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最大的青銅鼎是什麼鼎
中國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器形龐大渾厚,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其腹部鑄有「司(後)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陶制的鼎。銅鼎則是商周時期最為重要的禮器。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國古代青銅冶鑄的極盛時期,製造了大量青銅禮器、兵器、日用器皿、生產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國奴隸制時代青銅冶鑄的高度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也稱「司母戊大方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司母戊」。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深腹,下部微收,鼎上有一對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形體雄渾凝重,紋飾精美,線條流暢。鼎是上古時代祭祀用的一種金屬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作的。
據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組芯的造型方法鑄造出來的。這種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銅液。司母戊鼎結構復雜,耳、身、足分別鑄成後,再合鑄成一個整體。從鼎的鑄痕來看,鼎身由8塊范鑄成,鼎底由4塊范鑄成,每條鼎足由3塊范鑄成。另外,按每個坩鍋熔銅12.7公斤計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個坩鍋同時並熔。每個坩鍋燃炭、觀火色、運料、運銅液等項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個坩鍋則要二三百人同時協作。這說明了商代晚期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後,當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將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戰勝利後,1946年6月再次掘出時,已經失掉一個立耳。現在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鼎,有一個立耳是修復時照著另一個立耳鑄成後安裝上去的。
『貳』 中國古代最大的鼎叫什麼
迄今發現最大的商代圓鼎——子龍鼎 殷商「子龍鼎」重達230公斤,通高1.03米,
最大的商代方型鼎——司母戊鼎
。「子龍鼎」與「司母戊大方鼎」並列,一圓一方,堪稱商代青銅器雙璧。
『叄』 中國 三大鼎
司母戊大方鼎http://ke..com/view/51515.htm
毛公鼎http://ke..com/view/64060.htm?func=retitle
子龍鼎http://ke..com/view/359875.htm
四羊方尊:http://ke..com/view/33146.htm?func=retitle
世紀寶鼎http://ke..com/view/3533.htm
前兩個肯定是三大鼎其中的,但是最後一個,有人說是四羊方尊,也有人說是子龍鼎,也有說是送給聯合國的世紀寶鼎
『肆』 中國最大的鼎,位於哪座城市
當然是肇慶,鼎湖山!
鼎湖山
地址:廣東省肇慶鼎湖區上山路坑口鎮
『伍』 中國有哪些出名的鼎,簡單介紹
司母毋鼎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因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亦有人釋作「後母戊」,後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婦妌。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其腹部鑄有「司(後)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後來,侵華的日本人聞知此事,欲以重金購之而不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司母戊鼎在一九四六年六月重新出土,曾作為蔣介石的壽禮,專車運抵南京,被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
1948年5月29日,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蔣介石親臨現場參觀,並在鼎前留影。稍後,國民黨政府擬將此鼎運往台灣,但終因鼎身太重,不易搬動而放棄此念。建國後,於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飾紋。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司母戊"。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秦公鼎 [上海博物館藏高47厘米,口徑42.3厘米]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春秋早期製品。立耳折沿,淺腹略鼓,平底,獸首蹄足,頸腹飾獸身交連紋,立耳外側飾鱗紋,腹內壁銘文6字,記秦公作此鼎。
『陸』 中國古代四大名鼎
中國古代四大名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大克鼎。
1、司母戊鼎,全稱為後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3、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大克鼎又稱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6)中國最大的鼎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鼎,司母戊鼎的鍛造工藝:
司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復雜。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身共使用8塊陶范,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范,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范。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而且,製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復雜的技術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
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鑄造這樣大型的青銅器,首先要分別鑄出部件,然後再合鑄成為一個整體,工藝十分復雜。鑄造時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後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
『柒』 中國四大鼎都在啥地方
司母戊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我國現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毛公鼎。道光末年出於陝西省岐山縣。
大克鼎清光緒年間出土於陝西扶風法門寺任村。
『捌』 中國最大的鼎是那裡出土的文物
1987年在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三足銅鼎(10月19日攝)。這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青銅鼎器,被譽為"華夏第一鼎"...遺址自1959年發現以來,豐富的內涵不斷給世人以驚喜。...
『玖』 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和最早的鼎分別是什麼
截止2019年中國發現的最大和最早的鼎是商後母戊鼎。
1948年,商後母戊鼎在首都南京首次展出,據記載,蔣介石曾親臨參觀,大鼎轟動了整個南京城。
1949年國民黨撤往台灣時原有意將大鼎運往台灣,但由於大鼎過於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飛機場,後被解放軍發現,轉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建成,後母戊鼎從南京調往北京,成為鎮館之寶,並一直存於國家博物館。成為了國博的鎮國之寶。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拾』 誰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鼎在哪兒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鼎———九龍寶鼎在肇慶市鼎湖山面世。鼎湖山一改見山見湖不見鼎的憾事,有了自己的標志物及鎮山之寶。由九龍寶鼎及其他歷代名鼎復製品構成的寶鼎園亦成為鼎湖山一道新的風景。
為迎接人類歷史第三個千年的「鼎盛時代」,見證我國正處在一個「強盛時期」,並立鼎銘志,顯示共創未來的決心,肇慶市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了鼎湖山寶鼎園。寶鼎園位於鼎湖山天湖景區內,佔地1.23萬平方米。九龍寶鼎整座由青銅澆注,高6.68米,寬5.58米,重16噸,鼎足高達1.8米,人可從鼎下穿過。寶鼎古樸莊重,具有西周時期鼎形制最為穩定雄健和質朴庄嚴的特點。
在開園儀式上,上海吉尼斯總部人員為九龍寶鼎及寶鼎園內重達2噸的端溪龍皇硯頒發了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