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都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真實有沒有達到這么多年
我們常說,「上下五千年」,久而久之,於是我們就認為中國的文明歷史有5000年。第一次提出中國文明5000年歷史的是17世紀的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他在清朝順治年間來到中國,並且寫下了《中國新地圖志》、《中國上古歷史》、《韃靼戰紀》、《漢語語法》等著作,在《中國上古歷史》中,他提出了中國文明又5000年。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等採用「黃帝紀年」,於是將1912年定為4609年,四捨五入,就廣泛宣傳中國5000年的歷史。這個說法到底正確嗎?小編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論述。
一,文明的定義是什麼?中國古代所謂的「文明」並沒有歷史學和社會學的概念,只是一個形容詞,指非常具有文采或者有教化。而現在廣泛使用的文明一詞是翻譯的英文Civilization,意思是城市公民,引申為城邦國家。其實,英文中的Civilization翻譯為「城」、「國」「邦」是更合適的,這也可以看出,所謂的文明時代就是一個地區的人類脫離了原始的部落氏族時代,進入了更加高級的國家組織時代。而最早的國家都是單城市形態的,英文中的「城市」有國家的含義,漢語中的「國」最早也就是城市的意思。
結語:綜合起來,如果拋開民族主義情緒來說,中華文明的確是4000年。4000年前,中國出現了第一個朝代——夏朝,4000年前,中國最早的文明遺址——二里頭遺址也出現在4000年前。但是二里頭遺址是不是就是夏朝,這還是需要進一步的考古證明,特別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來證明。
Ⅱ 中國的史書到底有多少可信
客觀的來說,中國的史書,是全世界最靠譜的,而且是遠遠最靠譜,甚至於,中國的野史的靠譜程度都要遠超其他國家的正史。
值得一提的是,從清末開始,中國被留日的宣傳員黑得很深很廣,而後的老師,尤其是歷史老師普遍都是師承那批人的,所以,貶低中國歷史的風氣至今仍然很盛,,很多人把貶低中國歷史當作體現自身智商和思想高度的標志性行為
補充,有的人說中國人的歷史是當權者寫的,第一,哪國不是?我說的是全世界比較下,最靠譜的,難道不是嗎,,你的思維太局限,,中國的歷史是每隔兩百年被民主一次的歷史,也就是說,後朝會批判前朝,兩朝歷史會中和,研究歷史的人會得出推理結論,鸚鵡人可能難以理解,我就不說讓你多讀書之類的沒營養的套話了,,,第二,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昏君極少,大多數皇帝是不敢管史官的,實際上,對皇帝的評價是他駕崩後的事了,,,第三,中國文官體系是世界上最早的,歐洲是學了中國的科舉制度才拜託了中世紀的黑暗,,,第四,黑中國的那些人都是同時神吹日本的,是同一批人,我為這句話負責,日本的歷史才真正是當權者完全控制的,壓根就就沒有後朝的中和作用,甚至日本會自己由一大群史學家集體瞎編假造一個完全徹底不存在的歷史,這在世界范圍了,獨此一家,堪稱人類的底限,卻能搞得象神廟一樣到處廣收低級小信徒
Ⅲ 中國真實歷史 到底是三千年還是5000年
中國真實歷史是五千年。
上下5000年的說法源於中國第一本正史--《史記》,司馬遷根據考察,將中國的歷史追溯到虞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後來的中國史學家幾乎無條件的贊同這一說法,後來受到國家推廣,成為國人普遍知曉的一種說法。
往前6000年中國是否存在朝代,無法考證,無從確認。
夏朝是真的存在的,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朝到如今約有近4100年。
拓展資料: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黃」是傳說中上古中國的兩個部落領袖。炎是炎帝,黃是黃帝。炎黃被認為是華夏文明始祖,而漢族(漢朝前為華夏族)則稱為炎黃子孫。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黃帝姓公孫、號軒轅氏。他們居住在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_網路
