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文物行政部門(國家文物局)對不可移動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護級別。國家文物局在省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者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記錄檔案,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門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文物保護指的是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歷史遺留物採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損害的措施,這個過程叫做文物保護。中國登錄不可移動文物近77萬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2處。國家核定公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處,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50處。我國已擁有世界遺產46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9處,世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8項。中國文物在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關系方面發揮著積極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具有現實意義。總之,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傳播具有重大意義,能積極促進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展現獨特的人文景觀,充分發揮社會教育作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原則為:
1、價值優先
2、突出重點
3、確保質量,堅持真實性和完整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八條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文物保護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文物保護工作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文物保護工作。
㈡ 上海的「豬籠城寨」是怎麼回事為何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看過有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功夫》,他們的主要拍攝地點就是一個破舊的豬籠城寨,而豬籠城寨的原型是香港著名的九龍城寨,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九龍城寨也可以說是一個貧民窟。隨著時代的發展相信像豬籠城寨這樣的地方已經很少了,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在現在的上海就還保留著一個比較完整的豬籠城寨,而且還有人居住。這個豬籠城寨就是位於上海楊浦區的隆昌公寓。
隨著這么多年的時間,隆昌公寓也變得和周圍的建築格格不入,但是正是這格格不入,才讓這里顯得與眾不同,在這裡面有著不同於城市裡的慢生活,相對於節奏快的都市生活,這里更像是一個港灣一樣。在2004年的時候隆昌公寓被列為了不可移動的文物,在2005年的時候政府對這里進行了翻新。
㈢ 濟南市公布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為何有的文物不能被移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見到一些文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文物是不存在的。而且我們也可以去關注一些動態,有很多文物可能一直在被發現。
當發現了文物之後,我們是需要對文物予以一定的保護的,而且也需要讓文物保存原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去研究。濟南市公布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為何有的文物不能被移動?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有一些文物很脆弱。
其實在我看來,我認為之所以有的文物不能夠被移動,就是因為有一些文物是特別脆弱的,如果移動的話很可能會導致這些文物消失,而且也可能會對這些文物有一個重大的破壞。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對於那些不能夠移動的文物是不能夠去移動的,而且也不能夠對那些文物有一個比較多的破壞。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對文物有一定的保護,而且也需要提前預防。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㈣ 目前我國不可移動文物有多少處
2011年12月2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新聞發布會,第一次對外正式公布具體和普查數據。從2007年4月開始的文物普查,經過5年的細致調查和數據匯總,全國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較第二次文物普查增幅超過200%,其中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536001處,佔到登記總量的69、91%。
㈤ 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的第二章 不可移動文物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在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或者直接確定後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備案。
市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由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鼓勵和支持符合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規定的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築依法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調查和審核後,對其名稱、類別、位置、范圍等事項予以登記並公布,報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並在一年內設立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未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撤銷。
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未經原核定公布的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撤銷。 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使用人,應當與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簽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使用責任書》,負責做好文物的保養、修繕與安全防範等工作,不得有損毀、改建、添建、拆除、彩繪等改變文物結構和原狀的行為,並接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非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接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在拆遷和工程建設過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文物或者文物遺址的,應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建設、施工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並保護現場。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除遇有特殊情況外,應當在三日內趕到現場,並在七日內提出處理意見。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禁止進行有損文物安全的活動,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蝕物品。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物內禁止用火、禁止與文物保護無關的用電。確需用火或者安裝電器設備、設施的,應當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報所在地公安機關批准,公安機關在批准前應當徵求同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意見。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周圍地帶,應當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營造自然協調的景觀。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勘查、劃定地下文物埋藏區,報同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已核定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區的情況通報同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在地下文物埋藏區內進行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在取得項目選址意見書後,應當經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請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考古調查、勘探,以及搶救性考古發掘。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組織有考古調查、勘探資質的單位進行考古調查、勘探;考古、勘探單位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勘探。
考古調查、勘探結束後,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五日內作出考古調查、勘探結果處理決定書,送達建設單位。需要考古發掘的,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發掘;需要實施原址保護的,建設工程應當避開保護范圍或者另行選址。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或者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文化遺產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保護規劃和專項保護管理規定。保護規劃依法報經批准後,由省人民政府公布。
保護規劃經批准公布後,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㈥ 中國文物家底不可移動的大概有多少件
不可移動文物(或稱古跡、史跡、文化古跡、歷史遺跡),是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築、藝術上的具體遺產或遺址。包含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軍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和歷史等紀錄不足之處。
一旦一個建築物或遺址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或暫訂不可移動文物時,通常就受到主管機關保護,未經許可,包括所有者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變動、修改。如果是因為建築工程開挖而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或考古遺址,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工程通常要立即暫停。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於國家所有。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石刻、壁畫、近代現代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屬於國家所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改變而改變。
該法還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給外國人。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轉讓、抵押或者改變用途的,應當根據其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由當地人民政府出資幫助修繕的,應當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准。使用不可移動文物,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負責保護建築物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等內容。
㈦ 中國文物第一大省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第一位北京,文物1162萬件。第二位陝西,文物775萬件。不可移動文物第一位浙江,為7.3萬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國保」單位,第一名山西,為530處。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保留有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古文明遺跡遺物。中國的文物可分作兩大類:一類是不可移動的文物,主要指地上地下的古遺跡,如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石窟寺等;一類是可移動的文物,主要指古器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銅器、石雕、陶俑、佛教造像、金銀器、瓷器、漆器、竹木牙角器、傢具、書畫及古文獻等。
㈧ 我國文物保護范圍有哪些
根據《文物管理法》,以下屬於不可移動文物的是( )。
A.珍貴文物
B.歷史文化名城
C.歷史文化街區
D.歷史建築
E.古文化遺址
參考答案:
B,C,D,E
資料來源:問答網
㈨ 三星堆發現國寶級文物,出土的文物將會被如何處理
出土的文物將會上交給相關的機構,並且也會讓一些人員對其進行一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