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共有多少個石窟各在哪裡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被譽為中國三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相傳前秦建元二年(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僧樂樽(zūn)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建樹。現尚存有壁畫和雕塑作品的共有四百九十二窟,計有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一百餘尊。壁畫的內容包括佛本生、佛傳、經變、供養人和建築彩畫圖案等;彩塑像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作品反映了我國從6世紀到14世紀的部分社會生活及歷史造型藝術的發展情況。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一說1900年)發現藏經洞後,窟內歷史文物和藝術品遭到帝國主義分子嚴重破壞,斯坦因、伯賢、華爾納、鄂登堡等人曾盜竊大量的珍貴文物。
龍門石窟2000年11月30日上午9時16分(北京時間),洛陽龍門石窟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全體成員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市表決,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古代鼎盛時期留給世界的雕刻藝術經典巨作,從此得到了世界的承認與保護。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南郊13公里處。東西兩山對峙(zhì),伊水中流。望之若厥(jué),故又稱伊厥。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開盤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洛陽前後。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150年之久。兩山現有窟龕(kān)二千三百多個,造像十萬余尊,造像題記二千六百餘塊,有伊厥摩崖碑林之稱。
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tán)曜(yào)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宏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 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遊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雲岡石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②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石窟
中國佛教石窟大約始鑿於公元3世紀,盛行於5—8世紀,16世紀以後開鑿的數量就較少了。現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古代的西域)、甘肅西部(古代河西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從規模或藝術成就而論,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堪稱中國四大石窟。
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千佛洞的總稱,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石窟造像以石雕為主,因莫高窟岩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唐時有窟千餘洞,現存石窟492洞,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窟龕252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多個,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崗石窟創建於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門統曇曜開鑿5個大石窟(第16-20窟),後人稱為曇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中央直立一個寬約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連窟頂,整個塔柱和洞壁嵌滿了大小佛龕和多種裝飾,找不出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隙。雲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厚唇、高鼻、長目、寬肩,有雄健的氣概,體貌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徵。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南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山崖間。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年),直至北宋。大大小小的窟龕,像蜂窩一樣密布在伊河兩岸的山壁上,長達650米。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品。佛塔40餘座,造像10萬多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其中最大的造像盧舍那大佛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朝開鑿的魏窟在龍門山,最著名的是石陽洞和賓陽洞。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窟的多數,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武則天出錢二萬貫。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
甘肅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後又經歷代開鑿修建,共有洞窟194個。現存歷代泥塑、石雕像7200餘件,壁畫1300餘平方米。其中最有價值的洞窟有牛兒堂、萬佛堂、天堂洞、123窟、84窟等。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麥積山石質不宜於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達15米,小塑像高僅20多公分。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③ 中國有多少石窟
有成千上萬個石窟,但是特別出名的只有三個。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被譽為中國三大石窟。
相關介紹:
1、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龍門石窟2000年11月30日上午9時16分(北京時間),洛陽龍門石窟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全體成員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市表決,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古代鼎盛時期留給世界的雕刻藝術經典巨作,從此得到了世界的承認與保護。
3、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④ 中國著名石窟有哪些
杭州灣跨海大橋有36公里。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樞紐,上跨杭州灣海域,南至寧波市庵東樞紐立交,線路全長36千米,是沈陽—海口高速公路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東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構成部分。杭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橋梁總長是35.7公里,橋面設計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是沈陽海口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橫跨杭州灣海域,南至寧波市。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完成後,大大縮短了寧波,舟山和杭州灣北岸城市的行車距離,不僅節約了車輛通行的時間,降低了運輸的成本,還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僅直接促進了寧波市和嘉興市的經濟發展,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
⑤ 中國有多少個石窟
中國有十多個石窟,其中最為著名的四個石窟分別是:莫高窟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這四個石窟歷史悠久,流傳至今。
⑥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石窟
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指有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1、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後歷經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2、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4、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重要景點,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因山形酷似農家麥垛之狀,故名。麥積山石窟窟龕鑿於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龕194個,其中東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餘尊,最大的造像東崖大佛高15.8米,壁畫1000餘平方米。
⑦ 中國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莫高窟 (甘肅敦煌景點)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⑧ 中國著名的石窟都有哪些
中國有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刻、榆林窟、天梯山石窟等。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8年獲中國最佳旅遊品牌景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休閑旅遊景區。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開鑿於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龍門石窟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和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2000年龍門石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龍門石窟「剪刀手」佛像走紅。
榆林窟: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中國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位於甘肅省安西縣城西南約70千米的踏實河兩岸。榆林窟與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同為嬌縱姊妹窟。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榆林窟,位於甘肅 西北敦煌不遠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 畔,現存唐、五代 、宋 、西夏 、元 等朝代洞窟42個,分布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又稱大佛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地處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盪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⑨ 中國五大石窟
中國的五大石窟有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克孜爾石窟。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境內,距敦煌市城東南25公里處。這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莫高窟處於中國西北的荒漠之中。在公元365年,由樂樽和尚在此開鑿第一個石窟時。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石窟始建於公元453年的北魏時期,是一座中國 石窟藝術寶庫。
麥積山石窟在天水東南,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石窟始建於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
克孜爾石窟在新疆,在我國地理位置最西,是絲綢之路上一處舉世聞名的佛教文化旅遊勝地,開鑿於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