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1537年是哪個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憲宗庶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興獻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時間之長在明代皇帝中僅次於其孫子明神宗)。
『貳』 1337~1453是中國的什麼朝代
朝代劃分:1279-1368 元朝(1279年前蒙古還未統一中國)
1368-1644 明朝
那麼1337-1453基本處於元代晚期到明代初期
『叄』 一五三七年是哪朝代,哪個皇帝
1537年,1530年代。傳統紀年: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日本後奈良天皇天文六年。丁酉年(雞年)。
『肆』 公元一千五百五十五年是什麼朝代
公元一千五百五十五年是明嘉靖三十四年。這一年一股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這股倭寇暴走數千里,殺死殺傷四五千官兵,歷時八十餘日,才被占絕對優勢數量的明軍圍殲。
『伍』 明朝一共經歷了幾個皇帝 分別是誰
明朝一共經歷了十六個皇帝。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永樂帝朱棣,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明英宗正統帝朱祁鎮,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
明孝宗弘治帝朱佑樘,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明穆宗隆慶帝朱載垕,
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幼年貧苦,曾經給地主放過牛,還出家為僧。後來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並深得領袖郭子興的器重,後來朱元璋繼承了郭子興的起義軍。朱元璋注意招攬人才,例如李善長、劉基、宋濂、朱升等。
後來朱升向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建議,大力恢復生產。後來朱元璋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後又平定了雲南,統一了南方。
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為南京。朱元璋在位期間實施有效的制度。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5)1537年中國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與宗教有關,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的源頭是明教,此說後來被金庸等作家採用,而胡阿祥等認為此國號出自白蓮教,而源頭則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
明朝君主主要列出了開國皇帝、明朝(含南明)統治君主、追尊未實際統治的皇帝,以及南明各監國宗室。歷史跨度為1368年-1644年。
『陸』 中國朝代歷年表是什麼
夏朝:約前2070-前1600年 斟潯 河南洛陽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亳 河南商丘商太祖子履(商湯)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鎬 陝西西安周武王姬發
封建時代
東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戰國:前475-前221年
郡縣時代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陽陝西咸陽秦始皇趙政[1-3]
楚朝:前206-前202年 楚懷王熊心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包括新朝(由新始祖高皇帝王莽所建,公元9年-公元23年)、玄漢(由漢延宗漢更始帝劉玄所建,共傳二帝:劉玄、漢昌宗建世帝劉盆子,公元23年-公元27年)、成家(由公孫述所建,公元37年被劉秀所滅)
----東漢:25-220年 雒陽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時期: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 成都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東吳: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吳大帝孫權
晉十六國時期:265-420
----晉受禪後吳國:265-280
----晉朝:265-420
---------西晉: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前期、中期、後期(後期囊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階段:304-420
南北朝時期:420-589
----南朝時期:420-589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時期:386-589
--------十六國末期:420-439
--------北魏中後期:420-557 洛陽 河南洛陽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556 長安 陝西西安 孝武帝元修
--------東魏:534-550 鄴城 河北鄴鎮 孝靜帝元善見
--------北齊:550-577 鄴城 河北鄴鎮 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孝閔帝宇文覺
--------隋國統一前:581-589
十六國春秋【前、中、後、末4期,將十六國時期分別穿插到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時期:304-439
隋朝:581-618 大興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包括武周時期:690-705 神都 河南洛陽 周聖皇帝武則天
五代十國:907-979
--後梁:907-923 汴 河南開封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吳:908-937 吳宣帝楊隆演
--南唐:937-975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925 前蜀高祖王建
--後蜀:934-965 後蜀高祖孟知祥
--南漢:917-971 南漢高祖劉??
--楚:927-951 楚武穆王馬殷
--吳越:907-978 吳越武肅王錢鏐
--閩:909-945 閩太祖王審知
--北漢:951-979 北漢世祖劉崇
荊南:907-963 荊南武興王高季興
遼朝(契丹):907-1125 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開封(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1279臨安(宋高宗趙構)
金朝:1115-1234 汴梁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元大都北京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南明:1644-1662南京 南京 明安宗朱由崧
清朝:1636-1911 北京 北京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柒』 1776年中國是什麼朝代
1776年中國是清朝。
中國是清朝(1644-1912年),當時,是乾隆皇帝在位時期。1776年(大清乾隆41年),大清乾隆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亂,此戰役從乾隆12年(1747年)開始,歷經29年,大小金川的平定,標志著清政府對川西的控制。此役被列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大事件
1776年1月,托馬斯·潘恩的《常識》(Common Sense)發表,為《獨立宣言》鋪平了道路。
1776年1月,新罕布希爾州率先制定了州憲法。
1776年2月18日早晨,8艘戰船集結在特拉華灣口海面,升起大陸海軍最早使用的「大聯合旗幟」,待命出征。這就是美國歷史上組建的第一支海軍。
2月18日,當明亮攻克河西的甲雜後,乾隆皇帝於1776年2月18日再次指示明亮「統兵渡河,直取雍中喇嘛寺」,盡管早在17日夜晚,明亮就已攻克了舍齊喇嘛寺和雍中喇嘛寺。
1776年2月,庫克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76年3月9日,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這部經濟學巨著問世,標志著創立富國裕民的古典經濟體系。
『捌』 1775年中國是什麼朝代
1775年中國是清朝,乾隆四十年。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的年號。前後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1736年2月12日至1796年2月8日。
清高宗弘歷,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1711年9月24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清高宗於1736年2月12日開始使用「乾隆」年號,至1796年2月8日為止。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立愛新覺羅·顒琰為皇太子,並下令從1796年2月9日開始改用「嘉慶」年號。1796年2月9日,清高宗傳位於愛新覺羅·顒琰,正式退位。但是皇宮內依然用「乾隆」紀年,如乾隆帝臨終醫案仍為乾隆六十三年十二月。
『玖』 1547年中國哪個朝代
1547年正值中國的大明王朝。
1547年正值中國的大明王朝。1547年是明世宗朱厚熜皇帝在位。明世宗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即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生於湖廣布政司安陸州(今湖北鍾祥),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堂弟,年號嘉靖。
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拾』 公園1572年是哪個朝代
明朝,明隆慶六年;日本正親町天皇永祿十五年。
下面是關於明朝的資料: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8]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經歷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勢達到全盛,疆域遼闊。 中後期由於政治腐敗和天災,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民變。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隨後滿清趁亂入關,擊敗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南明覆亡。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明鄭結束。
明朝疆域囊括漢地范圍,初年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黑龍江流域諸部落有宗主權, 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撤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並曾在今青藏高原、東北(包括外東北)、新疆東部等地設有羈縻衛所。明成祖曾收復安南,明朝極盛國土面積約達1000萬平方公里。
明朝時期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根據《明實錄》所載明朝人口峰值為7185萬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上逾億[ ,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強盛大一統中原王朝。[28] 明朝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29-31] 清修《明史》中評價明朝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望採納,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