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城市有油桐之鄉

中國哪個城市有油桐之鄉

發布時間:2022-11-02 15:28:57

⑴ 十堰有什麼特產哪

一、房縣黑木耳,湖北省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房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介於大巴山和武當山之間,是中國著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縣、「木耳之鄉」。房縣黑木耳因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贏得「房耳」盛譽。因其「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

二、均州名曬煙,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均州名曬煙產地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由於秦嶺山脈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庫的「湖泊熱效應」及垂直地貌影響,構成了優越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相對濕度大」的山地氣候特點,適宜種植煙草。

三、房縣香菇,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房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均溫10-15℃,晝夜溫差明顯;年均空氣相對濕度75%;年日照時數1700-2000小時,適宜種植香菇。房縣香菇的菇形緊湊,形狀有半球型、扁半球型、傘型或扁平型,銅鑼邊,菌柄較短,菌褶金黃。花菇菌蓋略呈褐色、花紋明顯色白,厚菇、薄菇菌蓋呈褐色或淡褐色。色鮮、肉厚,為菇中上品。

四、竹山綠松石,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竹山縣綠松石開採的歷史可上溯到4000年前,主要是滿足歷代王朝皇室貢品所需。竹山綠松石是隱晶質集合體礦物,基質顏色極具特徵性,多為天藍色、蔚藍色、藍綠色、綠色、黃綠色等,伴生礦物顏色多為黑、白、綠、黃色等。

五、竹溪黃連,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竹溪縣黃連種植歷史悠久。1956年,竹溪桃源區(現桃源鄉)被國務院授予「中國黃連之鄉」稱號,並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錦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縣黑木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均州名曬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縣香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山綠松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溪黃連

⑵ 河池各個縣被譽為什麼

巴馬----長壽之鄉
大化----水電之鄉
南丹----有色金屬之鄉;中國的錫都;礦物學家的天堂
都安----沙紙之鄉;喀斯特地貌博物館
宜州----蠶繭之鄉;劉三姐故鄉
環江----香豬之鄉(五香:香豬,香鴨,香牛,香菇,香粳米)
東蘭----將軍之鄉;銅鼓之鄉;板栗之鄉;三烏雞之鄉
鳳山----黃金之鄉
羅城----劉三姐的第一故鄉
天峨----山雞之鄉;油桐之鄉;金花茶之鄉

⑶ 油桐子市場前景如何

油桐被稱為「黃金樹」,它的種植前景是很不錯的,油桐在我國南北方都可以種植,這種植物生長速度很快,油桐樹上結的油桐籽可以榨出桐油,是上好的工業原料,因此油桐是價值很高的經濟作物。油桐不僅生長快,結果量也很大,一棵油桐樹能結300斤果實,屬於高產作物,近年來,油桐這個品種受到重視,價格行情也開始回升,桐油可供國內市場,也可以出口到國外,種植油桐可以幫助農民增收。

⑷ 貴州省正安縣有些什麼特產

最出名的當屬野木瓜,其中還有:茶葉、蠶桑、方竹筍、油桐、獼猴桃、中葯材等。
正安縣被譽為中國野木瓜之鄉」、「油桐之鄉」、「「全國優質蠶繭出口基地縣」、「全省重要的優質茶葉生產基地縣」、「全省優質烤煙生產基地縣」、「貴州省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縣」、「貴州省優質肉牛生產基地縣」

⑸ 鎮遠古城解說詞

鎮遠縣位於貴州東部,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凹處。鎮遠縣就處在這個凸凹結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稱鎮遠為「湘黔門戶」,確是慧眼獨具。

全縣東西長85公里,南北寬60公里,東部狹長而西部較寬,略呈三角狀,總幅員面積為1878平方公里(合285萬畝),東面與湖南新晃接壤;東北部與本省玉屏縣相連;西鄰旋秉;南界劍河、三穗;北連岑鞏、石阡。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

全縣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溫煦。年平均氣溫為16.4℃。月平均氣溫以7月為最高,為26.6℃。元月最低,為5.2℃。

鎮遠是全國油桐主要產區之一,歷史上稱鎮遠為「油桐之鄉」。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稱接桃)、姜黃李、大板栗等,果碩質優,深受歡迎。

據史書記載,鎮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稱「荊蠻」。

追本溯源,古代的鎮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宋紹定元年(公元1226年),賜名鎮遠州,「鎮遠」這一名稱從此沿用至今。

