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哪裡的牛肉最出名
.富鍾水牛
富鍾水牛是廣西的地方優良品種之一。原名為富川水牛,1985年被列入《廣西家畜家禽品種志》後,改定名為富鍾水牛。是中國水牛的代表品種之一。具有體型高大,繁殖力好,成熟早,肉質好,性情溫順,耐粗飼等優良特性。富鍾水牛屬於役肉兼用型品種,役用性能強,肉用性能也比較好,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水牛品種。
產地及分布
富鍾水牛主要產地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富川瑤族自治縣、鍾山縣等地,在賀州、桂林、梧州市一帶也有分布。富川縣為中心產區。在富川當地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養殖水牛,成年牛還遠銷到到湖南,廣東,港澳,和東南亞等地。
2.魯西黃牛
魯西黃牛,人們又叫它「魯西南大黃牛」,是我國優良的地方黃牛品種之一。被毛呈棕紅色或者淺黃色,以黃色居多,所以稱為魯西黃牛。它以體驅大、遺傳性能穩定、挽力強、耐粗飼、好管理、皮膚乾燥富有彈性、役肉兼用而著稱。目前,魯西黃牛主要是作為肉用牛進行養殖。產肉率較高,肉質鮮嫩,大理石花紋明顯,有「五花三層肉」之美譽,是著名的肉用品種牛之一。
產地及分布
魯西黃牛主要產於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地區。分布於菏澤地區鄄juàn城、鄆yùn城。濟寧地區的梁山、嘉祥、金鄉等縣市。在泰安以及山東的東北部也有分布。
3.渤海黑牛
渤海黑牛與魯西黃牛一樣,是我國山東省的地方優良品種之一。但是這種黑色的牛,在我國還是極為罕見的。因為全身被毛黑色,所以,傳統上一直叫它渤海黑牛,是無棣縣等環渤海地區經過長期馴化和選育而成的優良品種。早在1983年就已載入了《中國牛品種志》,1987年經全國良種牛育種委員會鑒定,被列為全國八大名牛之一。這種牛耐粗飼、易育肥、出肉率高、肉質細嫩,是難得的肉牛良種。曾先後被福建、河北、吉林等省份引種,同時它的肉用產品被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作為一個品牌在進行消費,有部分牛肉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
產地及分布
渤海黑牛主產於山東省濱州市渤海沿岸的無棣、沾化、陽信、濱城等縣和東營市的利津、廣饒、河口等縣、區。其中心產區為無棣、沾化、陽信3縣。
4.延邊牛
延邊牛是東北地區優良的地方牛種之一。也叫做延邊黃牛。屬於役肉兼用品種。具有體形大、易育肥、皮質好、產肉率高等特點。延邊牛的體質結實,抗寒性能良好,耐粗飼,抗病能力強。適合在中溫帶和寒溫帶等地區飼養。春夏適合在林間放牧,秋冬季節趕迴圈舍飼養。延邊牛是我國東北地區,寶貴的抗寒牛品種之一。2000年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產地及分布
延邊牛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東部的圖們江流域、長白山區和黑龍江省的牡丹江等地區。這里年平均氣溫在 2~6攝氏度之間,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天然草場廣闊,牧草種類繁多,並有大量的林間牧大獎地,水草豐美,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延邊牛的養殖和發展。
❷ 請問湘西黃牛主要分布在哪些鄉鎮
湘西黃牛是我國地方優良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永順縣、鳳凰縣、花垣縣、龍山縣、吉首市、瀘溪縣、古丈縣、保靖縣,張家界的慈利縣、永定區,懷化的新晃,在湘中、湘南和湖北鄂西地區、重慶黔江區、貴州銅仁地區都有零星分布。1982年4月,中國南方六省(市)在鳳凰縣召開黃牛優良品種鑒定會,確定湘西黃牛中心產區為鳳凰縣柳薄鄉。2007年5月,經農業部批准,湘西黃牛保種區為鳳凰縣臘爾山區。
❸ 中國哪些地方產牛黃哪裡產的牛黃最好
牛黃是平時比較常用的一種珍貴中葯材,其有著廣泛的葯用價值,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可治療多種不適症狀。那麼像牛黃這樣的常用葯材,哪裡產的最好?又有什麼好處呢?以下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下吧!
