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最值錢的硬幣是什麼
最高的漲了50萬倍!建國以來流通硬幣中最值錢的都在這里
我國的鋁質硬分幣自1957年12月1日開始發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社會實際需求,決定發行數量。當輔幣流通順暢,硬分幣生產量就相對減少;輔幣短缺,生產量就相應增加;有時社會上硬分幣充裕,當年就停發新硬幣。有時僅僅發行用於裝幀的少量成套硬幣,作為旅遊紀念品,或國際交往禮品。
如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這五枚硬分幣沒有公開發行,僅存在裝幀冊中,發行量很少,在國內極為難找,成為集幣者尋覓的珍品。其中1979年5分高達1萬元,1981年1分、5分,市場價格分別為5500元,1980年2分、5分硬幣分別為2500元。
1980年2分硬幣
B. 一元硬幣在全國哪些地方能使用群眾容易接受。
大城市一般都接受,也遇到過不接受的,比如說廣西大部分地方就不接受硬幣。全國的大中型城市都會接受!
C. 哪裡的硬幣流通率更高為什麼
我國的確在逐步實行「小面額硬幣貨幣化」,並且造幣廠大部分分布在南方地區和北方重點區域,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只是國家實行「低面額硬幣化」優先選取試點的原因,而真正能讓硬幣迅速成為一座城市貨幣重要組成部分的手段OR辦法,那就是讓它不斷的高速流通。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早以前就想過,之所以想過這個問題,是我在從蘭州老家前往南方各城市後發現的。在西北,甚至更北的地方,硬幣的流通率的確很低,打個比方:你在北方買一包香煙找回的零錢大部分都是紙幣,有時商家找給顧客硬幣會被顧客拒絕收取,要求換紙幣,而在南方你會發現找回的大部分是硬幣而不是紙幣,並且你會發現很少有人會拒絕收取硬幣。
(以上這段話限於大部分北方,西北及西南城市,但不包括部分發達城市,如北京、西安,成都,重慶等。限於南方部分城市。)綜上所述,根據題主的問題,這種情況是存在,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發現,硬幣流通率很高的城市,具有以下共通的特性:1.具有地鐵線,地鐵交通線覆蓋率高,乘坐地鐵是該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交通方式。2.自助售貨系統發達。如自助售貨機,自助圖書館,自助停車場等。首先分析第一個原因:具有地鐵線。眾所周知,中國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收取模式都是 :投入紙幣☞找回硬幣+出票,或者投入硬幣☞出票,基本採用硬幣找零和支付的過程。當城市居民將地鐵作為基本交通工具時,龐大地鐵交通開始發揮它的作用。假設一條地鐵線每天承載客流量為6-10萬人,那麼你可以想想有多少人的紙幣被換成硬幣,而且是小額硬幣,並且小額硬幣也是錢,你總不能不用吧,然後被找零的小額硬幣,被消費出去,或者收取,流通到城市各個角落,然後輻射四周,這樣小額的硬幣就開始在市面基本流通。而且,剛新建地鐵的城市都會遇見一個問題,那就是小額硬幣數量不夠,當地政府不得不採取各類措施,發放硬幣。
D. 在中國,哪裡的硬幣流通率更高為什麼
首先聲明下,全國造幣廠只有三家,沈陽、南京和上海造幣廠,這在印鈔造幣總公司官網可查,所以1樓說的和硬幣生產地有莫大關系是錯誤的。
而且,交通運輸成本也只是次要原因。舉個反例,我們南昌這邊的金庫就有沈陽造幣廠生產的批次,再說硬幣用火車運輸也不需要多少成本。而且,全國三家造幣廠中,以沈陽造幣廠生產量最大(這你就別問我,事實就是這樣),這跟沈陽造幣廠悠久的歷史,以及當地的工業發展有關(沈陽在機械鑄鍛方面一直發展很好),所以全國都有流通沈陽造幣廠生產的硬幣。這也夠不成南方多使用硬幣的原因。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國家「小面額貨幣硬幣化」的政策和當地人使用硬幣的習慣!一個城市流通的硬幣多,首先就表明政府向這個城市投放的硬幣多,同時壓縮了小面額紙幣的投放,這樣大家就有很明顯的感覺這個城市多使用硬幣了。
