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歷史上擁有多少個藩屬

中國歷史上擁有多少個藩屬

發布時間:2022-11-07 05:08:11

Ⅰ 曾向我國稱臣千年的36個藩屬國,如今都怎樣了

這36個藩屬國,有的因為歷史原因消失在了長河中,有的被中原收並,成為了我國的疆土。還有的因為戰爭或者偏遠的原因成為了其他國家的領土。

而還有一些國家因為不斷挑起邊疆戰事,中原不得不派兵鎮壓,所以也被中國收服,成為中國的土地,像新疆就是這樣的。而有一些國家卻是因為離中國較遠,雖然在早年間成附屬國,但還是因為不可抗力而被其他的國家收服。阿富汗北部巴爾赫省就收服了滑國、無雷等過,壯大了自己的疆土。

這36個國家無論如何,他們都已經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幅畫卷。但是同時他們也融入了我們的祖國大地,成為我們祖國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Ⅱ 中國有哪些藩屬國

明朝宗屬國:
朝鮮國:洪武元年(1368)朝貢,李朝君主冊封為朝鮮國王;至崇禎十年(1637)絕貢,向後金國朝貢。
安南國:元末之際絕貢 ,奪取廣西思明路丘溫、如嶅、慶遠、淵、脫五土縣;洪武元年末(1369)朝貢,陳朝君主冊封為安南國王,二十年(1387)奪取思明府祿州、西平州、永平寨,絕貢;
建文二年(1400)胡朝取代陳朝,永樂二年(1403)朝貢;五年(1407)滅安南,置交阯布政使司;宣德二年(1427)廢交阯布政使司,仍為安南國(陳朝);宣德三年(1428)黎朝取代陳朝,正統二年(1437)朝貢;嘉靖六年(1527)以清化以北之地建莫朝,黎朝移據清化以南;十九年(1540)莫朝朝貢,君主冊封為安南都統使司都統使;萬曆二十年(1592)莫朝滅,黎朝統一安南,雖內部分裂為鄭王、阮王二個政權,但黎朝一直朝貢至明亡。
琉球國:洪武五年(1372)中山國朝貢,六年(1373)山南國、山北國朝貢;十六年(1383)中山國君主冊封為琉球國王,永樂年間,山南、山北二國先後並入中山國;萬曆三十八年(1609)為日本國薩摩藩攻佔,仍朝貢至明亡。
占城國:洪武二年(1369)朝貢,明末被安南國阮王攻打。
暹羅國:洪武三年(1370)朝貢,直至明末。
爪哇國:洪武二年(1369)朝貢,至弘治十二年(1499)之後,偶有朝貢。
浡泥國:永樂三年(1405)朝貢,君主冊封為浡泥國王;之後偶有朝貢。
鄭和下西洋時,有呂宋、蘇祿、合貓裏(貓裏務)、美洛居、婆羅(汶萊)、古麻剌朗、馮嘉施蘭、真臘、碟裏、日羅夏治、舊港、滿剌加、蘇門答剌、須文達那、三佛齊、柔佛、文郎馬神、地悶、西洋瑣裏、瑣裏、覽邦淡巴、百花、彭亨、那孤兒、黎伐、南渤利、阿魯、古裏、柯枝、小葛蘭、大葛蘭、錫蘭山、榜葛剌、沼納朴兒、祖法兒、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阿丹、剌撒、麻林、忽魯謨斯、溜山比剌、孫剌南巫裏、加異勒、甘巴裏、急蘭丹、沙裏灣泥、底裏、千裏達、失剌比、古裏班卒、剌泥夏剌比、奇剌泥、窟察泥、舍剌齊、彭加那、八可意、烏沙剌踢、坎巴、阿哇、打回回、白葛達、黑葛達等國分別朝貢。並於舊港設立舊港宣慰司。