Ⅳ 歷史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早期是史官都是秉筆直書的,有什麼寫什麼,我覺得先秦時的史料(也包括《史記》在內)可信度可以達到98%以上。後來的史官記載的史書可信度就從98%以上一直下降到現在的30%以下(我將咱的紅史說到30都很給它面子了)。
到唐朝時,唐太宗想要看史官關於自己在起居注的記載,史官不從。正史上是說不從,其實無論是唐還是以後各朝的史官到底有沒有受到皇帝威權的影響不得而知,留給別人猜想去吧,呵呵。
這段文字你看後會有自己的一個看法的:
董狐是春秋時晉國的史官。《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聚斂民財,殘害臣民,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靈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趙盾只好逃亡。當逃到晉國邊境時,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靈公,於是返回繼續執政。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趙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董狐說:「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這個故事就是「董狐直筆」的由來。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趙盾確實有點冤枉。但當時的史官書法,是以禮義違合為依據的。因此,孔子在贊揚董狐為「古之良史」時,也為趙盾嘆息不已,說,越境乃免。
趙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夠直筆而安然無恙,還得到千古名聲。其實,要想秉筆直書,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同樣是在春秋時代,齊國大臣崔杼縱容旁人殺死君主庄公,齊國史官也這樣記載:「崔杼弒庄公」。崔杼惱羞成怒,將他殺害。而史官之弟照樣續記,崔杼又殺其弟。史官的另一個弟弟不畏強暴,繼續據實記錄。大權在握的崔杼也終於束手無策。這就是直筆寫歷史的結果,齊國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歷史的真實,其自身也為後人演繹了一段悲壯的歷史。
從董狐開始,《左傳》、《史記》均繼承了求實的史學本質。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虛美,不隱惡」。因此,太史公才會把項羽寫得那麼悲壯,描寫劉邦卻多少有點市井流氓相,並不因他是當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諱。
董狐直筆的史學精神,不知怎麼到了今天有點走樣。還記得有一幅著名的繪畫《開國大典》,在那段特殊的歲月里總是變來變去,有時候真叫人摸不著頭腦。一會兒這個反革命的頭被抹掉,一會兒那個大叛徒的身影不見了。讓人徒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感慨。「朱毛會師」是黨史的重頭戲,有那麼一個時期就變成了「毛林會師」。據說朱總司令有次去參觀畫展,老人家眼光不靈便,在《井崗會師》的畫前直謙虛:我那時候沒有那麼年輕。哪知畫上畫的是林彪而不是他。工作人員也不好捅破這層紙,怎麼支吾過去的就沒人知道了。
這樣的歷史當然不能叫歷史,充其量只能算是笑話。有時這樣的笑話說得太過火,簡直令人不敢再相信歷史了。比如歷史學家們根據一句「子見南子」,就可以把孔夫子說成是個色鬼。整個中國的古代史變成了一部儒法斗爭史,秦始皇等暴君一律披上了漂亮的「法家」外衣,殘酷的「焚書坑儒」成了狠抓階級斗爭的偉大成果。從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歷史學家拋頭顱灑熱血去捍衛史學的尊嚴,倒是有些大詩人放開喉嚨,熱情謳歌牛棚生活,大唱五七幹校就是好。不知後人讀在段歷史時,會產生怎樣的感想。
當我們聯想到這一切都發生在推崇「唯物史觀」的國度里時,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Ⅳ 中國歷史究竟有幾分真實
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中體系最完整的了。
大到一朝的實錄,小到地方的食貨志,方方面面,應有盡有。
而且史學界一直有「孤證不立」的說法。
意思就是一件事物只有文字記述的話就先採取懷疑的態度。
我們現在大部分已知的歷史,都是有相關的實物,也就是文物能佐證的。
