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現在沙漠面積是多少現在國家治理情況進展怎樣
中國沙漠、戈壁、風蝕地和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156.8萬平方千米。由沙丘所覆蓋的狹義沙漠面積有68.4萬平方千米;其中流動沙漠44.6萬平方千米,半固定沙漠14.4萬平方千米,固定沙漠9.4萬平方千米。習慣上,把分布在西部乾旱區、主要由活動和半流動沙丘組成的地區稱為沙地;東部半乾旱地區,並可能散布到半濕潤地區,主要由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組成的地區稱為沙地。中國西部沙漠面積58.2萬平方千米,東部沙地面積10.2萬平方千米,沿海有約2000平方千米的海岸沙丘,中國比較集中分布的主要有塔克拉瑪干、巴丹吉林、古爾班通古特、騰格里、柴達木盆地、庫姆塔格、庫布齊、烏蘭布和八大沙漠和科爾泌、毛烏素、渾善達克、呼倫貝爾四大沙地。用心治理沙漠的老學者多了,不過基本沒有人關心他們,默默無聞的貢獻者。你不可以說中國的官員就知道GDP,難道全部都是嗎,一部分而已。治理沙漠不是中國所有省市的職責,具體來說只是三北防護林涵蓋省市的職責,不排除那些省市有貪污現象存在的可能,但是貪污嚴重上層不可能不注意到。在那些省市沙漠化治理是很受老百姓和國家中央領導機關關注的,你想不治理是不可能的。治理沙漠不是想像的種種樹那麼容易,你能保證你種下去的樹能活?要灌溉的話在沙漠地區灌溉起到的效果也有限,再說修渠道也要錢,以為那些省市那麼有錢的嗎?治理沙漠是一個難題,不然沙漠化遏制早就搞掂了。
❷ 中國每年治沙,沙漠面積有沒有縮小
中國每年治沙,沙漠面積有沒有縮小的回答如下:
❸ 中國沙漠面積是多少
截至2022年3月,中國沙漠面積是262萬平方公里。
中國沙漠是指中國陸地上分布的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等。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布較廣、沙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沙漠面積
中國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26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而且呈擴展的態勢。
沙漠保護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
保持土地的濕潤,加強土地的保濕,保濕度大於乾燥度因是沙漠化逆轉的最關鍵因素。大量的水分來源與保持應為沙漠化逆轉的關鍵。土地的保濕最有效法為水分的提供和儲水耐風寒植物樹木耕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沙漠
❹ 中國每年治沙,沙漠面積有沒有縮小
一般不會縮小的,中國目前的治沙的措施仍然是以防風固沙為目的的,為的是不再讓荒漠化繼續加劇,即使是人工植樹,沙漠面積也是不會縮小的,因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自然則是無窮的
❺ 中國現在的沙漠面積有多大沙漠面積是增大還是減少
1、 中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如果連同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內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中國境內的沙漠面積以每年超過1350平方英里的速度增長。
中國西北乾旱區是中國沙漠最為集中的地區,約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的80%,主要沙漠自西向東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庫姆塔格沙漠、柴達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及庫布齊沙漠等八大沙漠。
沙漠治理:
沙漠治理的關鍵是防風固沙,保護已有植被,並且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難題,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從一而論。
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治理辦法最為有效。生物措施即是在沙漠周邊及沙漠化嚴重地區選擇適生喬灌木或草本植物營造防風林,逐漸恢復和重建植被。
❻ 中國每年有多少土地被沙化
目前沒有相關數據說明每年每年有多少土地被沙化。相反在我們政府的治理下,土地沙漠化反而慢慢減少。
我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很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4;沙化土地面積17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近1/5。
荒漠化和沙化依然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表示,我們必須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努力實現到2020年使全國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這一目標。
第五次監測結果與第四次監測(2009年)相比有明顯好轉,呈現整體遏制、持續縮減、功能增強的良好態勢,具體主要有以下5個特點: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面積持續減少。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由262.37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61.16萬平方公里,凈減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減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72.12萬平方公里,凈減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減少1980平方公里;
與第四次監測期內的年均減少1717平方公里相比,減少的幅度有所增加,也就是前五年每年減少了沙化面積是1717,現在年均減少1980平方公里,明顯減少速度在增加。我國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自2004年出現縮減以來,已經連續10年保持了「雙縮減」。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繼續減輕。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現出由極重度向輕度轉變的良好趨勢。從荒漠化土地看,極重度減少2.83萬平方公里,輕度增加8.36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危害程度在減輕;從沙化土地看,極重度減少7.48萬平方公里,輕度增加4.19萬平方公里。極重度荒漠化和極重度沙化土地分別減少5.03%和7.90%。
三是沙區植被狀況進一步好轉。2014年沙區的植被平均蓋度為18.33%,增加了0.7個百分點。包括呼倫貝爾沙地、渾善達克沙地、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等在內的東部沙區植被蓋度增加了8.3個百分點,固碳能力也相應提高了8.5%。
四是區域風沙天氣明顯減少。我國東部沙區土壤風蝕狀況呈減輕的趨勢,土壤風蝕量下降了33%,地表釋塵量下降了約37%,其中植被增加的貢獻率為20%。沙塵天氣明顯減少,5年間平均每年出現沙塵天氣9.4次,較上一個監測期減少了20.3%,也就是減少了五分之一。
生活在北京,會覺得沙塵暴減少得更多。北京地區平均每年出現2次,過去5年平均每年5.4次,所以北京下降了63%,全國下降了20%,說明北京這個區域沙塵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五是林沙產業快速發展。在防沙治沙過程中,各地大力發展特色林沙產業,沙區經濟林果面積已達540萬公頃,年產干鮮果品5360萬噸,佔全國年產量的33.9%。林果業的發展帶動了種植、加工和貯運等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沙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拳頭產業。
