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她被譽為「中國第一女保鏢」,曾穿8斤鋼板護13國領導,現在咋樣
保鏢這個詞想來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文學作品上大家都見過。作為保護主人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的人物,這一角色可以說從古至今都不曾缺少。在古代,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有錢的商人都會有軍隊侍衛的保護,那麼在今天不允許個人擁有侍衛的時代,保鏢這個職務則變得必不可少起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沒有性別差異的優秀人才投入到建設中國的大軍之中,也將會有越來越多像邊梅這樣的女性,能夠不受自然身體條件和性別的約束,遵從自己的愛好與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奉獻自己的力量。
② 在中國為保衛祖國犧牲的英雄人物有誰
在中國為保衛祖國犧牲的英雄人物有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等。
楊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斗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趙一曼 (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③ 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的中國典型人物有哪些人
就說一個事吧 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平時看不出多愛國 但當奧運火炬傳遞期間 尤其當他們得知火炬在歐洲受到干擾後 他們以「祖國需要你」為口號自發的組織起來保護火炬傳遞 他們把墨爾本的紅旗全買完了 買完了紅旗就買紅布 沒有旗桿就買木桿 最後整個墨爾本的紅布、木桿幾乎都讓他們買光了!
④ 同樣的對手,古印度成奴隸,哪個女人卻把中國保護得很好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縱然連帝王的姓名我們都難以悉數記全,更遑論女人呢?古代,能被入史冊的女性少之又少,像呂雉和武則天此等女性更是千年難遇。
但是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最該讓我們記住的女性,我們卻將她遺忘,她的名字叫婦好。為何我們應該銘記這位偉大的女性呢?
婦好在歷史上的功績如此之大,為何後人能將其忘卻呢?原來,商朝離現今的我們太過久遠,許多史料已經消失在了歷史之中,而婦好的墓葬埋得極深,以至於盜墓賊都不知其所蹤。直到上世紀1976年,婦好的墓葬才在三千年後重見天日。能夠躲避三千年滄桑的災禍,這也算是有所善終吧。
⑤ 保護環境的感動中國人物有哪些
1、張正祥
張正祥老人因為保護滇池,與利益集團斗爭幾十年,功勞不小,影響很大,獲得了很多榮譽,包括國家級的榮譽獎章,也贏得了眾多良知人士的支持和尊敬。
他的敵人,私商和貪官仇恨地稱他為「張瘋子」;愛戴他的人們卻親切的稱呼他為「滇池衛士」,稱呼他為張老師。他是滇池的守護神,滇池衛士張正祥。
2002年至2004年被全國新聞媒體評選為「英雄環保衛士」、2005年被中國十大民間環保傑出人物評選委員會評選為「中國十大民間環保傑出人物」;
2007年被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授予「昆明好人」稱號、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2月,走入國務院新聞辦製作的國家形象片,成為「中國國家形象人物」。
⑥ 拉貝曾護25萬中國人免遭屠殺,他在當時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當時他肯定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因為中國的25萬人都是由他護送的,然後才會免遭屠殺,我們中國人已經把他當做一個神了,它就是我們的信仰。
⑦ 在中國為保衛祖國犧牲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薩師俊、黃啟東、謝升標、韓明柱、丁思林等。
1、薩師俊
薩師俊(1895年—1938年),字翼仲,是中華民國海軍軍官,生於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今福州市市區)的雁門薩氏家族,以中華民國海軍中校軍銜擔任中山艦艦長,1938年10月24日在指揮中山艦參加中國抗日戰爭的武漢會戰時陣亡於長江江面上,時年43歲。
是抗戰中陣亡軍銜最高的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後被追授海軍上校軍銜,進靈中華民國忠烈祠,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兩方都對其贊譽有加。
2014年9月,薩師俊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黃啟東
黃啟東(1891—1938),字霞鶴,號禮常,1891年2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國民革命軍陸軍第新編23師師參謀長。
