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戰略轟炸機何時才能亮相
中國隱形轟-20到底什麼時候亮相?這里告訴你答案
轟炸機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已經被賦予重大意義,也就是說轟炸機天生就是姓「戰略」的,它是戰略級武器,是一支軍隊的戰略支柱。轟炸機已經誕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100多年來轟炸機一支是一個國家空軍甚至整支軍隊的的核心打擊力量,在核潛艇、地基、空基這「三位一體」的核反擊體系中,戰略轟炸機是最靈活的反擊平台。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無數次局部戰爭的強化,轟炸機已經發展成為對戰爭有決定性影響的武器裝備,所以一個國家要想成為全球空軍,戰略轟炸機是必不可少的武器之一。
望採納
Ⅱ 大膽預測一下到2030年我國海空軍裝備會是什麼樣
從我國目前的武器裝備列裝和生產情況來看, 到2030年,我國海空軍裝備大概會是這樣,有以下一些東西可能會是一些如今正在研發或者設想的裝備。
目前,中國的三代機數量大約達到了中國戰機的一半左右,仍然有一般的戰機是二代機。因此,到2030年 ,也就是9年後,中國的戰機應該早就更新換代成為了以三代機為主的戰斗機群。
2030年的中國的軍事實力和美國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並且會從目前的綜合軍事實力全球第三變成超越俄羅斯的全球第二。中國的軍事影響將能夠突破第一第二島鏈延伸到其他的地方。
2030年的中國軍隊值得我們期待,人民子弟兵永遠會保衛著我們的疆土河山。為他們點贊喝彩,中國萬歲。
Ⅲ 中國什麼時候可以擁有像美國B21那樣的戰略轟炸機啊
樂觀估計在10年內可以問世
在今年5月的時候,空軍馬司令在新聞發布會上證明了中國正在研發新一代的隱身、遠程轟炸機,這個稱呼正好和老美的B21一樣,說明中國的下一代轟炸機就是鱉版的B21
從其他消息上看,2月的時候,Y20總師唐長紅他調,那麼他很可能就是H20的總師
而且公開披露的論文也提到了S型進氣口研究等
結合J20的隱身設計、材料、飛控,說明H20的基本障礙應該解決了
下面開始進入方案設計階段
參考J20的研發時間,那麼估計7年左右後,原型機開始地面滑跑,10年後正式亮相
Ⅳ 中國什麼時候出新的轟炸機拜託各位了 3Q
轟-6作為中國最大的轟炸機,在核武器研製成功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核武器的載機。1965年5月14日,轟—6進行了第一次空投核試驗,從此它具備了核打擊能力,成為中國核戰略重要的核反擊手段,延伸了核打擊的范圍,增強了核威懾力,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及影響力。 把轟-6作為戰略轟炸機,是在當時中國工業基礎落後的情況下作出的無奈選擇。其實,轟-6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它只是中程轟炸機,是中國賦予了它戰略任務。它的速度慢(796公里/小時),航程短(航程5760公里,作戰半徑2600公里),尤其是機載設備不完善,突防能力太弱。前蘇聯在圖—16服役十年之後開始使其退出現役,並將其餘的改裝成加油機、電子干擾、電子偵察機、巡邏機。上世紀五六十時年代,是新科技高速發展的時期,美、蘇兩國的轟炸機服役期都非常短,一個機型能服役十餘年算有不錯的業績了。事實上,中國開始量產轟— 6,並形成戰鬥力時,已落伍多年了。中國在轟—6尚未服役時就針對轟—6的缺點和當時世界轟炸機前沿水平提出了新的方案,但由於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加上該時期中蘇關系惡化,技術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少研製風險和縮短研製周期,中國才決定先從轟—6的改型開始。 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於1970年6月提出轟-61方案,1971年2月開始設計, 1978年1月首飛。具體改裝內容是以4台英國的「斯貝」MK512-5W型民用渦扇發動機,替換兩台渦噴-8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其中兩台裝在翼根處替換渦噴-8,另兩台以吊掛形式裝在機翼中段。渦噴—8的最大推力為2x9500千克力,重量為323旰克。「斯貝」發動機單台推力5428千克力,單台重量1204千克。換裝新發動機後,轟-61的航程和爬升率均提高40%,海平面爬升率從原型的18.6米/秒提高到29.7米/秒,最大航程從原型的5760千米增加8060千米。