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千年古剎都去過哪裡

中國千年古剎都去過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18 04:12:49

㈠ 南京靈谷寺,朱元璋親自賜名的千年古剎,被譽為「天下第一禪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每次逛南京的古寺時,都會想起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這首詩篇,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在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名剎古寺眾多,至今依然有許多香火旺盛的古寺,就比如金陵三大寺雞鳴寺、棲霞寺和靈谷寺,如今也是熱門的 旅遊 景點。

相比棲霞寺和雞鳴寺,靈谷寺更低調一些,它藏在樹木蔥郁、風景秀美的紫金山中,還未走進寺院就已經看到了「靈谷勝境」的匾額,這四字也足可讓人感受到這里的幽靜。

到靈谷寺交通比較便捷,可乘坐地鐵2號線至鍾靈街,隨後步行滿是法國梧桐的靈谷寺路即可到達,也可逛完中山陵後步行來此。

對於靈谷寺我並不陌生了,猶記得五年前的夏天到靈谷寺拍攝螢火蟲的畫面。

可以這么說,在南京眾多的寺廟中,靈谷寺是我最鍾情的一座,不僅僅是因為這里風景秀美,畢竟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靈谷深松」,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它的內涵所在。

南梁天監十四年,梁武帝為紀念名僧「寶志禪師」而修建「開善精舍」,即開善寺,這也是如今靈谷寺的前身,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 歷史 。

歷史 上的靈谷寺有多個名稱,比如開善寺、寶公院、開善道場、太平興國禪寺、蔣山寺等,直至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因修建陵墓而將靈谷寺遷移至現址,並親自賜名「靈谷禪寺」,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

明朝時期的靈谷寺規模空前龐大,佔地500多畝,為明代三寺院之首,在葛寅亮所著的《金陵梵剎志》中,靈谷寺與大報恩寺、無界寺皆為大剎。如今的靈谷寺在中國佛教界地位依然非常高,是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

靈谷寺主要由放生池、山門、金剛殿、天王殿、無梁殿、五方殿、毗盧殿、大雄寶殿、玄奘院、靈谷塔等組成,與我們平時所見的寺院不同,這里不僅有佛教文化,還包含有多座民國建築,當然,靈谷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寺院中,只是周邊還有許多景點,景色豐富。

玄奘院是在2004年修建的一處仿唐建築,在玄奘法師紀念堂內供奉著玄奘法師像,本來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也在此,後在2016年玄奘院地宮建成,靈谷寺鎮寺之寶玄奘的頂骨舍利也由此而移駕至地宮之中珍藏,作為其永久存放地。

漫步寺院中,雖然遊客絡繹不絕,但這里的禪意及古韻的氛圍感依然會讓人瞬間就可以靜下來,一般來說,遊客大多集中在大雄寶殿前,其它區域相對來說遊客不多,找一個角落坐下來,不時有鍾聲傳來,空氣中也彌漫著香火的香味,這種感覺讓人很享受,難得的清靜。

即便你未去過靈谷寺,或許也聽說過這里的白玉蘭。

即便你曾去過靈谷寺,或許未曾看到過這塊「靈谷深松」的碑刻,它就在寺院東側,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塊碑刻時就被驚艷到了,「靈谷深松」四字剛勁有力,而又有一股柔美蘊含其中,向著石碑的方向放眼望去,或許就可理解其意思了,靈谷寺是一處好地方,風景秀美的風水寶地。

旅遊 小貼士:

門票:35元每人,優惠票半價;

交通:南京地鐵2號線至鍾靈街站下車,乘坐公交202路至靈谷寺公園站下車即到;或者沿靈谷寺路步行。

㈡ 江西千年古剎是指

江西廬山千年古剎。
廬山風景名勝區大概是江西省眾多風景名勝區中具有代表性的風景名勝區。它位於九江市城南36公里處的廬山上。北臨長江,西鄰鄱陽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上世紀6年代,廬山上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從此載入史冊。
廬山也是我國佛教聖地,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的影響力超過了五台山,峨眉山,五台山,九華山四大佛教名山。山上有黃龍寺,千佛寺等近1座名剎,其中東林寺影響最大。