僅新疆林果種植面積已突破146萬公頃,年產量達650萬噸,年產值達450多億元,農民人均林果業收入達1400多元,為農民的致富,特別是為貧困戶的精準脫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中國一年治沙漠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中國實現荒漠化土地零增長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2017年9月11日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多年來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已實現荒漠化土地零增長。
劉東生說,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每年縮減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每年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計劃到2020年,實現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50年使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全部治理。」劉東生說。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副執行秘書普拉迪普·蒙加表示,中國的防沙治沙在過去20多年間取得了很大進展,已經逆轉荒漠化趨勢。
❼ 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共有多大
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達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4。全國近40%的貧困縣、近25%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區。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將防治荒漠化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擴展的態勢。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7)中國一年治沙漠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土地沙漠化成因
1、自然因素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個復雜過程,它是人類不合理經濟活動和脆弱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為荒漠化形成、發展創造了條件,但其過程緩慢,人類活動則激發和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成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氣候因素
赤道地區的上升氣流在高空向兩極方向流動,由於地球旋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南北緯30°附近,大部分空氣不再前進,而在高空積聚,並輻射冷卻下沉,近地面氣層常年保持高氣壓。這一地帶除亞歐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區外,其他地區氣候乾燥,雲雨少見,而成為主要的沙漠分布區。
3、人類活動
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使土地承受的壓力過重,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亂砍濫伐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嚴重退化,森林被毀,氣候逐漸乾燥,最終形成沙漠。
❽ 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有多少萬平方公里
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
根據1998年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發表的材料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調研結果表明,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
中國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風造成的風蝕荒漠化面積最大,佔了160.7萬平方公里。據統計,70年代以來僅土地沙化面積擴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的沙化給大風起沙製造了物質源泉。因此中國北方地區沙塵暴(強沙塵暴俗稱「黑風」。因為進入沙塵暴之中常伸手不見五指)發生越來越頻繁,且強度大,范圍廣。
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肅、寧夏先後發生強沙塵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蹤,264人受傷,損失牲畜幾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33.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
(8)中國一年治沙漠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治理措施土地沙漠化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是我國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國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積約為160.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6.7%。當前我國沙漠化土地面積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而且還有加速擴大的趨勢。
沙漠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樊勝岳對此頗為關注。他在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久治效不顯,措施要反思,應拓展沙漠化治理的新思路,努力形成沙漠化防治的生態經濟模式 。
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一個人地系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人類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 由於人口 增加和科技進步 , 人類對自 然資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為必須和可能 , 因而逐漸在人地關系中提升了人類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和調控力。
在許多情況下 , 這是人類在有效利用資源方面的進步。 但也因不合理利用的方式 , 不同程度地作用於資源環境的變化過程 , 引起乃至控制著資源環境的不良漸變或突變 , 如溫室效應氣體增加、 大河斷流、火災、 庫區地震、水土流失等 , 而土地沙漠化則是更為明顯的一例。
❾ 中國沙漠面積有多大
截至2021年,中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不包括戈壁在內),如果包括58萬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內,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
中國西北乾旱區是中國沙漠最為集中的地區,約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的80%,我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准噶爾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
❿ 中國八大沙漠治理概況是什麼
1、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目前總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行政范圍包括阿克蘇、喀什、和田、巴州的部分地區。
在維吾爾語中,塔卡拉瑪干就是「走得進,走不出」的意思,如今,中國雖然陸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建起了沙漠公路、綠色長廊,沙漠面積有所控制,10年時間治理減少了1.97萬平方公里沙漠(2009年統計數據沙漠面積為35.73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