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疫情期間由哪些國家給中國捐贈了抗疫物質
46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的相關物資已運抵中國,16個國家和1個國際組織宣布將提供防控物資,12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已向我提供或宣布提供食品、現金等其他形式的物資支持。
援助物資的46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
1、亞洲:巴林、柬埔寨、印度、印尼、伊朗、日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韓國、沙特、新加坡、泰國、土耳其、阿聯酋、越南
2、歐洲:奧地利、白俄羅斯、捷克、愛沙尼亞、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拉脫維亞、波蘭、俄羅斯、斯洛維尼亞、盧森堡、英國
3、非洲:阿爾及利亞、埃及、迦納
4、北美洲:加拿大、哥斯大黎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
5、南美洲:蘇利南
6、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7、國際組織:歐盟、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
② 我國向遭受疫情的國家提供了哪些幫助
提供食品、現金。
根據從外交渠道掌握的信息,截至2020年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承諾向中國捐助疫情防控物資。
其中,46個國家和6個國際組織的相關物資已經運抵中國,16個國家和1個國際組織宣布提供防控物資,12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已經向我提供或宣布提供食品、現金等其他形式的物資支持。
(2)疫情有多少國家幫中國擴展閱讀:
抗擊疫情的制度優勢:
1、在抗擊疫情中,舉國上下齊發動、齊動員。
我國在抗擊疫情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幫助,我們也向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支持。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們的道德觀、價值觀基礎上的,凸顯了中國道德力量的巨大魅力。
2、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們還看到了我國制度優勢中法治力量所起的保障作用、科學技術力量所起的支撐作用。
法治體現和反映防疫抗疫中我們國家和人民的意志,科學技術展示和顯現防疫抗疫中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巨大威力。此外,毋庸諱言,在這次抗擊疫情中,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項。
③ 有哪個國家疫情實行中國疫情
據世界衛生組織3月5日發布的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5日23時,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98067例,死亡3281例。中國境外共78個國家累計確診17637例。
中國疫情防控效果逐漸彰顯,海外卻不斷拉響新的警報,這讓中國面臨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成為一個需要迫切對待的問題。
統計顯示,截至3月4日零時,全國海關共發現入境有症狀旅客6728人,其中疑似病例779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75例。境外輸入風險有多大?主要來自哪裡?《環球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他們選擇關了店鋪,從遙遠的亞平寧輾轉回國
「義大利歌照唱,舞照跳,但華人卻嚇壞了。」據了解,義大利全國有超過20萬華人,大部分來自浙江麗水和溫州,他們在義大利開服裝廠,或經營餐廳、酒吧等服務業,李娜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認識的義大利浙江人因疫情已回國的還不多,「但打算回國或已經訂了機票的挺多的」。她說,這是因為義大利疫情蔓延很快,但該國的政策卻和華人的防護意識存在矛盾。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3月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0例,其中浙江的境外輸入病例佔一半。3月1日、2日兩天,浙江有8例境外輸入病例確診。他們均為義大利返鄉人士,目的地指向同一個地方——被稱為「華僑之鄉」的浙江麗水市青田縣。5日,浙江湖州發布信息稱,新增2例義大利輸入病例。
李娜居住的城市離義大利第一例確診病例所在地僅20公里。「一開始當地十分緊張,可是沒過兩天氣氛就變了。我覺得這和當地政府的宣傳有關。當初中國疫情最嚴重時,義大利也很緊張,每天都更新確診數字什麼的,但輪到自己時卻又放鬆了。現在義大利很多老百姓覺得這就是普通流感。」
「我家開的酒吧已關門十多天了。」李娜說,現在義大利華人普遍比較緊張,很多人關掉了店鋪,但一轉頭看到意政府和社會的措施力度卻不大,他們心裡著急,一些人選擇回國是情理之中。
不過,浙江多地已開始對歸國華人華僑進行嚴格管理。李娜雖然暫時沒有回國計劃,但也收到了家鄉溫州市文成縣的通知,要求如果回國需提前進行健康申報,且入境後需要集中隔離。她說,文成縣的僑聯和防控領導小組還向各國文成籍的華僑發了通知文件,提醒他們在海外和回國路上的注意事項。
