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中國叫做九州九州指的是哪九個地方-趣歷史網
趣歷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古代九州,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九州是中國古代的稱謂,又名神州大地或者華夏、中土,都是中國的代名詞。九州最早出現在古代典籍《尚書·禹貢》中,當時大禹治水成功之後,為了方便管理天下,於是按照天下的山川河流的走向分布,隨後把天下劃為九個區域,這樣就形成了九州,隨後又分別為九州鑄造了九個大鼎,九鼎也就是君王皇權的象徵了。問鼎中原,也就是稱霸九州的意思。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古代的州都被改了名字,有的變為了地級市或者縣級市,還有的已經徹底成為了歷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② 古時候中國也叫九州,九州指的是現在的哪裡呢
中華民族的九州區域指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實九州的劃分是一個巨大的九宮格,在我們中國的版圖上,橫著畫是兩條線,豎著畫兩條線,形成了一個井字,正好劃分成為九份,稱之為九州,其中天子居中,八方朝貢。
九州在後來又被稱為十二州,是因為由冀州分出來的並州、幽州、營州,加上原來的九州就成為了十二州。九州最開始只是泛指,因為州是很小的地理范圍,茫茫大地,劃為九州,並不是確切所指,到了後來才逐漸的具體劃分。九州劃分成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域,據記載可能是出現在戰國時期。
③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九州」分別是指哪些地方
相傳大禹治水後把中國大地劃分為九州,並以九州為素材打造了九鼎,以此來象徵著中華大地。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所謂的九州分別指的是哪幾個州呢?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揚州包含的地區就比較多,主要位置是東南沿海地區,上海、浙江、合肥、無錫等等地方,還有兩廣地區,以及香港和澳門。在很久以前,揚州大部分地區被稱為南蠻之地,直到後來經濟重心往南移,這里才逐漸繁榮起來。荊州主要包括湖北、湖南以及桂林市,位於長江的中下游地段
梁州包括重慶、成都、雲南和西藏等地。最後一個就是雍州,雍州是主要為位置是西北方,歷史上關於這里的記載比較少,不過這里的荒漠、沙場倒是引起了眾多文人騷客寫詩的素材,這里也是邊疆之地,有不少的將領也嚮往這里的沙場,肆意人生。
④ 在中國古代有九州,分別是指的哪九州
根據《尚書·龔宇》的記載,大禹治水時,當時的領土分為九個州。所以從那以後,古人用九州來指代中國。
春秋戰國時期,九州的劃分與周武王大致相同。只不過據魯《春秋》記載,兵敗之後徐州又出現了。具體來說:
禹州,周也。冀州,晉也。兗州,魏也。青州,齊也。徐州,鹿野。揚州,更。荊州,楚也。雍州,秦也。幽州,顏也。
其實九州的地理范圍直到漢代才確定。只是此時的九州,從地理上來看,並不局限於中國這塊土地,還有一點看世界的意思。
根據《淮南子地形訓》中的記載,具體是:
東南深州、正南次州、西南榮州、正西兗州、鍾政冀州、西北台州、正北崀州、東北亳州、鄭東東陽。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也被稱為中國的土地。
可見,如果定義九州,中國古代疆域的劃分是指禹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永州、幽州。其地理范圍基本包括北部的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部的南海,西部的隴西與西部地區和東海相接。
⑤ 古代中國代稱為「九州」,分別指哪些地方你的家鄉處於哪個州
九州原本是中國古代的代稱,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先秦的典籍中。據《尚書·禹貢》中的記載,九州分為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雍州、梁州等九個地區。從漢朝以後,華夏的地域與九州等同,稱為漢地九州。
現如今徐州、揚州、荊州、青州、兗州、翼州、涼州,這些名字至今還在使用,但行政等級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慢慢變為了地級市或者地區和縣級市。
⑥ 中國為什麼叫「九州」「九州」究竟是哪九州呢
相傳大禹治水之時,曾經走遍了神州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最終他將這片大地劃分為9個區域,因而這9個區域被大家稱之為“九州”。而九州指的則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豫州還有一個別稱叫做中州,因為它位於九州的最中間,同時河南省現在的簡稱也是豫。從夏商周時期到唐宋時期,豫州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涼州指的是現在的陝西省、四川省以及雲貴部分地區。古時的涼州城是非常貧瘠的,明代洪武帝認為涼州是中國之舊疆。但現在的四川地區及雲貴地區發展的都非常好。雍州指的是現在的寧夏全境以及青海、甘肅、新疆、內蒙等部分地區。與涼州一樣雍州也被古人稱為不毛之地,古時非常貧窮。
⑦ 中國古代有九州的說法,指的是今天什麼地方
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時徐梁二州分別被並入青州與雍州,故而沒有徐州和梁州。
1、冀州: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
2、兗州: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范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范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3、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4、徐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范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地為紅色粘土。《尚書·禹貢》記載:「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
5、揚州范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 , 《周禮》稱東南曰揚州,揚州是「九州」之一 。
6、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 之南地域。是漢族原居地區之一。荊州「厥上惟塗泥,厥田為下中,厥賦為上下」。這是指出荊州土壤大致類似揚州,惟土壤肥力為下中,比揚州高一級,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級,田賦屬第三級。
7、豫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指的是漢史籍《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因位於九州之中,故別稱中州。當今河南省大部分屬豫州,故簡稱「豫」。
8、梁州,《禹貢》地理九州之一(非行政區劃),代指陝西、四川盆地、漢中及雲貴地區。明代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陝西、巴蜀(明代四川省)及雲南在內。
9、雍州,今寧夏全境及青海、甘肅、陝西、新疆部分、內蒙部分。是中國漢族典籍《禹貢》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 。
(7)中國有九州之稱指哪裡擴展閱讀:
其中冀州的范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並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於是為十二州也。」即並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
⑧ 中國古代被稱為「九州」,「九州」分別指的是哪九州
其實對於古中國的稱呼現今為止也有很多種,比如早些時候中原就涵蓋了整個中國的名稱,那個時候就有「逐鹿中原」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把古中國叫做神州大地,總的來說這是一種誇贊性的說法,其中含義涵蓋著自己對國土的熱愛。
但是在古代中國,還有一種稱呼古中國的叫法叫做「九州」,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尚書·禹貢》中,這個就說明了早在先秦時期乃至更早的時候,古人對古中國就有這種稱呼了。到了戰國時期,「九州」一詞就已經意味著古中國的名稱,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通常也會用「九州」這個詞來描繪中國。
所以「九州」總的來說只是古時候中國的統稱,但是真要細究的話根本不可能,因為涵蓋面太廣了,牽扯年代太久遠,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⑨ 中國古稱九州大地,具體是哪九州
在《禹貢》 有記載過大禹把華夏分為九州,稱之為九州大地。這九個州分別是青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徐州。荊州。
⑩ 古代九州一般是現在的哪裡
相傳四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洪水為患,大禹受命治水,通過「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高處鑿通,低處疏導」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讓洪水懷素流入大海,江河從此暢通,夏王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了大禹九鼎,象徵九州的同時也象徵至高無上的權利,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後來九州也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那麼古代所稱的九州是哪九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