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上實現全國統一的朝代有哪些
一、中國歷史上統一的朝代有以下幾個:
秦朝(公元前221年統一)、
西漢(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
東漢(末年分三國)、
西晉(280年統一)、
隋、唐、元、明和清。
二、中國歷史中幾次大統一朝代是——
第一次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的分裂局面。
第二次西晉,司馬炎滅東吳,結束了三國的分裂局面(時間短暫)。
第三次隋朝,隋文帝滅南陳,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第四次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宋,遼,西遼,西夏,金,大理的分裂局面。
『貳』 中國歷史上實現全國統一的朝代有哪些
有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1、秦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西漢的政治制度多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而此時的牛耕和鐵器普遍流行。西漢時期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
西漢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隨著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
3、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峰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北匈奴西遷,佛教在此期間經白馬寺傳入中國。
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擴張並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北匈奴西遷後鮮卑人占據漠北,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4、西晉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
傳四帝,國祚五十一年。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為了區別於東晉,史稱西晉,兩晉又被稱為司馬晉。
西晉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內遷。自東漢光武帝允許邊民內遷以來,大量游牧民族被遷入,到西晉時關中和涼州的外族已佔當地人口一半。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於遷入人口數目相當多,與關中一帶晉人相差不遠。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
八王之亂後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改元建武,史稱東晉。
西晉時期以仿鑄造青銅器的高溫燒制的青瓷聞名。西晉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醫王叔和著有《脈經》,地理學家裴秀編有《禹貢地域圖》,史學名著《三國志》即由陳壽所著。
5、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一統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隋朝
『叄』 中國歷史上實現過大一統的王朝都有哪些
天下之事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分久必合,合久的分。當然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它貫穿了中國整個古代史。中國的古代史一直在分分合合中發展壯大。當然在分離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每一次分合,都讓國家不斷地強大。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8個大一統的王朝。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
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之後開始對外擴張。到了1279年,元世祖又打敗了南宋,統一了中國。到了1310年,國土面積達到了1372萬平方公里。中國如今能有如此遼闊的土地,跟元朝疆土的擴展分不開。
七,明朝(公元1368年到公元1644年)
明朝是朱元璋創立的,也曾統一過中原。只可惜朱元璋的後代不爭氣,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明朝的歷史也就此結束。
八,清朝(公元1636年到公元1912年)
清朝是末代封建王朝,是由滿人創立的。清朝中期也曾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只不過,後來又因清朝統治者的禁錮思想,導致迅速衰敗,最後又是割地又是賠款,清朝的輝煌跟衰敗讓人唏噓不已。
縱觀這些朝代,從昌盛到滅亡,一次又一次的經歷戰爭的洗禮,從而也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肆』 中國古代史上統一全國的朝代有哪些
不同標准有不同結論;
1,原始時期,夏、商和周屬於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
2,封建時期,中國古代史統一的朝代有以下幾個:秦、兩漢、西晉、隋、唐、元、明和清;
3,其中案例的具體事件得到大家共同認可的四次:(1)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的分裂局面;(2)西晉,司馬炎滅東吳,結束了三國的分裂局面(時間短暫);(3)隋朝,隋文帝滅南陳,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4)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宋,遼,西遼,西夏,金,大理的分裂局面.
『伍』 中國古代歷史上哪些朝代是大一統王朝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2、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 ,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於山東定陶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 同年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3、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建立東漢並開創了光武中興。 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
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4、西晉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傳四帝,國祚五十一年。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為了區別於東晉,史稱西晉,兩晉又被稱為司馬晉。
三國末期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司馬懿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權傾一時的權臣。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新政權,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公元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5、隋朝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京 ,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6、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7、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8、明朝