鎮遠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設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在2000多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這里的漢、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在保持各自傳統特色的同時,不論是在經濟、文化或風情、習俗等方面,都閃射出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祥瑞之光,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和睦的贊歌,共同締造了鎮遠這庄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黔東重鎮」、「苗鄉古城」之稱的多民族傳統文化並存的「迷宮」。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鎮遠被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這里群山聳翠,諸水流青。古老而美麗的舞陽河像「太極圖」旋繞在府衛兩城中間,兩座大石拱橋像兩條紐帶橫架河上,連結兩城。鎮遠自古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陸要沖,也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之地,有「南方絲綢之路」要津之美稱。明太祖朱元璋興師入黔,貴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靄翠,派人獻牛羊、糧米、氈等物,迎王師於鎮遠。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理學家貴州書院奉詔調任江西廬陵,赴任時取道鎮遠,買舟由舞陽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緬甸大使直也托紀卸任回國時也是途經鎮遠。據說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少年時隨師傳經佈道,曾到過鎮遠青龍洞,留下深刻印象。50年代初,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他曾向周恩來總理詢問過青龍洞。周總理回答他說,青龍洞是個有佛殿樓閣的古建築群,在我國貴州鎮遠縣城郊,現保存基本完好。70年代初,「戰備路」——湘黔鐵路工程即將上馬,設計方案上報國務院,周總理在審定方案時,曾提出經由線路必須經過鎮遠。這里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要沖,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明弘治初年,鎮遠太守周瑛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之說。《苗疆聞見錄》上也有「欲據滇楚,必占鎮遠」的論述在我國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吳敬梓不惜以三個回目的篇章,較翔實生動地描寫了湯總兵與苗族首領別庄燕在鎮遠的攻守進退和當時當地的.風土民情。叱吒風雲、虎門揚威的晚清愛國名將林則徐,曾三次路經鎮遠,他在《鎮遠道中》一詩里對這里雄奇的山川和險要的地勢發出了「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的驚嘆。

民初襄助蔡鍔「倒袁護國」的名將李烈鈞,進駐鎮遠,軍旅之餘,於青龍洞、蓮花亭等處題寫了「牂牁江上雨如絲,彩雉分明賦載馳。薏苡滿車依石室,荒藤入夢拜孤祠。三軍熙勃魚龍動,十載丹誠草木知。欲挽銀河滌蒼昊,長風直待發萍時。」和「乾坤入釣竿」等詩詞。抗日戰爭中期,愛國將領馮玉祥到此視察軍事民情,召喚民眾奮起抗戰,驅逐日寇,收復失地,奮筆親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於一所學校的牆壁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時,紅二、六軍團,九軍團等紅軍將士,在這里戰頑敵,征腐惡,奪路西進。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王震、羅炳輝、肖克等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跡。

由於古往今來,鎮遠所處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地貌獨特,加之行政建置和經濟開發較早,在2000多年的悠悠歲月中,苗、侗、漢等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留存下許許多多的文物古跡,有的地段甚至成群連片,大多具有重要的科學考察、研究和觀光價值。歷經滄海桑田,有的已被歲月風塵所湮沒,但至今仍保存有古建築、古城垣、古墓葬、古關隘、古驛道、古橋梁、古碼頭、占巷道、古泉井、古民居就多達200多處,其中屬於國務院、省、縣三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近百處。蜿鋌曲折於衛城河沿及府城石屏山上的兩座古城垣,總長5.1公里,高4一5米,氣勢巋然,雄奇險峻,被人譽為「苗嶺長城」。臨河洞開的兩座古城門,至今保存完好。明末清初鼎盛時期,在鎮遠城內建立起以商賈為主體的會館就有「兩湖」、「江西」、「四川」、「福建」、「秦晉」、「兩粵」等八大會館和萬壽宮戲樓、東岳廟戲樓、火神廟戲樓、北極宮戲樓等12座。有以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青龍洞古建築群為代表的「七寺八閣九座廟」等古建築。青龍洞是貴州境內建築規模最大,構造最精巧,融儒、釋、道三教為一體的古建築群落,單體建築就有35座,佔地面積(包括跨臨水面)2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它既有園林韻味,又具寺院風格。漫步古城頭,舉目遠眺,宛如一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的水墨畫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士元老先生稱它是一幅「宋元明畫山居圖」。這組構置精妙的古建築群,在懸崖上採用「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築台」等多種建築工藝,使其呈現出「洞中建摟」、「樓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揚先抑」、底層吊腳、閣樓懸空的獨特風格。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這是一處全國不可多得的中原建築形制與貴州苗村侗寨吊腳樓於欄式建築巧妙結合的建築群。一位建築學家說:積麥山洞窟群舉世聞名,青龍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頂這一點上可與之比高;山西懸空寺蜚聲中外,青龍洞在建築藝術的精湛上較之更勝一籌。青龍洞是我國古建築洞窟群落中離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園林本色的一處得天獨厚、引人入勝的觀光游覽勝地。

