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陳正康是哪年出生的
陳正康是1977年出生的。祖籍河南省魯山縣,是河南人,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著名英語測試學和英語教學研究專家,著名英語教學演講家,訪美學者,新浪網、搜狐網和網易等大型考試門戶網站特約訪談專家,全國12大核心城市四六級及考研英語主講;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10多篇EI檢索英語論文並多次擔任國際會議會議交傳和同聲傳譯,20歲起即開始主講高考、四六級和考研英語,是國內教育培訓界公認的全才式英語教學輔導專家。
⑵ 墨子的祖籍在哪
墨子(前480年~前390),名翟(dí)。《墨子》一書中多稱「子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小邾國(今山東省滕州市!)(先後曾為宋、魯、齊等國的附庸)人。墨子有五個頭銜: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也是先秦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⑶ 魯山毛姓祖籍在哪裡
毛姓的發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國了。毛國所在地,根據人們的考證,就在 今河南宜陽一帶。毛姓以此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遷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陽城一帶)河南的滎陽兩地發展起來。之後,又以此為中心,向全國播遷。 毛姓另一來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現在河南宜陽靈寶一帶。聃是周文王的一個兒子,是個伯爵,人稱伯聃。其子孫亦以邑為姓。這兩支毛姓其實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後人。 周文王的這支後裔,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著名人物。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後來是戰國時代的毛遂,以及傳《詩經》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萇等。
⑷ 山東的魯山在哪裡介紹下。
魯山是山東四大高山之一,位於山東的中心,是淄、汶、彌、沂四河的發源地,主峰觀雲峰海拔1108.3米,為魯中最高峰
淄博市。
⑸ 墨子的出生地在哪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那麼墨子的出生地在哪裡呢?這里是我為你收集墨子出生地的地方。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子的家鄉在哪裡?
墨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弟子眾多,對後世影響很大。關於他的家鄉有很多種說法。這里根據一些傳說,簡單推斷一下墨子的故鄉。
墨子故鄉的介紹,只能用口口相傳來形容。因為史書上沒有關於他家鄉的明確記載,所以流傳至今的還有幾種說法。首先是墨子是宋國(今河南商丘)人的說法。相傳,墨子的祖先是商朝的後裔,也是宋朝貴族木易的後代。木易是宋朝君主宋襄公的弟弟。作為一部史料價值很高的史書,司馬遷在《史記》中雖然沒有寫明墨子的祖籍,但卻指出「翟墨為宋大夫」。
《韓曙·文藝志》也寫了「繼孔子之後」,宋博士是世襲制,也暗示墨子是宋人。墨子還描寫了宋代的風俗,這些風俗與宋代有密切關系,有些地方有宋代的方言特點。《止楚攻宋》間接證明了這個說法。
其次,墨子是魯(今山東滕州)人。清末有學者撰《墨子傳》,在附件《墨子傳》中首次提出墨子是魯人,這一點得到了大多數山東學者的認可。第三是墨子是魯陽(今河南魯山)人。這個說法出現在十幾年前,當地人把墨子稱為廬陽人。
墨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墨子,本姓墨子齋,生於春秋末期、戰國時期的宋朝。但墨子是哪個民族,一直不得而知。有人說他是楚魯人,現在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墨子是外國人!
