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的花園城市是哪個
廈門在世界十大花園城市中幾乎無人不知的啦,它早在06年就好的了全球花園城市E類的金獎,目前廈門還在積極規劃更好的環境空間,致力於讓其在世界范圍內的知名度能更高。
國際「花園城市」評選活動於1996年開始,每年進行一次評選,到現在為止,全世界能獲得這個榮譽的城市並不多。
我們中國如此地大物博,城市多到數不清,能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的城市卻屈指可數,可見「國際花園城市」這個榮譽,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獲得的。但說到「花園城市」,大家都一定會想到新加坡吧!
② 中國國花園的簡介
中國國花園始建於2001年9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牡丹專類觀賞園,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河南岸隋唐城遺址之上,東起洛龍路,西至牡丹橋,南臨洛宜路,北依洛河,東西長2400米,南北最寬524米,佔地1548畝。中國國花園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底蘊,以牡丹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園林景觀為一體,充分展示了牡丹之美、之清、之幽,享有「中國國花第一園」之美譽。自西向東共分為六個景區,即:西入口景區、牡丹文化區、牡丹歷史文化區、堤面游賞區、東入口景區、生產管理區。其中種植牡丹1000多個品種50萬株,包含牡丹的九大色系,種植喬、灌木及各類植物100多個品種200餘萬株。在環境布置上以植物見長,自然流暢,突出體現了傳統皇家園林的造園風格。 中國國花園以隋唐歷史文化為基礎,以牡丹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園林景觀為一體。艷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態的植物、奇石疊翠的山巒、風情各異的亭台、碧水盪漾的湖泊、古豐古韻的建築……美景無限,占盡風流。
③ 中國國花園位於洛陽哪個區
洛南新區
④ 為什麼中國是第一個建設花園的國家
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興起園藝業的國家之一。
在距今7000年前的陶片上,人們就發現了植物紋樣的刻畫符號。在殷商甲骨刻辭上,禾、草、花、果、林、園等依形可辨。百餘年前,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曾稱贊中國為「世界園林之母」,為世界花園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豐富樣本。
⑤ 中國的花園城市是那個
005年國際花園社區環境營造與保護金獎:廣州
2005年國際花園社區自然類金獎:深圳
2004年B類第一:杭州千島湖
2004年D類第二:江蘇常熟
2003年D類第一:泉州
2003年D類第二:河南濮陽
2003年E類第三:蘇州
2002年E類第一:廈門
2002年E類第二:杭州
⑥ 古代中國的桃花園是在今天的哪裡
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
桃花源這個名勝古跡,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並序》中描繪的「世外桃源」,環球之內盡人皆知。
久負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
權威工具書《辭海》在有關「桃源山」條目的解釋中明確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馬洞」,「是東晉陶淵明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⑦ 中國十大園林之首是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園林
南方:拙政圓、留圓
北方:承德避暑山莊、還有一個記不得了,頤和園?圓明園?
