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什麼地方養豬多
全國100強的養豬縣域,也主要集中在從東北地區斜著一直拉到海南的帶型走廊,同時在四川盆地和雲南一帶還形成了一個連綿的地區。現在我們再按入選養豬100強縣的數量多少,再來做下養豬10強省份排次分析:
1、 遼寧省
共有16個縣入圍:昌圖、黑山、開原、綏中、普蘭店、凌海、鐵嶺、新民、庄河、遼中、彰武、台安、北鎮、瓦房店、法庫、康平。
這樣多的縣佔到全省60多個縣域近1/3的數量。
2、 湖南省
共有15個縣入圍:湘潭縣、衡陽縣、寧鄉、衡南、湘鄉、桃源、耒陽、洞口、雙峰、武岡、瀏陽、新化、常寧、祁東、衡東。
不愧為老牌的養豬大省。
3、 四川省
共有12個縣入圍:安岳縣、仁壽縣、中江、三台、簡陽、儀隴、岳池、宜賓、宣漢、平昌、通江、資中。
天府之國農牧業非常之發達。
4、 吉林省
共有10個縣入圍:農安、德惠、榆樹、梨樹、公主嶺市、舒蘭市、磐石、雙遼、長嶺、扶余。
5、 雲南省
共有10個縣入圍:宣威、會澤、陸良、羅平、富源、建水、師宗、宜良、鎮雄、岳北。
6、 山東省
共有6個縣入圍:諸城、萊西、臨朐、平度、莘縣、莒南。
7、 河南省 安徽省、廣東省
三個省各有5個縣入圍。
河南省:唐河、太康、固始、杞縣、潢川。
安徽省:泗縣、壽縣、霍邱、定遠、固鎮。
廣東省:高州、化州、新興、信宜、遂溪。
8、 廣西、黑龍江、江蘇
三個省各有3個縣入圍。
廣西省:博白、武鳴、興業。
黑龍江:肇東、望奎、青岡。
江蘇省:豐縣、邳州、阜寧。
9、 河北省
共有2縣入圍:灤南、撫寧。
10、 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內蒙古、新疆
此五省各1個縣入圍。
湖北省:襄陽縣。
江西省:高安。
福建省:光澤。
內蒙古:開魯。
新疆:奇台。
⑵ 中國有哪些養豬大省
按照中國統計生豬出產數據,四川、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
⑶ 中國最大的養豬場在什麼地方
中國最大的養豬場是牧原集團。
牧原集團始建於1992年,總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主營業務生豬養殖,兼有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生豬屠宰等業務協同主業發展。
佔地千畝的現代豬城,600棟白色豬舍排列有序,豬舍之間道路寬敞,一輛輛飼料罐車進出忙碌。這是全國乃至世界上單體最大的養豬場。記者沿著豬場的圍牆步行一圈,整整花了2個半小時。
「公司計劃在鍾祥投資13億元,建設百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這個是第一養殖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投產後年可出欄生豬40萬頭。」鍾祥牧原公司總經理蘇學良介紹。豬的「口糧」——飼料必須用大罐車運輸,每兩個豬舍外面都有一個料罐,容量達3噸,按動開關,顆粒狀的飼料被十幾米長的管道送到豬舍里。
⑷ 中國最大養豬場在哪裡
蒙城縣畜牧養殖場佔用耕地建養殖場,需要繳納耕地佔用稅。
依據:《財政部關於豬場建房佔地應徵收耕地佔用稅的通知》
頒布時間:1988-9-12 文號:財農稅字[1988]第44號
最近,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地區豬場建房佔用耕地的情況十分嚴重。這些地區不僅佔用的多是糧田,而且對此類佔用耕地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為由不徵收耕地佔用稅,有的地區還自行規定免交耕地佔用稅,這種作法是違背國務院有關規定的,要予以糾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佔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緩透鋈碩際歉卣加盟暗哪傷耙邐袢恕薄N也縖1987]財農字第206號文件規定關於征稅范圍中明確指出:「佔用魚塘及其他農用土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也視同佔用耕地,必須依法徵收耕地佔用稅」。因此,豬場建房(包括雞、牛、羊場建房)佔用耕地,應全額徵收耕地佔用稅。
⑸ 中國哪裡養豬大戶最多
豐富的
⑹ 中國誰養豬最多
四川省是我國生豬存欄量最多的地方~~但要說哪個人養的最多就不好說了
⑺ 中國最大的養豬場在哪裡
目前是南陽內鄉余關這里,棟樓十萬頭,
⑻ 全國最大的養豬場在哪啊
都說自己最大,其實沒有最大之分。萬頭豬場就是大的了。
⑼ 在全國哪裡豬最多!!
