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有姓安的

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有姓安的

發布時間:2022-11-25 04:29:25

㈠ 安姓的由來.(全國共有多少人姓安)

、遠古黃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漢武帝時開始派使者至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始有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出家為僧,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
2、出自他姓或賜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另有唐時回鶻人、奚

㈡ 安姓氏的現狀

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一百七十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5%。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安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安徽、山東、遼寧四省,大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布於河南、黑龍江、山西、甘肅、陝西、貴州,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以渤海灣地區為中心,向西抵甘肅和向南達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帶。安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京津冀、晉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四川北段、貴州北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蘇西北、內蒙古大部、黑吉遼,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3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9%的安姓人群。在內蒙古東北部、山東南部、河南南部、東部(商丘柘城一帶)湖北大部、皖蘇中部、雲南、川貴桂大部、重慶、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3%的安姓人群。

㈢ 姓安的是不是少數民族

不是的e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孫安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遙遠的西方,曾經自立為「安息國」,成為自行為政的國家,長時間跟中原沒有關連,其子孫以國為姓,稱為安氏。一直到漢朝時,才重歸中原,我國開始有了「安」這個姓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3、出自他姓或賜姓安氏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下同),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
② 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
③ 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
④ 唐時有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遠古時被封於西戎,後建立安息國(古安息國,在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多里,漢書稱其為西域大國)。漢武帝時,派使者到安息國,始有往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駕崩後,不願繼承國王,欲削發為僧,於是主動讓位於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陽,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一五卷,為我國早期佛學做出巨大貢獻。時與太子清一同入漢者皆以國(安息國)名為氏,稱為安姓,後世安姓奉安清為安姓的得姓始祖。

㈣ 中國有沒有人姓「安」的

安琥(天使的翅膀)
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約二百零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3%左右。歷史上安姓的分布與遷徙安息國的安姓自古代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入東漢以後,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唐朝,是安姓發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宋朝時期,安姓大約有1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74%,其次分布於陝西、山東、廣西、甘肅、浙江、福建。全國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晉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區。明朝時期,安姓人口急劇減少,大約有8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貴州和山西兩省,約佔全國安姓人口的40%。貴州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於河北、江蘇、四川、陝西、山東、河南,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間,安姓人口減少很多,其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東南遷移。全國形成以川貴、晉冀豫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當代安姓的分布與圖譜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萬增到170萬,達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安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安徽、山東、遼寧四省,大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布於河南、黑龍江、山西、甘肅、陝西、貴州,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以渤海灣地區為中心,向西抵甘肅和向南達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帶。安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京津冀、晉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四川北段、貴州北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蘇西北、內蒙古大部、黑吉遼,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3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9%的安姓人群。在內蒙古東北部、山東東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皖蘇中部、雲南、川貴桂大部、重慶、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3%的安姓人群。編輯本段部分始祖安 壽:字厚卿,宋進士第,調蔡州親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閣校理檢正中書,修起居,元豐初使高麗,加左諫議大夫,遷龍圖閣直學士,改戶部尚書,六年同知樞密院,元佑二年進知院事,拜親文殿大學士,授光祿大夫,傳戴宋史,元佑黨人碑,名列政大臣,揮麈前錄稱公,在政府父尚康寧,且具慶焉,宋史載父曰華封光祿大夫,年九十餘歲,子扶,給事中,殉靖康難。是為江蘇安氏
楊貴妃始祖。山東日照安姓是相傳明洪武年間,長支孀居夫人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日照安家村,次支男性長者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雲南景洪。安天樂:元至漢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時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縣吉水版籍鵝勁大丘,於明洪武初年來賓慶邵邑,旦落南門數年,轉住城東關外張家沖,歿葬張家沖。元妣,袁氏,系守後哉門袁宦官之女,興扈陳三姐妹,生歿佚葬張家沖。繼妣,何氏,生歿佚葬張家沖。三妣,段氏,生歿佚,葬張家沖。生子五:佐;偉;億;任;伯。是為貴州安氏始祖。

㈤ 中國的安姓祖先是誰

我國人口數在1000萬以上的姓氏有22個,使用人數最多的前100個姓 佔全國人口的.84.77%.安姓並不在其中,所以,安姓人數應該不是很多 。 根據第六次也是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安姓人口約佔百分之零點一五,也就是約206萬人。數量在百家姓中排第109位。

今日安姓在河北最多,約佔全國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約佔全國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

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安姓來自華夏非常稀少,幾乎不為人所知,可以忽略不計。此姓主要是外來民族。東漢時期小乘佛教傳入中國時期大批姓安佛教徒進入中國,據說來自安息帝國,故姓安。南北朝以來,安姓逐漸多起來的,是粟特人來華姓安的加入。唐朝時期中西亞的昭武九國粟特人來華大多姓安或康,安祿山,原為康氏,是中西亞的“昭武九姓”中康國人的後裔,後改姓安。安祿山母親為突厥人。

