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產品價值多少

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產品價值多少

發布時間:2022-11-17 15:24:15

❶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8.47萬億元,哪幾類產品備受外國友人喜愛

其實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大的,一個貿易出口國家,而且我們國內的一些產品,對於外貿的銷售還是非常的多,並且不僅是種類多,數量也很多,目前來說的話,我們國內的一些產品質量也已經符合了很多國際上,非常嚴格的制定標准,所以的話我們國家所製造的一些貨物不僅是價格低廉,而且呢質量上乘,所以受到了很多國家的喜歡那麼有幾類產品是非常受外國友人的喜愛的,我們接下來可以去簡單地進行盤點,這樣的話也有助於我們去了解我們國內目前來說的貿易出口情況。

一,水果和農產品

很多的水果,在我們國內生產的一個數量是非常的龐大,並且呢,對於很多的外國小國家沒有很多水果去培育的一些條件的國家來說,我們國內的一些水果質量也是非常的好,並且呢,我們國內的一些產量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說我們很多的一些水果都會進行出口,尤其是像日韓兩國對於我們國家的一些水果進口的情況還是非常可觀的,還有我們國內的一些糧食作物,因為我們國家是屬於農業大國糧食大國,所以對於這類的農產品來說很多的國家都是有很大的需求的,對於周邊國家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❷ 求近幾年來中美貿易數據!