明朝(1368年[1] ―1644年 )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9] ,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 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9、清朝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 ,總計296年。從改國號為大清開始,總計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陸』 中國古代史上統一全國的朝代有哪些
按時間順序是:秦朝(BC221~BC207)、西漢(BC202~AD8)、新朝(8~23)、東漢(25~220)、西晉(265~316)、隋朝(581~618)、唐朝(618~690,705~907)、元朝(1206或1271~1368)、明朝(1368~1644或1662)、清朝(1616或1636~1912)。但事實上秦朝從公元前209年到公元前207年因為農民起義建立的眾多割據政權是處於分裂狀態的,新莽政權從公元17年到公元23年都因為農民起義割據政權的存在而分裂,東漢到公元32年才實現統一,東漢末期從190年到220年都處於諸侯割據、軍閥混戰的狀態中,西晉在280年滅吳統一中國到289年就因八王之亂而陷於分裂戰亂,隋朝589年滅陳統一中國到610年爆發農民起義後就事實上分裂了,唐朝628年完全統一中國到755年因為「安史之亂」及其後的藩鎮割據而分裂,元朝1279年消滅南宋殘余勢力實現大一統到1351年因元末紅巾軍起義而分裂,明朝在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直到1644年事實上是分裂的,清朝1683年滅台灣鄭氏政權後統一中國,中間的1851~1870年因為各地反清起義事實上是分裂的。
至於宋朝(960~1276或1279),可以說它從未統一過中國,即使在它疆域最大的時候也沒有將河西走廊、寧夏平原、幽雲十六州大部分地區、東北遼河平原、雲貴高原納入版圖。民國時期(1912~1949),中國名義上是統一的,事實上軍閥混戰、四分五裂,還有外國(主要是日本)的侵略。我們現在也沒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因為還沒有解決台灣問題。
『柒』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統一的朝代
中國歷史上統一的朝代有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治者為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清朝藩屬國
清朝藩屬國最多時有19個。早在皇太極、康熙時期就有朝鮮與琉球國。到乾隆時期擴充到東南亞地區的安南(越南)、南掌(今寮國)、緬甸、暹羅(今泰國)、柬埔寨、蘭芳共和國(今加里曼丹島西部)以及呂宋、蘇祿(於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群島後相繼消失)。
南亞地區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與拉達克(歸駐藏大臣管轄)等國;中亞地區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與干竺特等國。
『捌』 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統一分別在什麼時間、什麼朝代
1、秦(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朝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亂,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統一六國,至前209年爆發秦末農民起義,維持統一12年,歷兩帝。
2、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公元前111年掃滅南越國,至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漢,維持統一119年,歷十二帝。
3、晉朝(公元265-420年),的建立結束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分裂,統一全國。
4、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589年,攻滅南陳統一全國,至612年爆發隋末農民起義,維持統一23年,歷兩帝。
(8)歷史上中國哪個朝代大統一了擴展閱讀:
大一統產生的部分原因:
1、中國的中原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東部,這里東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亞高寒區,南有南海和熱帶高溫區,因此中原地區自然成為亞洲東部的地理中心。
2、與此同時,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人們,在數千年間始終能夠創造出領先的文明與文化,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層出不窮,從而進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並對周邊地區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3、以炎帝族和黃帝族為主體的民族,很早就實施婚姻開放,從而有利於民族融合。
4、中國人擁有大一統的哲學理念和政治抱負,例如孔子倡導的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以及歷代有識之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
『玖』 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統一分別在什麼時間,什麼朝代
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統一分別在什麼時間,什麼朝代
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統一分別在什麼時間,什麼朝代1、秦(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朝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亂,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
2、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劉邦在楚漢相爭中最後勝出,建立大漢帝國。
3、晉朝(公元265-420年的建立結束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分裂,統一全國。
4、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統一全國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
秦朝統一了六國,這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
其他四個是西晉、隋唐.、元朝。明清期間基本是沿著元朝的疆土。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大統一?1.秦:統一六國。
2.漢:結束秦末的混亂局面。
3.曹孟德在東漢末年將北方統一。
4.晉:統一魏、蜀漢、吳三國。
5.隋:統一南北朝中的南朝。
6.唐:大一統,也是西藏第一次與中原統一。
7.元:元帝國的擴張最北到北冰洋,南到東南亞,東有庫頁島,西至今日的巴格達,這960萬平方千米的地更不用說了。
8.明:推翻元朝,本土仍是統一狀態,但失去了大部分成吉思汗擴張得來的地,不過也夠大,向北也能延伸到北冰洋。
9.清:本土統一,但版圖進一步縮小,失去明朝擁有的今日的俄羅斯東部。為我們現在的版圖奠定雛形,盛世時期比現在版圖略大,超過1000萬平方千米,衰世時期主要丟掉東北、西北、西南約2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外蒙古獨立後剩餘的領土大約是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P.S.宋朝從來未統一中國,只統一了南方,當時宋+遼+金+西夏才是統一的版圖。因為它在唐的統一後又不是大一統,故不算統一。我上面說的曹孟德、晉和隋,雖沒有全部統一,但相對於東漢末年、三國和南北朝統一了很多,故算統一。