滿族的安姓還有幾種變更而來的:滿州鑲蘭旗人覺爾氏察氏改安費揚古(本為名,後取第一音節為姓)、鑲黃旗人多拉爾氏改為安祿、鑲正紅旗姓紅喇氏改安達立、鑲正旗旗人姓瓜爾改安珠瑚,居黑龍江地方的滿八旗姓氏改安達拉。

㈥ 安姓族譜

河南南陽安氏宗親安家萬提供家譜如下:

(6)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有姓安的擴展閱讀:

安姓族人:安維烈

安維烈生於1898年,卒於1997年3月。他是一位醫生,1949年以前曾在天津行醫30年。他一生奔波勞頓,曾與全家人一起數次遷徙。

1962年,一家人遷往王慶坨,先後在變電所職工宿舍、勝利街幸福院及東西大街定居。1970年3月,全家人搬回了聶家莊。安家祖訓是「讀書務農工商業,行淺才薄別作官」。

所以,近代以來,包括安維烈在內的安氏族人秉承了家訓,多受到了良好教育,且多以務農、經商為業,做官的很少。

安維烈喜歡買書、看書,「自己省吃儉用,有富餘錢就買書」。另外,安維烈熱心公益和後人教育,先後四次修編族譜,為弘揚家風、傳承家訓、教育後人作出了貢獻。

安氏族人也有為官的。安維藩是安維烈之堂兄,生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曾在天津市甲種工業學校讀書,畢業後在天津裕元紗廠就業,掌管該廠動力電機長達13年,後應約赴四川省某機械廠任要職5年。

返鄉後,又先後在薊縣電話局、通縣電話局任職,一度擔任通縣電話局局長職務。有意思的是,安維藩退休後,仍回鄉務農,並利用他的專長幫助鄉親們興修水利、打機井。

據安氏族譜載,1964年11月,「聶庄村裡打機井,他每天都去幫工。十一月二十號,機井完成。二十三號抽水,他仍舊去幫工。

到了上午十一點,他偶然感到身體不舒服,回到家裡打算稍微休息片時,再去幫工。不料到家以後,他就昏迷不醒。

家裡人趕緊去請大夫給他醫治,等到大夫來了,他就已經死去了。從得病到病死不到一個小時,享年六十八歲」。

㈦ 安姓氏的由來

1、古代安息人或安國人來中國,有的以安為姓,如漢朝有安息人安世高,唐朝有安國人安門物。

2、北魏安遲氏改姓安。

3、唐朝節度使胡人安祿山,本姓康,冒姓安。

漢族安姓的分布很廣,北魏有安同,唐朝有安金藏,清朝有安致遠。安姓是朝鮮民族的一個常見姓氏,在大韓民國2000年的人口統計中都排名第18位,現約有64萬人口,分屬20餘個不同的本貫。

(7)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有姓安的擴展閱讀:

著名人物

1、安伯政,台灣著名男藝人。

2、安德尊,香港著名電視主持人。

3、安子介:香港工業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4、安又琪,中國女歌手。

5、安重根:民族主義者,於1909年在哈爾濱刺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㈧ 回族有姓安的嗎

有的,在河北保定一代安姓回族就很多。

安姓是中國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唐貞觀初年,安息(今伊朗)人安腓汗其子安附國(右戍衛大將軍)率部族五千餘人來華定居,並被安置在維州(今四川茂縣)。其孫安思抵(右王鈴衛將軍、北平縣公),其後代皆為安姓。

㈨ 安姓的祖先是誰呢

安姓的祖先:

1、源於黃帝,遠古黃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漢武帝時開始派使者至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始有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出家為僧,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

2、 源於昭武九姓 ,出自唐朝時期中西亞的昭武九國,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國名「安國」為氏留居中原,後省文簡化為安氏。在唐朝時期「安史之亂」中的禍首安祿山,原為康氏,是中西亞的「昭武九姓」中康國人的後裔,後隨繼父姓冒姓為安氏,其後代遂以安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

3、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安遲部,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吐谷渾部中有安遲氏族。北魏王朝建立後,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遷都洛陽後實施全面漢化改革措施,將其改為漢姓安氏,其後代多稱安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

4、源於回族,出自唐朝時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嘎宛思,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安氏是中國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為回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有從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後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與王、安、萬音相諧,故其後裔子孫便依漢俗改為漢姓王氏、安氏、萬氏。

5、源於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回鶻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為漢姓留居中原地區,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有姓安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好聲音在哪裡看不用會員 瀏覽:565
越南芒街都開什麼車 瀏覽:906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