㈢ 游記隨筆【千年古剎白馬寺】

明月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日涼如秋。

————摘題

告別洛陽龍門石窟,接下去離洛陽老城12公里處,白馬寺。『』白馬寺『』是洛陽的標志,號稱『』中國天下第一古剎『』 。

我邁入『』白馬寺『』惟揣一顆靜素之心,拜謁這座千年古寺。

據說,『』 白馬寺『』,營建緣於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當年,漢明帝劉庄,夜夢金人,身有日光,飛行殿前,很是高興,第二天,傳問群臣,此為何神?有臣回答說他夢見的即『』佛『』。

於是,漢朝庭派出使者蔡愔、秦景去天竺求經。蔡與秦在今阿富汗地界遇見了天竺高僧攝摩滕、竺法蘭,便用白馬馱著經文一起回到洛陽。這是中國史上官方第一次派人求經,翻譯經文、修建佛寺。

在我國佛教史上被尊為『』釋源『』和『』祖庭『』。說到『』白馬寺『』,不少遊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的故事聯繫到一起。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

長方形院落的 『』白馬寺『』,紅牆黛瓦,古香古色,尤有齊雲塔的應襯,更顯得庄嚴古樸。

佛教自從漢代傳入我國便迅速發展,到南北朝時以達到相當的規模,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這樣感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南北朝時代,中國便處於動亂不息、紛爭不止的年代,教人積德行善的佛似乎止息世人的干戈,使生靈免遭塗炭。

據載,佛教出始是以一種哲學,它的學說是認識世界,解釋世界,處理世間矛盾。佛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祖在菩提樹下悟出了世間無常,事物緣起的理論,經過四處講學,頓開人們的茅塞,被尊稱為佛。

拜謁過『』白馬寺『』我在想:人類所有的藝術,無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是宗教的,還是自然的;最終指向並歸於心靈。』『白馬寺』』的佛寺、佛塔、佛像是佛教精神高地,它收藏著古人的智慧、才情和審美想像,也包含著時代的精神走向和中國人格物致知的態度。

走出『』白馬寺『』回眸,灰頂紅牆的『』白馬寺『』似耄耋老人安坐在一片濃綠之中,建在西邊的印度、泰國、緬甸三國佛寺,金碧輝煌,各具神采,似身穿袈裟的三位弟子。四周的鱗次矗立的樓群里,『』白馬寺『』矮下去,與物質的宣囂和信仰的堅守形成對峙。

『』白馬寺『』千年時光,在佛的眼裡,不過塵埃一瞬。煙雨風塵中,佛祖始終慈眉慧眼,平靜安詳,等待回收一顆顆走失的心!

㈣ 千年古剎

 

    明天是四月初八,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熱鬧的吳姑城廟會,這個擁有佛、道、儒三教(各家的佛祖神仙聖人都有)共存的清泉寺是遼南地區現存保存比較完整的寺院,是本地區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

    這個古城和古剎有著很多不同版本的神奇的傳說故事,我的童年就生活在離這個古城不算太遠的另一個有著它獨有傳說的美麗的小山村。所以我們的童年,就是伴隨著這些神奇的傳說和秀麗的風景,在淳真古樸的大自然中茁壯長大。

