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煉銅是什麼時期發現的
商朝,那時候開始煉銅,有青銅等。
Ⅱ 國內銅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全世界探明的銅礦儲量約6億多噸,儲量最多的國家是智利,約佔世界儲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有不少著名的銅礦,如江西德興、安徽銅陵、山西中條山、甘肅白銀廠、雲南東川、西藏玉龍等。 在金屬王國里,銅的導電性僅次於銀。銅礦比銀礦多且價格便宜。當今世界,一半以上的銅用於電力和電訊工業。
據
國土資源部儲量司,截至2001年底,全國共有銅礦區974個,保有銅儲量(金屬量)1941.86萬噸,基礎儲量3083.71萬噸,分別占同年世界銅儲量(34000萬噸)的5.70%和儲量基礎(65000萬噸)的4.75%。主要分布在江西、雲南、湖北、西藏、甘肅、安徽、山西、黑龍江等省,這8省的基礎儲量約佔全國總基礎儲量的76.40%。
Ⅲ 製造電線銅是從哪裡來
你好!我的回答供你參考,電線和電纜所使用的銅均為紫銅(也就是紅銅),紫銅因呈紫紅色而成名。它不一定是純銅,有時還加入少量脫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質和性能,因此也歸入銅合金。中國紫銅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種銅(砷銅、碲銅、銀銅)四類。紫銅的電導率和熱導率僅次於銀,廣泛用於製作導電、導熱器材。紫銅在大氣、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鹼、鹽溶液及多種有機酸(醋酸、檸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腐蝕性,用於化學工業。除此以外,紫銅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經冷、熱塑性加工製成各種成品和半成品。要提煉最純的紫銅,必須要用剛剛開采出來的礦石,首先把礦石放在底漏池裡面,保持池水的溫度在80度上下,用葯水浸泡礦石400小時左右,就可以打開池底的小孔,流出紫銅水了,把純紫銅放在1000度的高溫下,慢慢就會變成固體,並且溫度降低也不會變回液體。希望採納
Ⅳ 銅礦在中國分布主要在哪幾個城市在哪個
你好
江西德昌、中國銅礦的主要分布在哪裡呢?中國是一個銅儲存量非常大的國家,目前來說主要有7個銅生產基地,分別是:江西銅基地,雲南銅基地,白銀銅基地,東北銅基地,銅陵銅基地,大冶銅基地,中條山銅基地。
一、江西銅基地江西銅礦資本豐富,居全國之首。探明的銅工業儲量(A+B+C級儲量,下同)佔全國銅工業儲量的1/3,是中國銅業出產最大的基地。1978年國家把江西銅基地列入國家重點建造項目。1979年建立江西銅業公司,現具有「六礦兩廠」,即德興銅礦、永平銅礦、武山銅礦、東鄉銅礦、城門山銅礦(待建)、銀山鉛鋅銅礦和貴溪冶煉廠、上海冶煉廠。六個大中型礦山具有探明的銅儲量合計1387萬t,其間德興銅礦是超大型銅(鉬)礦田,德興銅廠礦山1993年構成10萬t/d采選規劃,變成亞洲特大型礦山之一。現開採的五個礦山年產銅精礦(金屬含量,下同)10.2萬t(1996),佔CNNC銅精礦產值的1/3,佔全國銅精礦總產值的1/4。江西銅業公司1996年產電銅20.16萬t(其間貴溪冶煉廠11.65萬t)佔CNNC銅產值的1/3,佔全國銅總產值的1/5。
二、雲南銅基地雲南銅礦資本豐富,探明的銅工業儲量居全國第2位。該基地由「四礦一廠」構成,即東川、易門、大姚、牟定等四個大中型礦山和雲南治煉廠。當前構成的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1996年年產電銅10萬t,銅精礦5萬t,是中國產銅第二大型銅業基地。
三、白銀銅基地甘肅白銀廠區域是中國銅礦富集區之一,由折腰山、火焰山、銅廠溝、小鐵山、四個圈等礦床構成。為開發白銀廠銅礦資本於1954年建立了白銀有色金屬公司,並將礦山采選冶建造列入國家第一個五年方案重點建造項目之一,揭開了中國50時代建造大型銅公司的前奏。通過1957至1959年三年大規劃建造,折腰山、火焰山兩個露天礦和選礦廠、冶煉廠等高速度、高質量地建成。原設計能力年產銅3萬t,後經技術改造到達5萬t,一度是全國產銅最多的大型采選冶聯合公司。1996年產電銅6萬t。
四、東北銅基地該基地由一批中小型礦山所構成,起步早、建造快。1948~1950年將遼寧清原銅(金)礦、華銅銅礦、芙蓉銅礦、馬鹿溝銅礦和吉林石咀子銅礦、天寶山銅鉛鋅礦等康復了出產,沈陽冶煉廠也於1949年1月康復了出產。從此,在東北區域出現了中國第一個銅采選冶出產基地,為中國銅工業開展奠定了根底,起到了先導效果。五六十時代曾甘肅金昌、
Ⅳ 中國四大仿古銅產地分別是哪些地方,說出具體的地方名稱
1、江蘇蘇州「蘇州造」:用材較好,冶銅澆鑄時往往加些銀,使銅器的地子發亮見銀白色;仿製對象以商和西周器為主,生坑、熟坑無所不能;刻工精細,紋飾流暢,銘文逼真,「作品」流傳甚廣。
2、山東濰坊「濰縣造」:藝匠高手層出不窮,刻紋飾、銘文比較擅長,作器多呈熟坑狀,但鑄出的器物壁厚,重而壓手。
