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66年,中國處於哪個朝代當時我國稱羅馬帝國為什麼
1,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2.通過絲綢之路
3.166年東漢, 「大秦」
4.反映了當時東西方繁榮的經濟貿易往來
LS問題1錯
② 16世紀中國是什麼朝代
16世紀中國是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大量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也有學者指出逾億,也有晚明人口近兩億的說法。
明代農業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江南廣東一大片原來產糧區由於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來生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成為糧食進口區,其它一些地方則靠供給糧食成為商品糧食出口區。
長江三角洲一帶是當時桑、棉經濟作物和手工業最發達的地步,但是糧食有些地區不足,各區域之間經常調劑糧食。但整個區域仍有不足,須由湖北、江西、安徽運入,所謂「半仰食於江、楚、廬、安之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明朝
③ 商湯滅夏,一起看歷史上第一次王朝更迭
朝更迭舜死後禪讓給大禹,大禹功比天高,深得百姓的信任與愛戴,大禹為了表示對禪讓制的尊重,曾先確立德才兼備的皋陶為自己的禪讓人,但是皋陶的年齡比大禹還大,還沒等到大禹壽終正寢皋陶就先他而死,於是大禹又確定益為自己的禪讓制的繼承人,但是卻把當時部落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了啟,而啟對益卻很不服氣……
夏朝建立,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正經」王朝
要是問中國第一個皇帝是誰,大家一定能毫不猶豫的答出——秦始皇,嬴政,但是要問你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王朝是哪個朝代?恐怕很多人都要猶豫一番,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在夏朝之前,中國 社會 一直處於部落狀態,沒有完整的、全面的國家政治制度,夏朝建立才在真正意義上確定了國家 社會 制度。
1.啟奪權於益,從「公天下」到「家天下」
上文說到,大禹在皋陶死後又確立益為自己禪讓的對象,但是啟對此很不服氣。大禹之所以確定益為自己死後的接班人,自然是因為益在部落聯盟中的威望很高,百姓皆信奉於他,但是大禹在世時,經常帶著兒子啟出遊四方,體察民情之苦,此舉也大幅提高了兒子啟的知名度,不僅如此,大禹還將部落聯盟的軍政大權皆交給啟,使得啟手握軍權的同時又能參與部落政治。
大禹死後,按照禪讓制,應當由益繼承首領之位,但是禪讓制還有一個規矩,就是在繼承之前一定要就地禮讓給其他賢能之人,以示賢德。於是便有《韓非子》中:「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就是說,益躲在箕山不出來,這時候手握軍權又頗有威望的啟說:「吾君帝禹之子也。」「名正言順」的奪得政權。
啟奪得王位,廢除禪讓制,建立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國家——夏朝,這也就是為什麼到現在我們稱自己為華夏兒女的原因。
啟之後,王位傳承由傳位給賢能之人的「禪讓制」變成了傳位給自己兒子的「世襲制」,此舉使得國家由「公有」變成了「私有」。
1.深度剖析大禹對禪讓制的態度
無論是後世多有記載大禹曾在舜的晚年威脅舜「武力奪權」,亦或是舜先後指定禪讓之人卻不將部落軍權移交,甚至不讓其參與政治,都不難看出,大禹是對禪讓制心懷「抵觸」「不滿」的。
大禹將軍政大權一並交於兒子啟,有可能處於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心懷私情,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人都想讓自己的兒子能過的好一些,堯禪讓給舜後兒子丹朱被流放,舜禪讓給禹後舜的兒子商均被自己囚禁在商,因此禹不想自己的兒子也像他們一樣過上被囚禁流放;第二個「禪讓制」本身就是漏洞百出的制度,首先其政治上,首領或君主沒有統一或集中的權力很容易被其他威望更高的「賢能之士」奪權,其次在軍事上,禪讓制更容易形成脫離中央的軍隊組織,使得部落之間摩擦不斷;其三大禹的父親鯀在一定意義上的政治犧牲品,因為九年治水不成被舜處死在羽山,因此禹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歷就對禪讓制持有反對態度。
禪讓制本身存在著弊端,不能夠滿足部落時期的 社會 發展條件,於是啟順勢而為,成為 歷史 第一人,所以「禪讓制」被「世襲制」所替代,是 社會 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中既存在必然性也存在偶然性,是必然與偶然的產物。
商湯滅夏, 歷史 長河中第一次王朝更替
啟建立夏朝之初,政權是十分不穩定的,先有被奪權的益不服,後有扈族作亂。但是手握軍權的啟,先是殺掉益,又通過戰爭打服了扈族,穩定了夏朝 社會 。
啟作為夏朝天子,登基後,重德修賢,最終成為一代明君,據《韓非子·說疑》記載「害國傷民敗法」,說啟在位時,其子武關時常作亂,最終被誅殺。