Ⅲ 中國歷史那個朝代藩屬國最多

藩屬國的歷史很悠久,可以上溯到西漢時期。
漢武帝時期,咱中國有50多個藩屬國,量挺多,就不要鑽牛角尖說那什麼也許只一個城鎮那麼大,人好歹也是一個國。主要集中在西域(新疆、中亞)地區,同時也包括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家,藩屬國王必須定期朝拜中國皇帝,下跪磕頭,而且要『觸地有聲',他們還必須提供本國的土特產作為『貢品'獻給中國皇帝,當然回報的贈品比他們的貢品價值更高,以顯示中華民族的富有、威嚴和禮儀。
周邊國家之所以『願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一是羨慕渴望富裕的中國文明,希望成為中國這樣的國家;二是畏懼和害怕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希望得到中國的政治、軍事保護:漢朝的軍威遠播中亞、歐洲裏海、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唐朝的富麗堂皇影響到印度、阿拉伯和東歐地區。
一直到明朝和清朝,中國還擁有40多個藩屬國:新疆、西藏、蒙古實際上成為中國領土,只是名義上還屬於藩屬國地位,另外朝鮮、越南、日本、寮國、柬埔寨、緬甸、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都曾是中國的藩屬國。

Ⅳ 中國古代有多少個藩屬國

朝鮮,古高麗,新羅,百濟,安南(越南),緬甸,南掌(南掌),琉球,占城,日本,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勃泥(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尼泊爾
古西域各國(大部分後來並入中國,部分形成現在的中亞各國):於闐,且末,龜茲,疏勒,高昌,烏孫,鄯善,樓蘭,若羌等
還有黃頭回紇,吐谷渾,大理,南詔,早期的契丹,渤海,黑水靺鞨,回鶻,高句麗等

實在是太多了,因為歷史地理等原因,名稱有很多變化,國家疆域變化也很大,所以實在是數不清楚了,更確切的資料只有去一些歷史方面的論壇找找了
基本上現在中國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中亞,東北亞,東南亞,西太平洋一帶的島國以及南亞北面的的小國在歷史上都曾先後成為中國的藩屬國

Ⅳ 中國歷史上擁有多少個藩屬國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我們讓我們先看看當代的倭國是怎樣敬仰和敬畏歷史上我們的大漢王朝!!!倭國說:大漢帝國是一個充滿了光榮與寂寥、童話般華麗的封建王朝,對於今天的亞洲人,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帝國投下的背影與夢想值得我們去永遠追憶與品味;總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無愧於"強漢"、"隆漢"與"雄漢"等諸多盛譽於一身!!! 威震寰宇、煌煌盛大的大漢帝國受到後世東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推崇與景仰,從上面的貼圖我們可以發現今天漢學家筆下的漢代史觀。一個壯闊的王朝背影給我們後世留下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敬仰與尊崇,伴隨強大帝國而生的偉大帝王是值得我們去撩發"思幽古之情"的,劉徹就是這樣的"天之嬌子",是他還讓我們日漸傾頹的大和民族在迷失中依然保留著一絲高貴與雄健,是他還讓大和民族可以去觸摸一個偉大的帝國的背影,是他還讓大和民族貧瘠的血管里流淌著"血性與勇武"....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當強大的大漢帝國坍塌於國內強大割據力量的爭斗時,一個偉大的時代結束了,古代國度中的光榮與夢想結束了,當"匈奴劉氏貴族"崛起於代北時,"華夷之辯"的魔咒在凜冽的朔風中開啟,這些與漢武帝有點關系的草原雄鷹似乎也在繼續進行著一種"漢武帝"似的詮釋:征服、征服、再征服!以上倭國說的話可以看出;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囂張和狂妄的民族!這個曾經對中國犯下滔天大罪,不可饒恕的卑劣民族!他們又為什麼單單對我們歷史上的大漢帝國如此敬仰和敬畏了!這的確值的我們每一個有血性的中華兒女深刻思考! 大漢帝國(約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世界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超級帝國。公元前206年,劉邦滅秦,稱帝,國號漢,建都長安,史稱西漢或前漢。公元25年,皇族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東漢或後漢。漢代共歷24帝,四百零六年,在世界歷史上:漢帝國以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而稱譽世界,其疆域"東抵太平洋、西到帕米爾高原、奧克蘇斯,南包整個印度支那、北及安加拉河,中西伯利亞";帝國孝武皇帝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繁榮的國家。 我們 藩屬國制度是古代中國強大王朝的主要外交手段,藩屬國王必須臣服於中國皇帝,服從中國政治模式的影響和管理,同時中國也可以保護他們的領土完整,這是中國人驕傲文化心理的表現形式:中國人認為自己擁有最高的權利,是真正的文明,唯一的世界中心! 漢武帝時期,中國就擁有了50多個藩屬國,主要集中在西域(新疆、中亞)地區,同時也包括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家,藩屬國王必須定期朝拜中國皇帝,下跪磕頭,而且要『觸地有聲』,他們還必須提供本國的土特產作為『貢品』獻給中國皇帝,當然中國皇帝回報的贈品比他們的貢品價值更高,以顯示中華民族的富有、威嚴和禮儀。 周邊國家之所以『願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一是羨慕渴望富裕的中國文明,希望成為中國這樣的國家;二是畏懼和害怕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希望得到中國的政治、軍事保護:漢朝的軍威遠播中亞、歐洲裏海、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唐朝的富麗堂皇影響到印度、阿拉伯和東歐地區。 一直到明朝和清朝,中國還擁有40多個藩屬國:新疆、 、蒙古實際上成為中國領土,只是名義上還屬於藩屬國地位,另外中亞的一些游牧民族國家、朝鮮、越南、日本、寮國、柬埔寨、緬甸、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Ⅵ 古代中國有多少個藩屬國

