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人口出生率多久會回升

中國人口出生率多久會回升

發布時間:2022-11-26 18:15:48

① 2021出生率是多少呢

7.5%,中國常住人口出生率在2021年已經是降低到了7.5%這樣子的一個水平的。並且隨著出生率的一再降低,中國的新增人口也是一再降低的,而且在未來幾年的時間裡面,如果出生率是得不到一個相對應的增長的話,很可能就是人口會進入負增長的這樣子的一個狀態。


所以在中國的出生率現在是已經創下了歷史的一個新低,國家是出台了很多的相關措施想要去提高相對應的一個出生率的,包括就是去鼓勵年輕人生育,還有就是去劃定一定的補貼這樣子的一個措施的。

然後對比之前的出生率的話,在2019年是10.4%,在在2020年的話具體就是8.5%,然後在2021年的話就是降到了7.5%的,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這樣子。

② 中國歷年出生人口數量一覽表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據中國網

影響中國出生人口數量下行的三方面原因

南都:為什麼這幾年的出生人數持續大幅度下降?

翟振武: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育齡婦女的人數這幾年在大規模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假定生育率不變,出生人口也會大量減少。大約在1984-1990年之間,我國曾經存在一個生育的高峰,當時中國出生了一大批孩子,最多的一年生了2529萬人(1987年)。這一批出生人口的生育期大致上應該是在2010-2020年之間。可以看到,2010-2015年之間,每年的出生人口規模還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育齡婦女的規模比較大。

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劃生育的嚴格實施,每年出生的孩子數量開始大幅減少。這意味著,在大約20-30年之後,我國處於生育旺盛期的婦女的數量也會快速下降,這正是我們目前所面對的一個變化--育齡婦女數量開始大幅下降,這是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的一個直接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現在年輕人婚齡、育齡的不斷推遲。之前,年輕人差不多23歲就結婚,在二十四五歲生育了第一個孩子。但目前人們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6歲多,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我們的社會仍然處在婚育年齡的不斷推遲的進程中,出生人口會較之前下降。

第三個原因是現代化發展帶來的生育意願降低。這種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長期的變化過程。而且,這幾年,很多影響生育行為的重要經濟社會因素還在進一步強化,這也推動了生育率走低。

舉例來說,我國人均收入已經從2000年的幾千美元達到了2020年的一萬美元,過去20年,人均收入幾乎增加了10倍。人們的受教育水平也提升很快,大量年輕人進入大學讀書深造。城市化水平在2020年已經達到了大約64%。這些都是影響生育行為的社會發展因素。

另外,也不要忽視生育本身直接相關的因素--生育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包括房價、生活成本、孩子的教育支出等。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生一個孩子完全不是以前「多加一把米」的概念。二十三四歲,剛剛大學畢業,如果讀研,畢業就更晚,要面對就業壓力,工作幾年才能打好經濟基礎,結婚可能也會比較晚。現在流行一個詞「躺平」,都躺平了還怎麼考慮生孩子。這些都是過去十幾年快速變化的影響生育的因素。


針對最近這兩年的特殊情況,我想還要加上一個特別的影響因素--新冠疫情大流行,一些人因為疫情的原因可能也推遲了生育計劃。

南都:育齡婦女的人口數量會呈現怎麼樣的變化?未來幾年,育齡婦女數量下降,是否出生人口的下降趨勢會更加明顯呢?

翟振武:我國育齡婦女的規模未來幾年還是會繼續下降,但是下降了幾年之後,會處於一個平台期,不會繼續大幅度下降,可能還會有所回升。出生人口簡單講取決於兩個變數,一是生育婦女的人數,二是生育率的變化。如果生育率保持不變,育齡婦女的規模回升,那麼出生人口數字也會回升。

但長期來看,我國的生育率今後恐怕會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歐美、東亞現代化的國家也都是這種情況。低生育率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仍然在現代化過程中,生育率保持在低水平上可能是大勢所趨。各種降低成本、支持生育的配套社會經濟政策是否有助於提升生育率,要看政策落地的效果,但要想大幅度提升生育率(比如將總和生育率回升到2.1的更替水平)恐怕是做不到的。

1月13日,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拓印福字。 新華社發

我國生育率水平仍有回升空間和潛力

南都:在之前的生育政策調整時,學界認為我國的生育率水平存在較大的回升空間和潛力,這種空間和潛力現在還有嗎?