3、陝西西安「西安造」:注重銘文,不僅是假器造假銘,就連一些無銘文的真器上,也後刻銘文以抬高其價值。作品多見度量衡器物,如秦詔版、秦量等。
4、北京市「北京造」:以商周器為主,比較講究紋飾華麗,器型精巧,銹斑逼真,特別是「黑漆古」、「綠漆古」等,都能准確無誤地表現出來。
Ⅵ 中國銅工業的介紹
中國是冶銅和製造銅器最早的國家之一(見冶金史)。目前中國已探明的銅礦儲量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礦床分布在江西、雲南、湖北、安徽、甘肅、山西等省。20世紀30年代後期,日本帝國主義為掠奪中國資源,在沈陽冶煉廠建立了一個煉銅車間,採用了燒結鍋燒結焙燒、鼓風爐硫化熔煉,真空吹煉爐吹煉的工藝,生產規模為2600噸/年。到1949年中國銅的產量只有3000噸左右。主要銅礦山有吉林石咀子、遼寧華銅、四川彭縣。
Ⅶ 銅的主要產地在哪
世界銅礦資源比較豐富.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銅會計師約為3.5-5.7億噸.其中斑岩銅礦約佔全部會計師的76%.從地區分布看,全球銅蘊藏量最豐富的地區共有五個(1)南美洲必魯和智利境內的安第斯山脈西麓;(2)美國西部的洛磯和大怦谷地區;(3)非洲的剛果和尚比亞;(4)哈薩克共和國;(5)加拿大東中.從國家分布看,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力,美國,尚比亞.獨聯體和秘魯等國.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探明銅金屬儲量達1.5億噸,佔世界儲量的1/4.美國銅金屬探明儲量9100萬噸,居世界第二,尚比亞和中國的銅儲量分別居世界第三,第四位.世界銅礦砂生產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西海岸,非洲中總和獨聯體國家。精煉銅生產除以上地區國家外,還有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生產國。精煉銅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1992年,美國約產精煉銅216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0%。美國西部和西南部的亞利桑那、猶他、新墨西哥、德克薩斯州是美國最主要的產銅地區,其產量佔全國的3/4以上。1992年,智利產銅大部分用於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銅出口國。據資料介紹,智利也是世界上銅生產成本最低的之一。前蘇聯的銅生產原居世界第二位,後因政局面動盪,產量降為第三位。1992年,智利也是世界上銅生產成本最低的之一。前蘇聯的銅生產原居世界第二位,後因政局動盪,產量降為世界第三位。1992年。獨聯體國家精煉銅產量約為110萬噸,獨聯體國家生產精煉銅原料基本上自給。日本是主要的精煉銅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銅精礦進口國。1992年,日本生產了約法三章116萬噸精煉銅,僅次於美國、獨聯體,居世界第四位。尚比亞和扎伊爾是非洲中部的主要產銅國,尚比亞1992年的精煉銅產量約為46萬噸,扎伊爾1992年的精煉銅產量為13萬噸,由於這兩個國家生產的銅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器此,它們的生產狀況對國際銅市場影響很大。德國和比利時是利用進口銅精礦和粗銅冶煉精銅的生產國,德國的精煉銅產量1992年約為56萬噸,比利時約為32萬噸,秘魯,加拿大,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波蘭,前南斯拉夫等也均是主要的銅生產國。我國也是一個主要的精煉銅生產國,1992年的精銅產量達到了如指掌。64.02萬噸,由於我國的銅資源條件不夠理想,影響了銅精礦產量的增長,每年均需進口大量的銅精礦和粗銅原料。
銅的產量
考古工作表明,人們自史前起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並用銅製造原始武器。工具和其它器具。但長期以來,由於煉銅方法原始,銅的產量一直很低,17世紀出現現代煉銅法之後,銅產量才有明增加。1928年,世界精銅產量為167萬噸,戰後世界精煉工業發展較快,1950年。全世界的精銅產量只有315萬噸,1992年已達到了約法1100萬噸,增長了近兩倍半,不同年代銅的生產發展速度是不同的,5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為年均遞增4.7%,6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為年增遞增4.2%,7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降為年均增長2.07%。80年代以來則進一步降到了1.5%。