從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與貿易關系取得長足的進展。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提供的數據,1979年中美貿易額為24.5億美元,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達2116.3億美元。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在中美貿易中,1979-1982年美國為順差,1983年開始出現逆差,1996年貿易逆差達395億美元。中國方面的統計則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裡,中方一直為逆差,自1993年轉為順差,1996年順差為105億美元。顯然,中美兩國關於雙邊貿易平衡狀況的統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一、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規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統計方法高估中美貿易逆差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美國把中國香港轉口貿易額籠統地計算在中美貿易之中,但它實際上有很大比例應歸於中國之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香港的貿易轉口;另一方面,它在計算美國對中國的進出口時,出口金額按離岸價格計算,進口金額按到岸價格計算,從而將裝卸、運輸和保險等費用的雙倍數額計入中美貿易逆差。中美雙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統計數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雙方計算的貿易逆差的偏差雖有逐年減少之勢,但仍然很大,美國現有的統計方法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數額。
即使考慮到統計方法的差異而對中美貿易逆差進行修正(介於二者之間,但更接近於中國官方數字),經過調整的貿易逆差數額仍然遠遠高於其真實值,其主要原因在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貿易模式。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由於生產成本相對較低而存在明顯的比較優勢,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製造業逐漸向中國轉移,它一方面將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中國;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加工貿易在中國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加工貿易占總貿易額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資企業進行的。加工貿易模式屬於兩頭在外的生產與貿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賴進口、最終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並且,由於勞動成本低、對外資企業的稅收等優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進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國政府和中國員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從美國貿易逆差的地區結構看,歐盟和中東等地區所佔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作為整體的東南亞地區對美逆差則呈下降趨勢;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逆差,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將製造業轉移到中國而把它們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了中國。由於中國勞動工資較低、對外資存在稅收優惠,這種產業轉移和貿易順差的轉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國獲得,但在國際收支中則表現為中國順差的上升。
從中美經濟發展水平和中美產業結構的角度看,中美之間存在很強的經濟互補性: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按照國際貿易的正常模式,中美雙方各自集中於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生產,並通過貿易互通有無,可以極大地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國政府通過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向中國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國際分工的人為扭曲;同時,由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的加工貿易模式,使得中國尚不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實上超過80%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是由兩頭在外的外資企業進行的。
因此,中美巨額貿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於三方面的原因:美國政府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限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加工貿易模式實質上擴大了中美貿易逆差的數額,而美方的統計方法則進一步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
二、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巨大利益
由於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經濟規律的作用,美國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和製造業在GDP和就業方面的比重日趨下降,美國經濟正進入信息化和服務化的後工業時代。在以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美國通過進口廉價的日常消費用品、出口附加值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享受到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美國經濟和美元的霸權地位,不僅使美國能夠充分享受這種利益,而且可以獲取巨額的「鑄幣稅」收益。
根據國際貿易利得理論,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美國不僅享受到了國際分工的好處,還獲得了參加國際貿易後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貿易中美國所獲得的交換利得。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勞動成本低,但資金短缺,科技相對落後。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資本充足,科技發達,但勞動成本高。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家用電器和旅行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主要向中國出口飛機、動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器件、通信設備和化工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糧食、棉花等農產品。貿易產品結構的互補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動了兩國貿易的發展。
中國向美國市場提供的價廉物美的商品,不僅可以滿足美國廣大消費者的需要,而且可以為美國經濟帶來兩大利益:其一,美國可以將大量的資源轉向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並維持其國際領先地位;其二,這些價廉物美的中國出口商品有助於維持美國的物價穩定,使得美國政府可以在運用低稅率、高財政赤字、低利率等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維持巨額軍費開支的同時,不必擔心通貨膨脹對經濟的沖擊。
僅就貿易本身而言,盡管中美貿易的快速增長能夠促進雙方的經濟發展,但從中獲得最多利益的則是美國企業。中國進出口超過50%屬於以外資為主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在中美貿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由於稅收減免和土地優惠,中國政府從外資企業那裡得到的利益低於國內企業,而中國員工則由於較低的工資、較長的工作時間,以及相對滯後於國內企業的社會福利措施,其得到的利益要低於人們通常的預期。相反,外商則通過全球范圍的轉移定價、利潤分享和股利分配,享受到了遠超過會計賬面上的利益。當然,以上對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利益的分析,還沒有包括中國產品出口對美國倉儲、運輸、批發、零售、保險和金融等第三產業的就業和產出的貢獻。
根據國際貿易基本原理,美國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元的流出,即美國人要為過多地消費進口商品付錢,他們用什麼支付呢?其竅門就在於國際收支的資本和金融賬戶。美國人為商品進口付錢的途徑有三個:一是開動印鈔機印刷美元鈔票,其成本遠遠小於美元代表的價值,差額就是鑄幣稅,美元的霸權地位和此種付賬方式意味著美國在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二是發行國債供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其實質是以低利率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借錢;三是出口商品進行交換。至於貿易逆差部分,實質上就是前兩種途徑的某一種:或者通過輸出美元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或者通過讓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美國債券,以低利率向國外借錢。
美國出現巨額外貿逆差原因之一是由其基本經濟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決定的。美國產業結構調整主要表現在: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引發的世界產業發展史中第三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美國跨國公司利用其擁有的多種壟斷優勢,在發展中國家大量投資,將勞動密集型、資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業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業和工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國內集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美國的這種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其進口步伐。同時,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進一步利用其科技優勢、生產優勢等塑造出對美國最有利的國際分工格局。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以及國外的產業內貿易成為美國貿易赤字劇增的主要原因。美國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原本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並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外貿逆差」。
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有利於美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美國利用對中國的貿易,可以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海外,國內的需要依靠進口滿足,有利於美國集中資金和勞動力,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新技術工業和服務行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從近年來中美貿易的主要商品結構來看,雙方貿易不平衡基本上屬於中國與美國之間合理的國際分工,並由中國發揮兩個比較優勢-產業之間的比較優勢與產業內部的比較優勢所導致的結果。2002年中國對美出口排在前5項的商品分別是雜項製品(18.44%)、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11.7%)、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10.74%)、鞋靴(8.7%)、電力機械器具(8.09%)。單從以上數據來看,中國近年來對美出口以紡織服裝為主的經貿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計算機通信類產品的出口份額在上升。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貿易方式,具體說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額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9.65%,因此中國對美出口實質上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1997-2001年美國對華出口的20種主要產品中,出口額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飛機、通信設備、顯像管、含油種,以及自動數據處理機器。美對華產品出口明顯屬於高新技術設計與營銷為主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以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但是由於美國一直對華實行嚴厲的高技術出口管制,使美對華比較優勢難以發揮,雙方產品的優勢互補也難以充分體現出來,這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表1 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美國口徑與中國口徑 單位:億美元
項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美國官方數字(1) 686.77 838.33 830.96 1030.65 1240.68 1619.78
中國官方數字(2) 224.69 297.36 280.80 427.08 586.01 802
(1—2)/2 205.7% 181.9% 195.9% 141.3% 111.7% 102.0%

❸ 在哪裡可以查得每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的數據,以及佔美國市場的份額

2019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統計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588.7億美元,下降15.3%。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1066.3億美元,下降11.3%,佔美國出口總額的6.5%,下降0.7個百分點;美國自中國進口4522.4億美元,下降16.2%,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8.1%,下降3.1個百分點。美方貿易逆差3456.2億美元,下降17.6%。

