。1866年之後,英、法、德、比等國的駐清公使及教會人士通過明索暗購等手段,從北京南海子獵苑弄走幾十頭麋鹿,飼養在各國動物園中。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濫,洪水沖垮了獵苑的圍牆,許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飢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強劫殺一空,麋鹿在中國本土滅絕。

隨著時間的流逝,圈養於歐洲一些動物園中的麋鹿紛紛死去,種群規模逐漸縮小。從1898年起,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出重金將原飼養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衛普等地動物園中的18頭麋鹿悉數買下,放養在倫敦以北佔地3000英畝的烏邦寺庄園內。這18頭麋鹿成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二戰時,這個種群達到255頭,烏邦寺庄園因害怕戰火,開始向世界一些大動物園轉讓麋鹿。到1983年底,全世界麋鹿達到1320頭。

麋鹿的故鄉中國希望麋鹿能重返家園。1956年和1973年,北京動物園分別得到了一對和兩對麋鹿,但因繁殖障礙和環境不適,一直未能復興種群。

1985年,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努力下,英國政府決定,倫敦5家動物園向中國無償提供麋鹿。1985年8月,22頭麋鹿被用飛機從英國運抵北京,當晚運至南海子原皇家獵苑,奇獸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國最後消失的地方。1986年8月,39頭麋鹿從英國經上海運抵江蘇省大豐市,麋鹿重新回到它的野生祖先最後棲息的沿海灘塗。

現在,中國已在北京、江蘇省大豐市、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陽縣等地實施麋鹿散養計劃,目前已形成種群,全國已有麋鹿2000多頭。江蘇大豐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目前已有麋鹿648頭,有效種群已達到50個,這表明這個保護區已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麋鹿基因庫,麋鹿的遺傳基因已不會再流失。2003年3月,世界第一頭純野生的麋鹿在大豐麋鹿保護區內出生。

參考資料:http://animal.ioz.ac.cn/species/verte/mammal/milu.html

Ⅵ 麋鹿的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繁盛,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分布西從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在朝鮮和日本也發現過麋鹿化石。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麋鹿捕捉運到北方以供游獵。在自然界已經滅絕。到19世紀時,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約200-300頭。1866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甫發現並命名拉丁種名,各國公使用賄賂、偷盜等手段,為自己國家動物園搞到幾只。1894年永定河泛濫,沖毀皇家獵苑圍牆,殘存的麋鹿逃出,被飢民和後來的八國聯軍獵殺搶劫,從此在中國消失。
野生的麋鹿雖然絕滅了,但是通過放養,最終在中國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種群。1986年8月從英國烏邦寺迎歸了20頭年輕的麋鹿,放養在清代曾豢養廉鹿的南海子,並建立了一個麋鹿生態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7年8月,英國倫敦動物園又無償提供了39頭麋鹿,放養在大豐麋鹿保護區至今,這兩處的麋鹿都生長良好,並且繁殖了後代。

閱讀全文

與麋鹿多生活在中國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siap是什麼意思 瀏覽:890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欄應該標注什麼區別 瀏覽:71
伊朗總統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801
印度貨幣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13
越南鐵路時速為多少 瀏覽:717
俄語義大利怎麼說 瀏覽:714
英國警察在什麼地方 瀏覽:789
印尼話bo什麼意思 瀏覽:660
伊朗市有多少鄉鎮 瀏覽:263
印度獨立後的工業部門有哪些 瀏覽:469
中國最高學府是哪個 瀏覽:458
什麼是中國公民的 瀏覽:156
印度大壩薩爾瑪在哪裡 瀏覽:200
英國進口晶體什麼價格 瀏覽:109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2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