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現存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哪個王府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恭王府。
恭王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有和珅、永璘和恭親王奕欣三代主人。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貳』 我國現存的封建王朝的王府有哪些
1 恭王府
恭王府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王府建築群,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在前,園在後。恭王府的開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議事日程。王府佔地約3.1萬平方米,分為中、東、西三路建築,由嚴格的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規制。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親王府有門臉五間、正殿七間、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左右有配殿。
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其建築布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范和清致素雅的風韻。
地址:西城區 什剎海(攻略) 前海西街17號(近定阜街)
行車路線:乘13、107、111、118、810、823、701路到 北海(機票) 後門站下車,沿龍頭井街至柳蔭街
開放時間:8:30~17:00(無休息日) 票價(元):5元
2 鄭親王府
鄭親王府坐北朝南,原布局自東而西分三部分。這里最為著名的是它的花園「惠園」,是京師王府花園中的最佳者。
目前,鄭親王府只存東部殘留,有街門,面闊三間;正門面闊五間,前出踏步之間,浮雕丹陛猶存;正殿面闊五間,台階間亦存丹陛;並存東配樓面闊五間,西配樓只剩靠北面闊三間;最後為正寢,面闊五間。鄭親王府今為國家教育部址,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西城區大木倉胡同37號
3 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是清廷封給岳托後人的三處府邸之一,規模是最大的,東與羅科鐸第三子諾尼的貝勒府相鄰。克勤郡王府平面布局與王府規制尚符,正殿闊五間,前出丹墀,左右配殿闊五間,後殿面闊三間,後罩正房面闊七間。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東翼樓。後部的內門、後寢與東西配房、後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築。
地址:西城區新文化街(原石駙馬大街)西口路北
4 淳親王府
淳親王府為康熙帝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邸,允祐於雍正元年(1723)晉封淳親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後建成的。咸豐十年(1860),王府成為英國(度假) 使館。《嘯亭雜錄》載:「淳親王府在玉河橋西岸。」《順天府志》載:「王諱允佑,聖祖七子,謚曰度。裔孫奕梁降襲,後俗稱『梁公府』,今廢為英國使館。」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東城區東交民巷正義路西側5號院
5 禮親王府
禮親王府的所在地在明代是崇禎皇帝外戚周奎宅,後為代善所有。現大殿門下部雕有雲龍,工藝為明代手法。王府分三路,中路有正門、二道門、銀安殿、穿堂門、神殿、後罩樓等;西部是花園,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設計十分巧妙;東部是王爺和其家人休息的房間。
王府的主要建築,分前後兩組。前部有正門(宮門)、正殿及其兩側翼樓,後殿及其兩廂配殿。後部自成庭院,前為內門(二宮門)、前堂、後堂及其兩廂配房,最後為後罩樓。
地址:西城區西皇城根南街西側
6 慶親王府
慶親王府為清末再封慶親王奕劻的府邸,佔地寬敞,建築宏偉,東起松樹街、西至德內大街、南起定阜街、北至延年胡同。王府建築分三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現只余後寢一座。東部亦已改建。現只西部尚基本保存完整。西部是王府的生活居住區,有三組並排的院落。原廳堂均有名稱,懸有匾額。最後是一座二層樓,俗稱梳妝樓或綉樓,現存三組院落,各有大門出入,1949年後,京津衛戍區司令部設此,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西城區定阜街西部路北
7 豫親王府(遺址)
該府建於順治朝,前身為明代諸王館址。從《乾隆京城全圖》上看,該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築有:面闊五間的正門,面闊五間的大殿(進深三間),有丹墀,各面闊五間的東、西翼樓,面闊三間的後殿,面闊七間的後寢和面闊13間的後罩排房。大殿兩側各有三進院落的東、西跨院。中軸線上建築之大殿和後寢部分,近似紫禁城的外朝與內廷。不過因王府主要架構已被拆除,現存遺址只有門口的兩個卧獅、老豫親王府門外擺設,再無其他遺跡可尋。