啟死後,其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昏君,只顧遊玩,被東夷族善射將領後羿奪走了政權,從而失掉自己的國家,史稱太康失國。夏朝先後經歷了太康失國、少康中興,中興後期,夏朝多次經歷動亂,國力已經嚴重衰退嚴重衰退,就在這時,夏朝最後一位天子桀登上 歷史 舞台。
1.第一位「傳奇」暴君——桀
桀,名癸,又稱履癸,姓姒,之所以被稱為桀,是因為他的謚號叫桀,史稱夏桀。桀在位時,各路諸侯已經不來朝貢,夏朝可謂是內憂外患,但是桀卻是個不思進取的天子,他尋歡作樂,不修內政,使得夏朝人民民不聊生。
據記載,夏桀曾修建「酒池」,修建一個水池,水池大到可以航船,裡面裝的不是水卻是酒,桀與後宮寵妃在裡面日夜尋歡作樂,常常有人因為醉酒而溺死在酒池中,夏桀還喜歡坐人車,就是讓兩個人趴跪在地上,自己坐在兩個人的肩膀上,驅使二人前進,其暴虐的事跡不勝枚舉。曾有大臣勸阻桀,但是桀卻說出「人與我如日月,月未亡,日豈亡耶?」的「千古名句」。
夏朝屬地的百姓為此常常咒罵太陽,「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意思就是詛咒太陽趕緊消失,只要你太陽消失了,我這個月亮願意和你同歸於盡!
1.第一位「篡逆」的明君——商湯
夏朝有一個屬國,在商地,因此又被稱為商國。正當夏桀暴虐之時商國的首領商湯,正胸懷天下,勵精圖治。志在天下的他聽到夏民都在詛咒暴虐的桀時,他感覺時機已到,於是舉兵起事,欲取天下。
要說商湯,他不僅胸懷大志,而且為人有謀略,有智慧。他起兵並未直接和夏國反目成仇,而是先對商地周圍的小諸侯國下手,不斷的征伐商地周邊的小諸侯國,吞並他們擴大商國的實力。但是沒多久就引起了夏桀的注意,夏桀雖然暴虐淫樂,但是並不傻,他十分擔憂商地實力的擴大,於是在夏桀二十二年,夏桀召商湯到夏地,商湯沒有拒絕,到達商地後被囚禁於夏地。
商湯被囚禁在夏地,一時間商國沒人能夠做主,這時候商湯手下的大忠臣伊尹站出來,命令舉商國之力搜集金銀財寶,美女佳餚送給夏桀,貪財好色的夏桀非常高興,就把商湯給放了回去。
回去後的商湯更加堅定了滅掉夏桀的決心,繼續擴展地盤,積累實力。
夏桀二十三年,商湯決定起事,號召天下諸侯一同起兵反夏,一呼百應,一天內就有五百個諸侯到商湯那裡去任職,一時間夏朝成為眾矢之的,夏朝江山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1.商夏鳴條決戰
公元前1666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商湯在景毫正式起兵誓師,宣布討伐暴君夏桀。
夏桀見商湯造反,於是集結王師,准備一舉消滅叛軍。
雙方在鳴條之野相遇,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會戰。
戰爭最終以夏桀為首的夏軍戰敗而告終,商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趁兵勢浩大一舉消滅了夏朝的殘余勢力。經過二十年的戰爭,商湯不僅清除了夏朝的殘余勢力還掃平多個諸侯國,控制了黃河中下游,統一中原地區。
隨後商湯建立帝國商國,對內減輕征斂,安撫了民心,鼓勵百姓生產,關心人民生活,從而開啟了一個屬於新王朝的時代。
1.如何正確看待商湯滅夏。
首先用後人的眼光看待 歷史 ,夏桀殘虐不仁,百姓在其統治之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而商湯建立商朝之後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很明顯,商湯代表正義而夏桀代表邪惡,正義戰勝邪惡,是永恆的真理,即使不是商湯,也會有其他人站出來代表正義消滅夏桀,因此商湯滅夏是必然的。
但是,商湯本為夏民,受夏朝恩惠,當「為君生,為君死」他可以「清君側」甚至可以再另立新王,他沒有,他選擇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因此說他是「謀權篡位」也是有理有據的。
商湯滅夏是有重大的 歷史 性意義的,夏朝作為 歷史 上第一個朝代,歷時約471年,期間經歷了無數次叛亂,但是卻從未有一個人膽敢「代夏自立」,但是商湯卻敢起兵造反,並且在贏得戰爭後流放夏桀,建立新國家,一個屬於自己的新王朝。這一舉動打破了自大禹建立夏朝以來提出的「王國永定」的說法,使得朝代可以如此更迭,從「無」到「有」,開創先河。
因此,商湯武力滅夏,建立商朝之後,在 歷史 上又被稱為「商湯革命」,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剖析 歷史 上商湯滅夏的種種疑雲
商湯滅夏可能是周武王編造出來的謊言。
商朝之後緊接著是周朝,周朝有史書《尚書》,但是《尚書》中卻未記載關於夏朝的任何 歷史 ,所以後世有讀者認為夏朝是一個根本不存在朝代。是當年周武王為了討伐商紂王與姜子牙密謀,宣告天下的一個謊言。
其實這種說法稱的上是有理有據,仔細看商湯與夏桀之間的恩怨,簡直和商紂王囚禁周文王一個劇本,夏桀有妺喜誤國誤民,就有商紂王有妲己禍國殃民。當年周武王伐紂之初,不得周國文武支持,導致中途很多將領餓死在半路,隨後撤軍,撤軍回來之後便有了商湯滅夏的傳說,之後周朝建立,傳聞更勝。
但是根據今年來考古,出土了接近夏朝時期越來越多的文物,這種說法也越發的站不住腳,正史我們一般是認為 歷史 上存在夏朝並且被商湯消滅的。
無論如何,商湯滅夏的重大意義是不可磨滅的,後人看待 歷史 ,還是應當以 社會 發展的眼光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從王朝的更迭中吸取經驗與教訓,更好的學習如何生活。
④ 166年,中國處於什麼朝代當時的人如何稱呼羅馬帝國
公元 166年 ,農歷丙午年, 中國東漢 延熹九年。 羅馬 在漢代被稱為 大秦 ,意即 泰西(極西)之國 ,又稱 海西國 。
⑤ 1624年是我國的哪個朝代
朝代是明朝,皇帝是熹宗,諱由校,光宗長子,萬曆(1573年-1620年)皇帝的孫子,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