這里不僅有名聞遐邇的文物名勝,也有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跡。1934年至1936年,紅軍長征曾三過鎮遠,留下了任弼時、賀龍等紅軍將士的足跡,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全國僅存的馳名中外的「和平村」舊址,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和平村」原系******軍政部下屬的第二日本俘虜收容所,設於衛城十字街南側五雲山下的清代鎮遠總兵署中軍衙門。先後關押日軍俘虜700餘人。因受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優待敵軍俘虜政策的影響和感召,同時得到重慶「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總部」負責人、反戰著名作家鹿地亘和夫人池田幸子的積極組織發動,鎮遠收容所中一部分有了覺悟的日軍俘虜志願組織起來,成立「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和平村工作隊」(收容所由此也稱「和平村」)。盟員們積極從事反戰宣傳,有的還到前線向日軍喊話。在「和平村」內,製作手工藝品到市場出售,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這些對於瓦解日軍,改造俘虜,改善和活躍盟員物質文化生話,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日本人民反戰同盟的工作,周恩來領導的南方局就曾委派陽翰笙、馮乃超等直接負責這一統戰工作。鹿地亘多次訪問鎮遠,他撰寫的《和平村記——俘虜收容所訪問記》一書出版發行後,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國際紅十字會特派一名瑞土人士來「和平村」考察,給予了很好的評價。從此,鎮遠「和平村」的名稱累累見諸於世界各地報刊,傳揚海內外。1982年到1987年,原日本人民反戰同盟「和平村」工作隊隊長長谷川敏三先後三次率領老盟員重訪故地,撫今追昔,思緒萬千。他們一進入鎮遠地界,就立即屈膝跪地,遙向鎮遠,頂禮膜拜。他們滿懷深情,感慨系之,說鎮遠是他們的「再生地」,「第二個故鄉」;「和平村」是反侵略、反霸權的大學校,要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他們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親屬及千千萬萬的日本人——要與中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戰。

鎮遠境內居住著漢、苗、侗、土家、布衣等多個民族,民族風情濃郁,民間習俗多樣侗族的「三月三」歌節,苗族的「六月六」吃新節,以及個民族共有的端午龍舟節,都是世代相傳、熱鬧非凡的萬人盛會。

鎮遠名特產甚多。天印綠茶、陳年道菜、青酒及民族刺綉品馳名遐邇。

如今鎮遠的交通已十分方便,湘黔鐵路和湘黔公路穿境而過。古鎮新城,不僅是黔東南一帶的物質集散地,同時也是黔東南旅遊交通樞紐。在它周圍,著名景點密步:西有施秉縣和雲台山、黃平縣和飛雲崖,北鄰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南下可觀賞侗寨鼓樓、花橋、北上東行可游覽湖南張家界......昔日林則徐所述的「望之若無城」,早已成歷史掌故,鎮遠名揚八方,才更顯古城風采。

⑹ 油桐分布在中國哪些地方

油桐又名桐油樹、三年桐、罌子桐,大戟科,油桐屬。落葉喬木,樹高12m,樹冠扁圓形。樹皮灰褐色。小枝無毛。葉卵形或橢圓形,長5~15cm,寬3~12cm,先端短尖,基部平截或心形,全緣,有時3~5淺裂,葉基具2紫紅色扁平無柄腺體。雌雄同株,花大,白色,

有淡紅色條紋,先於葉開放。核果卵球形,徑4~6cm,平滑,具細尖頭。種子3~4粒,橢圓形。花期3~4月,果熟期10~11月。產淮河流域以南,以四川、湖南、湖北栽培最為集中,貴州、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安徽、陝西、雲南、河南、甘肅、江蘇等省、自治區也有栽培。越南亦有分布。

⑺ 十堰有什麼好玩的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產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產、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里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里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和恐龍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龍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產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里,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卷。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龍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龍骨架化石
十堰主要旅遊景點:武當山 ·紫霄宮·南岩宮 ·丹江大壩 ·太子坡 ·玄岳門 ·瓊台三觀 ·五龍河 ·小太平洋 ·遇真宮 ·磨針井 ·元和觀 ·金殿 ·五龍宮·飛升崖 ·老營 ·龍頭香 ·玉虛宮 ·天柱峰 ·黃龍洞 ·賽武當自然保護區 ·四方山植物園 ·人民公園 ·伏龍山·太和宮 ·復真觀 ·松濤山莊
黃姜:黃姜乃千秋產業,是提取皂素類激素葯的理想原料。可以生產出3000多種產品,我國巳生產近200種,如雙稀、黃體酮、催產素、避孕葯、雄激素、孕激素、醋酸強的松等系列戶品。此外,黃姜中所含的澱粉和纖維也是食品、印染輕工業的輔助原料。世界上墨西哥和中國為皂素大國,近年來,墨西哥產量下滑,我國已躍居首位,而鄖西得天獨特的自然條件成為黃姜生長最理想的家園。2000年,鄖西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黃姜之鄉",2001年,鄖西縣鮮姜產量達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鄖西縣黃姜"野轉家"起步早,黃姜高產高含量栽培技術與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已在全國率先制定並發布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黃姜行業地方標准。