墨子出身貧寒,也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農民出身的思想家。他以前學的是儒家之道,後來放棄了儒家,單獨學習!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觀點,墨子周遊列國,廣收弟子。他游歷甚廣,東起齊國,西至鄭、魏,南至楚、越。他是自立門派——墨家!墨家也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學派!墨子不僅是墨家的創始人,也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和軍事家。他主張以民為本的治國之道,主張「互不侵犯」、「兼愛」等觀念。
墨子「好學好學」,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於水火的偉人。墨子也是一個非常勇敢和足智多謀的人。比如從《公損》可以看出,墨子在惠陽揭露了魯班的陰險計謀,成功地勸阻了他攻打宋國的想法。
他提倡不奢侈浪費,而是節儉的觀念,認為「官無常貴,民不廉」。墨子也是發明製造業的偉大科學家。「墨子是一隻木風箏,三年建成,一日失傳。」可想而知,墨子擅長製造武器。墨子堪稱全才。他在我國歷史上做出了許多貢獻。他一生都在傳播墨家精神,時刻為人民著想。在歷史上,墨子創立的墨家,其實是一個非常嚴密,非常有能力的神秘組織。其領袖稱之為「巨」,其他則稱之為墨家。墨家必須服從巨人的領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墨家的規矩也很嚴格,從罰到死!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發現人才,重用有才能的人,所以受到人民的喜愛。
墨子的評價
墨子,本名翟墨,生卒年不詳。相傳他是魯人,長期居住在宋。他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本來是學儒家教義的,後來對儒家復雜的倫理道德不耐煩了,就辭掉儒家自己創業,造就了影響深遠的墨家。
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墨子慈悲為懷,積極針對社會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力挽狂瀾,拯救天下百姓。他傳播了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許多工匠和下層民眾的支持。在百家爭鳴的鼎盛時期,有人稱之為「非儒即墨」。
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他的《認識論》和《邏輯學》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創立了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等科學理論。他是提出宇宙論的第一人,被後人稱為「科學的聖人」。
何況他還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的發明讓魯班自愧不如。墨子的思想反映了當代進步階級的要求。曾經有人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是最有影響力的,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其進退態度首推道家,而墨家是唯一最獨立,最具廣泛當代價值的。
由此可見,墨子的思想超前,智慧超群。此外,他在《墨子》中的許多思想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對當下社會仍有很高的影響。
⑹ 魯山縣是哪裡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南臨南陽、東接平頂山。
⑺ 劉姓祖籍所在地是那裡
劉姓祖籍所在地是河南魯山。
最早的一支劉姓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在為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劉備
(7)中國人祖籍魯山哪裡擴展閱讀:
遷徙分布
劉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東北、渤海灣、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劉姓人口達到14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25人以上。
劉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示:密度最高的(1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4.7%,劉姓人口大約2718萬;10.5—1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l0.5%,劉姓人口大約1143萬;3.5—l0.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5.3%。
劉姓人口大約2273萬;不足3.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9.5%,劉姓人口大約322萬。
劉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劉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區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西北、新疆喀什地區,劉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2.1%。
⑻ 吳建中的藝術簡介