他的弟弟便是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南明的不算。
⑥ 1600年的中國是什麼朝代
160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明朝。
明朝(1368—1644)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的統一王朝。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國號明。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
明朝第一個皇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余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朱元璋統治時期被稱為「洪武之治」。葬於明孝陵。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⑦ 16世紀中國是什麼朝代
16世紀中國是明朝。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鄭時期(1662—1683年)的歷史。
1644年,明思宗自縊於北京煤山,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結束。隨後,清朝軍隊擊敗大順軍並入主中原。之後明朝宗室在南方重建大明,史稱南明,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亡。1683年清軍佔領台灣,明鄭時期結束。
明朝建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立馬氏為皇後,朱標為太子,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設官分職,封賞文武百官,開始了明王朝三百年的統治。
後又派徐達、常遇春率領大軍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北伐殘元。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軍與元軍在中原和西北廣大區域內進行的戰略決戰。
洪武元年,北伐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大都城下。元順帝見大勢已去,由居庸關逃往上都開平(內蒙古多倫西北)。
元大都的陷落,標志著元朝統治的結束,但並不意味著明朝的統一。元王朝在各地的殘存力量和元末起義中建立起來的諸多割據政權,都在威脅著明朝的統治。為此,明太祖稱帝後,在進行改革和建設的同時,秣馬厲兵,南征北戰,經過20年之久,於1388年最終實現統一大業。
⑧ 1662年中國是哪個朝代
1662年中國正統王朝是清朝。(西南永曆小朝廷仍在艱難抗清)
1662年是清聖祖愛新覺羅 玄燁康熙元年,南明昭宗朱由榔永曆十六年。
1662年,朱由榔在緬甸境內被緬甸王出賣,吳三桂殺朱由榔於昆明,至此,統治中國295年(不算鄭氏政權)的朱明王朝正式滅亡。
同一年,鄭成功迫於抗清壓力,從廈門揮軍台灣,荷蘭人撤退,台灣被收復。(永曆十六年,鄭成功收復台灣,由於奉永曆為正朔,故使用永曆紀年,台灣進入明鄭時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攻下台灣,永曆年號被廢除,南明政權才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⑨ 1660至1690是什麼朝代
是清朝。
清朝(1644—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歷經十二帝,享國267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攻佔明朝國都北京。一片石之戰後,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發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等,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並大規模屠城(詳見滿清大屠殺),逐步掌握全國。後經康雍乾三朝發展至鼎盛,這一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領土主權,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清朝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禁錮逐步落後於世界。1840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後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推動戊戌變法,因慈禧干涉導致變法失敗。1900年的夏天,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利益侵略中國,清朝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
⑩ 一千六百六十六年前是什麼朝代
距今1666年,是公元349年,是東晉永和五年,就是晉朝里的東晉時代。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可以繼續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