    就讓我從童年的趕廟會說起吧: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清泉寺舉辦廟會的正日子,廟會儀式完整而隆重。那天的吳姑古城異常熱鬧:寺廟里舉辦各種宗教活動;城外長達三公里的路旁,布滿了帳棚,遠近商業買賣、土特產品、果品美食、冷飲果汁等均來此推銷各種商品,也有文藝團體表演雜耍和游戲商家帶來的各種好玩的游戲,例如套圈、打槍、投球、小火車等(對於童年的我們來說,能有這些玩兒的已經很開心了,也許現在的孩子們不懂這些,也不會以這些為樂,因為他們所生活的年代已經成為智能化年代)。還有各有關部門宣傳科普、法制、計劃生育知識等。山腳下的鄉道上,擠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永久牌28大自行車,飛鴿牌26中號自行車,還有學生們騎的24小號自行車;本田摩托車、港田摩托車;拴在路邊樹上的牛、馬、驢默默地守著自家的車子,等著主人的歸來;商家們用來運貨的農用三輪車、農用拖拉機、皮卡小貨車等井然有序的排在一起……把原本不算寬敞的路堵的嚴嚴實實的。廟會歷時5天,城內外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這里連綿起伏的群山叫做巍霸山,茫茫峰間有環繞群山一周的古城稱為吳姑城。山坳中有座古剎,那就是吳姑廟。

    這座古老的小城原名叫巍霸山城,始建於東漢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當時用來守衛北疆的軍馬屯兵之城。隋唐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高句麗占據了遼東地區並對巍霸山城加以擴建,初步形成規模。之後歷朝歷代都曾駐兵於此,巍霸山城便成為古代北方重要的軍事要塞。山城依勢構築,山谷幽深,流泉不竭,安營紮寨於城中,進可攻,退可守。山城為巨大花崗岩石塊壘砌,高大雄偉。原東西城牆已傾倒,現在只能看到舊址遺跡,其他地方保存還算完好。城內建有紫禁城、點將台、梳妝樓,烽火台、練兵場及飲馬灣等,是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割據的重要山城之一。

    坐落於巍霸山城中的千年古剎便是上述的吳姑城廟,它的前身就是清泉寺。清泉寺始建於初唐年間,相傳唐太宗東征時,曾屯兵於此,依青泉之水,供軍馬飲用。唐王眷戀此城,為報佛恩,故建此寺,並以「清泉」為寺名,碑文亦有「唐王建剎,吳姑重修」之記載。至於吳姑重修的傳說,據碑文記載:吳姑系明萬曆年間人,嫁與吳均道為妻,夫妻篤信佛教,來此山城,留戀山川勝跡,樂而忘返。吳均道死後,吳姑入寺為尼,四處募化重修清泉寺。吳姑死後,葬於城裡北山坡上(現仍然能看到其墓)。後人感念吳姑重修古剎的功德,所以將巍霸山城改稱吳姑城,清泉寺也隨之改稱吳姑城廟。

    吳姑城廟被蜿蜒起伏十餘里的山勢險峻巍然、林木茂密蔥郁的巍霸山城所環抱。該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唯一的一座在文革中沒有遭到完全破壞的寺廟。清泉寺從吳姑重修後,據碑文記載: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和民國十六年進行過兩次大修。乾隆年間的大修後,至光緒年間已敗落不堪。《東三省古跡遺聞》載:「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城內古剎牆壁倒塌,瓦礫成堆,院內斷碣殘碑,橫散豎仰,半是唐明兩代所立。惜字跡模糊,無可考證。兩側有茅庵一處,中有老僧,年約八十許……。」敗落如此,不得不重行修葺,民國十六年重修前後殿,增修兩配殿、中殿、鍾鼓二樓、裙牆、山門和保安祠、火池等,即現在之規模。新中國成立後,政府重視文物古跡保護,年年撥款維修,翻修,重建了五間禪房,重修了山門、裙牆,重鋪院中石階,並增雕石獅一對置於大門兩側。外事、旅遊部門在進城入口處,新修了9個緩步台,共135級花崗石的台階和寺旁泉井新建「清泉涼亭」。清泉寺歷經滄桑,多次增建和修繕。現在的寺廟規模更加宏偉壯觀。