魔芋:屬天南科多年生球莖植物,魔芋精粉被稱為"東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醫葯、化工原料,遠銷東南亞各國。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烏蘭巴托榮獲國際商工貿產品博覽會金獎;1999年,"雙竹"牌魔芋面條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99中國國際農業覽會優質獎,竹溪縣被授予"魔芋之鄉"稱號。全縣種植魔芋面積達到2.8萬畝,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系列食品加工能力達到6000噸。

黑木耳:十堰市櫟類資源豐富,耳林面積為120萬畝,生產黑木耳具有悠久歷史,並以其生產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好而名揚中外。1984年以來,全市的年產量大體保持在600-800噸,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達到1084噸。1994年,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產量仍達593噸。黑木耳主產地為房縣,多年產量都在100萬斤上下,名列全國第一。1981年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對全國黑木耳營養成份的分析測定,房耳以吸水能力強、營養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鮮美而名列前茅。

油桐:油桐是十堰市拳頭經濟樹種之一,十堰油桐的集中產區為鄖縣和鄖西縣,其中:鄖西的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優。在1977年全國油桐會議上,被國務院命名為「油桐之鄉」。

龍須草:龍須草是十堰市著名的土特產品。素有「十堰三大寶,苞谷、紅薯、龍須草」之稱。十堰龍須草葉窄、綿軟、纖維長、拉力強、含硅量比一般龍須草低3%,為全國最佳品種之一。龍須草的用途十分廣泛,用其編織草毯,遠銷歐美各國。龍須草還是製造普通白紙、打字紙、復寫紙以及多種高級工業用紙的優質原料。

五倍子:五倍子又名百蟲倉,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主產區為竹山縣,該縣同時也是湖北和全國生產五倍子的大縣之一。該肚倍個兒大,單寧酸含量高,又是全國最佳品種之一。1985年,竹山縣在中國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和雲南紫膠所的幫助下,興建了一個以加工五倍子為主的林產品化工廠,年生產工業單寧酸、工業沒食子酸、TMP等5種系列產品,其工藝技術、設備均居國內領先地位。1987年投產以來,產品暢銷國內,並遠銷日、美、法等國。

生漆:十堰市生漆生產歷史悠久,生漆是本市傳統出口土特產品之一。全市常年產量在100噸上下,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竹溪縣是十堰市生漆集中產地,也是全國主要基地之一。竹溪大木漆是全國五大名漆之一,1988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土產商品知識》將竹溪大木漆收錄入書。

茶葉:「高山雲霧出好茶。」十堰市的地理氣候資源非常適宜生產茶葉,1980年至今的15年間,茶葉產量平均以9%的幅度向上遞增。自1980年以來,全市有許多品種多次在省以上茶葉質量評比中獲獎。其中竹溪縣生產的「龍峰茶」1984年獲湖北省農牧廳優質產品獎,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竹山縣創制的「聖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優茶鑒評中被認定為鄂西北山區名茶新秀,被選入香港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優良名優食品》一書的目錄;張灣區生產的「鳳凰劍毫」和「鳳凰毛峰」兩個品種在1993年湖北省名優茶評比中,獲省級「優質茶」稱號;1994年湖北省茶葉質量評比,十堰市共有18個品種分獲特等獎、一等獎和優質獎。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貿易與科技博覽會上,竹溪縣生產的「五葉牌」龍須膠股蘭保健茶,「家園牌」青龍劍茶和「三葉牌」獼猴桃果茶分別榮獲金獎。

杜仲:是十堰市較有名氣的土特產品之一。五縣一市都有種植,面積現發展到18.2萬畝。其中鄖西縣黑山杜仲場面積達6000畝以上,為全國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杜仲是一種落葉喬木,目前多作葯用,是一種稀有葯材。

嗯,添加一點:
野生獼猴桃.
板栗 野生的多 種植的也不少

⑻ 鎮遠古鎮導游詞

鎮遠古鎮導游詞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是導游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導游詞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鎮遠古鎮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鎮遠古鎮導游詞1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到「湘黔咽喉,太極古鎮」鎮遠古城來參觀游覽。鎮遠縣位於貴州省東部,全縣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48%。千百年來,她以山川奇秀、風光秀麗、文化內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風情濃郁而聞名遐邇。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我們鎮遠的四張金名片?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一一介紹吧!