也就是說,從總趨勢上說銅的產量是增長的,但增長的速度有所放慢。1982-1992年各年的世界精銅產量分別為(單位:萬噸):941.85,967.19,954.51,971.50,986.21,1015.99,1043.27,1079.23,1080.83,1060.59,1100。從地區分布看,銅精礦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智利,獨聯體,加拿大,尚比亞,扎伊爾,秘魯和波蘭等到國。這些國家的銅精礦產量佔了世界總量的近來67%;精煉銅的生產集中在美國、獨聯體、日本、智利、尚比亞;加拿大、德國、比利時等國,他們的精銅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1%。1992年世界精銅總產量的20%。居世界第一位,智利產量為133.29%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2.1%,居世界總產量的10.9%。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產量為116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5.1%。居世界第五位。以上五個國家約佔世界總產量的60%。
銅的消費量
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電性能僅次於銀,居第二位,是鋁的1.6倍,導熱性也僅次於銀,是鋁的1.8倍,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純銅可拉成很細的銅絲,製成很薄的銅箔,銅還可以與錫、鋅,鎳等金屬化合成具有不同特點的合金。這些合金有的耐磨,鑄造性能好,有的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由於銅具有上述優良性能,所以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電氣行業是銅的主要工業消費部門,建築業、工業、機械及運輸部門也消耗大量的銅。由於銅的防腐蝕和導熱性好。因此是汽車、發電機、電池、電扇以及取暖和製冷設備不可缺少的材料,銅還廣泛應用於通訊設備如電話、電報、電視、通訊衛星的製造中。80年代以來,世界精銅消費量分別為:904.67,910.712,994.41,964.39,1007.51,104133 2008-12-21 22:46
世界銅礦資源比較豐富.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銅會計師約為3.5-5.7億噸.其中斑岩銅礦約佔全部會計師的76%.從地區分布看,全球銅蘊藏量最豐富的地區共有五個(1)南美洲必魯和智利境內的安第斯山脈西麓;(2)美國西部的洛磯和大怦谷地區;(3)非洲的剛果和尚比亞;(4)哈薩克共和國;(5)加拿大東中.從國家分布看,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力,美國,尚比亞.獨聯體和秘魯等國.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探明銅金屬儲量達1.5億噸,佔世界儲量的1/4.美國銅金屬探明儲量9100萬噸,居世界第二,尚比亞和中國的銅儲量分別居世界第三,第四位.世界銅礦砂生產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西海岸,非洲中總和獨聯體國家。精煉銅生產除以上地區國家外,還有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生產國。精煉銅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1992年,美國約產精煉銅216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0%。美國西部和西南部的亞利桑那、猶他、新墨西哥、德克薩斯州是美國最主要的產銅地區,其產量佔全國的3/4以上。1992年,智利產銅大部分用於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銅出口國。據資料介紹,智利也是世界上銅生產成本最低的之一。前蘇聯的銅生產原居世界第二位,後因政局面動盪,產量降為第三位。1992年,智利也是世界上銅生產成本最低的之一。前蘇聯的銅生產原居世界第二位,後因政局動盪,產量降為世界第三位。1992年。獨聯體國家精煉銅產量約為110萬噸,獨聯體國家生產精煉銅原料基本上自給。日本是主要的精煉銅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銅精礦進口國。1992年,日本生產了約法三章116萬噸精煉銅,僅次於美國、獨聯體,居世界第四位。尚比亞和扎伊爾是非洲中部的主要產銅國,尚比亞1992年的精煉銅產量約為46萬噸,扎伊爾1992年的精煉銅產量為13萬噸,由於這兩個國家生產的銅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器此,它們的生產狀況對國際銅市場影響很大。德國和比利時是利用進口銅精礦和粗銅冶煉精銅的生產國,德國的精煉銅產量1992年約為56萬噸,比利時約為32萬噸,秘魯,加拿大,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波蘭,前南斯拉夫等也均是主要的銅生產國。我國也是一個主要的精煉銅生產國,1992年的精銅產量達到了如指掌。64.02萬噸,由於我國的銅資源條件不夠理想,0每年均需進口大量的銅精礦和粗銅原料。