溫州隔壁的麗水也沒放鬆。該市青田縣政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幾天,他們不僅派專人到上海、杭州、溫州三地機場「嚴陣以待」,還以免費專車或社會競價方式,直接將青田籍歸僑接回集中隔離地,以減少從入境口岸至隔離點之間的接觸,做到「全程精控」。青田縣將對所有海外返青人員,不論從哪個國家來,均採取與原國內疫區回青人員相同的措施——統一送至縣內醫學觀察點集中觀察14天。
該政府人員介紹說,目前該縣醫學觀察點中已有從義大利、西班牙回來的華僑。青田各個街道和鄉鎮的管控也在加大力度,在必要出入口設置健康監測點,24小時值守。健康監測點會對「生面孔」「提行李」的人員加強詢問。此外,青田還重點發動義大利僑團,使其分區域和區塊了解相關情況。
上海浦東機場青田服務組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們從2月29日起就駐守在上海,最初接到的多是義大利僑胞,3月3日起,從意抵滬人員在上海統一就地隔離,這兩天他們送回青田的還有來自西班牙、德國、瑞士等國的僑胞。
要不要離開,伊韓日華人情形大不同
和義大利一樣令人擔心的是伊朗,早在2月26日,寧夏就發現一例伊朗輸入病例。3月5日,甘肅新增11例伊朗輸入確診病例,上海新增一例。
張明(化名)是3月4日乘中國包機回國的中國人之一。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在伊朗疫情重災區庫姆學習和生活,隨著越來越多的死亡病例公布出來,他愈發忐忑不安,最擔心伊朗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設施跟不上。「伊朗人的生活習慣以及個人防護意識也讓我擔心。國內的父母一直催我回來。我周圍的同學,除特殊原因外,都歸心似箭。」
張明說,在伊朗,口罩價格飛速上漲,一隻N95口罩的價格幾乎相當於伊朗人一個工作日的收入。由於伊中之間暫停直飛航班,從伊朗回到中國需要轉機,通常選擇的路線是借道俄羅斯或泰國。「如果轉機到這兩個國家遇到比較嚴格的入境措施,那就更麻煩了。」他說。
目前包括張明在內的第一批坐包機的中國人共140餘名,都在蘭州進行隔離。「登上中國包機的那一刻,我心裡感慨萬千:終於安全了。現在在隔離期住的是單人間的公寓,吃住都很好……心裡真是完全放鬆。」張明說。
在另一個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韓國,當地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韓國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不夠,但他暫時沒有回國打算,因為回國即失業。他說,受疫情影響,工作崗位減少,外國人往往成為第一批被辭退的對象,這些人可能會考慮離開韓國回國。
崔女士一家生活在首爾,她對記者說,首爾的情況不像大邱那麼嚴重,所以很多人不重視,政府呼籲民眾減少聚集,但效果不佳。「年輕人還好,主要是家裡老人孩子抵抗力弱。」她打算再觀望一陣子,實在不行,就辭職回國避一避。
據了解,在韓國確實有一些中國人想回國,包括中資企業員工、在韓直播賣東西的中國人等。目前,從韓國返回國內的人員均要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而煙台、大連、延吉、青島等重點城市一早就採取了針對性舉措。
至於日本,其防疫舉措近來引來當地華人吐槽。東京的上班族李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對於新冠肺炎的共鳴不強,政府、媒體和民眾起初都不重視,像是「別國的事情」。隨著疫情愈發嚴峻,各大公司開始實施錯峰上班、在家辦公等措施,「但出手太晚了」。她很擔心,但因有工作,無法做出辭職回國的決定。
沒工作的學生黨也無法輕易回國。姜姜就讀於大阪一所語言學校,在她發給記者的照片當中可以看到,當地鬧市區還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報道里說大阪目前的感染人數有17人,她對此表示懷疑。姜姜說,很多中國留學生想回國,但眼下日本的政策一天一變,萬一無法入境日本,之前交的學費就打了水漂。
富山縣衛生研究所所長大石和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總的來看,和伊朗不同,近期在日華人絕大多數不會回國。有回國意願的是短期滯留者,這批人之前已經由使館安排包機接回。日本下周開始對中國全境入境人員強制隔離,中國也對來自日本的旅客採取了防疫限制措施,加上這段時間往來中日的人員、航班明顯減少,整體情況可控。
法、美等國,疫情潛在風險難估量
在歐美國家中,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被認為是近期疫情加重比較明顯的國家。以法國為例,在法居住的福建商人曹華欽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感覺法國接下來疫情肯定會嚴重,因為當地的防控措施不到位,「主要是法國的國情沒法做到比較嚴格的社會阻隔」。
「據我了解,法國華人因為疫情想回國的不是很多。在這里的華人也很警惕,很多人買好了三個月的米糧、水和日用品,盡量不出門。」曹華欽說,「法國的醫療水平整體十分發達,且目前死亡病例都只是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華人對一旦患病可以治癒比較有信心,因此還沒有出現像義大利那樣的情況。」
曹華欽表示,近期法國華人因其他事務回國的也不多,因為疫情暴發以來,大部分人已取消不是非常必要的行程。據他了解,中國駐法國使館和中國各省市的僑界都全面細致地做工作,通知了當地華僑在海外和回國的注意事項。他自己就接到了福建僑聯的通知。另據法國駐華大使館此前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許多法國企業和商務人士也因疫情推遲了赴華行程。
《環球時報》記者聯系在美華人,包括4日進入緊急狀態的加州地區資深媒體人,了解的情況大同小異。他們均表示未聽說有人打算近期回國,因為很多航班已取消,也擔心飛行過程中被感染。
但美國國內的疫情發展值得持續關注。截至《環球時報》記者發稿時,美國新冠病毒的確診患者已超過150例,由於大量輿論質疑美國聯邦疾控機構的檢測力度和范圍,不少學者懷疑真正感染人數遠大於已公布的數字。