第一張金名片就是「文化之州」。鎮遠歷史悠久,是我國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縣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公元前220x年,漢高祖劉邦就在這里設立了元陽縣。直到宋代年間,取「威震四方」的寓意,將這里稱為鎮遠。請大家看車窗外,碧綠如帶的舞陽河水穿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倒「S」型,把鎮遠城一分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天人合一的太極圖古城風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鎮遠稱為「太極古鎮」。

第二張金名片是「生態之州」。鎮遠縣自然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主要為黔東灰岩山原常綠櫟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和馬尾松林地區。鎮遠縣的森林面積11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41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58%。野生植物非常豐富,含有國家多種一級保護植物,比如說南方紅豆杉、銀杏等。

第三張金名片為「美酒之州」。整個貴州目前一共有兩大酒谷,我們鎮遠的舞陽河青溪鎮就是其中之一。鎮遠現在最有名的酒當數花酒,它不添加任何東西,是用鮮花釀造出的一種美酒。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具有濃郁的鮮花芳香,又有甘醇的白酒氣息,這種酒無色、清澈、透明。目前貴州花酒酒業有限公司可是中國唯一一家用可食用純鮮花釀造白酒的企業,它的鮮花釀酒工藝是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苗族祖傳下來的,到現在已有近320x年的歷史了。

這最後的一張金名片就是濃郁的民族風情。目前在鎮遠居住著漢、苗、侗、土家、布衣等多個民族,民族風情濃郁。到現在這里還保存著幾百年前「寨寨有長號、戶戶吹嗩吶」的尚寨鄉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節,苗族的「六月六」吃新節和端午龍舟節等,都是世代相傳的萬人盛會。在縣城南39千米處,還有一個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的侗寨一~報京。這是中國最大的北侗村寨,是貴州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村寨,也是人們體驗古樸民族風情的最佳選擇。接下里就請大家隨我一起步人鎮遠去感受一下這里特有的古鎮風情吧!

鎮遠古鎮導游詞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我們是你們此次鎮遠之行的導游xx,大家可以叫我xx。

也曾舞陽泛輕舟,青山嫵媚人溫柔,照影時見風擺尾,臨波又是龍抬頭。

這是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所寫的《舞陽河泛舟》,文中那世外桃源之美,令無數人為之嚮往,而這條河自古就是古城鎮遠的魂魄。它自西向東呈「S」形蜿蜒貫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山水城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獨特太極古城風貌,中外遊客也親切的稱它為「東方威尼斯」。

位於貴州東南部的鎮遠,自秦昭王三十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說到鎮遠的得名,這得最蒴到宋朝時期,相傳這蒙古大軍要攻宋,必須要從鎮遠經過,當時他們從甘肅過了四川佔領了雲南打到了貴州,到了我們貴陽以後緊逼到了鎮遠,很多年過去久攻不下,後來沒辦法只能改道,當時的朝廷就認為是鎮遠鎮住了遠來攻宋的蒙古大軍,遠鎮一方,因此,賜名「鎮遠洲」。在1986年鎮遠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值得驕傲的是當時眾多的名城當中,只有平遙、麗江和鎮遠沒有一個專家持反對意見,全票通過。

鎮遠在明朝的時候屯了大量的軍隊,朝廷讓全國各地的商人來鎮遠經商,到了清代的鼎盛時期,舞陽河兩岸居民房達到三千六百多幢,7000多戶,那個時候全國各地的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大批涌進鎮遠,我們強調著鎮遠的繁華就有人問了說,您能不能打個比方來告訴我鎮遠繁華到哪個地步?您來往這邊看。這照片上的老人叫舒萬齡,是湖南芷江人,他們家家境非常貧困,因為在芷江做生意做不下去了,舉家遷到了鎮遠,在鎮遠租了個很小的豬圈經過改造做起了醬醋生意,發家以後聽說我們新大橋修建需要資金,他出了4萬銀元,在抗美援朝的時候還購了一架戰斗機給我們國家,得到過x的好評。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個那麼普通的醬醋商能發家成這樣,那其他的`商人就更不用說了。

朋友們,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府城,這府城以牌坊為單位,我們當地流傳的一句關於府城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頭牌一枝花,二牌賽過她;三牌金錁鋪,四牌油炸耙;五牌開馬店,六牌爛豆渣。」您聽了以後一定會問到底什麼意思呢?指的是頭牌的姑娘長得漂亮,二牌官宦千金賽過頭牌的姑娘,三牌是富商雲集地,四排是風味小吃特別的多,五排是馬幫聚集地,六牌是青樓煙花之地,而爛豆渣就是六牌的別稱了。您一定可以從這句順口溜中想像出當時的鎮遠是怎樣的繁華了吧。

鎮遠古鎮導游詞3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鎮遠古鎮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湘黔鐵路、株六復線、320國道、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銅仁、湖南芷江和貴飛機場分別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縣境東界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地區的石阡,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鎮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

