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間站為何只有10年左右的壽命
空間站在最開始設計為十年壽命主要是考慮到原子氧富有腐蝕性時間一長就會對航天器帶來影響。還有設備本身持續工作老化也要考慮,有機械磨損、泄漏、材料老化等問題。
中國空間站三艙飛行器依次發射成功後,將在軌通過交會對接和轉位,形成「T」構型組合體,長期在軌運行。組合體在軌運行壽命不小於10年,並可通過維修維護延長使用壽命。
中國空間站的結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3個艙段,整體呈 T 字構型。
其中,天和核心艙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發射質量22.5噸,是未來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均作為支持大規模艙內外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載荷支持艙段。同時,問天實驗艙還作為組合體控制和管理備份艙段,具備出艙活動能力;夢天實驗艙則具備載荷自動進出艙能力。
⑵ 中國空間站壽命為什麼只有十年
中國空間站在最開始設計為十年壽命主要是考慮到原子氧富有腐蝕性時間一長就會對航天器帶來影響。還有設備本身持續工作老化也要考慮,並且還有機械磨損、泄漏、材料老化等問題,所以將空間站壽命設為10年。
空間站的特點之一是經濟性。例如,所有的空間站都不具有返回地面的功能而是在太空接納航天員進行實驗,可以使載人飛船成為只運送航天員的工具,從而簡化了空間站的結構,既能降低其工程設計難度,又可減少航天費用。另外,空間站在運行時可載人,也可不載人,只要航天員啟動並調試後它可照常進行工作,定時檢查,到時就能取得成果。
⑶ 中國空間站在太空的哪個位置使用期限是多少年呢
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為340-45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為10年。該空間站將於2022年投入全面運營,它還將為自由飛行的太空望遠鏡提供服務支持。隨著艙段的增加,航天員數量可能會從最初的3名增加到6名,最多會有6個艙段。
⑷ 我國空間站可在軌至少10年,空間站能夠正常運作的能源是如何供給的呢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我國空間站的建設取得了巨大進步,所以引起了不少朋友們的關注,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人也產生了特別多的疑問,比如空間站在運行的時候,到底怎樣獲得能源,就是有很多人都感覺到特別好奇的一件事情,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空間站所獲得的能源到底是怎樣來進行補充的呢?
正因如此,所以空間站的正常運行才能夠有所保持,也才能夠讓航天員們在空間站中能夠保證日常的生活。
⑸ 中國空間站空間站可在軌至少10年,它長壽秘方在哪
該空間站的天空和核心模塊有多個不同大小和形狀的艙口。當宇航員穿過或離開空間站艙時,艙口沿門軸旋轉並處於側開狀態。穿過艙門的過程可能會劃傷門體的密封圈。一旦密封圈損壞,門的密封就會失效,這可能會影響宇航員的居住環境。為了保護車門密封圈不被劃傷,第五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學院集團專門開發了車門保護蓋。盡管機艙門保護罩的功能是單一的,但是它具有操作簡單,產品壽命長和多次使用的特點,這對空間站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太陽能機翼上的張緊機構似乎是一條簡單的鋼絲繩,但實際上是一組恆力彈簧繩系統。通過其連續的伸縮,可以確保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下對太陽翼的足夠的剛度和姿態控制。經過多年的研究,該團隊已在地面上完成了40萬次熱真空疲勞壽命測試以及100萬次正常溫度和壓力壽命測試,充分驗證了產品的高可靠性和長壽命。
⑹ 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我國空間站能在軌多少年
中國空間站的設計目的是在軌道上飛行10年,並具有將其壽命延長至15年的能力。為了確保空間站的軌道不低於15年的長壽命要求,從設計開始就進行了長壽命,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的集成設計。具體來說,它基於系統和產品的長壽命和固有可靠性設計,並與系統和產品在軌故障診斷,處置計劃設計和可維護性設計的開發配合,以實現長壽命的既定目標和可靠性。
此外,結構開發團隊還創新地設計了用於生命問題的健康監控子系統。這個新的子系統就像醫學檢查員一樣,能夠實時監視載荷及其在軌道上的自身結構狀態,並且還可以監視,定位和警告太空碎片和其他“飛行災害”。一旦發現太空碎片撞擊,他們就會及時報警,並盡快通知地面和宇航員。它還可以監視機艙內的壓力情況,並根據不同的壓力指示器執行分級警報。
⑺ 中國空間站壽命
10年設計壽命。
中國空間站具備10年設計壽命可長期在軌穩定運行。
在天舟二號和核心艙實行對接後,載有三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二號飛船將進入發射倒計時階段。五年之後,中國航天將再度送航天員重返太空。此刻,天和核心艙正按既定飛行程序,展開各項動作,開展在軌工作,並靜待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的到來。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成功成功。
