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北京、廣州三地大概有多少停車位,請各位大俠告之。
目前還沒人統計過、如果按人口比例來算是是可以算到的。100人當中就有一人有車就有一個車位,或200人、300人當中、、、現在人數統計到了,那車位也大概算到了。
目前廣州人口達1100多萬人
目前上海人口總量為1696.94萬人
目前北京人口已經突破3074萬人
❷ 我們現在有多少停車位
過去,業界普遍認為,我國城市中車輛車位比大致為1∶0.5。一些城市發布的數據更令人吃驚:截至2015年9月,廣州市登記在冊的規范停泊位約66萬個,汽車車位比約為1∶0.3;截至2015年6月底,蘇州的汽車保有量超過275萬輛,但市區停車位僅42.4萬個。
既然如此,為什麼市民還會感覺停車難呢?問題就出在車位供給的結構失衡上——市區外圍、新建城區、機關單位、封閉大院中閑置了許多車位,但老舊小區、城市中心地帶卻車滿為患、一位難求。就拿北京來說,居住停車需求與居住停車位比例應為1∶1,但實際只有1∶0.63,缺口達129萬個,致使夜間停車供需矛盾突出。
❸ 停車場有70個停車位,,現在停放了9排,每排7輛車,停車場還有多少個空閑車位
這個停車場有70個停車位,現在停了9排一排有7輛車,那麼就是7乘以9等於63輛汽車,這樣70減63還有7個停車位。
❹ 標准停車位是多大尺寸
小車位2.5米寬,5.0-5.5米長。
❺ 中國的停車位是不是很少啊
對的,相對美國,中國的小車停車位是非常少。中國現狀是人多;所以國家提倡外出應綠色出行,即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外出;
❻ 究竟要有多少個停車位才能滿足中國所有的汽車
其實吧,每個城市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城市的停車位需要根據當地城市的汽車擁有數量來考慮。相對來說,對於停車難的人,往往都是生活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人。
但總得來說,車輛和車停位置要1.1比1.3比較好,這樣就有足夠的空間。
❼ 停車場有47輛車,每輛車一個車位,還差7個車位,停車場一共多少個車位
47-7=40個
答:停車場一共40個車位
❽ 中國的停車位一般多大
停車位的設計標准分為四個等級,車長不大於6米及車寬不大於1.8米的車,規范車與車之間間距為不小於0.5米,車與牆、車位端之間間距不小於0.5米;車長大於6米不大於8米,車寬大於1.8米不大於2.2米的話,車與車之間間距不小於0.7米等。回車路段的相應規范是滿足一輛車一次性回轉的需要
車位標准尺寸:
1、直車位尺寸標准:寬2.5米,長大於等於5米,一般標準是2.5m * 5.3m 為最佳標准停車位尺寸。
2、斜車位尺寸標准:寬2.8米,斜長達到6米,兩斜線的垂直距離還是保持2.5米的標准。
停小型車為主的停車場,車位尺寸採用2.5~2.7×5~6米的尺寸,單車道回轉車道寬度不小於3.5米,雙車道不少於5米,停車場為安全起見或者可以停中大型車輛,多設置為6米以上。
❾ 一座城市究竟需要多少停車位
停車難,不僅僅出現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社會加速到來,在許多中小城市,「今晚車停哪兒」也成了困擾有車族的麻煩事。停車難的背後,最直接的原因在於車位供給不足。要健全停車場、解決停車難,首先就得搞清供需現狀,估算出缺口規模。
2015年9月住建部發布的《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提出,規劃人口規模大於50萬人的城市,停車位供給總量宜控制在機動車保有量的1.1—1.3倍之間。「1.1—1.3這個區間其實屬於經驗值,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空間的大小。」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舉例說,在美國,車位與車輛的比例高達2.5∶1,這顯然是人多地少的我國難以做到的。目前,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在570萬輛左右,照此推算,理想的停車位數量應在620萬—740萬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