鎮遠是以軍興商的地方,這里的各種文化在這里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特色的包容文化。而我們現在所走進的有「歪門邪道」之稱的古巷子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代表。大家會發現鎮遠這些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門,門都開在東南或西南方,這是是財不露白並有避煞之意。這門一歪,道一斜就被稱作歪門邪道。我們現在看到的封火牆,最高達10米,這封火牆的造價很高,因為用的是豆腐、糯米、泥巴、桐油、石漿、泥灰參雜而成。您想想吃的糯米往牆上敷是什麼概念?鎮遠的古驛道特別的多,說到最重要的驛道那就是這座正逢康熙60大壽修建的祝聖橋,因為舞陽河是直達長江的,所以當時東南亞一帶的比如說緬甸的、泰國的、寮國的想進入咋們中原,鎮遠呢就是必經的地方,所以在鎮遠的明史上用了四句話來概括鎮遠的重要性"欲通雲貴、先守鎮遠。欲據滇楚、必占鎮遠",後來鎮遠知府汪炳敖在橋上建了這座「魁星閣」,我們可以從柱子上的對聯:「掃盡五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劈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去感受古城悠久的文化。

來到我們鎮遠呢,如果您想給親朋好友帶些特產回去,我建議大家帶鎮遠著名的青酒,就像著名的影星劉青雲說的喝杯青酒交個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我們鎮遠人民的朋友。

當然,除了這四張旅遊品牌名片,來到鎮遠總能感覺到它的安逸、閑適、自然,走在街道上,我們會發現這里沒有接踵的人流,時間緩緩流淌,街巷依舊那麼安靜,古巷城垣,石瓦青磚,以及那些散落在古鎮各個角落的古建築,無不在訴說昔日的文明與輝煌。到了夜晚,鎮遠迷人的夜景同樣會讓你沉醉,每每夜幕降臨,沿河兩岸的當地人家,都會點亮燈籠,燈光裝飾的亭台樓閣,倒映在河水中,如詩如畫,五光十色,有古鎮的美麗,也有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會讓大家沉醉其間,流連忘返。

朋友們,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鎮遠獨特的文化,相信我們今天的「鎮遠時光」一定能夠讓你感受到了它的與眾不同,同時我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於我工作的支持、配合和理解。來到貴州,走過每一片土地,你都能發現其中的美麗和神秘,希望大家下次再來貴州,再一起去貴州的北線旅遊區,去品美酒;再一起去西線旅遊區,去賞瀑布,感受大自然對於貴州的厚愛和饋贈;再一起去南線旅遊區,去探索神秘幽深的世界綠色喀斯特寶庫。期待大家的到來,我在貴州等著你們!

鎮遠古鎮導游詞4

鎮遠古鎮位於貴州東部,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凹處。鎮遠縣就處在這個凸凹結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稱鎮遠為「湘黔門戶」,確是慧眼獨具。

鎮遠古鎮東西長85公里,南北寬60公里,東部狹長而西部較寬,略呈三角狀,總幅員面積為1878平方公里(合285萬畝),東面與湖南新晃接壤;東北部與本省玉屏縣相連;西鄰旋秉;南界劍河、三穗;北連岑鞏、石阡。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

鎮遠古鎮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溫煦。年平均氣溫為16。4℃。月平均氣溫以7月為最高,為26。6℃。元月最低,為5。2℃。

鎮遠古鎮是全國油桐主要產區之一,歷史上稱鎮遠為「油桐之鄉」。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稱接桃)、姜黃李、大板栗等,果碩質優,深受歡迎。

據史書記載,鎮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稱「荊蠻」。

追本溯源,古代的鎮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宋紹定元年(公元1220x年),賜名鎮遠州,「鎮遠」這一名稱從此沿用至今。

鎮遠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20x年)設縣至今,已有2220x年的歷史。在20x多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這里的漢、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在保持各自傳統特色的同時,不論是在經濟、文化或風情、習俗等方面,都閃射出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祥瑞之光,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和睦的贊歌,共同締造了鎮遠這庄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黔東重鎮」、「苗鄉古城」之稱的多民族傳統文化並存的「迷宮」。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鎮遠被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鎮遠古鎮導游詞5

鎮遠古鎮位於貴州東部,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凹處。鎮遠縣就處在這個凸凹結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稱鎮遠為「湘黔門戶」,確是慧眼獨具。

鎮遠古鎮東西長85公里,南北寬60公里,東部狹長而西部較寬,略呈三角狀,總幅員面積為1878平方公里(合285萬畝),東面與湖南新晃接壤;東北部與本省玉屏縣相連;西鄰旋秉;南界劍河、三穗;北連岑鞏、石阡。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

鎮遠古鎮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溫煦。年平均氣溫為16.4℃。月平均氣溫以7月為最高,為26.6℃。元月最低,為5.2℃。

鎮遠古鎮是全國油桐主要產區之一,歷史上稱鎮遠為「油桐之鄉」。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稱接桃)、姜黃李、大板栗等,果碩質優,深受歡迎。

據史書記載,鎮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世居著荊、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稱「荊蠻」。

追本溯源,古代的鎮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宋紹定元年(公元1226年),賜名鎮遠州,「鎮遠」這一名稱從此沿用至今。