加州是全美第三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州。在洛杉磯某大型醫院工作的吳先生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感嘆道,「美國人依然覺得新冠病毒和流感差不多,最緊張的都是華人」。他認為,美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受到限制,一方面是檢測工具不足,另一方面是檢測費用高昂,很多人不願意進行檢測。吳先生和美國當地醫生、公共衛生專家交流發現,美國人普遍認為加州疫情大規模暴發的風險不大。以洛杉磯為例,其城市布局鬆散,開車出行者多,和北京相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遠。
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助理教授陳希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隨著多國進入社區傳播階段,簡單通過旅客來源來判斷風險大小的做法已經失效。此前美國對中國的旅行禁令起到一定作用,因為當時的傳播是一對多,現在則是多對多。比如已經感染的義大利人可能在另一個國家感染了他人,後者再旅行至世界各地。
據美國《紐約時報》5日報道,美國確診病例中,有43人來自「鑽石公主」號郵輪,15人有中國旅行史,11人有義大利旅行史,2人有埃及旅行史,有韓國或伊朗旅行史的各一人。
專家:在入境關卡處快速識別風險很關鍵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王培玉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除上述國家外,根據與中國間的航班數量和該國的疫情,還有一些國家需要更多注意,比如中東地區的科威特、巴林,亞洲的泰國、柬埔寨以及歐洲部分國家。
飛友科技向《環球時報》提供的《COVID-19疫情重點國家及與中國內地通航情況表》顯示,3月3日零時之前的24個小時內,有32個國家共計420個航班往返於中國與海外。在重點監測的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中,中韓往返執行的航班為85架次,執行率已經下降到23.10%。中國同伊朗的往返航班只有2架次。中國與日本執飛了57架次。中國與美國執飛17個往返航班。其他與中國航班往返比較多的國家是泰國,監測時段內當天有83架次的航班執飛,柬埔寨為41架次,馬來西亞為19架次。
根據另一份數據,2月25日至3月3日,自韓國到達中國航班數量最多的是北京、青島、上海、沈陽、延吉等地的機場,從日本到達中國的航班數排在前面的是上海、北京、廣州、大連等,美國則是上海、北京、沈陽排前。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內多個機場獲得的相關文件中,均強調加強自境外疫情嚴重國家(地區)乘機入境人員的管理工作。廈門機場要求所有航空公司在入境航班落地簽,務必收集、詢問、排查所有乘客14天內是否存在日、韓、伊、意及新加坡逗留或旅居史。浙江各機場也要求航空公司對於日、韓、伊、意四國通過中轉聯程機票入境的人員,需提前將名單告知目的地機場。從目前的數據看,國際中轉城市值得特別注意,近期輸入的義大利病例就是經巴黎戴高樂機場或莫斯科機場進入中國的。
在王培玉看來,防治輸入性病例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入境時進行嚴格體溫檢測和旅遊史調查、登記,二是呼籲公民減少前往疫情多發和風險較大的國家。陳希認為,中國眼下是幾線作戰,針對外來輸入並沒有特別有效的管控方式。「中國是一個非常全球化的經濟體,不可能通過禁止大量旅客入境來達到防控目的。現在最重要的是在入境的關卡處快速識別風險,政府也可以考慮在主要的航空港附近徵用一些設施,方便有風險的旅客隔離。」
④ 至2022年三月15日我國抗疫援助了多少國家
中國政府已向巴基斯坦、寮國、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已宣布對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歐盟、柬埔寨、菲律賓、埃及、南非、伊拉克、衣索比亞、哈薩克、白俄羅斯、古巴、智利等幾十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資援助,並支持友好國家在中國市場采購醫療物資。除中央政府層面外,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行動起來,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
耿爽說,此外,中方還通過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等國派遣醫療專家組、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視頻會議等方式,對外分享中方診療和防控經驗。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的政治支持,以及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提供的抗疫物資捐助。」耿爽說。
⑤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疫情,有哪些國家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
有伊朗,俄羅斯和巴基斯坦。
2月6日,柬埔寨航班將向中國機場運送約1.4噸捐贈物資。截至目前,已經免費運送了6批物質,總計約4.5噸,為中國,成都,深圳,溫州,福州等地提供了援助。 2月3日,伊朗外交大臣扎里夫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發表了文章並說伊朗一直站在中國身邊。 2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說,伊朗外交大臣扎里夫是第一位公開支持中國的外交部長,這表達了伊朗人民對中國人民的誠摯感情,體現了中國與伊朗夥伴關系的傳統友誼。伊朗方面還向中國提供了300萬個醫用口罩,並表示將繼續提供援助,與中國合作抗擊該流行病。