列舉隋唐以前中國歷史上三次大統一第一次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的分裂局面;
第二次西晉、司馬炎滅東吳,結束了三國的分裂局面(時間短暫);
第三次隋朝、隋文帝滅南陳,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第四次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宋,遼、西遼、西夏、金、大理的分裂局面。
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大統一是由哪個朝代完成的?一秦,二漢,三隋,四唐,五宋,六明,七清
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了四次大統一,分別是在什麼時期?秦朝、西晉、隋朝、元朝
元朝這么大的疆域想都不要想啊~
中國歷史上在哪一朝實現了第一次大統一?(1分)有什麼重大意義?(2分)語言文化意義上的大統一是秦朝,民族意義上的大統一是漢朝。最偉大的意義是秦帝國統一了多國共用文字的書寫、度量衡和行政體制,而漢朝則讓使用同一語言的人群成就為一個偉大的民族,\「漢」的國號也隨民族的興盛沿用至今。細則方面的意義很多,鄙人不才,不做列舉了。
列舉隋唐以前中國歷史上三大統一1,第一次
秦帝國,公元前221年由秦王政領導完成並吞六國的壯舉,結束了戰國的分裂局面,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王朝。
2,第二次
西漢帝國,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結束秦滅之後楚漢爭霸、諸侯分裂的局面,最終促成漢民族的形成。
3,第三次
西晉王朝,公元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的分裂局面(時間短暫)。可惜王朝統治者迅速腐朽沒落,隨之而來的八王之亂把中國帶入了無比黑暗的大分裂時代。
中國歷史上八大統一王朝的疆域有多大我糾正一下,是九個大一統王朝。分別其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這個九個王朝。其中疆域最大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秦朝疆域大體是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大海
西漢和東漢差不多,西漢要大一點,西到西域,東到朝鮮半島北部,南到日南(今天越南背部一帶),北到長城,只不過河套地區被匈奴占據,東漢沒有收復。
西晉和東漢的一樣
隋朝疆域東到大海,南至日南,西到吐谷渾,北到長城
唐朝疆域(最大版圖)東到朝鮮半島北部,北到漠北,南到日南,西到西域。
元朝極盛時,包括整個西伯利亞、中國,並首次將西藏納入中央王朝的管轄之下,並設計澎湖巡檢司,管理台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一個王朝
明朝疆域包括外興安嶺以南(今天的東北和被俄羅斯占據的那一部分東北),西藏,新疆不在之列,但明軍已經控制了哈密,對西域隨時可以進軍
清朝疆域最西端到巴爾喀什湖(今屬於哈薩克)最北端到達外興安嶺,最東端是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南到南海,包括台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排序,起始時間和大致特徵、夏朝約前2070——前1600(中國自己承認,國際史學界沒有正式承認,沒有具體的考古出土文字等能考證,只是司馬遷的《史記》有記載)
商朝約前1600——前1046(從甲骨文考證確認有商朝,沒有發現甲骨文之前,國際史學界也沒有正式承認)
西周前1046——前771(前1046這個年份也是中國自己推算出來的,國際上認為推算不夠嚴謹,西周起始年有很多的版本十幾種,這里不一一舉例了。中國有明確歷史記載的年份是開始於前841年,前面的都是推算的。詳細內容可網路參考「夏、商、周斷代工程」)
東周前770——前256(包括前770至前476的春秋,前475-前221的戰國)
秦前221——前206(前256年,秦滅了東周,史家以秦王紀年。到了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完成統一,建立秦帝國)
西漢前206——公元25(包括前206——前202楚漢戰爭,王莽篡位改新朝公元9——23。更始帝劉玄23——25)
東漢25——220
三國220——280魏220——265蜀漢221——263吳222——280
西晉265——317(司馬炎265年代魏建立西晉,280滅吳)
東晉317——420(包括公元304-439年的五胡十六國: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等。其實不止16國,還有很多,但歷史上一般叫做16國)
南北朝420——589南朝宋420——479齊479——502梁502——557陳557——589北朝北魏386——534(初稱代國,就是16國時期之一,同年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東魏534——550北齊550——577西魏535——556北周557——581(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
隋581——618(隋581取代北周,589年滅南朝陳,完成統一)
唐618——907(包括武則天改唐建周朝690——705,史稱武周)
五代十國907——960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936——947後漢947——950後周951——960(同時期902——979還包括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荊南(南平)、閩,北漢等十國)
北宋960——1127(趙匡胤960取代後周,建立北宋,979滅北漢基本統一,除了北方的遼。1127亡於金)
遼907——1125(建國時稱契丹,後改為遼,1125被金滅亡)
西夏1038——1227(1227被蒙古滅亡)
金1115——1234(1234被蒙古滅亡)
南宋1127——1279(1279被元滅亡)
(北宋和遼、西夏對峙,南宋和金,蒙元對峙)
元1206——1368(鐵木真1206建蒙古國,1271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滅南宋)
明1368——1644
清1616——1911(努爾哈赤1616建立後金,1636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入關定都北京)
中華民國1912——1949(1911.10.10武昌起義辛亥革命,1912.1.1正式成立中華民國,1949後退守寶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今
『拾』 中國古代哪些王朝是大一統王朝
中國古代大一統的王朝包括了秦朝,東漢,西漢,西晉,唐朝,南宋,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其中秦朝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傳二世到他的兒子秦二世胡亥統治的時候,因為胡漢是殘害忠臣李斯,任用宦官趙高導致秦朝滅亡,由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漢朝傳26位皇帝,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名存實亡,正式進入了三國時代,三國時期諸侯並起,紛爭不斷,最終有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創立西晉,西晉時間短暫後進入南北朝。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眾多,其中身在太原的李淵一家也開始起義反隋,最終李淵建立了唐朝,成為高祖皇帝,唐朝共傳20位皇帝,其中有名的有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後有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勢~開元盛世。
唐朝之後是五代十國,後搖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宋朝,史稱北宋,北宋傳九位皇帝,然後進入南宋時期,南宋時期也傳九位皇帝。
宋朝末年,成吉思汗統一大漠,建立蒙古國,後搖呼必烈,正式建立王朝,元朝傳15位皇帝進入明朝,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傳16位皇帝,後進入清朝,清朝共有12位皇帝,清朝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任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