鎮遠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設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在2000多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這里的漢、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在保持各自傳統特色的同時,不論是在經濟、文化或風情、習俗等方面,都閃射出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祥瑞之光,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和睦的贊歌,共同締造了鎮遠這庄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黔東重鎮」、「苗鄉古城」之稱的多民族傳統文化並存的「迷宮」。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鎮遠被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民初襄助蔡鍔「倒袁護國」的名將李烈鈞,進駐鎮遠,軍旅之餘,於青龍洞、蓮花亭等處題寫了「牂牁江上雨如絲,彩雉分明賦載馳。薏苡滿車依石室,荒藤入夢拜孤祠。三軍熙勃魚龍動,十載丹誠草木知。欲挽銀河滌蒼昊,長風直待發萍時。」和「乾坤入釣竿」等詩詞。抗日戰爭中期,愛國將領馮玉祥到此視察軍事民情,召喚民眾奮起抗戰,驅逐日寇,收復失地,奮筆親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於一所學校的牆壁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時,紅二、六軍團,九軍團等紅軍將士,在這里戰頑敵,征腐惡,奪路西進。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王震、羅炳輝、肖克等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跡。

鎮遠境內居住著漢、苗、侗、土家、布衣等多個民族,民族風情濃郁,民間習俗多樣侗族的「三月三」歌節,苗族的「六月六」吃新節,以及個民族共有的端午龍舟節,都是世代相傳、熱鬧非凡的萬人盛會。

鎮遠名特產甚多。天印綠茶、陳年道菜、青酒及民族刺綉品馳名遐邇。

如今鎮遠的交通已十分方便,湘黔鐵路和湘黔公路穿境而過。古鎮新城,不僅是黔東南一帶的物質集散地,同時也是黔東南旅遊交通樞紐。在它周圍,著名景點密步:西有施秉縣和雲台山、黃平縣和飛雲崖,北鄰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南下可觀賞侗寨鼓樓、花橋、北上東行可游覽湖南張家界......昔日林則徐所述的「望之若無城」,早已成歷史掌故,鎮遠名揚八方,才更顯古城風采。

鎮遠古鎮導游詞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各位今天的導游,我姓張,很高興能夠和各位一起游覽鎮遠古鎮,首先呢,我代表旅行社對大家的遠道而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在正式游覽前,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古鎮的傳說。傳說古鎮在建鎮之前,有一天,一位道行很深的道士爬上了河邊山巔,驚訝地發現S形的河道酷似一張太極圖,於是他想,如果在S形的河道兩側各建一座城池的話,就能夠形成「日月乾坤」、「陰陽相照」的局面,地方官員們對此深信不疑,於是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衛城和府城隔河相望的太極圖格局,這也就拉開了鎮遠太極圖上的千年文明的序幕。鎮遠有據可查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77年,即秦始皇統一中國前的56年。秦國滅掉楚國之後設置了黔中郡,鎮遠被納入秦國版圖,這就是鎮遠的歷史淵源。

鎮遠古城地處貴州東部,屬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地圖上看,東鄰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地方,恰似一個楔子,插入貴州東部的凹處,鎮遠剛好處在這個凸凹結合的地方,因此,古人也將鎮遠稱為:「湘黔門戶」。鎮遠離省會貴陽約340公里,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溫煦,年均氣溫16.4度,是您消暑避寒的最佳選擇。明清時這里曾先後設置「鎮遠府」、「鎮遠衛」,因此俗稱北岸為府城,南岸為衛城。沿河兩岸3.3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並列兩條長街,依山傍水,房屋鱗次櫛比,層樓重疊,四周翠林環繞,古剎古寺遍布,有「萬家燈火接叢林」一說。平靜的古城猶如一面明鏡,婀娜多姿的舞陽河穿城而過,宛如一條絲帶,驚艷了百年的古城,裝點了千年的文明。河上扁舟泛泛,一漿一漿,劃走了古鎮千年來的喜怒哀樂,兩岸居民素來以舟楫代步,所以古城又有了「東方威尼斯」的美譽。舞陽河哺育了世世代代的鎮遠人,是古鎮的母親河。

古鎮是個「鍾黔楚之秀氣,大天地之奇觀」的地方,有著許多令人叫絕的景觀。其中最具代表的要數「襟山帶水」、「貼壁凌空」、「三教合一」的青龍洞了。關於青龍洞,還有這樣的一個典故,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年少時是個和尚,他曾到過鎮遠。20世紀50年代,他與周總理會面時,還曾回憶起他在鎮遠遊行時住在青龍洞里的場景。有一副對聯是這樣的:「舞水無雙福地,黔山第一洞天」,說的就是青龍洞為舞水獨一無二的福地,黔山首屈一指的洞天。青龍洞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就在這里修建了真武觀,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又在這里修建了山川壇,然後又先後修建了朱文公祠、藏經樓、文昌閣等諸多建築。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真可謂:六百年滄桑巨變,終成國寶。這里洞奇、山靜、林幽,向來是儒釋道三教聖地,名揚東亞各國。