吳建中 男 1963年6月出生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祖籍河南省魯山縣,筆名魯石。庚申夏(1980年9月),擢優入德州師專藝術系,受業於田瑞、韓昌力諸先生,學業大進。畢業後任教於慶雲一中,後轉入慶雲縣文化館,從事專業書畫創作。治學不倦,藝兼多能,邑內書畫印修養之全,無逾其右者。而其名動書壇,為藝林所重,始於其篆刻。其印上追秦漢,下摹時賢,兼收並蓄,時出新意,能於方寸之間顯萬千氣象,功力深湛。丙寅年(1986年),參加「全國書法篆刻首屆神龍大賽」,獲青年組銀獎,韓天衡、劉江諸名家對其藝術多所褒獎,印學名家在專業刊物撰文推介。其書以二王為宗,旁涉顏真卿、董其昌、米南宮、王鐸、蘇軾諸家,並於當代時賢多所參詳,諸體雜揉,百家並陳,古氣濃郁,結體寬博,筆畫澀進而寓筋力,加以漢簡、章草筆意,一洗塵俗之氣,無意求工而妙趣橫生。
之書善變,其所變者,形也;其不變者,神也。其形或隸或楷,或行或草,或篆籀,或漢簡,至成書,人莫能測其淵源、識其變化。余每觀其作,時出新意,而其變化率皆統攝於統一風格之下,其奕奕風神、書卷之氣貫穿始終,固未嘗變也。然其章法則愈以益爛漫樸拙,筆法日益老辣紛披矣。
吳建中現為山東省書法家會員、德州市書法家理事、德州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慶雲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慶雲縣文化中心副主任。其書法篆刻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性大展並獲獎,作品發表於《書法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博覽》等,入編《中國青年篆刻家作品集》,個人傳略被收入《中國青年書法家辭典》、《當代山東書法家辭典》。2007年隨山東省書法家代表團赴韓國進行書法交流活動。
⑼ 我愛魯山的手抄報關於古跡建築,歷史名人,現代名人
魯山縣古稱魯陽春秋時楚國魯陽公曾於此而戰據史稱其揮戈令日西退。魯山歷史之久漢置魯陽唐始名魯山。縣東北十八里有魯山。也是劉姓的發源地據晉代水經注雲魯陽之西有堯山者夏之劉累以畜龍見稱而一日一龍失遂到魯陽之堯山居現在魯山縣瀼河鄉之西昭平湖畔尚有劉累墓並有多位知名人物題詞墨家創始人墨子、北宋末年岳飛部下牛皋回族武術家「心意大俠」買壯圖現代詩人徐玉諾亦是魯山人魯山縣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施二次創業憑借豐富的旅遊資源著力打造旅遊強縣全縣旅遊業紅火發展。
1 造字鼻祖------倉頡 倉頡死後葬於現在魯山縣的倉頭村。據明·嘉靖《魯山縣志》載,今魯山縣倉頭古稱蒼子頭,為紀念倉頡之名。古代尊稱倉頡為倉子。又因倉頡墓在村莊的最上方,所以該村稱作蒼子頭,今簡稱蒼頭。
2 思想家----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墨子學派的創始人,魯山縣堯山鎮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等,其觀念、主張和思想影響廣泛。 3 文學家----元結 元 結 (719-772),字次山,唐代文學家,河南魯山人。其詩反映民間疾苦之作,極力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的形式主義詩風,但流於極端,平生不做近體詩,古詩也平直單調。
4 劉姓始祖----劉累 劉姓是中國第四大姓,總人口8000多萬人。魯山是世界劉姓的發祥地,據《左傳》、《漢書》、《新唐書》等歷史典籍記載及專家的發掘考證,確認:帝堯裔孫生有「劉累」字樣的手紋。夏朝孔甲帝養龍後隱居,並卒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城西十公里處昭平湖風景區,地名招兵台山,墓塋位於魯山境內的昭平湖畔,其子孫以「劉」為姓。 5 抗金名將---- 牛皋 牛皋,字伯遠,生於1087年,卒於1147年,河南魯山(今河南省魯山縣)人。北宋末年,金軍入侵中原,射士出身的牛皋組織義軍抵抗,屢勝金軍。1133年,岳飛統管江西、湖北軍務時,牛皋奉命加入岳家軍,一直擔任岳家軍的副帥,岳牛二人並肩作戰,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詩 6 -----袁愷 袁愷 明魯山人。由兵科給事中晉禮科兵科都諫議,再升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盡心國事,剛毅正直,不避權貴。 7 ----- 王磐王磐元初人,祖籍廣平永年,自其父遷居魯山。歷官益都等路宣慰副使、翰林院學士,對元初政治多有建樹。 8 史學家----郝經 郝經元初人,祖籍澤州陵,經其父移居魯山。著名史學家,官至翰林侍讀學士,著作有《續後漢書》、《春秋外傳》、《學古錄》、《通鑒書法》等數百卷。 9 -----李渡 李渡清魯山人。幼拜中州朴學大師武億攻音律、金石之學,著有《群經音表》、《樂律表》、《說文諧聲表》、《方音考》、《伊闕石刻記》等。 10 學者、目錄學家----張宗泰 張宗泰 清魯山人 。 著有《魯岩所學集》十五卷,《中州集略》六卷及《校正淮海英靈集》等 。 11 武術家-----買壯圖 清末 魯山人。武術家、心意拳大師,創新出「買氏心意四把錘 」、「心意六合拳」等套路,由其徒著成《買氏心意拳譜》傳世。 12 文學大師----徐玉諾 徐玉諾魯山人。清末民國時期的文學大師、白話文倡導者之一。 13 人民公僕------文香蘭 文香蘭:女,漢族,1933年8月生,河南魯山人,歷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魯山縣張良公社黨委副書記,中共魯山縣委副書記、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婦聯主任、中共河南省長葛縣委第一書記、中共河南省長葛縣委第一書記、河南省許昌地區行署副專員、河南省計劃生育委員會督導員等職務。是中共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 14 著名愛國將領-----任應岐 任應岐,1892年出生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倉頭鄉,早年投筆從戎,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歷次**活動,從士兵一直做到國民**軍第12軍軍長,國民黨中央軍委委員。後參加中共,從事抗日反蔣活動,1934年與吉鴻昌烈士一起被國民黨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