地址:東城區帥府園東口
8醇親王府坐北朝南,東起鮑家街及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垣,南起今太平湖東里之南西向段,北至宗帽胡同頭條。分中路和東、西路及花園。現中路府門三間,兩側有八字影壁,內有東西二門至東西院。中路新建禮堂一座,尚保存二進四合院。東路院落保存較好,西路古建築大都拆除。現由中央音樂學院佔用。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西城區後海北沿44號
10 順承郡王府
順承郡王府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內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築,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樣,也是前殿後寢,有正門宮門、正殿和兩側翼樓、後殿、後寢,原後樓現已無存。東西兩路為生活居住區。西路和東路,各分別由不同的大小院落組成。其中順承郡王府院內,種植有四株高大的楸樹最為著名。
1949年後,王府被設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設機構的辦公地點,現遷至朝陽公園東隅。
地址:
(新)西城區西太平橋大街23號
(舊)西城區舊趙登禹路32號
『叄』 清代王府的集中地在哪裡
說起北京城內的清代王府,就得從清王朝的發祥地--東北盛京(沈陽)王府開始談起,因為北京清代王府與盛京(沈陽)王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談盛京(沈陽)王府,簡述一下清朝王爵分封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清太祖努爾哈赤統治時,採取的是四大貝勒並坐理正制度,根本沒有"分封制"。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後,其子皇太極繼位廢除了四大貝勒並坐制,自己獨掌大權,十年後登基稱帝,國號大清。
皇太極擁有雄才大略,稱帝後不斷修訂和完善相關制度,鞏固兵權,分封制就是其中一項。
分封制的范圍很廣,包括皇室、異性滿族貴族、蒙古族貴族和漢族貴族。其中宗室爵位共有和顧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因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和奉國將軍九等,而異姓貴族則分為王、公、伯、子、男等爵位,例如清開國元勛揚古利被封為武勛王。清朝既然分一些人為王,則順理成章地為他們提供居所了,這樣王府就產生了。
從近年新近發現如今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的珍貴文獻《盛京城闕圖》所示,當年盛京(沈陽)不僅建造有宏大的汗王宮殿和諸多衙門、廟宇等建築,而且還明確用滿文標注了十一座王府的具體所在位置。
後來,順治皇帝在皇太極制定宗族九等爵位的基礎上,將鎮國公和輔國公中又分辟出不入八分鎮國公(所謂八分,是指清八旗旗主有平均分配其財產、人口和土地等特權,而不入八分自然是指其財產等不被列入八旗旗主分配之中)和不入八分輔國公兩個等級,還增加了奉恩將軍這一爵位,這樣清宗室爵位共有十二個等級。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清皇室人口日漸隆盛,康熙又制定了後世子孫可以承襲先輩爵位的制度。順治皇帝提出的"合行條例"中有一條規定:滿漢分居內外城,即正黃旗在德勝門內,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成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所以,北京王府大都建造在內城。唯一一個居住的外城的胤初,後來也搬到內城來了。
朝廷將如此之多的王府設在了北京內城,是有一定緣由的。居住在皇城根下,不僅有利於朝廷的管理,還可讓諸王感到一種特殊的榮耀之感,他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不會對朝廷造成一定的威脅。這樣,北京就成了王府的集中之地。
『肆』 全國各地現存王府有哪些
明代以前的王府現在是看不到了,都消失在歷史中了。明代現存最完整的的藩王府是位於桂林的靖江王府,現在是廣西師范大學的校區,也是全國唯一的學校是5A級的風景區;清代王府北京遺存最多,40、50座的遺存估計是有的,最完整的的是位於後海的醇親王府。南京貌似還有一處太平天國的天王府遺存,不過僅剩一個花園。
『伍』 清中葉的五大王府包括哪些王府
清中葉的五大王府是雍王府、和親王府、寧郡王府、成親王府和淳親王府。當然,其中最顯赫的要數雍王府。雍王府因雍正的登基而身價百倍。
雍王府
位於東城區雍和宮,康熙四子雍正是首位主人。雍正二年(1725年)改為雍和宮,乾隆九年(1745年)改建為喇嘛廟。
雍和宮全部建築佔地為66400平方米,融合了漢、滿、蒙、藏,是一組巍峨壯麗的古建築群,具有獨特藝術風格。
整座寺廟坐北朝南,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由七進院落、五層殿堂組成,位於南北中軸線上,配殿和配樓位列左右兩則。