【哪裡產的牛黃最好】
牛黃屬於一種非常好的保健中葯材,對人體健康有許多獨特的作用。而要想知道哪裡產的牛黃好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先了解它的具體產地。牛黃主產於西北、華北、東北、西南等地區,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牛科動物牛肝臟的膽結石。而要數品質比較好的產地以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四川等地產產的質量為佳。因此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這些產地產的牛黃。
【牛黃有什麼好處(功效作用)】
1、清熱解毒
對於熱性體質的或容易上火的人群來說,牛黃對於他們是很適用的。因為牛黃清熱解毒作用較強,用於咽喉腫痛、潰爛、口舌生瘡,可配以麝香、珍珠、冰片等外用,如八寶吹喉散;或配以草河車、銀花、黃芩、雄黃等內服,如牛黃解毒丸,並治一切癰疽疔毒之症。用於乳癌、瘰癧、癰毒等症,以本品為主治葯,與麝香、乳香、等葯合用,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結,如犀黃丸。
2、涼肝定驚
牛黃具有很好的涼肝定驚作用,葯用功效非常好。由於牛黃有清熱涼肝、息風止痙功效,用治溫熱病熱盛所致驚厥、抽搐之症。常與硃砂、蠍尾、鉤藤等配伍,如牛黃散;治小兒急驚、壯熱神昏、痙攣抽搐之症,可配以麝香、豬砂、天竺黃等,如牛黃抱龍丸。
3、開竅醒神
牛黃除了具有以上的功效外,還有助於開竅醒神,可見是種非常保健的葯材。那麼牛黃又能清心豁痰、開竅醒神,用於溫熱病熱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中風、驚風、癲癇等痰熱阻閉包所致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等症,單用本品為末,淡竹瀝化服,即《外台秘要》治嬰兒口噤方;若與香、硃砂、犀角、黃連等配伍,其效尤著,如安宮牛黃丸。
【牛黃如何挑選】
對於牛黃這種葯材不懂得如何挑選的,在選購之前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而這就要從了解它的形態特徵入手。那麼首先是看外觀,好的牛黃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少數呈管狀或碎片。表面黃紅色至棕黃色,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然後是嘗味道,好的牛黃氣清香,味苦而後甘,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總之以表面光澤細膩,質輕鬆脆,斷面層紋薄而齊整,無白膜,味先苦後甘,清香而涼者為佳。
【牛黃如何保存】
至於牛黃的保存方法其實也比較簡單,稍微注意下它的儲存屬性即可。那麼乾燥的牛黃應存放在乾燥密閉遮光的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注意防潮防壓,貯藏期間應定期檢查,及時除霉。 在保存得當的條件下,乾燥的牛黃可以存放三到五年,存放時間過長,牛黃表面易吸濕變軟,受潮發霉,表面會出現輕微的變質現象,葯效會降低,不建議使用存放時間過長的牛黃。
❹ 中國黃牛金三角是哪裡
蒙城、渦陽、利辛三縣是全國黃牛生產大縣,被譽為中國黃牛「金三角」;
❺ 中國哪幾個地方出產的牛肉比較出名是什麼品種的牛
主產地:河南省南陽市,四川省閬中市、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遼寧法庫縣、安徽蒙城、甘肅張掖市、洛寧縣、榮昌縣、清水縣等。
主要是黃牛和水牛還有短角牛和夏洛萊牛,安格斯牛,利木贊牛。