鎮遠雖是一座小山城,但它卻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昔日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通衢,湘黔滇古驛道的咽喉,歷史給這座古城留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除了我上面向大家介紹的青龍洞外,還有祝聖橋,和平村,周達文故居等等,除了這些文物,鎮遠還有其著名的十二景,它們分別是:石屏巨鎮,五老賓南,二仙拱北,燕磯漁唱,春江晚渡,平冒先聲,西峽瀑布,松溪夜月,龍山屯雲,東山銜月,古枸精忠,惠泉仙品,各種意味請大家身臨其境時再慢慢感受。下面就請各位與小張一起走進這古老神秘的鎮遠古城吧!

;

⑼ 羅甸縣的油桐在哪個鄉

摘要 您問的是盛產的地方油桐還是油桐公司。

⑽ 貴州的一個縣城

正安縣
正安縣位於遵義東北中位地帶,是貴州襟聯重慶的前沿,縣城北距重慶220公里,南距遵義140公里,貴陽295公里,是渝南、黔北經濟文化的重要交匯區域,古有「黔北門戶」之稱。全縣轄19鄉鎮,152個村(社區、居委會),59萬人,國土面積2595平方公里。由於自然、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是一個一產薄弱,二產貧弱,三產低弱,財政脆弱,城鎮化水平極弱的新時期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正安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是巴蜀文化、荊楚文化、與古黔北文化相互滲透交融發育的重要區域。是東漢儒學大師、教育家、貴州文化鼻祖尹珍先生的故里,尹珍文化在這里世代傳承和發揚,積淀了正安深厚的文化底蘊 。

正安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全縣有耕地46萬畝,林地138萬畝,水域4萬畝,可開發利用非耕地107萬畝,待開發的草山草坡70萬畝;全縣水能資源儲量28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2萬千瓦,已經省水電勘測設計院設計規劃的沙阡電站、毛家塘電站(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正待引資開發;全縣有中葯材品種1500餘種,佔全省品種資源的50%以上,野生動物160多種,有雲豹、金錢豹、毛冠鹿、大鯢等國家一、二、三類保護動物20餘種;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鋁土礦、含鉀頁岩、螢石等16種,開發價值極大。全縣綠色開發總面積已達45萬畝,綠色產業產值實現5000多萬元,以野木瓜、茶葉、蠶桑、方竹筍、油桐、獼猴桃、中葯材及草食牲畜等為主的綠色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市場前景看好,部份產業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現有大小綠色企業38家,已開發出系列綠色產品,野木瓜、牛肉乾、富硒茶、方竹筍等一大批綠色特色產品已走俏省內外市場,乃至國外市場。先後被授予「油桐之鄉」、「中國野木瓜之鄉」、「全國優質蠶繭出口基地縣」、「全省重要的優質茶葉生產基地縣」、「全省優質烤煙生產基地縣」、「貴州省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縣」、「貴州省優質肉牛生產基地縣」等稱號。

正安山川秀麗、景色迷人,境內屬典型喀斯特地貌,旅遊資源富有特色,極具開發價值。有百里桐花,千頃茶園,萬畝草場;有天樓雲海,頂菁日出;有馬溪河風光,楊柳溪風光,林溪河風光;有石筍凌霄,天池泛舟,南天一柱,古柏騰龍,風雨橋,公館橋;有尹珍墓、務本堂、八聖宮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遵義歷史名城紅色旅遊線與渝南金佛山、蜀南竹海、道真大沙河銀杉保護區等著名景區連線構面的中樞地帶,對構築黔北渝南旅遊產業經濟帶,有十分重要的區位優勢和承接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城市有油桐之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人為什麼不用付錢 瀏覽:516
義大利歌曲綠樹成蔭什麼調 瀏覽:63
伊朗什麼時候有海軍 瀏覽:39
越南老婆來中國有多少 瀏覽:483
義大利高中畢業去哪裡留學 瀏覽:239
印尼siap是什麼意思 瀏覽:892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欄應該標注什麼區別 瀏覽:73
伊朗總統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803
印度貨幣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15
越南鐵路時速為多少 瀏覽:719
俄語義大利怎麼說 瀏覽:716
英國警察在什麼地方 瀏覽:791
印尼話bo什麼意思 瀏覽:662
伊朗市有多少鄉鎮 瀏覽:265
印度獨立後的工業部門有哪些 瀏覽:471
中國最高學府是哪個 瀏覽:460
什麼是中國公民的 瀏覽:158
印度大壩薩爾瑪在哪裡 瀏覽:202
英國進口晶體什麼價格 瀏覽:111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