1938年5月15日,黃啟東率部與日寇展開血戰。他說道: 何以對國家?何以對民族?寧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最終壯烈殉國,時年47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3、謝升標
謝升標(1903—1938),浙江臨海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6師34團機槍連連長,參加北伐戰爭。1929年入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升任團長。
1935年入中央防空學校學習,畢業後升任旅長。1937年,謝升標奉命率部參加淞滬會戰,親自率領一個小分隊,襲擊日軍彈葯庫,引起連鎖爆炸,致使日軍陣腳大亂。
國民政府嘉獎其為虎膽英雄。1937年12月,謝升標被任命為蘇、浙、皖游擊司令,率部在江蘇宜興建立游擊根據地,經常以破壞交通、夜襲等方式襲擊日軍。
1938年4月,第4軍60師與日軍遭遇,苦戰於江蘇宜興、安徽廣德兩縣交界處的鳳凰嶺、金雞山一帶。謝升標率邊區游擊隊開赴金雞山,配合第60師夾擊日軍,與日軍激戰中,壯烈犧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4、韓明柱
韓明柱(1913—1938) ,河南省新縣人。八路軍膠東抗日聯軍指揮部副指揮。
1938年7月,「八支隊」奉命回師西征鄒平、長山,以解除國民黨七個土頑司令對馬耀南、楊國夫所率三支隊的威脅。途經掖縣、桓台、長山境時,多次遇到攔截之敵,都一一將其擊退。
1938年11月,韓明柱帶領部隊在蒙家莊一帶打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250多名日偽軍措手不及,被打得失魂落魄。但他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打中頭部,英勇犧牲,年僅25歲。
2014年9月,韓明柱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丁思林
丁思林(1913年4月至1939年7月8日),男,漢族,湖北黃安人,曾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新1團團長。
1939年2月,在曲周縣香城固的伏擊戰中,全殲日軍安田中隊和40聯隊補充大隊,打死日軍250餘名,俘虜8名,毀掉汽車9輛,繳獲火炮3門,槍百餘支,粉碎了敵人破壞冀南根據地的陰謀。
因表現出色,新1團被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贊譽為「模範青年團」,後又被八路軍前方總部授予「朱德青年團」的光榮稱號。
1939年7月5日,日軍109師團107聯隊3000多人向晉東南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盪」。6日,丁思林率新1團在雲族鎮同敵人激戰兩天。
8日,日軍糾集兵力再次發動進攻,為掩護部隊撤退,他主動阻擊日軍進攻。激戰中,丁思林頭部中彈,壯烈犧牲,時年26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英雄
⑧ 在中國有哪些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他們的名字各叫什麼
祖國建設者以及祖國的保衛者有:董存瑞、邱少雲、錢學森、鄧小平、黃繼光。
1、董存瑞
在解放戰斗中,董存瑞所在的部隊受阻於敵軍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葯包,沖至橋下,無處安放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2、邱少雲
執行任務時,邱少雲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
敵人遭到打擊後出動飛機偵察,並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雲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燒著了他的棉衣、頭發和皮肉。
但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
3、錢學森
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回國後的錢學森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4、鄧小平
1978年,在鄧小平指導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提法,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後黨和國家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次全會開始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標志著以改革開放為特徵的新的歷史時期正式開啟。