牌樓院位於最南面,其後為昭泰門,寺廟區位於門內,有天王殿、雍和宮殿、永佑殿、潔輪殿、萬福閣等建築。各殿內均有眾多的佛像與文物,保存較為完好。
和親王府
位於東城區張自忠路(原鐵獅子胡同)。雍正五子弘晝是第一位主人。
民初為段祺瑞執政府,這里是著名的"三·一八"事件的發生地。抗日戰爭時期為日軍華北駐京司令部。現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位於此。府門和主要建築得以保存。
寧郡王府
位於東單北極閣三條。寧郡王是康熙十三子怡親王允祥的第四子弘膠。
辛亥後被西什庫教堂購得,先後作過舞廳、汽車修理廠等,現為北京青年藝術劇院的庫房和工場。保存較為完好的有府門、銀安殿、東西配殿。
成親王府
位於大佛寺街。咸親王為康熙二十四子允秘,後改為大公主府(榮壽固倫公主府),現在是北京中醫醫院所在地。
淳親王府
位於東交民巷正義路西側。淳親王是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允佑。府邸街門東向,面臨御河,垣牆內側建築群坐北朝南。
平面布局分為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築;東路在英國使館佔用期間,過廳東側原有轉角房格局被打破,新裝修的門窗具有西洋風格;西路原屬花園佔地,現存有改建的一處四合院和增建的英式樓房。建國後一直是英國代辦處,現被公安部佔用,王府原貌未改,主要建築尚存完好。
『陸』 北京十大王府,個個豪宅,你去過幾個
北京,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歷史遺跡眾多。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化城市。因為這兩個原因,北京成為了眾多旅遊愛好者必去的旅遊城市。“不到長城非好漢“,去北京旅遊的人都會去長城。北京故宮,皇帝住過的宮殿。此外,北京還有十大王府,各個都是豪宅,值得一看。
其三、禮王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城根南街9號,佔地面積約為30公頃。不過,我去禮王府,並不是因為其厚重的文化底蘊,而是因為禮王府的“凶宅傳說。“在傳說中,有一位在王府當差的包衣家奴說,王府周圍經常有旋風,但是十步之外卻感受不到風的流動。此外,還有更多的凶宅傳說版本,每一個傳說都講得神神叨叨的。因此,我很好奇,禮王府是不是有獨特的建築物?
北京的十座王府,每一座王府的規模都很大,佔地面積廣,所以也被稱為豪宅。
『柒』 清朝滅亡時,北京總共有多少所王府
http://www.oldbeijing.net/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7207
恭王府在西城區前海西街(什剎海)17號。是目前現存王府中規模最大,保護最好的一座。據說恭王府總面積為一百多畝,相當於中山公園。1996年10月起開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後花園,佔地9畝,但其規模已經是非常可觀的。
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進紫禁城的。因此皇親國戚們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為家居之所。於是,王府便產生了。今日的北京城裡,還有60餘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內城區里,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關。城牆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裡麵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宮,外面的第二層是皇城,為政府衙門,第三層是內城,為清代八旗王公貴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層,才是漢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內城漫步,還能時時看見深宅大院。
位於什剎海北岸的恭王府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恭王府是清道光帝第六子恭忠親王府第。前身為乾隆時大學士和珅的邸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獲罪,邸宅入官,嘉慶帝將其一部分賜給其弟慶僖親王永磷,是為慶王府。以後咸豐將慶王府收回,轉賜其弟奕沂,是為恭王府。咸豐、同治年間曾整修,並在府後添建花園。
恭王府的建築,可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邸佔地46.5畝,分為中東西三路,各由多進四合院組成,後面環抱著長160餘米的通脊二層後罩樓。樓後為花園,佔地38.6畝,園內建築也約略形成中東西三路,園中散置了疊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
中路前部是面闊3間的大門和面闊5間的二門,門里原有正殿銀安殿,已毀,現存後殿,即嘉樂堂;東路由三進四合院組成,是恭親王奕折的起居生活用房;西路正房為錫晉齋,院宇宏大,廊點周接,氣派非凡。在三路院落之後,環抱東西長160米的40餘間兩層後樓,東邊名瞻霧樓,西邊名寶約樓。樓後即花園--蘋錦園,俗稱恭王府花園,佔地2.8萬平方米。園內建築分中東酉三路,也有約略的軸線,散置疊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主要建築有蠍殿、邀月台、大戲台、沁秋亭等。