    對於這座古剎的稱呼,我一直習慣叫清泉寺,總覺得清泉寺比吳姑廟更有歷史性意義,更接地氣。

    清泉寺坐落在山城內的東南山腰的峽谷之中,從城東門的台階去往寺前廣場後可一覽全寺,寺面向城東門,順陡峭之山勢而建,周圍裙牆以花崗石和青磚所徹。登上33級石階,迎面是鐵欄護圍的雪花石屏,上刻有一百餘首詩詞,書法俊逸通健,刻工精細入化。雪映屏後是寺廟的正門,門楣刻「一洞天」三個大字,兩扇朱門刻有「明齊日月,量合乾坤」大字對聯。進正門可登左右石階進入寺院。一個雙耳銜環,銹工精緻的大銅鼎,安置在廟院中央,寶鼎偏前左建鍾樓,右建鼓樓。院內兩側靠牆各有三幢石牌,最早的兩幢為明萬曆三十五年立,其餘皆為清乾隆、同治年間和民國時期所立。全寺建三層殿,前層正中為大雄寶殿,是釋迦牟尼佛殿,北配殿供奉關帝、孚右帝君、周倉、關平等神像。南配殿為葯王殿,供奉葯王、龍王及八大名醫。中層南殿供奉太上老君、孔子、關公、楊戩、哪吒等神像。北殿供奉玉皇大帝、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左青龍、右白虎。後層供奉雲霄娘娘、碧霄娘娘、瓊霄娘娘等13尊神像。

    前殿和後殿是硬山式結構,中殿是雙檐歇山式建築。前殿到後殿,穿過三道石階,曲徑迴廊,交錯有致,雕刻呈彩,畫壁生輝。寺內塑像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殿內壁畫,描繪珠寶日月,龍鳳華雲,洞天福地,世外乾坤及八仙過海,二十四孝等神話故事。

    清泉寺東南角,離城牆250米處設有「點將台」,現遺有三角形高台故址,正門殘存梳妝台舊址,北距城牆350米處有「紫禁城」遺址。「飲馬灣」冬不結冰,夏不幹涸,淙淙流水。

    我非宗教信徒,小時候常來清泉寺廟會只是為了湊熱鬧而已。長大後在游清泉寺只為觀景欣賞歷史遺跡。

㈤ 千年古剎--蘇州寒山寺

大家好,我是爾生不凡,是蜻蜓FM,荔枝FM,喜馬拉雅的主播,同名微信公眾號也叫爾生不凡。歡迎大家關注收聽!公眾號里有圖文+音頻形式的完整呈現,帶給大家一個立體直觀的寒山寺印象。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我們在小學課本里就學習過,它曾經引發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美好想像。很多人就是因為這首詩來到了寒山寺。那今天我們就以這首詩開始這一期的節目。

先問個問題,大夥有沒有去過寒山寺呢?如果去過的話你眼裡的寒山寺跟想像中的有區別嗎?如果沒有去過的話那你想像中的又是什麼樣?

如果說給寒山寺一個關鍵詞的話那就是:鍾聲!

時光倒流回唐朝的一個深秋夜裡,科舉考試屢次不中的張繼在又一次落榜返鄉途中經過蘇州寒山寺並夜宿。想想自己身邊的好友一個個都高中了,而自己卻屢屢無緣榜單,積郁難消,一夜無眠!看著清冷的秋夜裡那點點漁火,聽著寒山寺那悠遠的劃破寂靜夜空的鍾聲提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詩。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張繼因人指點才特地來寒山寺聽鍾聲的,因為寒山寺那口大鍾洪亮悠遠的聲音能驅除煩惱。

從這里也能側面了解到寒山寺的鍾聲是從唐朝就略有名氣,而因為張繼的這首詩聞名天下。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詩里說姑蘇城外,的確,當時楓橋一帶不屬於城內。現在早就被劃分為城內。