世界肉用牛主要品種現有40餘個。較著名的除短角牛和夏洛萊牛等外,還有下述品種。海福特牛 最古老的中小型肉用牛品種。育成於1790年。原產地在英國的赫里福特及牛津等地區。早熟易肥,耐粗飼,體格結實,適應性好。全身被毛紅色,僅頭部、頸垂、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白色,具典型的肉用體型。成年公牛體重 850~1100千克,母牛體重6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60~65%。
分有角和無角兩種,後者是在該品種輸入美國後由突變產生的。其他外形均與有角者近似。該品種現廣泛分布世界各地。飼養較多的有美國、 加拿大、 墨西哥、蘇聯、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南非等。中國自60年代開始由英國引進,飼養於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區)。並用以改良黃牛,效果明顯。
阿伯丁-安格斯牛 簡稱安格斯牛。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種。原產於英國阿伯丁-安格斯地區。體軀低矮,無角,全身被毛黑而有光澤,部分牛腹下或乳房部有少量白斑。頭小額寬,額上方明顯向上突起。成年公牛體重8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早熟易肥,生長快,肉質好,泌乳力較強。但有神經質,較難管理。19世紀自英國輸出,現遍布全世界。
利木贊牛 大型肉用牛品種。原產法國中部。本為役牛。1900年以後逐步轉向肉用,1924年育成肉用牛品種。生長快,肌肉豐滿,且多瘦肉,四肢堅強,體軀結構勻稱。全身被毛紅黃色,四肢內側、腹下、眼圈、口鼻周圍等處毛色較淡,角白色,蹄殼紅褐色。
公牛角向兩側平展,母牛角向前彎曲。成年公牛體重1000~1100千克,母牛體重800~850千克,屠宰率63~71%。除法國外,以美國、加拿大飼養較多。中國1974年開始引進,多飼養於北方地區,其雜交後代產肉和役用能力都有提高。
聖赫特魯迪斯牛 肉用牛品種。原產美國得克薩斯州。育成歷史較短,1940年始才被承認為一個新品種,含有3/8婆羅門牛和5/8短角牛血液。耐熱,具有抗焦蟲能力。生長快,脂肪少,適應性強。全身被毛紅色,短而光亮。耳下垂,皮膚鬆弛,頸部多皺褶,胸垂發達,陰鞘下垂,公牛有明顯瘤峰(圖 2)。成年公牛體重850~1000千克,母牛體重5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為65%左右。泌乳力也較高。但繁殖力低,利用年限短。1960年引進中國。
中國原來沒有專用的肉用牛品種。現除利用國外引進品種改良本國黃牛的肉用性能已取得較好效果外,有些地方良種黃牛如秦川牛、南陽牛、梁山縣的魯西黃牛、晉南牛等,也具有較好的肉用能力,可作為選育肉用品種的基礎。
鹵牛肉的做法:
1.買來的牛肉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再充分洗凈,冷水下鍋大火將水燒開,將牛肉的血水充分焯出,大約燒開2分鍾左右盛出,將牛肉用熱水沖洗干凈。
(5)中國黃牛主產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牛肉辨別方法
一看,看肉皮有無紅點 ,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二聞,新鮮肉具有正常的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一是要摸彈 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後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變質肉無彈性;二要摸黏度,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次新鮮肉外表乾燥或粘手,新切面濕潤粘手,變質肉嚴重粘手,外表極乾燥,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