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和光學鍾表醫療設備,2019年分別出口272.0億美元、196.5億美元、131.0億美元和97.9億美元,變動幅度分別為0.4%、-29.0%、6.7%和-0.4%,占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5.5%、18.4%、12.3%和9.2%。運輸設備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04.6億美元,下降42.6%;車輛及其零附件出口91.4億美元,下降2.6%。

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2019年進口額為2173.9億美元,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8.1%,下降19.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1254.0億美元,下降17.5%;機械設備進口919.9億美元,下降21.0%。傢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至第四位,2019年進口額為554.1億美元、372.2億美元和241.6億美元,下降14.6%、8.1%和14.2%,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2.3%、8.2%和5.3%。中國的傢具玩具和鞋靴傘等輕工產品佔美國進口市場份額的54.6%和53.1%,具有較大競爭優勢,中國產品的競爭者主要來自墨西哥、越南和義大利等國家。中國同時也是美國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製品、塑料橡膠和陶瓷玻璃的首位進口來源國。

201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統計

❹ 美國加關稅哪些公司要跌

受到貿易戰影響的領域涉及有乾果及堅果製品、鮮水果、豬肉及製品等農產品,農業股表現搶眼,登海種業、敦煌種業、傲農生物、宏輝果蔬、朗源股份、萬向德農、豐樂種業逆勢漲停。
同時,受貿易摩擦影響,市場關注波音飛機出口中國或因此受限,大飛機概念股受追捧。航天航空概念股博雲新材、愛樂達、安達維爾紛紛漲停。
(4)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產品價值多少擴展閱讀: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美國加關稅貿易戰的過程:在貿易戰開始之前,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商品大概是5500億美元,特朗普首先對中國發動科技戰,對中國約500億美元的含有工業重要技術的1333項商品加征25%關稅——中國發動反擊,對產於美國的659項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
隨後,特朗普又對中國出口美國價值2000億美元可替代性比較強的中低端製造商品加征25%關稅。
什麼叫可替代性比較強的中低端製造商品?舉個例子來說,衛生紙。美國的衛生紙基本上都是進口中國的。如果美國對中國出口衛生紙加征高額關稅,那麼美國企業很快就能自己製造衛生紙,因為衛生紙涉及到的產業鏈比較少——以前美國不生產主要就是因為美國人工成本比較高,生產衛生紙沒有利潤。
按照特朗普的設想,如果美國對中國可替代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中國應該會「投降」了,因為那些商品涉及到的產業鏈比較少,美國完全可以自己生產。
但是,特朗普沒有想到,中國本來就在經濟結構調整(減少低端製造在經濟中的比重),他發動的貿易戰正好加快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
所以,中國非但沒有投降,反而繼續採取針鋒相對的報復——中國再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關稅。
所以,這個貿易戰,其實對雙方都有一定好處:美國想要藉助科技戰阻止中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中國想要藉助科技戰加快發展高端製造業,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❺ 中國進口美國的玉米多少錢一噸

美國玉米。進到中國來。每噸大約是1800~2000塊錢左右。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從貿易夥伴位次來看,美國降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合作夥伴。中國出口至美國3.73萬億元,下降10.7%;進口8453億元,同比減少17.1%。,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包括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等。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包括農產品(如大豆、豬肉)、礦產品、纖維素漿(紙漿)、紙張、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光學、鍾表等產品。
拓展資料
1、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s/Barrier to trade) 又稱貿易障礙。對國外商品勞務交換所設置的人為限制,主要是指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進口所實行的各種限制措施。
2、一般分非關稅壁壘和關稅壁壘兩類。就廣義而言,凡使正常貿易受到阻礙,市場競爭機製作用受到干擾的各種人為措施,均屬貿易壁壘的范疇。如進口稅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關稅;商品流通的各種數量限制;在生產者之間、購買者之間或使用者之間實行的各種歧視措施或做法(特別是關於價格或交易條件和運費方面);國家給予的各種補貼或強加的各種特殊負擔;以及為劃分市場范圍或謀取額外利潤而實行的各種限制性做法等等。
3、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所推行的關稅自由化、商品貿易自由化與勞務貿易壁壘,盡管在關稅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在其他方面卻收效甚微。某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削弱了,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卻加強了,各種新的貿易壁壘反而層出不窮。
4、隨著WTO等國際間貿易組織成員的不斷增加以及各地區組織的建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對這兩類組織的非成員國關稅壁壘還在起著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上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正在上升,或有上升的趨勢。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對來自其它國家產品的認證要求,極大地阻礙了欠發達和發展中國家製成品的出口;而只能出些資源性的初級產品。加劇了南北間的經濟及貿易發展差距。