翟振武: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婦女的平均生育意願大概在1.8-1.9左右的水平上。這意味著,很多人是想生2個孩子的,有人只想生1個孩子,還有人想生3個孩子,但是最後結果是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發現,當年的總合生育率只有1.3。所以各類生育配套政策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空間。各類生育支持政策還應該以更大力度實施,包括出台新的政策,加強現有政策的落地。雖然有空間,但我們也要看到,生育率提升的幅度可能很有限。

南都:出生人口數量未來會不會持續下降?可能還會回升或者波動?

翟振武:出生人數和生育率不一樣,出生人數受每一年的各種情況影響很大。短期內我認為疫情過去後,出生人數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同樣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回升的幅度不會很大。未來,根據我國人口結構的特點,育齡婦女的總體規模如果有回升,出生人數也會有一定的回升。長期看,出生人數將處於下行的趨勢。

南都: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對2021年出生人口有何影響?

翟振武:三孩生育政策是在2021年5月第一次公布的。2021年出生的三孩都是在政策出台以前就已經懷上的,嚴格講和三孩生育政策的關系不是那麼大。三孩生育政策的效果至少要看2022年,但是2022年如果疫情仍然是大流行,可能又會壓抑掉部分的生育需求。三孩生育政策其實更是一種政策取向,要看長期。人們生二孩都有很多顧慮,生三孩的情況本來就很少,估計能增加的出生人口僅有5%,之前我們也做了分析,因為三孩政策一年多出生的孩子可能也就四十萬左右。三孩放開會不會生育率就提高很多?恐怕不會。我覺得現在生育政策調整更需要關注的其實是生育配套的經濟社會政策,這是更重要的。

1月7日,山東省青州市古城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辨識臘八粥食材。新華社發

低生育率可能會帶來的沖擊

南都:在之前生育政策調整時,你更主張平穩地過度。現在生育率持續下降是不是一種突降,是否是另一種不平穩,這種狀況會有什麼沖擊?

翟振武:出生人數下降比較快,這意味著總體上老齡化的速度會提高,會加重老齡化的各種對社會、對家庭的挑戰。比如,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家庭養老的問題會更突出。另一方面,出生人數下降較快,意味著未來15年後,進入社會的勞動力規模也會縮減,這對經濟發展會產生影響。我們需要通過發展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用更少的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技術水平的提升需要過程。可以說,出生人數下降加重了挑戰的嚴峻性,但我們可以採取各個方面的政策來努力應對。

南都:在人口學看來,目前的低生育率對中國社會是一個警訊嗎?或者說是一個怎麼樣的訊號?您認為普通公眾要怎麼理解低生育率這件事?

翟振武:我想可以從3個方面來理解低生育率。第一,低生育率是現代化發展的結果,這是各個國家都要面對的挑戰。第二,低生育率要引起我們的警覺,總和生育率1.3或者更低的水平,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認為,如果生育率能夠維持在1.5-1.6這樣的水平,會更有利於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生育率是偏低了。第三,現在各方面的生育支持政策還很不足,生育率的回升還是有一定的空間。政策如果實施得好,生育率還是有望一定程度回升。一些歐洲國家曾經生育率也跌倒了1.3-1.4,但很多已經回升到1.6左右,北歐國家也有回升到1.8左右的水平。低生育率,乃至於人口負增長,實際上是我們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們希望這種變化的速度慢一點,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調整各方面政策,來適應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的社會結構。

距離生育友好還有很大差距

南都:根據之前的研究得到的結論,「到2020年,在當時經濟社會發展和生育支持政策等條件下,能夠釋放的二孩生育勢能逐漸弱化、已近末端」。未來的生育支持政策應該更多考慮生一孩的情況?

翟振武:從終身生育率數據看,第七次人口普查得到的結果,如果觀察我國40歲的婦女,沒有生育過的比例不到5%。這些婦女過去15年基本上是在育齡期,絕大部分的人生了至少一個孩子。這就是說,一孩生育在我國還是比較普遍的。現在大家發現一孩生育數量下降,和婚育推遲有密切關系。很多人只是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推遲了生育,但不是不打算生育,至少從終身生育率的數據看,終身不生育的比例不是很高。當然,未來終身不婚或者已婚不育的比例可能會提高,我們應該關注這個問題。

一孩生育實際上還是總體上的生育意願的問題,不存在單獨的一孩生育意願。不可能說婦女生育一孩的願望比較低,生育二孩的願望還挺高。沒有一孩生育,當然也就沒有二孩生育。生育政策的重點不是說關注一孩,而是應該關注總體的生育意願,消除生育的壓力和對生育的擔憂,創造出生育友好的環境,這樣的話,年輕人就會有更高的生育意願。

南都:現在經常聽到「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說法,在你看來,我們距離「生育友好」還有多大的差距呢?