五大地方良種豬 一)淮豬 淮豬是原產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種。早在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淮北平原農業已相當發達,人們為食肉和農田施肥需要普遍養豬,逐漸培育形成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趨於一致的淮豬品種。公元3-6 世紀魏晉南北朝時期和12世紀南宋時期,淮北平原經濟遭受戰爭破壞,兩次大規模移民南下,淮豬逐被引入寧、鎮、揚丘陵山區,經長期培育形成為山豬。後隨沿海地區的開發,淮豬東移,又逐漸形成適應沿海鹽漬地帶的灶豬。 本省淮豬品種分淮北豬、山豬、灶豬3個類型。其主要特徵:被毛黑色而較密,額部皺紋淺而少,嘴筒較長而直,體型較緊湊,四肢結實。性成熟早,母豬產仔數較多,3-9胎平均產仔13頭左右。 育肥豬平均日增重475克左右,飼料報酬4.57:1,胴體背腰部較薄,皮較厚,瘦肉率較高達45%。 淮豬主要分布本省淮北平原和寧、鎮、揚丘陵山區及沿海地區。70年代後期,淮北地區因廣泛推廣新淮豬,當地大部分淮豬被新淮豬及其雜種豬取代。至1987年,淮豬中心產區主要集中贛榆、儀征、高郵、溧陽、高淳、東台、大豐等縣,其母豬數量居全省地方品種母豬的第二位。 (二)太湖豬 太湖豬是產於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帶多類型地方品種。明末清初,長江下游沿江沿海地區已發展為重要糧食產區,養豬增多。清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當地出現了一種體大、骨粗、皮厚、面部皺褶多的大花臉豬。太平天國時期(1851-1864年) 又出現一種由小型淮豬演變的米豬。其後,米豬與大花臉豬經過雜交,漸形成介於 兩者之間的小花臉豬(又稱三花臉豬)。小花臉豬再與大花臉豬回交,漸又形成二花臉豬。隨著雜種豬大量出現,雜種之間的雜交和雜種與親本之間的回交相應增多,又出現具有不同差異的更多類型豬。這些由當地大花臉豬和淮豬經多種形式雜交和群眾長期選育的諸多類型地方豬,清末以前已相繼形成。本世紀民國時期至新中國建立後50年代,生長較快、產仔又多的二花臉豬逐漸取代了大花臉豬和小花臉豬,發展成為數量最多、影響較大的類型豬。1974年, 鑒於該地區諸多類型地方豬的品種特性、形成歷史和生態環境條件相近,被統一命名為太湖豬品種。 本省尚存的太湖豬,分二花臉豬、梅山豬、楓涇豬、橫涇豬、米豬、沙河頭豬等6個類型。其主要特徵:被毛全黑色或青灰色,有的四蹄或尾尖部帶白色。頭大額寬,耳特大而下垂,皮厚,額部和後軀有明顯皺褶。以母豬產仔多蓍稱於世,1-7胎平均產仔數1-7胎達 12-15頭以上,8胎後產仔數有所下降,其中二花臉豬產仔數最多,最高個體記錄產仔42頭、成活40頭。育肥豬平均日增重443克左右,飼料報酬4.63:1,屠宰率70.29%,肉質好,肉色鮮紅,纖維細嫩,胴體瘦肉率約42%。太湖豬各類型豬分布較相對集中, 二花臉豬分布在江陰、無錫、武進、常熟、宜興等縣(市),梅山豬在太倉、崑山縣,楓涇豬在吳江縣,橫涇豬在吳縣,米豬在金壇、揚中縣,沙河頭豬在啟東、海門縣。80年代,太湖豬有少量北移到蘇北、地區飼養,湖北、 黑龍江等省也有引入,還先後數批(梅山豬)出口日本、美國、法國等9個國家。1987年,全省太湖豬母豬約60萬頭,居地方品種母豬數的第一位。 (三)姜曲海豬 姜曲海豬是產於本省長江北岸泰縣、海安地帶的一個較年輕的地方品種。該地帶砂質土壤,缺乏團粒結構,需施大量有機肥料而養豬多。群眾慣於利用釀酒、榨油、制粉等副產品喂豬,靠施豬糞肥田增產糧食,形成了糧、油、酒、豬的生態循環。這種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經濟條件下,群眾用當地稱謂「本種」豬和「沙種」豬,進行長期輪回雜交,逐漸培育形成一種早熟、易肥的豬種新類群。據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海曲拾遺》記載,當地產有「非若淮北苦臉豬」,說明本世紀初已形成姜曲海豬品種。 姜曲海豬主要特徵:被毛黑色,皮較薄,頭短,耳中等大小,體軀短,腿矮,腹大下垂。性成熟早,母豬3-10胎平均產仔數13頭左右。育肥豬平均日增重456克左右, 屠宰率70.37%, 肉質鮮美,胴體瘦肉率42.27%。 姜曲海豬分布泰縣、海安縣,因境內姜堰、曲塘、海安三鎮為該豬種主要集散地而得名。在如皋、江都縣和里下河地區興化、高郵縣也有少量分布。 (四)東串豬 東串豬是產於本省長江北岸泰興、如皋、南通縣之間三角地區的年輕地方品種。該地區北有姜曲海豬,南有大花臉豬、二花臉豬,東北又有灶豬,豬種交流頻繁,與當地豬品種串雜。經過復雜的雜交和群眾長期選育,逐漸培育形成了一種體大、骨粗、膘厚肉緊的新豬種。該品種豬的形成略在姜曲海豬之後,也已有80年以上的歷史。 東串豬主要特徵:被毛黑色,體型較大,骨骼粗壯,四肢高立,軀體較長,皮厚,大腿外側皮膚有較深皺褶,俗稱「穿套褲」。按頭面形態分「馬臉形」和「獅頭形」兩個類型。性成熟早,母豬產仔數較多,第3胎平均產仔14頭左右。育肥豬平均日增重446克左右, 屠宰率68.2%,肉質好,適宜加工腌臘肉製品,以製作火腿味美著名, 胴體瘦肉率42.81%。 (五)新淮豬 新淮豬是新中國建立後在本省淮陰地區較早培育成的一個新的地方品種。從1955年開始,以淮陰種豬場為基地,選用約克夏豬和淮豬為親本進行雜交,採用多種育種措施,經過20餘年精心選育,至1977 年正式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主持鑒定,並宣布培育形成為肉脂兼用型新豬種。 新淮豬主要特徵:被毛黑色,嘴筒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並向前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斜,四肢強壯有力。繁殖率較高,經產母豬平均每胎產仔數13頭左右。育肥性能好,育肥豬平均日增重490克左右,屠宰率72%。 新淮豬育成後,迅速推廣到淮河中下游地區。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本省淮陰市,其次徐州、鹽城、揚州市也有一部分。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先後引入新淮豬累計約9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