這樣的航程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屈指可數的,同時期的圖—22M3的航程為5500公里,圖—22M3(圖—26C)航程為7000公里,英國的「三V」(「勇士」、「火神」、「勝利」)轟炸機都不超過6000公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火箭戰略的興起,對戰略轟炸機造成了很大的沖擊,蘇、美兩國對戰略轟炸機的研製發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英、法兩國更是名正言順地退出了這個市場,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服役的戰略轟炸機少之又少了。這個時期轟-6|可稱得上是世界第三家戰略轟炸機了。但評判一種武器不能僅從它的單一性能方面去考慮,轟-6|的航程達到或超過了圖—22M3(圖—26),但與反擊戰略轟炸機相比,它並沒有解決轟-6的根本缺點,即電子設備不完善、突防能力不強。改革開放前,中國與外軍的軍事技術交流很少。從英國引進的「斯貝」發動機在當時已屬落後產品了。從近年來對航空發動機專家的訪談中我們知道,就是這樣一個產品,以當時中國的技術能力10年乃至15年裡都無法消化它。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中國在發動機研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完全可以在自己研製的發動機上,利用自己的技術通過其他途徑解決遇到的問題。中國發動機走過的歷程太坎坷,它直接影響到新機型的研製與誕生。轟-6|象其他戰斗機,如殲-9/13,都是因為發動機的落後不得不下馬,轟—61隻改裝了1架,研製項目於1976年停止。 轟-6本身不具有戰略轟炸機的性能,但其龐大的機體卻是個優秀的試驗平台,中國空軍和海軍曾發展多個轟-6的改進型號,用來做無人機的的母機、導彈試驗平台、加油機、偵察機、電子戰飛機等。為提高海軍的打擊能力,海軍航空兵於1967年提出了研製反艦型轟-6丁(轟- 6D)的計劃,1981年8月29日首飛成功。轟— 6丁可裝備C-601/611、C-801/802等多種反艦導彈。自1986年第一次公布了轟— 6丁的照片(當時並沒掛彈)後,直到九十年代我們才從公開的刊物上看到它掛載 C-601的照片。雖然公認它能掛載C- 801,但這樣大的轟炸機掛載射程只有50公里左右空對艦導彈顯然是很危險的。當時,艦空導彈普遍射程達到了100餘公里,後來研製成功的C-611射程達到250公里,且威力驚人,此時掛載射程相對遠些的C-802也無多大用途。轟-6的歷史貢獻就象美軍的B-52戰略轟炸機,每個時代各國運用到戰略轟炸機的新型設備、新型導彈和新的作戰方法都曾在轟-6上做過論證和試驗。據報道,中國曾考慮過用轟-6發射空對地導彈(類似美軍的AGM-69),後又用它作為「紅鳥」-3和「東海」-10巡航導彈的發射平台。 轟-6的使用不僅鍛煉了中國空軍遠程打擊能力,完善了戰略用法,更是為下一代更先進的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積累了必要的經驗。眾所周知,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周期長,新型轟炸機出現之前轟還將繼續使用。 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系開始惡化。到了七十年代,中國的政治環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最大的威脅不是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老大哥——蘇聯。那個時期彌漫著戰爭就要爆發的緊張氣息,中央提出了「早打、大打,打核戰」的國家軍事戰略。在這種政治環境下,空軍就急切地需要增加、加強核打擊手段。
Ⅳ 轟6退役以後,我國下一代的戰略轟炸機會由哪種轟炸機接替
從目前來看,轟6還在小批量生產,維持在一定的比例,用於海上巡邏、反艦。
畢竟我國是以「防禦」為主的國防,繼續發展大中型轟炸機沒有必要。
未來類似於蘇-34戰斗轟炸機,載彈量接近轟6,但是突防和制空(超視距空戰能力)能力更強,生存幾率更大。
所以,未來應該是國產「鴨嘴獸」(漢和推測國產SU-34預計載彈量在8噸左右,略低於轟6的9噸)。
參考su-34的武器配置:固定武器為一門GSH-301型30毫米機炮(備彈180發,射速1500發/分,初速860米/秒)。機上共有10個掛架,可攜帶多種武器,包括備彈140發的SPPU-22GSH-236型23毫米6管加特林機炮吊艙、R-77型中距空空導彈、R-73型近距空空導彈、Kh-29/L、KH-31P、KH-59、HK-59M、HK-15PM等空地/空艦導彈、FAB-250系列制導炸彈、RBK-500型子母彈、BETAB型反跑道/混凝土炸彈、PTAB-1M型反坦克彈葯、ShOAB型反人員殺傷炸彈等。
蘇-34常規轟炸模式
Ⅵ 中國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年底前亮相是真的嗎