翟振武: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根據中央要求,各省會有很多的動作,比如產假延長、給予生育多孩方方面面支持等,但我們距離「生育友好」還有很大的差距。

舉兩個例子,我們已經說了好幾年,要建立完善的、普惠的0-3歲托兒體系,當夫妻生育孩子之後,不可能休三年,女性也要上班,沒人照顧小孩就是對生育一個很大的障礙,解決的途徑通常有2條,一是送到托育機構,二是找父母或者僱傭家政服務人員幫忙帶孩子。全面兩孩政策開始實施的時候,就講要建設0-3歲托育服務體系,但目前即使在一線城市,0-3歲托育機構仍然是非常少,普及率仍然很低。

另一個問題是成本。生育養育的成本居高不下,現在還有上升的趨勢,這也是不利於提高生育率的條件。實際上,高房價也是一種成本,也會影響到生育。

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還涉及到更多體系方面的問題,比如女性的就業問題。在一些西方國家,婦女的勞動參與率曲線是雙峰型,年輕的時候比較高,到育齡期,婦女的勞動參與會降低,到育齡期過了,勞動參與率又回升。但中國的情況是,年輕時勞動參與率提升之後,就一直維持在高位。生育對婦女就業會產生影響,一旦為了生育辭職今後職業發展就會受影響,這種情況婦女可能就不願意多生孩子。

南都:攀枝花出台生育支持政策,生育二、三孩家庭每月每孩發500元補貼。這項政策發布之後,很多人開始關注生育津貼制度,生育津貼能減少生育成本嗎?

翟振武:我覺得這個思路是對的,生育津貼當然有助於降低生育養育成本,但這種做法是否可以長期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不過,也需要看到,生育其實綜合影響之下的決策,決定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如果只是某一方面單一的政策比較突出,效果恐怕並不會那麼顯著。有一些生育補貼當然好,那麼帶孩子的問題怎麼解決?教育競爭的壓力還是會有,婦女的職業發展困境怎麼辦?總體上,我覺得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講求的是政策綜合配套的環境建設,而不只是某一項政策。話說回來,整體上要有改變,是需要每個方面都不斷地有政策推進,最後才能形成合力。攀枝花探索這樣的政策當然是值得鼓勵的。全國層面也在推動出台0-3歲幼兒撫育成本在個稅中減免,雖然個人實際減免的錢未必很多,但這種政策取向是好的,也是值得鼓勵的。

來源:南方都市報

","force_purephv":"0","gnid":"9875305ca523438c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00e385ceacb13a.jpg","width":"640"},{"desc":"","height":"39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39f2d25c13f1368.jpg","width":"640"}]}],"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1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424691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8789974491f1d6a","src":"西部新影像","tag":[{"clk":"keconomy_1:南都","k":"南都","u":""},{"clk":"keconomy_1:中國","k":"中國","u":""}],"title":"中國出生人口為何大幅下降?專訪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

中國歷年出生人口統計 - : 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加拿大.這幾個國家面積綜合超過中國面積的五倍.但人口只有五億.過多的人口,除了給特權階級帶來利益好處之外,對人類長期發展,有害無益.你以為中國面積很大嗎?不是,中國有全球最大的草原面積,多山,多隔壁,多丘陵,多沙漠.中國適宜人類居住的面積,只有國土面積的28%.應該把中國人口控制在3-4億左右.才是最適合中國環境與人類生存.

中國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誰有資料? -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當時總和生育率只有1.22我國的人口死亡率已降到6.28‰,遠低於解放前的25‰,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97~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如下圖:(1)2000年出生______人.______年出生的人口最多.(2)你發現出生人口數呈... - :[答案] (1)2000年出生1771萬人,1997年出生的人口最多. (2)你發現出生人口數呈現下降的變化趨勢. (3)提出數學問題為:1997年比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多多少萬人? 2038-1599=439(萬人) 答:1997年比2003年全國每年出生人口數多439...