5、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開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在這關鍵時刻,站在營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他們在照明彈的亮光下巧妙地前進,當離敵軍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負重傷。
黃繼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軍火力點前進。天就要亮了,這時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葯,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沖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壯烈犧牲。
⑨ 保衛祖國的人及事跡
1、董存瑞
董存瑞(1929一1948),河北懷來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為掃除部隊前進的最後障礙,他擔任爆破敵人一座橋上碉堡的任務。
當他沖到橋下時,發現沒有安放炸葯包的位置,眼看部隊總攻時刻已到,他毅然托起炸葯包頂在橋身,猛拉雷管,炸毀碉堡,完成任務,壯烈犧牲。部隊黨委授予他「戰斗英雄「、「模範共產黨員」稱號。
2、郅順義
郅順義,原熱河豐寧縣人。1948年春,部隊攻打隆化時,他和董存瑞並肩戰斗,董存瑞捨身炸毀大橋後,郅函義高喊「給董存瑞報仇!」的口號,用董存瑞留給他的炸葯包,轟坍了敵人最後一個碉堡,炸開了圍牆,為部隊打開了勝利的通道。
隆化戰斗結束後,郅順義懷著給董存瑞報仇的決心,參加了昌黎、上庄蛇等一連串戰斗,先後立大功四次,在他胸前掛著一枚毛澤東獎章,三枚勇敢獎章。1950年出席了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
3、薩師俊
1938年6月,日軍佔領安慶,武漢告急,6月,武漢會戰全面打響,到了10月,為支援武漢地面防空,海軍司令部令中山艦撤下三門大炮支援武漢外圍防空火力,薩師俊不得不同意。
緊接著,中山艦被派負責警戒金口至嘉魚、新堤沿江一帶。其時,武漢會戰已接近尾聲,日軍則派飛機猛烈轟炸金口至城陵磯一帶。10月24日,薩師俊率中山艦在金口鎮赤礬山江面巡防。
上午9時發現日本偵察機,薩師俊命全艦5門火炮和3挺高射機槍對日機射擊,日本飛機遁走,11點再次出現,爾後再遁,薩師俊令全艦一級戰備,提前午飯。
中午,中山艦奉命駛往漢口,下午1時起錨,下午3時15分遇上6架日本轟炸機,薩師俊率艦攻擊,但艦首的厄立肯炮在連續猛烈發射後發生故障,日機隨機猛烈轟炸中山艦。
首先中彈的是艦尾左舷,接著鍋爐艙也被炸起火,薩師俊雙腿被炸斷,左臂受重傷,但仍堅持指揮,不肯離艦,但中山艦已失去動力,進水嚴重,船身大幅傾斜超過40度。
已無望得救,在部下的再三要求下,薩師俊方才和受傷官兵登上舢板離艦。但日本飛機違反國際公約對載有傷員的兩艘舢板進行掃射攻擊,薩師俊同舢板上的另外15名官兵全部陣亡。
中山艦也於下午3點50分沉沒於金口龍床磯。薩師俊成為抗日戰爭和二戰中陣亡的軍銜最高的中國海軍軍官,也是中山艦最後一任艦長。
4、趙一曼
1935年11月,與敵作戰中,為掩護部隊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在獄中,敵人動用酷刑,她堅貞不屈。敵人為獲得我軍情報,送她去醫院治傷。
她卻乘機曉以民族大義,教育爭取到了看守的董警察和治傷的韓護士。1936年6月28日,3人一同逃離哈爾濱奔往抗日游擊區。
第三天清晨,在距離游擊區不到10公里處,被偽軍追上逮捕。雖然敵人用盡各種酷刑,但是她嚴守機密,挫敗了敵人的圖謀。
1936年8月1日,敵人將她押往珠河縣。8月2日,敵人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遊街示眾」。面對敵人的屠刀。
她大義凜然,毫無懼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壯烈犧牲於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5、洪麟閣
1938年6月,冀熱邊特委在豐潤縣北田家灣子村召開軍事會議,有遵化、遷安、灤縣三路起義軍負責人參加。會上宣布正式建立冀東抗日聯軍,洪麟閣任副司令員兼第3路總指揮。
7月8日,率部以「華北人民抗日聯軍第三軍區第四軍分區游擊隊」名義,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轉戰豐潤、玉田、遵化等地。7月12日,率部攻克玉田縣城。
斃傷日軍數十人、偽軍千餘人,繳獲大批槍彈。8月,所部與八路軍鄧華、宋時輪支隊會合。同年10月,遭受日軍四個旅團的進攻,激戰中頭部負重傷。
旋見日軍踴至,奮力投出僅有的一枚手榴彈,炸倒數名日軍。繼而又多處負傷,即自戕殉國。時年36歲。遺體葬於別山崖頂,民眾稱為「洪山嶺」。
⑩ 中國近代史上有很多人保護國土的英雄人物.請選擇你最熟悉的一個給同學們簡單
近代史的話,是從1840到1949的吧?
那麼,鄧世昌應該算的。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1894年,清朝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號在前進中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雖然有機會生還,但是最終還是選擇與致遠號同沉大海。
呃,還有好多,比如馮子材,吉鴻昌,包括謝晉元,張自忠,馬本齋,等等....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