寒山寺名字的由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還是在唐朝,一位隱居在浙江天台山寒岩山洞的僧人叫寒山,又叫寒山子,他文采斐然極富才華但是脾氣古怪,行為舉止讓人側目,他常常無緣無故跑到各大寺廟里對著空氣亂罵一氣也常常嘻嘻哈哈行為無狀。和尚們都當他是個瘋子,他卻嬉笑著離去。就在大家都羞辱他嘲笑他時,國清寺的一個燒飯和尚拾得卻和他一見如故。拾得,顧名思義就是撿來的意思,沒錯,身世不幸的拾得和尚是個孤兒,被僧人撿來在國清寺做燒飯和尚。拾得經常把一些剩飯剩菜匯起來接濟寒山,從此二人更加情同手足不離不分了。主持看二人如此要好就索性把寒山也收入寺中一起做燒飯和尚。從此二人一起潛心鑽研佛法、吟詩作詞,所以他們二人在佛學和文學方面造詣都很深。

有一天,寒山再次因為古怪行為被人羞辱時,問拾得: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就是世代相傳的非常有哲學和儒家意義的「寒山問拾得」精彩對白來歷。

後來寒山和拾得應邀來主持寒山寺,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拾得和尚後來遠渡日本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而妙利普明塔院最終改名為寒山寺,寒山也被世人尊稱為詩僧。

寒山寺初建於南朝, 也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濟公出家的地方 。古詩說寒山寺在姑蘇城外,但現在早已納入市區范圍。而且同屬於景點密集區,離觀前街,園林,虎丘都不遠。寒山寺依古運河而建,坐東朝西,來旅遊的朋友也可以順便看看隋煬帝開鑿的古運河。

我們今天去寒山寺會在門口黃色的牆面上看到寒山寺三個大字,這個寫於明代。當時的主持特地請了江南大文豪文徵明來寫,文徵明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也答應了要寫,但是有條件的,一個字一千兩白銀。主持卻囊中羞澀實在湊不足3個字的銀兩,於是他只留下了寒山兩個字就拿錢走人了,任憑主持怎麼勸說都沒用。這個時候浙江紹興的書法家陶浚宣聞聽此事趕來了,說他可以免費幫主持補上第三個字「寺」,但是也有條件,那就是字後面必須留落款。於是流傳至今的兩種不同字體不同風格的寒山寺三個字一直被人好奇議論。我們去了可以仔細看看。

這是寒山寺看點之一。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很多,,碑刻藝術聞名天下,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岳飛,唐伯虎康有為等人的詩碑。古往今來吸引了很多書法家前來觀摩學習。

這是看點之二!

寒山寺佛像雕塑也別具一格!在藏經樓里,大殿樑上刻著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的畫面。殿內立著寒山、拾得的石刻像,坦胸露腹,談笑風生。寒山手拿一支荷花,拾得手裡捧著一個木盒,二人形象明顯區別於我們平常看到的正襟危坐的僧人們,顯得喜慶活潑。後來傳說寒山、拾得原來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世,是為點化迷惘的世人,後來又被皇帝敕封為和合二仙,是樣和吉慶的象徵。因為和合二字,這里逐漸演化為夫妻或情侶來祈禱膜拜的地方,祈求感情長長久久,甚至有人專門遠程而來求姻緣。也是一種美好意願的寄託吧!

這是看點之三。

我們來說說 第四個看點也是最後一個看點,准確來說應該是聽,聽鍾聲! 讓我們跟張繼一起跨越時空聽一聽寒山寺的鍾聲。當然,精彩之處很多,這里只提及4個看點,其他的留給你們補充。

寒山寺歷年以來每逢跨年都會有跨年鍾聲,足足響108聲!108這個數字是按佛教教義來的,因為人生有108個煩惱,元旦聽108響鍾聲,便可得到層層解脫,預祝人們來年幸福安康。每年的跨年夜,寒山寺都是人山人海,蘇州市長也會例行在那裡為大家致新年賀詞。

我們平常去寒山寺也可以撞鍾,只能撞三下,寓意福祿壽齊全。現在去見到的古鍾雖然已經不是張繼詩里提到的那口,但也是清代的文物了。每次撞擊都能直擊心靈,很震撼!