⑧ 常青花園的基本資料
常青花園是武漢市最大的「安居工程」項目,全國文明的大型社區。位於漢口北郊,張公堤外,其規劃用地為4500畝,建築面積400萬平方米,總投資70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可容納近20萬居民。十年來已完成投資40億元,建成了各類建築200萬平方米,已入住10萬餘人。由14個小區、1個中央公園和1個中心商業街組成,目前已建成9個小區,在建1個小區,是一座集居住、商務、金融、行政、娛樂、教育、衛生、交通、通訊、高科技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新城。
常青花園 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規范小區。其中又分了14個小型小區,分別是常青花園1區到14區。
常青花園擁有10多條公交線路通達縱橫武漢三鎮,其中始發站在常青花園的公交線路有71路、534路、603路、704路、719路、720路、721路、724、317、318路,另有多條線路途經常青花園;同時在區域內輔以多條電瓶車線路,使得居民出行比較便利。
2012年開通的武漢地鐵2號線在常青花園設有2個站台,縱橫長江南北兩岸,途經漢口火車站、航空路、中山公園、武漢廣場、江漢路商業區等,直達達武漢光谷,大大拉近了漢口與武昌的距離。 物業類型: 住宅,住宅,普通住宅
建築類別:板樓
所在區域:東西湖 常青花園
樓盤地址:張公堤外機場路旁[地圖]
容 積 率:1.20[容積率]
綠 化 率:40% [綠化率]
建築年代:1996-01-01
樓層狀況:多層
物 業 費:0.80元/平米·月
車位信息:地上停車位1000個
物業公司:武漢新世界康居發展有限公司物業管理分公司
開 發 商:武漢新世界康居發展有限公司
佔地面積:249457平方米
建築面積:300000平方米
樓盤均價:6553元/平米
⑨ 中國十大古建築都在哪裡
中國十大古建築:萬里長城、桂林山水、北京故宮、頤和園、蘇州園林、西遞和宏村、王家大院、釋迦塔、承德避暑山莊、西安秦兵馬俑。
1、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4、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5、頤和園,慈禧太後的寢宮,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曾被英、法侵略軍焚毀,重建後改名為頤和園。
6、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所建,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
7、西遞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
⑩ 世界上最早的花園文化在哪
不管是種植蔬菜,種植水果,還是用大麥釀造啤酒,都不能讓我們如此驚嘆。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著自身的繁衍而進行的。
凡是活著的動物都會吃,主動地開拓食物資源,一個埃及花園不過是人類智商高於其他動物的表現罷了。即便是古埃及人最初的養蜂造蜜,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滿足低級的感官享受。而古埃及人的花園,證明人類在滿足最初等的感官享受之後開始過渡到高級的精神享受。
公元前2200年,古埃及人有了自己的花園,那也是人類第一個花園。從古埃及的壁畫來看花園的內容居然還很豐富,它由無花果樹、石榴樹、魚池、爬滿葡萄藤的棚子和開滿鮮花的小徑組成。花草樹木,碧水游魚,這樣的組合,即便在今天也能體現出創造者的匠心和品位來。
花園的園丁一定是從自然界里獲得這種靈感的埃及的室內傢具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傢具,這件珠寶盒便是其中的一件精品,藍,黃兩種顏色在埃及工匠的拼接組合之下顯得那麼和諧、那麼有節奏和韻律,透著一般典雅華麗的貴族之氣。,這個問題連想都不用想。人類從本性中就有一種對自然的親和力,想想也是,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即便是達官顯貴、王公貴族也離不開陽光空氣,更何況常年居住在深宅大院里,不比那些農奴士兵,看到滿眼的綠色自然會產生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一尊古埃及貴族雕像,裙擺上的銘文表明了他的身份。把矢車菊和罌粟挪到庭院里去,並不是國王的命令。那些園丁最初都來自農業種植中的精英,看來古埃及農民在把它們視做雜草的同時,已經懂得欣賞花開時節那種無可比擬的美麗了。
還有池魚,從畫面上粗線條的輪廓中分辨不出池子里養的到底是尼羅河中的哪種魚類。這些魚估計來源於劃船撒網的魚民,或者是洪水退去不幸在田壟中擱淺。鮮艷的體色、怪異的身形讓它們從廚房裡逃得條性命,雖不能再回尼羅河恣意暢游,倒也能在王公貴族的魚池中苟延殘喘不管怎麼說,小命算是保住了。
感謝畫工沒有發揮自己的想像,為這些魚畫一個三開或者四開的尾巴,否則金魚起源於中國的榮耀,便要被古埃及人搶先奪去了。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古埃及人都能享受園林之樂,能在花園中休憩納涼的僅限於法老和他的王公大臣們,還有可能包括一些高級的僧侶。除了休閑他們也會在花園里商討政要,傳達指示什麼的。把花園看成是古埃及人的政治中心的縮影,其實一點也不過分。
在壁畫的畫面上,沒有看到鳥的身影,莫非這些古怪的精靈只會跟在農人的後面偷吃撒播下去的種子?難道它們不願把嘹亮的歌喉展示給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
如果非要分類的話,前面的一切應該歸類到種植業。而這一節其實應該叫做園林藝術的。雖然它們同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東西。文明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