❻ 全球92%的聖誕樹由中國製造,會出口到哪些國家

中國每年出口價值61億美元的聖誕產品,其中約80%來自義烏,義烏生產的商品中,約45%出口到美國。今年國外的聖誕樹已經供不應求,「一樹難求」的聖誕樹其中有92%都來自於中國製造。不止是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玩具、彩條乃至燈飾,都是從網上下單,義烏發貨。這個人口不足80萬的小城,支撐了全球數十億人的聖誕夢想。

有消息透露今年國外的聖誕樹已經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幾個家庭共享聖誕樹的情況。「一樹難求」的聖誕樹其實有92%都來自於中國製造。不止是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玩具、彩條乃至燈飾,都是從網上下單,義烏發貨。這個人口不足80萬的小城,支撐了全球數十億人的聖誕夢想。


中國是世界聖誕用品生產大國,每年有超過半數的聖誕訂單在浙江省義烏市生產。由於聖誕用品不是剛需,供貨商們往往能通過聖誕用品的銷售來判定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聖誕產品成了海外市場冷暖最直接的「晴雨表」。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疫情之初,國外客戶大多持觀望態度,不輕易下單,國內市場也比較保守。因此,2020年底,國外出現聖誕用品銷售一空,「買不到貨」的情況。2021年,國內聖誕品供應商的「訂單量相比去年總體上漲了20%~30%」。

雖然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但今年,不少外國友人可能要過一個「沒有聖誕樹」的聖誕節了。

❼ 中國主要進口美國那幾種農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豬肉等大宗農產品。

目前國內大豆的產需缺口為9000多萬噸,需要依靠國際市場補充。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產量在1億噸左右,但其國內消費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賴出口國際市場。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國大豆產量11779萬噸,比上年減產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總量的59%。據此估算,如無貿易摩擦,2018年度美對我大豆出口量將在3000萬噸以上。

2016年,我國進口棉花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美國、烏茲別克、印度、巴西作為我國棉花進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進口總重量佔全部進口量的88.5%,總貨值佔全部貨值的88.9%。

對美國來說,雖然美國豬肉位列中國進口的第六位,但中國卻是美國豬肉的第三大市場。過去十年間,美國的豬肉及製品出口到中國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近200億美元農產品,其中美國的生豬產業對華出口11億美元。

(7)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產品價值多少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241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2%;向美國出口農產品77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0.2%;我國對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64億美元。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139.5億美元、畜產品價值29.2億美元和穀物價值15.1億美元。我國向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價值32.2億美元、蔬菜價值11.5億美元和水果價值7.7億美元。

在水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二大水產品出口市場,2017年我對美出口水產品分別占我水產品出口總量的12.8%、出口總額的15.2%。水產品是我輸美主要農產品,出口額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的42%。

果蔬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場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場,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對美出口額分別為10.7億美元和7.7億美元,分別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總額6.9%和10.9%。

人民網-怎麼看中美經貿摩擦中的農業問題

人民網-2016年度全國進口棉花質量狀況白皮書發布

❽ 中國每年和美國的貿易額是

❾ 中國向美國的出口能佔中國的出口總額的多少

2006年美國與中國的(貨物)進出口貿易額為3,430億美元,佔美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1.86%。其中美國向中國的出口額為552億美元,佔美國出口總額的5.32%,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為2,878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5.51%。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為2,326億美元。

2006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7610億美元,同比增長24%,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貨物貿易出口額9690億美元

中對美貨物出口佔中國總出口額的29.7% 比例是相當高的!

❿ 中國每年出口61億美元的聖誕產品,這些產品會出口到哪些國家

這些產品會出口到美國,法國,印度,西班牙,澳大利亞,德國,紐西蘭,緬甸,寮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每年出口美國的產品價值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5
義大利怎麼坐大巴 瀏覽:32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0
怎麼看待伊朗襲擊伊朗 瀏覽:423
崇左和越南哪裡交界 瀏覽:438
伊朗人平時吃什麼 瀏覽:580
義大利在什麼時候幫助過中國 瀏覽:25
英語單詞印度怎麼寫 瀏覽:673
尼泊爾與印度哪個更窮 瀏覽:996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多少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