E. 硬幣哪一年的比較值錢
硬幣的美分只有1979年發行時的價值,一角硬幣只有1986年發行時的價值,可以值一萬元。2000年發行的第三枚花幣也價值不菲。所以硬幣在1979年、1986年和2000年是最值錢的。中國有一個特殊的行業,就是收藏界。收藏界有些人非常喜歡錢幣,所以在這些藏家眼裡,不同的年代,錢幣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很多人手裡都有很多硬幣,都想一枚一枚的鑒別。然而,這種大范圍的搜索無異於大海撈針。首先要知道,無論是哪一年,都必須是中國發行的人民幣。
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年前的硬幣可以換到現在的大價錢。但是建國以來,有很多套幣,每套都有自己的特點。然而,有些硬幣雖然外觀相同,但年份卻不同。這些年份不同的錢幣也會因為這樣的差異而具有一定的價值。1979年、1986年和2000年發行的硬幣最有價值。
F. 在中國哪個省用硬幣最多
廣東的,廣東用硬幣最多了,包括公交車,地鐵,便利店,超級市場等等。
G. 十大值得收藏的紀念幣
一,新中國硬幣之祖--早期分幣
在80年代以前,我國只有硬幣沒有紀念幣的發行。所以,自1955年以來的硬分幣,其製作精良,高浮雕、鏡面拋光,其藝術的唯美程度,任何其他硬幣都難出其右,可以看做紀年幣,是題材涵蓋比紀念幣更廣的新中國硬幣之祖。
二、新中國硬幣開門幣—1955年分幣
1955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生產年號為1955年的鋁質流通硬幣,1957年發行,這是新中國流通金屬幣的開門幣。在中國歷史進程中,起承上啟下、開拓新局的歷史意義,經濟、文化意義重大,決定了其收藏意義非同凡響。
三、不一致的硬幣——1956年2分
1956年2分,幣面時間與鑄造時間、發行時間均不一致的貨幣。年號為1956年的貳分的硬分幣實際也在1955年鑄造,1957年12月1日與1955年版硬幣同時發行。這就存在一個硬分幣的幣面時間與鑄造時間、貨幣發行時間不一致的問題。
四、當代中國流通幣的開山鼻祖—長城幣
與其開山鼻祖的地位,及有限的發行量形成巨大反差,也正因為於此,其上漲空間十分廣闊。
五、銅質梅花五角
第三套流通金屬幣中只有這枚面值5角的硬幣是用銅鑄造而成的,2000年以後所發行的新版硬幣,由於為了降低成本,所用的材料都不是銅了,雖然荷花5角硬幣從表面上看,也是黃色的,但它的材料其實是鋼的,表面是鍍的銅。
六、大菊花1角
(1)、中國百年的唯一異型硬幣:
縱觀泉界,不論是新中國發行的所有流通硬幣、流通紀念幣,還是民國所有的所有流通硬幣,擬或清朝的所有銅元、銀幣。邊緣造型無一不是外圓內圓型,但惟獨人民幣大菊花1角,邊緣造型特別,外圓內方型。打破中國百年造幣常規的創新幣型,在我國硬幣製造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意義非凡。
(2)、圖案浮雕最高、最生動、最美麗
八、兩種材質的同一版硬幣—蘭花幣
蘭花幣發行於1999年,其中99-03為鋁蘭花,04年沒有發行,原因不得而知,05年開始發行鋼蘭花。這是中國唯一兩種材質發行的同一版硬幣。
九、1991-2000年中國硬幣系列
入圍理由:
連續十個年號所裝幀六十枚硬幣均為國家序列發行、法定貨幣、國號國徽幣,屬正宗、權威收藏品;
十,後期發行的貳分硬幣(箱、盒)
入圍理由:
年號平均發行量較少,近幾年有所增值,但現價不高,仍有較大補漲空間;
錢幣「逢貳必漲」效應,容易為大眾接受、看好;
H. 哪年的硬幣最值錢
硬幣除了最基本的流通作用,硬幣當然也是具有收藏意義和收藏價值的。現在有些硬幣的已經升值了,而且漲得還不少。當然了,有些硬幣還是不值錢的,就是等於面值。那在那麼多的硬幣中,那些硬幣最值錢呢?