牛肉的禁忌有
(1)不宜食用反復剩熱或冷藏加溫的牛肉食品
(2)內熱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腌制之品
(4)不宜用不適當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它肉食後未清洗的炒菜鍋炒食牛肉。
(7)與豬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薑同食易致牙齦炎症。
(8)不宜與牛膝、仙茅同用。
(9)服氨茶鹼時禁忌食用。
(10)印度教徒不食用牛肉。
(11)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不食用動物食品。
(12)有皮膚病、肝病、腎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牛肉。
PS:牛肝的禁忌
(1)忌鮑魚、鯰魚。
(2)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3)心臟病者不能多吃。
1. 有人認為 當牛肉開始腐爛時的味道最為鮮美。其實這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雖然在屠宰後的牛肉熟成時期比其他肉類久,但卻因為到店鋪陳設之前,已經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塊肉則以一周為限。同時為了防止氧化而變質,應置於冰箱保存。
2. 一周吃一次 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新鮮牛肉每日可80-100g,速凍牛肉配合其他菜可以配用120g,牛肉乾,不宜過多 每日食用不超過50g。腌制牛肉,經過炒可以80g。
水煮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油麥菜。
配料:泡椒、干辣椒段、郫縣豆瓣醬、蚝油、生抽、雞精、姜、蒜、小蔥、花椒、白糖、花椒面、辣椒面、澱粉、油。
1、牛肉切片,加少許水攪勻,待牛肉吸收了水分後再加少許水,再次吸收後依次加入蚝油、老薑粒、鹽、雞精碼味,碼好味後加入澱粉;泡椒、姜蒜、郫縣豆瓣醬切碎(我不喜歡做出的菜里還有整個的豆瓣,所以一般都會再把豆瓣醬剁一剁);油麥菜洗凈切段;蔥切蔥花。
2、鍋內加清水燒開,下油麥菜焯熟後鋪在碗底。
3、鍋內加油(不用太多),油熱後改中火下切碎的泡椒、姜蒜、郫縣豆瓣醬,花椒、糖炒香,再加入干辣椒段再炒一小會兒(加早了會炒糊的)。
4、料炒好以後加一碗水(飯碗),再加雞精、生抽調味。
5、水開後用筷子劃入碼好的牛肉(千萬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那樣牛肉成塊,有些沒熟有些就老了),不要攪拌,以免脫漿渾湯,如果有水沒淹到的牛肉,用鍋鏟壓一壓就好了。
6、待水再次開起,牛肉變色,就可以了,起鍋倒入鋪好油麥菜的碗里,撒上花椒面及辣椒面。
7、鍋內倒少許油燒熱,澆在撒好花椒面辣椒面的牛肉上,哇,劈劈叭叭,香味撲鼻,再撒上蔥花開吃。
仔姜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仔姜、鮮小米椒。
配料:泡椒、蒜、蚝油,水澱粉,雞精。
1、牛肉切絲加蚝油、雞精、鹽碼十分鍾,再加入水澱粉;仔姜、泡椒、鮮小米椒、蒜切絲。(左側的是鮮小米椒,右側是泡椒,嘿嘿,切出來看著一樣的)。
2、鍋里加油(稍多一些),油熱後下牛肉劃散(火一定要大,油一定要熱,要不肉就老了)。
3、牛肉基本變色後,加入泡椒、蒜炒香。
4、加入仔姜、鮮小米椒翻炒調味起鍋。
醬牛肉的做法
鍋中做水,燒開放入牛肉(最好是前腿牛腱子,切成10cm見方的塊),煮開,撈出牛肉,用冷水浸泡。