由於恭王府邸及花園設計富麗堂皇,齋室軒院曲折變幻,風景幽深秀麗,加以昔日有碧水瀠洄並流經園內,因此,一向被傳稱為《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及大觀園。大觀園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里描繪的一大園林。《紅樓夢》成書於北京,有中國封建社會秘史之稱。根據書中的描寫,人們在北京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園林。這處取名大觀園的新園是今日北京的一大勝景,每天遊人不斷。由於恭王府有著《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某些景物,因此有人說恭王府花園是大觀園的藍本。但是,許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恭王府到底是不是大觀園的藍本呢?這可能也是一個永遠的秘密了。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格制。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親王府有門臉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決不能多於這些數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門口聳立著石獅,你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於五品的官員;如果你再仔細數一數石獅頭上的捲毛疙瘩,你就會進一步認定品極;皇帝門口的石獅上有13排疙瘩,親王12排,爵位越低,數量遞減。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顏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奸相和坤,他修建了慶頤堂,模仿了皇帝的寧壽宮。皇帝「加恩賜令自盡」時,這是其中的一條罪狀。
恭王府花園又名萃錦園,環山銜水、正處在「蟠龍水」環抱之中,距銀定橋不遠。恭王府及其花園早為乾隆年間大學士和珅宅第,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實際上從園中的康熙御筆「福」字碑和木結構建築及山石疊砌的技法來看是具有明代工藝特色的。嘉慶四年和珅獲罪,宅第沒收賜與慶郡王永磷,實為慶王府。咸豐元年改賜給恭親王奕,從此稱為恭親王府及恭王府花園。
恭親王奕忻為了重建花園調集百名能工巧匠藝人,融江南園林藝術與北方建築格局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為一園,增置山石林木,彩畫斑斕絢麗。花草鋪地,樹木成蔭。明廊通道,鳥鳴蟬唱。這別致典雅的園林,恭親王喜題為「萃錦園」,此園曾為京師一百多座王府之冠,可以稱之「人間神仙府,什剎海的明珠」。恭王府花園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
『捌』 平西王府在哪兒中國有幾個平西王府!
位於北京昌平溫都水城的平西王府內的王府院開始試營業,首日竟開出一宿22萬元的天價,創下全國豪華酒店之最,目標消費群體瞄準全球富豪。22萬元一宿的天價,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據介紹,這座王府大院面積近500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20人住宿,完全復制當年的王爺生活場景,雖然殿內擺設大部分為仿製品,但件件都價值不菲,如用紅木手工雕刻了999條龍的王爺龍榻就價值180萬元人民幣,已有百年歷史的手搖留聲機及清朝宮廷綠如意珠簾也都價值連城。王府內的長廊都由穿著綠營軍裝的侍兵守衛,服務人員也都穿著仿清朝宮廷服飾,「服務沿用清朝的宮廷禮儀,顧客不僅可以享用到滿漢全席,還可以體驗到當年王爺的待遇。」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溫都水城相關負責人還透露說,平西王府近期將啟動一項尋訪活動,即邀請平西王弘皙的嫡系後裔「回家」,為酒店的正式開業剪綵並成為首位入住貴賓。但由於目前還未找到王爺的後裔,因此酒店只能試營業。據了解,目前除「王爺」就寢的正房以外,王府其他部分全部開放,住宿費減半。
記者調查:天價住宿費被質疑炒作
「這么貴,誰去住呀?」許多消費者對22萬的天價住宿費表示質疑。「如果在故宮,或者歐洲古城堡中住一晚花22萬還值得,平西王府只不過是復制的古董,感覺不值。再說這么高的房價會有人來住嗎?會不會是飯店炒作的一個噱頭?」消費者李先生表示。「商家和住宿者不排除作秀的嫌疑,而且有可能會有公款消費等腐敗行為出現。」消費者王小姐對此表示擔憂。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這樣的天價難以接受。
酒店回應:22萬元一宿為市場定價
這么貴的價格是怎麼定出來的?記者從北京市旅遊局飯店管理處了解到,目前酒店、旅館等的房價均為市場定價,政府對此已完全放開。而溫都水城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他們賣的是文化品牌,和普通的總統套房含義不同。另外,王府院僅前期投資就達一個億,成本很高。定價22萬還考慮到雙數吉利等因素。他解釋道:「盡管可能一年都住不了20天,也不會隨便降價,即使打折也不會低於18萬。王府針對的是最高端的消費群體,滿足他們追求尊貴古文化的精神需求。」