比如以前燕然山銘,上面記述了大漢朝竇憲北擊匈奴的事。
但由於只有文字記載,所以一直沒有被肯定。更有甚者說是「吹牛」。
不過,2017年8月中旬,燕然山銘被找到了。
就在蒙古國境內的杭愛山。
你對歷史產生懷疑是正常的,但這並不是因為治學導致的。
如果是投身在歷史學當中的人的話,是不會有這種疑問的。
頂多對於某些事情個人的立場好惡不同,和別人看法說法不同罷了。
其實你懷疑的不是過去,而是現在罷了。
Ⅵ 中國的歷史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
應該這么說,中國的古人很推崇孔子的學說,而孔子在編修書籍時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春秋筆法」,它的中心的是「為尊者諱」。就是說對於統治者的功過是非問題一般不予討論,因為這是對統治者的不尊。他們一般都會把統治者的問題推到臣子或者後宮嬪妃的身上,說什麼紅顏誤國啊,奸臣當道啊,其實歸根到底都的統治者自身的剛愎自用或者不理朝政,貪圖享樂而照成的。再加上編書者自身對歷史人物的成見深淺,和當時占社會統治地位的主流學說影響等等。所以,二十四史也不過是二十四個家族的家譜而已,不能全信,當然也不能不信。不過有些野史也是很有歷史根據和真實性的。就拿楊貴妃來說,作為一個女人,她爭寵善妒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她也僅僅是一個會唱唱歌,跳跳舞,討自己夫君開心的女人,她並未的干預朝政,她更志不在此,但歷史上卻把唐朝的衰敗歸到她身上,卻閉口不提唐明皇的荒淫無度,豈不是太不公平了嗎?
Ⅶ 我們現在大眾所認知的歷史有多少是真實的
其實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歷史有很多都是真實的。
雖然歷史畢竟是過去的事情,有很多東西都是虛構的,但是我們所從指數上或者是一些傳記上了解的東西也是比較真實的,雖然不能說完全是真實的,但是真實性也可以達到7 80%。
所以我們認知的歷史還是很真實的。
Ⅷ 中國史料記載的真實性
時間越久遠,歷史記錄越不可信。正史由宮廷命官編寫,皇室機密等皆不記載,有很多重要的事件人們都不知。野史是個人編寫,大多是民間傳說。所以,歷史記錄的真實性綜合評價為70%.
即便是正史,也會存在著有虛構的成分。誰也不敢打包票說《史記》里所記載的歷史事件是完全真實的。有些撰書的學者,他們在編寫一部史書的時候,對於歷史人物的記載。多少會摻一些個人情感進去。但是畢竟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歷史。許多故事還是靠民間代代流傳下來的。對於歷史,只有那些出土的歷史文物才最有資格向後代講述他們所經歷的歷史。
說實話任何歷史書都不是真實的作者在編寫的時候很容易被當年的時代背景所影響,寫出有利或不利歷史人物的史實,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好多人把他當做國賊,編寫的史書很多就帶有偏向性(尊劉貶曹)。再比如上千年後人們看到金庸的小說還有可能真的認為歷史上有郭靖楊過等人呢,所以要想保證歷史記錄的真實性是不可能.
Ⅸ 中國歷史記錄是否真實
世界上所有的歷史真不真實是無法考證的,畢竟已經過去,也沒有見證人。但是凡事都要講證據,給你舉個例子:咱們中國人說華夏文明5000年,但外國歷史學家只承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不承認有5000的歷史,只承認3500年左右從商朝開始的歷史,至於大禹治水、三皇五帝、夏朝的歷史他們不承認。因為那時候沒有文字記載,咱們知道這些故事都是前人留下的傳說。自商朝才出現文字。而且大禹治水、三皇五帝、夏朝時也沒有留下物證,埃及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首就是因為它有金字塔,這是標準的物證,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總的來說,史書記載的歷史至少有85%是正確的,野史和傳說也有些是真的,肯定有誤記和為維護統治者利益而篡改的可能。《魏書》記載曹操殺呂伯奢是這樣寫的:呂伯奢的家人趁呂伯奢不在,想搶曹操的馬匹和銀兩,曹操為了自衛殺死他們。這就是典型的為維護統治者利益而篡改的。
Ⅹ 中國歷史五千年文化的真實性含量有多少呢百分之幾呢
歷史文化是真實的,文化的屬性和成因是不同的,各個時期有各個時期的代表性文化.不同時期的文化可能存在沖突,這都很正常.
你可能想問的是歷史的真實性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