2. 重新用一隻干凈的鍋,放入清水加熱,放入大料、花椒、桂皮、香葉、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然後放入牛肉。
3. 大火10分鍾後,轉小火,一直到肉熟(可以用筷子扎透就OK了)。中間的時候放鹽調味,如果一開始就放我覺得肉會容易硬,放的太晚又不入味,所以我一般都是在肉快熟的時候放鹽。
4. 撈出牛肉在一個盤子里,放置晾涼至常溫,鍋中的湯料不要處理。
5. 將湯料加熱,把放涼的牛肉重新倒入湯中,再小火煨制20分鍾,關火前加些雞精。
6. 將煮好的牛肉篦湯撈出,放在盤中放置到常溫,再放入冰箱存放就可以了。
涼置過的醬牛肉會很好切。
❻ 中國哪幾個省養黃牛最多
養黃牛是山東和河南是最多的,是國家指定的魯西黃牛大區
❼ 那裡是黃牛的產地啊
主要產於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北自黃河,南至黃河故道,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分布於濟寧地區梁山縣聖達牧業、嘉祥、金鄉、濟寧、汶上和菏澤地區鄆城、鄄城、聊城、菏澤、巨野、單縣、莘縣、曹縣等縣、市。泰安以及山東的東北部也有分布。魯西黃牛是中國著名的「五大名牛」(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牛、晉南牛)之一,又名山東膘肉牛,主產於山東梁山縣,曹縣,被毛呈棕紅或淺黃色,以黃色居多,故名魯西黃牛。
❽ 國內都有那些優質牛種都產之那裡
我國引入的主要肉牛品種——西門塔爾牛
1、原產地及分布
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西部的阿爾卑斯山區,主要產地為西門塔爾平原和薩能平原。在法、德、奧等國邊鄰地區也有分布。西門塔爾牛占瑞士全國牛隻的50%、奧地利佔63%、前西德佔39%,現已分布到很多國家,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種之一。
2、外貌特徵
該牛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乳房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3、生產性能
西門塔爾牛乳、肉用性能均較好,平均產奶量為4070千克,乳脂率3.9%。在歐洲良種登記牛中,年產奶4540千克者約佔20%。該牛生長速度較快,乎均日增重可達1.0千克以上,生長速度與其他大型肉用品種相近。胴體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勻,公牛育肥後屠宰率可達65%左右。
成年母牛難產率低,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總之,該牛是兼具牛和肉牛特點的典型品種。
4、與我國黃牛雜交的效果
我國自20世紀初就開始引入西門塔爾牛,到1981年我國已有純種該牛3000餘頭,雜交種50餘萬頭。西門塔爾牛改良各地的黃牛,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據河南省舞鋼市報道,西雜一代牛的初生重為33千克,本地牛僅為23千克;平均日增重,雜種牛6月齡為608.09克,18月齡為519.9克,本地牛相應為368.85克和343.24克;6月齡和18月齡體重,雜種牛分別為144.28千克和317.38千克,而本地牛相應為90.13千克和210.75千克。
在產奶性能上,從全國商品牛基地縣的統計資料來看,207天的泌乳量,西雜一代為1818千克,西雜二代為2121.5 千克,西雜三代為2230.5千克。
雪龍黑牛
雪龍黑牛是經過多年精心研究和實驗,利用日本黑毛和牛與國內優良肉牛品種進行多元組合雜交,成功的開發和培育出了極具特色的雪龍和牛。在飼養中的雪龍和牛聽音樂`喝啤酒`喂熟食`飲溫水,在極其完善的生態環境中培育成長。經過精心飼養的雪龍和牛,具有極強的脂肪沉積基因,雪白的脂肪均勻有致的分布在桃紅色的瘦肉之中,猶如雪花一般美妙,入口即溶`甜嫩無比`回味無窮,是我國牛肉中的極品,完全可以與日本頂級牛肉相媲美。