漢武帝時期,中國就擁有了50多個藩屬國,主要集中在西域(新疆、中亞)地區,同時也包括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家,藩屬國王必須定期朝拜中國皇帝,下跪磕頭,而且要『觸地有聲』,他們還必須提供本國的土特產作為『貢品』獻給中國皇帝,當然中國皇帝回報的贈品比他們的貢品價值更高,以顯示中華民族的富有、威嚴和禮儀。
周邊國家之所以『願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一是羨慕渴望富裕的中國文明,希望成為中國這樣的國家;二是畏懼和害怕中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希望得到中國的政治、軍事保護:漢朝的軍威遠播中亞、歐洲裏海、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唐朝的富麗堂皇影響到印度、阿拉伯和東歐地區。
一直到明朝和清朝,中國還擁有40多個藩屬國:新疆、西藏、蒙古實際上成為中國領土,只是名義上還屬於藩屬國地位,另外中亞的一些游牧民族國家、朝鮮、越南、日本、寮國、柬埔寨、緬甸、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但是到了1840年,腐敗的清朝被英國擊敗,以後被西方列強連續入侵和掠奪、剝削,富裕的中國慢慢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逐漸喪失了所有藩屬國。此後,中國甚至遭到曾經是中國藩屬國之一的日本的侵略!
2 清王朝與各藩屬國的關系
2.1清朝與朝鮮的關系
在清興起以前,朝鮮與明朝保持著傳統的親密關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鮮賜璽書,從而確立起兩國間的宗藩關系)。l636年,皇太極率兵新征朝鮮,攻佔朝鮮京都漢城,朝鮮國王李?在國家存亡之際,迫於無奈,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並奉清朝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後,雙方使節每年往來不斷。朝鮮方面,每年除有賀冬至、賀正朔、賀聖節、納歲幣的四次固定朝貢使節外,還有多種不定期使節來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把侵略予頭指向朝鮮。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遠征從對朝鮮進行侵略,脅迫朝鮮訂約通商。另一方面派人來華交涉。當時總理衙門答稱:中國向來不幹預朝鮮的內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題發揮說,中國既不過問朝鮮事務,所謂「屬國」只是空名,日本決心以「自主之邦」對待朝鮮,遂於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鮮簽訂了朝日「江華條約」。「江華條約」明顯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國在朝鮮「宗主權」的野心。此後,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的步伐,先後釀造了1882年「壬午兵變」和 1884年的「甲申政變」。「雖然由於清軍的迅速行動平息了這兩次事變,但日本還是趁此迫使朝鮮簽訂了1882年的《仁川條約》和1885年《漢城條約》,擴大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權益。由於日本並不滿足於這些利益。在其准備就緒之後;就發動了侵略朝鮮繼而侵華的甲午戰爭。清軍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確認朝鮮「獨立」,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結束。
2.2 清朝與琉球的關系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沖繩。自明初以來,琉球與中國的關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後,琉球使節於1646年來華,受到順治帝的接見。從此,琉球使節與清廷往來不斷。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禮官張學禮為正使出使琉球。此後,每逢琉球新王繼位,都有清朝使節前往冊封與慶賀、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直至19世紀60年代,琉球始終承認自己是清朝的藩屬。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極,諷示流球朝賀。琉球國王遣其子赴東京貢獻方物。日本天皇下詔,以琉球為藩屬,1873年又列琉球為府縣。1875年5月.日本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並派軍隊駐扎琉球;為了消失中流之間「宗藩關系」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1876年,日本在琉球設立司法機構,事實上將琉球置於其統治之下。琉球國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壓迫,於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來華,呈遞國正密信,懇求阻止日本的吞並行徑。
[ 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進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佔領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為沖繩縣。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國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兩次赴天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於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長等人到北京總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吁請」,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憐二百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援救琉球。雖然清政府與日本再次進行交涉,但由於日本的蠻橫和清政府的軟弱,琉球終為日本所吞並。清朝與疏球的宗藩關系也就遂告結束。
2.3 清朝與安南的關系
安南是今天的越南,明建文帝時處在黎氏王朝的統治之下。16世紀初分裂為兩個對立的封建集團.北方鄭松集團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則為阮潢集團所控制。為了對付南方的阮氏集團,鄭氏集團急欲結好清廷。1660年(順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節到清朝朝貢,清朝隨即同意冊封黎維棋為安南國王。原來割據於安南南方的阮氏集團到17世紀末完全吞並了南方的占城國。1702車,阮福?派遣使節來中國,請求清廷冊封,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於是自立為王。1803 年,阮福映改安南為越南國,清政府命廣西按察使齊布森出使越南、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19世紀40~50年代.法國開始武裝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一個《西貢條約》,把越南南部六省變為法國殖民地。1874年3月,法國迫使越南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在條約中法國「承認」越南「獨?立自主」,但須由法國主持越南的外交,藉以否認中國的「宗主權」和確立法國在越南的特權地位。1875年5月,法國將這個條約通知清政府,並要求中國約束黑旗軍。清政府一再強調中國對越南的「宗主」保護責任,並指出在越軍隊是應越王之請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來中國朝貢,法國也未加阻止。 1883年,法國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簽訂了越法《順化條約》,越南承認並接受法國的保護權。1884年6月,法國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二次越法《順化條約》,確立了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中法戰爭結束後,1885年6月,中法正式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Ⅶ 中國古代19個藩屬國都有哪些國家