⑻ 中國空間站壽命怎麼只有10年
空間站的設計壽命是10年,但可以延期運行而使其壽命在10年以上。
空間站在太空中安家後,將面對來自宇宙的各種威脅和挑戰,比如,原子氧、紫外輻照、真空、溫度交變、空間碎片以及微重力等等,這些危險元素可能會造成空間站的材料性能衰退,或者誘發故障,從而制約艙外電纜、表面塗層、光學鏡頭等產品和設備的使用壽命。
中國空間站的意義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是可以肯定地說,就是這樣,當然本次拒絕美國的理由還有,並不是說我們怎麼樣,不願意美國進入到我國空間站之中,而是因為,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在科學價值和技術層面沒有達到我國規定的標准。
在全球范圍之內,太空競爭可以說越來越明顯,但是具有實力建設太空基地或者空間站的國家可以說非常少,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包括如今也是如此,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國家的航天實力非常強。
也就是說美國的「科學項目」不符合我國的規定標准,所以這里才拒絕了,就看未來真正在運行的時候,美國會不會改變項目,然後符合我國標准再加入。
⑼ 中國空間站壽命怎麼只有10年
空間站的設計壽命是10年,但可以延期運行而使其壽命在10年以上。
空間站在太空中安家後,將面對來自宇宙的各種威脅和挑戰,比如,原子氧、紫外輻照、真空、溫度交變、空間碎片以及微重力等等,這些危險元素可能會造成空間站的材料性能衰退,或者誘發故障,從而制約艙外電纜、表面塗層、光學鏡頭等產品和設備的使用壽命。
(9)中國的空間站一般能維持多久擴展閱讀:
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2021年和2022年我國將接續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的任務目標。
2022年3月4日消息,中國空間站2022年將全面建成,首次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光學艙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昨天透露,2022年,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將完成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等6次重大任務,全面建成空間站,實現首次6個航天器組合體飛行,首次航天員駐留達到6個月,首次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
空間站擬按長期載3人狀態設計,運營階段每半年由載人飛船實施人員輪換,而初期將採用人員間斷訪問方式。載人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空間科學和新技術研究實驗的重要基地,在軌運營10年以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初期將建造三個艙段,包括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每個規模20多噸。基本構型為T字形,核心艙居中,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分別連接於兩側。
核心艙前端設兩個對介面,接納載人太空船對接和停靠;後端設後向對介面,用於貨運飛船停靠補給。站上設氣閘艙用於太空人出艙,配置機械臂用於輔助對接、補給、出艙和科學實驗。
隨後,空間站運營期間,最多的時候,將有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整個系統加起來將達90多噸。
中國空間站具備開展能力。在運營階段,將可以根據科學研究的需要增加新的艙段,擴展規模和應用能力。
空間站的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將由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B發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增加則由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負責人稱,自發布之日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用新的標識,載人空間站及貨運飛船有關文件與宣傳文稿一律使用新的規范名稱和代號
⑽ 我國空間站可在軌至少10年,在軌時長說能夠明什麼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介紹,中國的空間站可以在軌至少十年,也具備延長壽命的能力。可想而知,空間站並不是普通的一個什麼物體,它是在太空中,會經受怎樣的意外我們也不能避免,但是它的在軌時長在不斷的增加,這對我國來說是一件創舉。
在軌的時長不斷增加,第一說明了我國在不斷發展,有能力使中國變得更好,有能力把中國推向科技大國;第二也說明了中國的科技人才在不斷的涌現出來,為中國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動力和基礎;第三還體現了我國人員的團結合作,最大利益的維護空間站的安全。無一不體現了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