好了,我們來說說門票和美食。寒山寺不論淡旺季,門票統統為20元,1.2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老人半票,70歲以上老人免票。

要說美食,當屬寒山寺素齋。一碗素麵20元,味道很棒,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美食。既然來到了寒山寺那就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美味的素齋。每年的臘八節寒山寺也會免費發放臘八粥。

寒山寺邊上就是楓橋景區,需要另外買票,晚上裡面還有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下午四點多寒山寺工作人員就准備要下班了,所以太晚的話就第二天再去寒山寺。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為止,歡迎加入同名微信公眾號「爾生不凡」來查看收聽圖文+音頻形式的立體感的寒山寺。

㈥ 千年古剎靈隱寺

依稀記得2013年,或者說更早的時候,去過靈隱寺,拜過靈隱寺的佛,覺得那是很遙遠的時候,甚至忘了跟誰來,怎麼來,寺內什麼建築,都有那尊佛,己經記不得了,今天舊地重遊會有什麼樣的感慨呢?

進入靈隱寺,一條筆直的石板路兩邊,古樹繁茂,枝藤交錯,左邊懸崖峭壁上刻有很多佛像,刻畫細膩,形態各異。懸崖峭壁的下邊是一條小河,溪水潺潺,池魚暢游水中。河旁的枯藤老樹倒影水面上。江南園林的秀麗與佛門境地的空靈融為一體。不由得想起了王維的「古木無人經,深山何處鍾」。

靈隱寺是杭州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創建於東晉,興於南宋,期間幾經焚燒,幾經法難。到乾隆年間,乾隆帝六次駕幸於此地,籌兩萬余兩銀子恢復修建靈隱寺。實際上從清朝到民國,靈隱寺修復修建在不斷地進行。1975年經國務院批准,靈隱寺全面整修,直到我們今天看到的規模宏大,環境幽靜的靈隱風景區。

靈隱寺以「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華嚴殿」等為中心,兩邊有「五百羅漢堂」,「客堂」,「濟公殿」,「大悲殿」等。

拜佛是從小跟著母親養成的習慣,兒時母親經常帶我去城隍廟里,母親燒香拜佛念念有詞,而我只是跟著磕頭,至於為什麼,不知道,也不問,以至於長大後,甚至到了30多歲進廟堂里只知道上香磕頭,從來沒許過什麼願。記得有一次去峨眉山,從金鼎下來,同伴們都乘車回去,而我卻請了一大把香,一路見廟就進,見佛就拜,大約走了3個多小時才回到車上,同伴問我許了什麼願,我說「上香還許什麼願呢」?她們頓覺驚詫,那有逢廟必拜卻沒有願望的人。後來每每回憶此事,連我自己都不可思議,怎麼那時的我一個願望都沒有呢?隨著時間的沉澱,現在無論去哪裡上香拜佛,就會反復的琢磨著上香要許什麼願。但是,一但手頂三柱香,站在庄嚴肅穆的佛面前,一切雜念就會煙消雲散,甚至語無倫次。我想,這可能是佛的力量吧。

主殿「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佛像。

到「大雄寶殿」拜佛時,正巧趕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法式,場面特別壯觀,大約有一百多位僧人,身披袈裟,在主持的引領下,高涌佛經。釋迦摩尼像前,眾僧人中間,站立三男一女。時而跪拜,時而上香。身後有很多人或是觀看,也或許是默默的跟著佛拜。

望著庄嚴慈目的佛像,聽著眾僧陣陣不斷的誦經聲,不由得被這種氣氛感染.。虔誠的一遍又一遍祈禱,求佛祖保佑,把心中要許的願望也默默地說出來,我想在這樣一個隆重的法式上,在眾僧人一片誦經聲中,或許實現願望會更靈些吧。

法事結束後,眾僧結隊走出「大雄寶殿」,隨人群走出,沉默片刻,心情復雜。也許心存善念,種下善果,是人們願追求的精神境界,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放棄繁華一心面佛呢?