康乾盛世時期,清朝共有藩屬國19個之多,東方有朝鮮、琉球;南方有安南、南掌、暹羅、緬甸、蘇祿、蘭芳共和國;西南有廓爾喀、哲孟雄、不丹;中亞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

Ⅷ 歷史上中國擁有多少個藩屬國:漢朝多達50多個

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中國歷代王朝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很少干預其內政,卻無償為其提供保護。雍正皇帝認為:「凡臣服之邦皆隸版籍。」清末編纂的中小學校歷史教科書中,周邊的冊封國家淪為歐美各國及日本的殖民地,或被納入其版圖的過程,並非作為世界史,而是作為「中國(本國)史」的一部分被描寫的。孫文等人認為,較之帝國主義的挾武力脅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關系不訴諸武力即可使對方誠服更顯文明。有關中國在21世紀經濟快速發展的討論也是對這一觀點的沿襲。

Ⅸ 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藩屬國

實在是太多了,因為歷史地理等原因,名稱有很多變化,國家疆域變化也很大,所以實在是數不清楚了,更確切的資料只有去一些歷史方面的論壇找找了
基本上現在中國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中亞,東北亞,東南亞,西太平洋一帶的島 國以及南亞北面的的小國在歷史上都曾先後成為中國的藩 屬 國