銅的產量
1928年,世界精銅產量為167萬噸,戰後世界精煉工業發展較快,1950年。全世界的精銅產量只有315萬噸,1992年已達到了約法1100萬噸,增長了近兩倍半,不同年代銅的生產發展速度是不同的,5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為年均遞增4.7%,6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為年增遞增4.2%,7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降為年均增長2.07%。80年代以來則進一步降到了1.5%。也就是說,從總趨勢上說銅的產量是增長的,但增長的速度有所放慢。1982-1992年各年的世界精銅產量分別為(單位:萬噸):941.85,967.19,954.51,971.50,986.21,1015.99,1043.27,1079.23,1080.83,1060.59,1100。從地區分布看,銅精礦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智利,獨聯體,加拿大,尚比亞,扎伊爾,秘魯和波蘭等到國。這些國家的銅精礦產量佔了世界總量的近來67%;精煉銅的生產集中在美國、獨聯體、日本、智利、尚比亞;加拿大、德國、比利時等國,他們的精銅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1%。1992年世界精銅總產量的20%。居世界第一位,智利產量為133.29%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2.1%,居世界總產量的10.9%。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產量為116萬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5.1%。居世界第五位。以上五個國家約佔世界總產量的60%。
銅的消費量
80年代以來,世界精銅消費量分別為:904.67,910.712,994.41,964.39,1007.51,104133
Ⅷ 中國銅都在哪裡
中國銅都在德興市。
德興市屬於江西省省轄市,位於上饒市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取「山川之寶,惟德乃興」之意而定名。總面積2101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5個鎮、6個鄉、大茅山集團公司和大茅山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814萬,1990年12月設市。
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縣,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治市歷史。歷史上,擁有進士417名,約占整個上饒進士總數的五分之一,並涌現出濕法煉銅鼻祖張潛等一大批名人。
森林覆蓋率76%,是中國最早的「百強」林業縣(市)和中國科技興林試點縣(市)之一。連續被評為江西省造林綠化先進縣市和江西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先進單位。
素有「金山」、「銀城」、「銅都」之美譽,已探明儲量並開發的礦產達30多種,年產銅居中國之首,年產黃金居江南之首,江西第二大城市,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三清山位於市域東部,大茅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梧風洞就在境內。
Ⅸ 中國銅工業的產地分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銅工業獲得迅速發展。50年代以來大力進行礦山建設,相繼建成銅陵、大冶、白銀、壽王墳、中條山、東川、易門、紅透山等20多個重點礦山;先後恢復和擴建了沈陽、上海、重慶冶煉廠;新建了銅陵、白銀、大冶、雲南等大型冶煉廠,以及白銀、洛陽、沈陽蘇家屯加工廠;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銅的采、選、冶、加工生產體系。冶煉工藝不斷完善,裝備水平顯著提高。
中國銅工業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