靈隱寺出來再往上走即是「永福禪寺」,「永福禪寺」稱之為錢塘第一福地,既然福地,就不能錯過。拜別了「永福禪寺」,再往上走還有「韜光寺」,實在走不動了,只能求「韜光寺」的佛祖原諒了。

㈦ 千年古剎——白馬寺

白馬寺(White Horse Temple),位於今 河南省洛陽市 老城以東12公里, 洛龍區白馬寺鎮 內,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是 中國第一古剎 ,世界伽藍,也是 佛教傳入中國 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 歷史 ,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1961年,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公布為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2年,對寺院進行全面修復,前後持續十年,使千年古剎,面貌為之一新。1987年3月,寺院的山門、 大佛殿 、 天王殿 得到維修加固。1990年, 齊雲塔院 得到擴建,擴建後的白馬寺總面積達到200畝左右。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被 國家 旅遊 局 列為首批 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 。

據傳東漢永平七年(64),明帝聞西方有異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據《冥祥記》《高僧傳》等記載,永平十年,他們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齎佛經、佛像回洛陽。初居鴻臚寺,後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次年詔令於雍門外別建住所。

因為僧人是為天竺來的客人,仍然以賓禮對待,因此,住所名延續用「寺」。「白馬」之名來源有兩個:1、據《高僧傳》記述:「外國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以啟王,王即停壞諸寺,因改招提以為白馬」;2、據《洛陽伽藍記》所載,漢明帝遣使求法,「時白馬負經而來」,後以為寺命名。據說當時建造格式仿照印度祗園精舍,中間有塔,殿內有壁畫。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傳為中國漢譯佛典之始。同時譯的還有《十地斷結》《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已佚失不傳。東漢時絕大部分佛經都在洛陽翻譯,該寺是最重要的譯館。

《開元釋教錄》記載,三國魏時共有譯經沙門四人,除安法賢外,曇柯迦羅、康僧鎧、曇無諦等都在寺內譯經。如嘉平二年(250)曇柯迦羅譯出《僧祇戒心》,以當地梵僧舉行受戒的羯磨之法來傳戒,被稱為中土戒律之始。

西晉時,先後在寺內譯經傳法者有竺法護、安法欽、法立、法炬等,均為釋門巨子,頗有建樹。唐代的白馬寺比魏晉時期有較大的發展。武則天執政後,白馬寺由其親信薛懷義主持,因而成為宮廷的重要寺院。後經千餘年,屢有興衰。現寺內存有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等殿堂及古清涼台遺址;建築、雕塑、碑刻等多為明、清遺物。山門內東西兩側相傳有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修建的墓,均擁土為堆,古木森蔚。寺東南有密檐式舍利磚塔一座,名齊雲塔,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風格與西安薦福寺小雁塔相仿。

㈧ 千年古剎潭柘寺

心情郁悶的時候,去寺院是個明智的選擇。北京的寺院可真是多,龍泉寺、廣濟寺、大鍾寺、卧佛寺、法源寺、碧雲寺、通教寺、紅螺寺……有的隱藏在景區里,有的是獨立的院落,印象最深的是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京西房山區的一個山坳里,周圍有9個小小的山峰,潭柘寺就隱藏在中間。光是「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句話,就讓這座千年古剎比別處景緻多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它是中國北方最古老的寺院,史料顯示,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說,現在寺院正門匾額上的「敕建岫雲禪寺」六個字為康熙皇帝手書。潭柘寺名字的由來非常簡單,因為寺後的山上有龍潭,周圍有很多柘樹。