Ⅹ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附屬藩國

藩屬國制度是古代中國強盛王朝的重要外交手腕,藩屬國王必需臣服於中國天子,遵從中國政治模式的影響和治理,同時中國也可以維護他們的國土完全,宣城,這是中國人自豪文化心理的表示情勢:中國人以為自己擁有最高的權力,是真正的文明,唯一的世界中心!
漢武帝時代,中國就擁有了50多個藩屬國,重要集中在西域(新疆、中亞)地域,同時也包含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度,藩屬國王必需定期朝拜中國皇帝,下跪磕頭,而且要『觸地有聲』,他們還必需供給本國的土特產作為『貢品』獻給中國天子,當然中國天子回報的贈品比他們的貢品價值更高,以顯示中華民族的富有、威嚴和禮節。
周邊國家之所以『願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一是愛慕盼望富饒的中國文明,願望成為中國這樣的國家;二是害怕和懼怕中國強盛的軍事力氣,盼望得到中國的政治、軍事維護:漢朝的軍威遠播中亞、歐洲裏海、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域,唐朝的華麗堂皇影響到印度、阿拉伯和東歐地域。
一直到明朝和清朝,中國還擁有40多個藩屬國:新疆、西躲、蒙古實際上成為中國國土,只是名義上還屬於藩屬國位置,另外中亞的一些游牧民族國度、朝鮮、越南、日本、寮國、柬埔寨、緬甸、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但是到了1840年,腐朽的清朝被英國擊敗,以後被列強持續進侵和搶奪、剝削,富饒的中國慢慢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度之一,逐漸損失了所有藩屬國。中國成為西方半殖民地國家以後,甚至遭到曾經是中國藩屬國之一的日本的侵犯!1945年日本投降,中國到了1949年,才真正獲得獨立。
中國在清朝時的藩屬國

朝鮮(儒教國)——短暫「獨立」後成為日本保護國,後亡於日本。
琉球(儒教國)——亡於日本。
蘇祿 (回教國)——自行停止進貢。
越南(儒教國)——淪為法國保護國。
緬甸(佛教國)——被英國佔領,莫名其妙解除屬國關系。
暹羅(佛教國)——自行停止進貢,解除屬國關系。
南掌(佛教國)—— 淪為法國保護國。
廓爾喀(印度教國)——光緒時仍入貢。
浩罕(回教國)——亡於俄國。
布魯特(回教國)——亡於俄國。
哈薩克(回教國)——亡於俄國。
安集延(回教國)——莫名其妙解除屬國關系,亡於俄國。
瑪爾噶朗(回教國)——莫名其妙解除屬國關系,亡於俄國。
那木干(回教國)——莫名其妙解除屬國關系,亡於俄國。
塔什干(回教國)——亡於俄國。
巴達克山(回教國)—— 自行停止進貢,
博羅爾(回教國)——自行停止進貢,
阿富汗(回教國)——為英國干涉。
坎巨提(回教國)——維持屬國關系,後被英國佔領,並入巴基斯坦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擁有多少個藩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6
伊朗有多少新型冠狀病人 瀏覽:583
伊朗美軍基地有多少 瀏覽:97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實力 瀏覽:911
美國拒絕伊朗總部說明什麼 瀏覽:210
義大利簽證有什麼用 瀏覽:508
伊朗國內油價多少 瀏覽:650
伊朗疫情怎麼穩定 瀏覽:45
加拿大人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334
越南當地人買什麼禮物 瀏覽:543
印尼虎一直張著嘴怎麼辦 瀏覽:989
在韓國如何申請去越南簽證 瀏覽:316
印度護照怎麼鑒定 瀏覽:573
中國哪個廟和尚最多 瀏覽:538
艾米來自英國怎麼說用英語 瀏覽:505
印度農村耕地怎麼分配 瀏覽:519
印尼黑酸枝傢具老料是什麼意思 瀏覽:607
孟晚舟為什麼要幫伊朗 瀏覽:300
義大利電烤盤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990
義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麼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