⑥ 全球抗擊疫情還有多少國家參加
當地時間10月19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184個國家和經濟體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最新加入的國家是厄瓜多和烏拉圭。
「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覆蓋了潛在新冠疫苗的最廣泛組合,也是在世界范圍內分享安全有效疫苗的最有效方法,公平分享疫苗是保護高風險社區、穩定衛生系統、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快捷途徑。(總台記者 朱赫)
⑦ 疫情中誰幫助了中國
十大抗疫功臣
1、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再次臨危受命,掛帥親征,敢於發聲,家喻戶曉,一聲號令,全民不動,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戰士,更是一位國士。
2、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打贏這場戰役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第一個提出「武漢封城」的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嘔心瀝血,帶領團隊研發疫苗。
3、陳薇: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化專家,病毒終結者,縮短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
4、張文宏: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更像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心理治療師,他在和人們調侃的同時醫治著疫情帶給人們心靈的創傷,「最有效的葯物是什麼?人的免疫力」「你在家隔離也是戰士,病毒都給你悶死了」,「都在歌頌醫生,完整說法應該是醫護人員」,「防火防盜防同事」成為抗疫的名句。
5、張繼先: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疫情上報第一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急病人所急,「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6、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與鍾老齊名,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
7、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了中度和輕度病人治癒率,降低了重度和危重病人死亡率。
8、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疫情狙擊手,身患漸凍症依然戰斗在抗疫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
9、張思兵:武漢火神山醫院院長,解放軍總醫院衛勤部部長。2003抗擊非典年他和他的醫院做到了三個「零感染」,援建小湯山醫院,這次抗疫臨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為流程很重要。
10、王行環: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一切為病人著想」,是王行環的座右銘。「盡量針對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方案,做到因人而異、個性化治療。」截至2月16日,雷神山醫院收治患者總人數近600人。
⑧ 中國一共幫了多少國家疫情
1、80多個,紐西蘭、韓國、日本、泰國、阿爾及利亞、土耳其、馬來西亞、印尼、哈薩克、巴基斯坦、德國、白俄羅斯、英國、埃及、匈牙利、法國、義大利、伊朗、阿聯酋、澳大利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21個國家政府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方捐助了疫情防控物資。
2、中國幫助疫情的國家有很多,亞洲的有日本韓國,歐洲的比較多,比如義大利,塞爾維亞等,南美和非洲,包括中東都有幫助。
⑨ 巴基斯坦在疫情期間給中國提供了什麼援助
⑩ 全世界有幾個疫情國家堅持請防疫
全世界有以下幾個國家堅持防疫:中國、朝鮮、越南、亞洲社會主義三國、拉美的古巴
新冠疫情的慘烈程度相當於第三次世界大戰。反復變異進化的病毒導致世界范圍內新冠疫情可能長期無法消除。我們知道,原先資本主義的第一第二世界國家,通過幾百年的資本原始積累,對內剝削本國民眾,對外直接掠奪殖民地財富人力,二戰後改為隱蔽方式掠奪,集世界的大部分經濟實力,在同社會主義的對抗中占據上風,導致蘇聯解體,東歐變色,全世界社會主義陷入低潮期。這次新冠疫情,影響人類歷史深遠,比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對人類歷史影響大。亞洲東部三國,中國,朝鮮,越南,全世界表現最為優秀,加上第一第二世界中產階級和最底層民眾的悲慘遭遇,加上互聯網的作用,導致民眾開始覺醒,這次新冠疫情導致社會主義低潮期的提前結束,是全世界社會主義觸底反彈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