(1)、秦川牛為中國地方良種,是中國體格高大的役用牛種之一。
----秦川牛產於陝西省關中地區,因「八百里秦川」而得名,以渭南、臨潼、蒲城、富平、大荔、咸陽、興平、乾縣、禮泉、涇陽、三原、高陵、武功、扶風、岐山等15個縣、市為主產區。還分布於渭北高原地區。甘肅省慶陽地區原產早勝牛。70年代主要引用秦川牛改良,於1980年經省級鑒定,並入秦川牛。總頭數在70萬頭以上。關中地區自右以來種植苜蓿,也是歷代糧食主產區,農民對飼養管理和牛種選擇積累有豐富經驗。由於當地耕作精細,農活繁重,車輛挽具笨重,牛隻都比較大。選種遵循家農諺:「一長」「二方「三寬」「四緊」「五短」的要求;在毛色上非紫紅色不作種用,這些對現代秦川牛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體型外貌上,秦川牛屬較大型的役肉兼用品種。體格較高大,骨骼粗壯,肌肉豐滿,體質強健。頭部方正,肩長而斜。中部寬深,肋長而開張。背腰平直寬長,長短適中,結合良好。 薦骨部稍隆起,後軀發育稍差。四肢粗壯結實,兩前肢相距較寬,蹄叉緊。公牛頭較大,頸短粗,垂皮發達,鬐甲高而寬;母牛頭清秀,頸厚薄適中,鬐甲低而窄。 角短而鈍,多向外下方或向後稍彎。公牛角14.8厘米,母牛角長10厘米.毛色為紫紅,紅,黃色三種。鼻鏡肉紅色約佔63.8%,亦有黑色、灰色和黑斑點的,約佔32.2%。角呈肉色,蹄殼分紅、黑和紅相間三種顏色。
——在生產性能上經肥育的18月齡牛的平均屠宰率為58.3%,凈肉率為50.5%。肉細嫩多汁,大理石紋明顯。泌乳期 為7個月,泌乳量715.8+261.0千克。 鮮乳成分為:乳脂率4.70+1.18%,乳蛋4.00+0.78%,乳糖率6.55%,干物質率16.05+2。58%。公牛最大挽力為475.9+106.7千克,占體重的71.7%在鰵殖性能上,秦川母牛常年發情。在中等飼養水平下,初情期 為9.3月齡。成年母牛發情周期 20.9天,發情持續期平均39.4小時。妊娠期285天,產後第一次發情約53天。秦川公牛一般12月齡性成熟,2歲左右開始配種。秦川牛是優秀的地方良種,是理想的雜交配套品種。
(2)、魯西牛是中國中原四大牛種之一。 以優質育肥性能著。
——魯西牛主要產於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北自黃河,南至黃河故道,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分布於菏澤地區的鄆城、鄄城、菏澤、巨野、梁山和濟寧地區的嘉祥、金鄉、濟寧、汶上等縣、市。聊城、泰安以及山東的東北部也有分布。80年代初有40萬頭,現已發展到100佘萬頭。
—— 在體型外貌上,魯西牛體軀結構勻稱,細致緊湊,為役肉兼用。 公牛多為平角龍門角,母牛以龍門角為主。垂皮發達。公牛肩峰高而寬厚。胸深而寬,後軀發育差,尻部肌肉不夠豐滿,體軀明顯地呈前高後低的前勝體型。母牛鬐甲低平,後軀發育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傾斜。關節乾燥,筋腱明顯。前肢呈正肢勢,後肢彎曲度小,飛節間距離小。 蹄質緻密但硬度較差。尾細而長,尾毛常扭成紡釺狀。被毛從淺黃到棕紅色,以黃色為最多,一般前軀毛色較後軀深,公牛毛色較母牛的深。多數牛的眼圈、口輪、腹下和四肢內側毛色淺淡。俗稱「三粉特徵」。 鼻鏡多為淡肉色,部分牛鼻鏡有黑斑或黑點。角色蠟黃或琥珀色。
——在生產性能上,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凈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凈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肥面積94.2平方厘米。 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齡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齡開始發情,發情周期平均22天,范圍16-35天;發情持續期2-3天。妊娠期平均285天,范圍270-310天。產後第一次發情平均為35天,范圍22-79天。