1、最值錢的硬分幣
目前在硬分幣收藏里散幣同品相(精製幣、樣幣、評級幣另說)中價格最高的就是81年五分硬幣了,目前全新未流通品相散幣價值1500左右。另外同為硬分幣五大天王的79年、80年五分硬幣全新未流通品相散幣也價值千元左右一枚。 2、最值錢的一角硬幣
值錢的當屬2000年的菊花一角,2000年央行與康銀閣合作發行《中國硬幣》套裝,而2000年份不得不繼續發行了一部分,這些少部分發行的菊花一角硬幣,並沒有進入流通市場而是專門用作裝幀幣,市面上極其罕見,目前來說收藏價值翻了上萬倍,一枚價值至少千元,堪稱菊花幣王。 3、最值錢的五角硬幣
要說當代流通硬幣和流通紀念幣的開山鼻祖,就是長城流通幣了。發行僅僅七年的長城幣,公開發行的只有四個年份,分別是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其他多為裝幀套幣。五角流通長城幣中,83年的長城五角硬幣是最值錢的。 4、最值錢的一元硬幣
一元硬幣。我國發行了背面圖案是長城、牡丹、菊花的三種一元硬幣,其中長城幣成套的錢幣1984年、1982年、1980年、1986年四個年份比較貴,其中1986年的由於發行量少,目前市場價格在6萬元以上,其餘數千元,主要是成套賣。牡丹和菊花一元硬幣中2000年牡丹硬幣由於沒有正式流通,市場價格上百元一枚,其餘正常流通。
老三花是第三套流通硬幣,現在菊花一角已經退出流通,其他兩枚還在流通中,目前炒作最火熱的就是梅花五角,也確實梅花五角價格都升值了,但是想出手還是需要量大,如果量少的話,那隻能夠線下出貨,其中1993年的市場價格高達十幾元,至於說菊花一角,牡丹一元,都有一定升值,但升值很低,大部分都只升值一兩毛錢。其他我沒有說的流通硬幣都是不值錢,就不要想多了,至於說營銷號說的內容,信三分之一就行。
I. 現在中國流通的硬幣是哪些如果附圖再追加懸賞。
1元幣:
牡丹版1991-1999年(2000年版未參與流通)
菊花版1999-今
5角幣:
梅花版 1991-2001年
荷花版 2002-今
1角幣:
菊花版 1991-1999年(2000年版未參與流通)
蘭花版 1999-今 (其中2004年未發行)
其他早期的幣,名義上可以流通,但市場價遠遠超過面值,只有傻子才會花掉它。
J. 中國流通中的硬幣有多少
每次發行具體數目並沒有公布,我們只知道發行了多少種.
至於現在正在流通的硬幣,鑒於分幣已退出市場及部分一元幣並未大量發行,所以流通的種類並不多.