4月22日報道新報稱,中國軍事專家預計,中國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最遲將在今年底前亮相。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21日刊登題為《新一代隱形戰略轟炸機轟-20料今年底亮相》的報道稱,中國軍事評論員陳光文4月20日在新浪軍事撰文說,按以往經驗,中國空軍副司令員當年宣布正在研發第四代隱身戰機後,僅14個月後殲-20就進行首飛;現在,距離中國空軍司令員宣布正在研發國產戰略轟炸機已過7個月,「應該快到轟-20曝光的時候了」,「最遲不過年底」。
Ⅶ 中國下一代戰略轟炸機和下一代武裝直升機何時服役
轟20軍事節目評論員都說了,看來是存在的。服役估計要3-5年吧。下一代直升機,目前還沒有一點信息。估計短期不會有吧。畢竟美國的阿帕奇還是主力,也沒下一代啊。科曼奇都下馬了。
Ⅷ 中國轟20轟炸機究竟何時服役
中國轟20究竟何時服役?軍事專家是這樣說的
圖為中國空軍司令
近日,據美國新聞周刊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在秘密研製代號為轟20的隱身轟炸機,該機幾乎創下了一項世界之最,那就是研製時間最短,有消息顯示,中國轟20立項時間可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空軍司令早在2016年就對外表示,中國新型轟炸機正在研製,相信不久就會出現在世人面前,這表明中國轟20轟炸機距離服役的時間也不會太久(結合現在的j20和運20等飛機設計製造技術)。
望採納
Ⅸ 中國戰略轟炸機轟20什麼時候首飛
戰略轟炸機「轟20」還沒有正式露面。不過在2016-2018年間,隱隱約約會看到轟20的影子,這也間接的證明了它的存在,最少也在研製的過程中。
目前公認中國新型轟炸機是一種採用飛翼式布局、具備洲際打擊能力的戰略轟炸機,這種設計向中國航空工業提出了極其特殊的挑戰——一方面,飛翼式布局轟炸機屬於非常規式航空器設計,此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積累為零,需要從研究氣動布局、積累試驗數據開始進行技術攻關。
另一方面,中國此前從未成功研製過起飛重量大於100噸的作戰飛機(上世紀70年代初曾計劃研製起飛重量140噸級的轟-8戰略轟炸機,但該計劃最終擱淺),從70噸級的轟-6到150噸乃至更高級別的新型轟炸機之間的技術跨越程度不是一般的高,在工程設計上是相當巨大的挑戰。
轟炸機不同於戰斗機,在設計製造後往往會服役三十年甚至半個世紀以上(目前美軍機齡最短的B-52也已經是56歲「高壽」了),因此需要考慮設計上的前瞻性和技術上的先進性以確保在服役後能實現長期技術不落伍、並具備升級空間,這使得研製新型轟炸機的難度更上了一個層次。
中國新型轟炸機的發展進度或可以參考較為接近的B-2,而B-2於1980年完成設計方案、首架原型機於1987年下線並首飛。
考慮到中國在大型飛翼式布局飛機設計方面的技術欠缺,新型轟炸機從方案定型到首架原型機設計建造或許需要8到10年左右。
目前新型轟炸機唯一能夠確定的發展進度是2016年9月中國空軍原司令員馬曉天上將確認新型轟炸機正在發展當中,若當時新型轟炸機已經完成方案設計、並進入工程發展階段,最快也需要到2020到2022年左右才能完成原型機建造。
Ⅹ 為什麼轟-20呼之欲出,卻遲遲不來
本期的白話說事將為大家介紹正在研製的轟-20
中國軍方的高級將領曾在公開場合承認,中國正在研製下一代遠程轟炸機,一時間轟-20要來的言論開始在坊間流傳。在此之前的三駕馬車,直-20,殲-20,運-20都已經服役,那麼作為第四架馬車的轟-20什麼時候才會出來?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呢?
轟=20就像是個深閨里的黃花大姑娘,千呼萬喚還不出來,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瓜子也嗑完了,就是沒等到轟-20的影子,這可把他們急的。筆者看來,古代漂亮的姑娘都是欲遮還羞,一旦真的亮相便是驚艷全場,轟-20想必一定顏值擔當,不會讓看官失望。
疑似轟-20
建造戰略轟炸機不是十月懷胎,那是一個高度復雜的活,研製了也可能會難產,難度遠超戰斗機,運輸機,我國在這之前並沒有建造大型轟炸機的經驗。美國研製B-2轟炸機,從方案設計到正式服役花了整整17年,蘇聯的圖-160,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直到87年才正式裝備部隊。我國近些年才開始研發轟-20,比較其他國家進展已經非常快。
轟-6
轟-20就像是殲-20,直-20,運-20的集大成者,它既要飛的遠,載彈量還要求大,但是載彈量和航程天生就是個矛盾體。戰略轟炸機還要能夠防區內突防,實施戰略目標打擊,隱身性能要好,而且飛的速度要快,最好還能夠超音速低空突防。就算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美帝的B-2,也只是亞音速巡航,而且造價貴的嚇人,誰要是能擁有一架,這輩子都不用愁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500有你的名字,能買1000多套北京的房子。
轟-20是呼出欲來卻遲遲沒有來,這讓筆者也是等的鬧心,相信我們不會等的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