(3)、南陽牛是中國地方良種 ,在中國黃牛中體格最高大 南陽牛產於河南省南陽市行河和唐河流域的平原地區,以南陽、唐河、鄧縣、新野、鎮平、社旗、方城等8個縣、市為主產區。許昌、周口、駐馬店等地區分布也較多。
據1982年統計總頭數達80萬頭以上。而1991年底報道已發展到145萬頭,其中適齡母牛56萬頭,占牛群的38.6%。南陽地區所處地理位置較偏僻,填質堅硬,需要體大力強的只進行耕作和運輸,群眾素有選錙大牛 的習慣。群眾以舍飼為主,喂養精心,育成了大型牛隻。
——在體型外貌上,南陽牛屬較大型役肉兼用品種。體高大,肌肉較發達,結構緊湊,體質結實,皮薄毛細,鼻鏡寬,口大方正。角形 以蘿卜角為主,公牛角基粗壯,母牛角細。鬐甲隆起,肩部寬厚。背腰平直,肋骨明顯,薦尾略高,尾細長。四肢端正而較高,筋腱明顯,蹄大堅實。 公牛頭部雄壯,額微凹,臉細長,頸短厚稍呈弓形,頸部皺褶多,前軀發達。 母牛後軀發育良好。毛色有黃、紅、草白三種,面部、腹下和四肢下部毛色淺。鼻鏡多為肉紅色,部分南陽牛是中國黃牛中體格最高的。
——在生產性能上,經強度肥育的閹牛體重達510千克時宰殺,屠宰率達64.5%,凈肉率56.8%,眼肌面積95.3平方厘米。肉質細嫩,顏色鮮紅,大理石紋明顯。 南陽牛體格高,步伐快,挽車速度每1.1-1.4米,載重1000-1500千克時能日行30-40千米,是著名的「快牛「。 在繁殖性能上,南陽牛較早熟,有的牛不到1歲即能受胎。 母牛常年發情,在中等飼養水平下,初情期在8-12月齡。初配年齡一般掌握在2歲。發情周期17-25天,平均21天。發情持續期1-3天。妊娠期平均289.8天,范圍為250-308天。懷公犢比懷母犢的妊娠期長4.4天。產後初次發情約需77天。
(4)、皖南牛屬南方牛種,山地類型皖南牛主要產於安徽省長江以南的黟縣、歙縣、績溪、旌德及部門各縣和皖浙、皖贛交界的山區。 產區有牛約4.8萬佘頭,在盆谷漫灘平原所產的牛體型較大。當地牛耐濕熱晝夜放牧在山谷中,圍以牛欄,定期墊草和起圈。績溪、寧國等地尚有膘牛的習慣。
——在體型外貌上,皖南牛個子偏小,粗糙型的牛頭較粗重,細致型的牛頭較窄長而輕,體型類別較不一致。但皖南牛垂皮發達,公牛肩峰較高,背腰平直,且雙脊背牛較多,後臀肌肉豐滿。尾細長。四肢較短,蹄多黑色,質地堅實。毛色為褐色、灰褐、黃褐、深褐、黑色等,且具背線。
——在生產性能上皖地南青壯年牛屠宰率為50-55%,凈肉率45%,肉質細嫩,熟肥。在繁殖性能上,皖南牛5-6月齡出現性特徵,8-9月齡開始發情,2歲產犢。公牛10月齡即能配種。
❾ 中國五大良種黃牛養哪一種最好
中國五大良種黃牛養秦川牛最好。
秦川牛毛色以紫紅色和紅色居多,約占總數的80%左右,黃色較少。頭部方正,鼻鏡呈肉紅色,角短,呈肉色,多為向外或向後稍彎曲;體型大,各部位發育均衡,骨骼粗壯,肌肉豐滿,體質強健;肩長而斜,前軀發育良好,胸部深寬,肋長而開張,背腰平直寬廣,長短適中,薦骨部稍隆起,一般多是斜尻;
骨骼粗壯,肌肉豐滿,體質強健,前軀發育良好,後軀較差。四肢結實,蹄大堅固。母牛頭清秀,頸厚薄適中。
❿ 我國有哪些黃牛品種特點是什麼
我國黃牛品種多,資源量豐富,全國有黃牛品種28個。
(1)依體型大小可分為較大和較小兩類。較大體型黃牛品種的典型代表有秦川牛、晉南牛、魯西牛、南陽牛、延邊牛、復州牛、郟縣紅牛、渤海黑牛、冀南黃牛、蒙古牛等;較小體型黃牛品種的典型代表有巫陵牛、雷瓊牛、棗北牛、巴山牛、廣豐牛等。
(2)新培育品種的代表有三河牛、草原紅牛、新疆褐牛等。
(3)各品種都有獨特的特點,在牛肉生產的分級檔次中,較大體型黃牛品種和新培育的品種都能夠生產高檔(高價)牛肉,較小體型黃牛品種能夠生產優質牛肉,但生產高檔(高價)牛肉較難。