背景資料
天價房費居亞洲第一
來自中國酒店協會的數字顯示,目前平西王府22萬元人民幣一晚的房價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全球超豪華酒店排行榜前三名是:法國戛納3.72萬美元一晚的馬丁內斯酒店、瑞士日內瓦3.5萬美元一晚的威爾遜總統酒店、希臘雅典3.40萬美元一晚的Lagonissi大酒店。而此前國內排名第一的香港洲際酒店總統套房價格每晚不過1.18萬美元。
相關鏈接
入住王府院先過審核關
據溫都水城相關人士透露,平西王府的王府院試營業一段時間來,曾有兩三位顧客想入住,但由於沒有通過身份審核,未能入住。「不是有錢就能住進來的,我們選擇的是有文化、有素質、有錢的顧客,只想來花錢的顧客我們不接待。」原來,要想入住這座一宿22萬元的王府院還必須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王府院之所以花巨資來復原當年平西王府的原貌,就是希望給顧客提供一個體驗尊貴文化的場所。「將來我們希望能吸引外國總統,世界富豪等尊貴的客人入住。」但當記者問及具體審核標准時,該負責人表示並無嚴格標准。(作者:劉春蕾)
『玖』 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王府指的是哪些王府
清初八大"鐵帽子王"是指戰功顯赫的六家親王和兩家郡王。所謂"鐵帽子王"就是"世襲罔替"則是指無論是親王或是郡王,其後代總有一人襲爵位。就是襲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可以由家族其他人員襲封。"鐵帽子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譽,其王府也比一般王府莊重氣派。
禮親王府
位於西四南大醬坊胡同,第一代主人是努爾哈赤的二子代善。王府規模雄偉,佔地面積廣,重門疊戶,院落深邃。該王府與其他王府總體布局大體一致,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其後面有一個後罩樓。
20世紀20年代已荒蕪。蔡元培於1927年在此開辦華北大學。
50年代初民政部在此辦公。現為國家經委的一部分及國務院宿舍所在地。
睿親王府
位於東單外交部街路北。睿親王多爾袞為清初攝政王,死後被議罪革爵,王府被廢。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復爵位,在這里重建了府邸。
1929年後為私立大同中學校址。現在是北京市124中學校址。除神殿改為禮堂,似乎還遺留有舊跡,其餘已難覓蹤跡。舊府在南池子北,舊稱"瑪哈噶喇廟",後改為普渡寺。
鄭親王府
位於西單大木倉胡同。第一代和碩鄭親王努爾哈赤之侄濟爾哈朗。王府清代進關之初建造,因濟爾哈朗建府逾越了當時的建制規定,在清順治四年(1647年)被罷官,並罰款。
鄭王府坐北朝南,建築雄偉,佔地面積大,被譽為京師王邸花園中最佳者就是鄭王府的後花園"惠園"。
庚子事變中大部分建築和花園被毀。辛亥後押給西什庫教堂,1925年後為中國大學校址,操場即是原來花園。
現在是國家教委所在地。府門、銀安殿、東西配殿保存較為完好,重新修膳後,已煥然一新。
豫親王府
位於東單三條。第一代主人是多爾袞的同胞弟弟多鐸。20年代協和醫院購得,改建大部分房屋,原貌已失。現在是協和醫院所在地。
肅親王府
位於東城區正義路東側。第一代肅親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王府於順治年間創建,歷代親王都以此為府邸。
義和團運動時,肅親王府成為洋人抗拒義和團的重要據點之一。
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條約》簽訂,根據條約東交民巷使館區擴大了范圍,肅親王府被迫淪為日本使館。日本人大肆拆除,改建了王府,王府的原貌已很難辨認。現在這里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西式樓房還保留在院內。
克勤郡王府
位於西城區新文化街西口路北。第一代主人是努爾哈赤的二子代善的長子岳託。這座王府是岳託的子孫在順治年間創建的。原府佔地面積不大,平面布局與王府規制相符,但規模較其他王府小。
今府路南影壁和府前部東翼樓尚存外,其他已全部拆除。
宣統元年(1909年)襲封晏森是最後一代克勤王,民國後王府賣給了以興辦慈善事業著稱的熊希齡氏作為住宅。
現為新文化街第一小學。儀門、三進庭院和兩組殿堂建築尚存。
順承郡王府
位於西城區趙登禹路。第一代順承郡王是代善的孫子勒克德渾。清代最後一個襲王爵的是光緒七年(1881年)襲封的鈉勒赫,民國六年(1917年)逝世。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內分為三路,與其他王府形制相同。
1921年,皖系軍閥徐樹錚租住。軍閥張作霖入據北京時,占為私有,作為自己的大元帥府。
現在是全國政協所在地,府內主要建築保存較為完整,全國政協的禮堂在原來的宮門位置澤裕親王碩塞的府邸。
庄親王府
位於西四平安里太平巷。原來是清太宗第五子原為承澤裕親王碩塞的府邸,其子博果鐸襲爵後改號稱庄親王府。庚子事件中被毀。
20世紀20年代,北洋軍閥李純購為私宅,並拆除了王府建築材料用於修建天津的李氏祠堂。
現在原府的東北角是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