先說一角的
我國到目前為止共發行過3種1角硬幣,分別是:
1980——1986年期間發行的麥穗齒輪圖案1角,材質是金黃色銅鋅合金;
1991——2000年期間發行的菊花圖案1角,材質是銀白色鋁鋅合金;
1999——2007年期間發行的蘭花圖案1角,前期(99-03年)材質是銀白色鋁鋅合金,04年未發行,05年後改為不銹鋼。
五角的
自1992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發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屬人民幣。現將三種金屬人民幣的規格、圖案、特徵分別通告如下:
五角幣為黃銅合金,金黃色,圓形,邊部有間斷絲齒,直徑20.50毫米,邊厚1.65毫米,單枚質量3.80克。正面圖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主景,國徽上方印有漢語拼音國名,國徽下方印有國名和鑄造年號;背面圖案以梅花為主影,在梅花圖案右上方印有面值「5角」及其漢語拼音字樣。
2002年1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2年第27號公告稱,根據1999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68號國務院令,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02年11月18日起在全國發行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和5角硬幣。
第五套人民幣5角硬幣色澤為金黃色,直徑20.5毫米,材質為鋼芯鍍銅合金。正面為「中國人民銀行」字樣、面額和漢語拼音字母「WUJIAO」及年號。背面為荷花圖案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漢語拼音字母「ZHONGGUORENMINYINHANG」。幣外緣為間斷絲齒,共有六個絲齒段,每個絲齒段有八個齒距相等的絲齒。
一元的
1991年,中國人民銀行才指派上海造幣廠生產新的「壹元」流通硬幣:1991年版牡丹圖案1元硬幣,但該幣並未在當年發行,而是拖到了1992年6月1日才正式發行面市。此後一直到2000年,我國每年都生產這種牡丹圖案1元硬幣,但其中2000年的並未大批量發行,只生產了20萬枚,裝在2000年度《中國硬幣》紀念套裝中出售,在流通領域中是沒有的。其餘1991年版——1999年版的,發行量都很大。
1999年,我國開始生產新版的菊花圖案1元硬幣,但同樣未在當年發行,而是拖到了2000年10月16日。這種1元硬幣從1999年到2006年,每年都有生產和發行。
總述
建國以來,我們國家已經發行了四套硬幣,第一套是新中國發行的1955年版流通金屬分幣,其面額有1分、2分、5分。從1955年至1992年,我國共發行這三種面值的硬分幣75枚。1955年版硬幣其材質均為鋁鎂合金。隨著我國集幣熱潮的高漲,硬分幣漸成集幣者手中的寵兒,其價格日益見漲。目前,整套全新硬分幣的售價已從1990年的幾百元上漲為3000元以上。部分年份的硬分幣發行量非常稀少,只作為旅遊紀念品(精裝)賣給國外遊客,基本上不在國內流通,故現在已蹤跡難覓,其價格自然不斐,如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硬幣,號稱硬分幣「五大天王」,每枚收藏價格都在200元以上,因而成為集幣者夢寐以求、備受追捧的「珍品」,因為罕見,所以目前收藏市場上見有偽幣,收藏者應謹慎。
從1955年1992年,新中國發行了75枚流通金屬分幣中,1分幣28種,其中1960年、1965年至1970年、1988年至1990年均未發行1分硬幣。2分幣27種,其中1955年、1958年、1965年至1973年未發行2分硬幣。5分幣20種,其中1958年至1973年,1975年、1977年均未發行5分硬幣。由於發行數量及其流通時間長短不同,有些年份的硬幣已很難找到,其收藏價值升值潛力均不可低估。有關收藏投資人士認為,在具體操作時不必刻意追求「珍品」,宜選擇那些發行量較小,正常流通渠道中不太多見,但收集起來又比較容易的品種。如1955年、1957年、1992年的1分和1959年、1992年的2分這種較為稀罕的品種,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對於那些發行量較大的品種,若是全品相收集,也可有所收獲。
另外,應當指出的是,從1993至2000年,國家又發行了8套精裝硬幣,內裝1、2、5分,1、5角,1元硬幣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幣不參與市場流通,是專供收藏用的,應該具有較大的增值空間,並且有可能成為錢幣中的珍品。
第二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80年4月發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值的金屬硬幣,配合第三套紙幣流通。其中角幣的材質為銅鋅合金,元幣材質為銅鎳合金。這套硬幣從1980年至1986年共七種不同的版別,每年4枚,計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幣最為稀少,收藏價值較高。其他年份的硬幣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見,並且價格相對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第三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92年6月發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種面值的流通金屬硬幣,配合第四套紙幣流通。其材質分別為鋁鎂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其中1994年的1元硬幣較少,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鑄幣圖譜》把這枚1元硬幣列為兩星級。
第四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製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幣,是配合第五套紙幣流通的輔幣。其材質分別為鋁鎂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
綜上,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是:1、硬分幣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參與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2分5分計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稱長城幣),計28枚。4、1994年1元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