(4)我國黃牛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極強,能在高山陡坡、奇山異石、叢山密林中行走採食;也能在酷暑嚴寒中生存。
認識肉牛品種是選擇優質育肥牛的重要內容。
14-1.秦川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秦川牛的主產區在陝西關中平原,咸陽市、渭南市是秦川牛的育成地。
1.秦川牛的體形外貌
秦川牛的外貌特徵為體格高大,結構勻稱,肌肉豐滿,毛色紫紅,體質結實,骨骼粗壯,具有肉用牛的體形(彩圖1)。
(1)牛頭
面平口方,頭大額寬,清秀。
(2)牛角
鈍角,短粗,向後,常常是活動角。
(3)鼻鏡
鼻鏡寬大,粉紅色。
(4)被毛
紫紅色,皮厚薄適中而有彈性。
(5)軀體
胸部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背腰平直,長短適中,尻部稍斜,胸部深而寬。
(6)四肢
四肢粗壯,直立。
(7)臀部
臀部較發達,育肥後圓而寬大。
(8)牛蹄
蹄圓大,蹄殼紅色。
2.秦川牛的體尺、體重
秦川牛的體尺和體重見表1-4。
表1-22巫陵牛的體尺和體重
3.巫陵牛的產肉性能
未經育肥飼養、膘情中等的公牛4頭、母牛4頭、閹公牛4頭屠宰測定,屠宰率49.5%,凈肉率39.8%,骨肉比1:4.2。
14-11.雷瓊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雷瓊牛的主產區在廣東的徐聞縣和海南省的瓊山、澄邁縣和海口市。
1.雷瓊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前寬後窄,小體形。
(1)牛頭
頭略短、略小、略方、額較寬。
(2)牛角
公牛角長,略彎曲或直立稍向外;母牛角短或無角。
(3)鼻鏡
黑色。
(4)被毛
大多數為黃色,大多數牛被毛有十三黑的特徵,即鼻鏡、眼瞼、耳尖、四蹄、尾掃、背線、陰戶、陰囊為黑色。
(5)軀體
前軀發達,後軀較小,軀干結實。
(6)臀部
尻部方正,尾根高、尾長,尾尖叢生黑毛。
(7)四肢
四肢結實,管圍略細。
(8)牛蹄
蹄小圓而堅實,黑色。
2.雷瓊牛的產肉性能
(1)淘汰牛產肉性能
屠宰率49.3%(44.5%~53.3%)。
(2)成年牛產肉性能
屠宰率49.6%,凈肉率37.3%。
14-12.棗北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棗北牛的主產區在湖北省襄陽市的襄陽縣、棗陽縣、光化縣、隨縣。
1.棗北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前寬後窄,小體形。
(1)牛頭
公牛頭方寬,頸粗短,肩峰發達,母牛頭較窄長。
(2)牛角
迎風角,角色以淡黃色為多。
(3)鼻鏡
鼻鏡顏色多為肉色。
(4)被毛
以淺黃、紅、草白色為多,全身毛色以四肢、陰戶及胸腹底部較淡,背線及胸腹兩側的毛色最濃。
(5)軀體
前軀發達,背腰稍有凹形,腹部圓大。
(6)臀部
尻部稍斜,臀部發育一般。
(7)四肢
四肢粗細適中,直立有勁。
(8)牛蹄
蹄圓小、有光澤,蹄殼多為琥珀色和蠟黃色。
2.棗北牛的產肉性能
1.5~2歲未經育肥牛的屠宰率為47.4%,凈肉率為36.3%,骨肉比1:3.3。
14-13.巴山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巴山牛的主產區在四川、湖北、陝西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區。
1.巴山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紅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睾丸大)、三寬(頭、胸、尻寬)、四窄(蹄縫緊)、五粗(頸、四肢)、六光(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