沿著青石板路往上走,猛然間,視野變得開闊,原來是已經到了潭柘寺山門。還沒進去,就感到了佛教聖地的庄嚴朴實。

進入廟門,一股香火燃燒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人在合掌默念,有人在作揖磕頭, 空氣中有種淡淡的香味。

潭柘寺的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和風格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

寺內有許多參天古樹和名貴花木,不管站在哪,只要抬眼望去就可以看到它們。像一個個衛士,守護著自己的家園。穿行在殿堂和樹木組成的世外桃源,心曠神怡,天高雲淡。彷彿有一雙無形的手,對那些在塵世里顛簸的心靈輕輕撫慰,讓人的心沉靜下來。

老虎洞

關於老虎洞,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方丈帶領眾弟子念經時,一隻老虎闖入,眾弟子一方面嚇破了膽,一方面又不忍打斷正在打坐誦經的方丈。出人意料的是,老虎卻靜靜地聽老方丈念經誦佛,絲毫沒有侵犯之意。之後,這只老虎經常來聆聽方丈念經,再後來,這只老虎成了保護寺廟的神虎。

帝王樹

大雄寶殿後面那棵千年古樹,叫「帝王樹」。樹高40多米,直徑4米有餘。據說「帝王樹」的名字,還是乾隆皇帝來寺遊玩時御封的,這也是迄今為止皇帝對樹木的最高封號,其職位遠在著名的「五大夫松」、「遮蔭侯」之上。今天,帝王已經成為歷史,而古樹還鬱郁蔥蔥,迎風起舞。

轉經塔

據說,圍著轉經塔轉幾圈,就會有好運降臨。於是,我們轉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轉暈為止,希望帶給我們好運氣呢。

來此的遊客大多為善男信女,他們懷著虔誠的心:盼孩子金榜題名、盼家人健康平安,盼自己一帆風順……如果讓我心有所求,會求什麼呢?我想:可能有三個願望吧:1、家人平安健康。2、自己平安健康。3、願所有善良的人都無災無難過一生。

走在古寺中,腦海中浮現「信仰」兩個字,什麼是信仰呢?個人理解的是對大自然,對他人懷有敬畏之心,放下執念。一直覺得,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一切或許早已註定, 一切應該順其自然,不強求。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就這樣東游西逛,胡思亂想,吸吸氧,看看景,發發呆,竟也是愜意的周末時光。

㈨ 中國有哪些千年古剎

千年古剎 支提山華嚴寺
千年古剎 閣院寺
千年古剎 開封大相國寺
千年古剎 柏林禪寺
千年古剎 丹霞寺
千年古剎 寶光寺
千年古剎 靈岩寺
千年古剎 夾山寺

㈩ 四大千年古剎

推薦景點:山東長清靈岩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江蘇南京棲霞寺。如果你想要尋古訪幽,避暑消夏,古剎是個不錯的選擇。千年的時光積淀,成就了如今中國四大古剎的古樸幽深。喜歡安然訪古的朋友,不要錯過中國最著名的四大古剎。

山東長清靈岩寺

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其風景區總面積約批860公頃,最高峰拔286米,依地形由三山兩澗即龍山、虎山、中峰、桃花澗、中峰澗組成。

棲霞寺為南朝古剎,初齊居士明僧紹隱居於此,會法度禪。後僧朗法師在此大弘三論之學,世稱為江南三論之祖。隋文帝於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

閱讀全文

與中國千年古剎都去過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5
義大利怎麼坐大巴 瀏覽:32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0
怎麼看待伊朗襲擊伊朗 瀏覽:423
崇左和越南哪裡交界 瀏覽:438
伊朗人平時吃什麼 瀏覽:580
義大利在什麼時候幫助過中國 瀏覽:25
英語單詞印度怎麼寫 瀏覽:673
尼泊爾與印度哪個更窮 瀏覽:996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多少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