新生兒出生數據 - 中國每年有多少新生兒 : 全部 好評回答 2007-05-07 10:00:12 全國每年新生兒出生數量為800—1000萬,病殘兒佔4%—6%統計資料:人口數字的背後 中國人口網 2007-03-02 17:54:49-1....

我國每年的出生人數是多少? - : ,1962年以後每年出生人數高達2700萬左右,最高時甚至達到2954萬(1963年)...

中國每年出生人數 - : 中國1929-2011年歷年出生人數2011 1604萬2010 1596萬2009 1615萬2008 1608萬2007 1594萬2006 1584萬2005 1617萬2004 1593萬2003 1599萬2002 1647萬2001 1702萬2000 1379萬1999 1150萬1998 1401萬1997 1445萬1996 1522萬...

請列舉下全國1980 - 2000年出生的人數 - : 1980年出生人口18393809人,其中:男9315481人,女9078328人; 1981年出生人口19122938人,其中:男9752137人,女9370801人; 1982年出生人口23100427人,其中:男1178695人,女11316732人; 1983年出生人口20065048人,...

中國200 - 2010年每年出生人口數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大陸地區年度新生人口如下: 2001年約1702萬人, 2002年約1647萬人, 2003年約1599萬人, 2004年約1593萬人; 2005年約1617萬人, 2007年約1594萬人. 2008年約1608萬, 2009年約1615萬. 2010應該還沒出來吧 ,我就只知道這么多了.

中國去年新生兒的數量是多少? - : 數量:全面兩孩政策落地一周年,有多少「二孩」寶寶們出生?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22日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全國住院分娩活產數達到1846萬,較2015年增長11.5%,二孩及以上佔比逾45%.詳細介紹: 2016年,我國累...

③ 我國的出生率和人口數量在什麼時間達到高峰

我國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分別是:

1. 1950—1957年,為第一個生育高峰期。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0‰以上, 其中1954年最高,出生率達到24.79‰,高達2232 萬人。

2. 1962-1973年,為第二個生育高峰期。1962年出生人口2437萬,1963年達到頂峰2919萬。1963年這一年達到我國後半個世紀的最高點,當年的總和生育率高達7.502,而出生率高達43.37%。

3. 1981-1990年,為第三個生育高峰期。幾乎每年的出生率都在20‰以上,人口出生率在1987年達到23.3‰的峰值。

第一次出生高峰是屬於恢復性增長,由於解放以後,我國的社會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從而形成這次戰後的生育補償。這段時期中每年的出生率都在3‰以上,平均生育率高達35.56‰。這種高出生率主要是由於較高的生育率而引起的。

第二次出生高峰由補償性到盲目性增長,因為在1958~1961年三年中,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而不是由於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引起的生育率的下降或者是由於年齡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待1962年社會經濟條件有所改善之後,再進行生育;而1962年的生育決策只能在1963年的出生率和生育率中表現出來。

第二次出生高峰對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此後的人口發展,乃至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第三次出生高峰是結構性增長,這次出生高峰並不是由於婦女的生育率高引起的,根本的原因在於當時人口的年齡結構,即育齡婦女,特別是旺育年齡婦女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較高。

(3)中國人口出生率多久會回升擴展閱讀

中國計劃生育是我國根據國家現狀,執行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以及計劃生育現狀。是為了解決人口過快增長,時間每過一分鍾,地球人口凈增160人。

人口問題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關系中國現代化建設興衰成敗,關系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能否相互協調和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是從國家富強、民族昌盛、人民幸福出發所作出的必然選擇。

④ 2022出生率會跌到800萬嗎

2022年新生人口很可能會跌破900萬,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出生人口繼2020年的1200萬降至2021年的1062萬後,預計2022年出生人口將繼續下降。

這意味著,與2020年3—5歲幼兒5164萬人(2015年出生1655萬人、2016年出生1786萬人、2017年出生1723萬人之和)相比,2025年3—5歲幼兒數將大幅減少。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學齡前兒童數量的減少,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師資匱乏問題將得到緩解。而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2035年入園率在95%以上的目標將加快實現。

我國人口凈增長48萬,創60年新低

相比2020年,2021年凈增長人口為48萬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對1949年以來歷年人口凈增量梳理發現,2021年凈增人口數量創下了近60年來(1962年以來)的新低。

從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的變化來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當年凈增人口達到了906萬人,隨後幾年,年凈增人口不斷下降,2017年至2021年分別為779萬人、530萬人、467萬人、204萬人、48萬人。

⑤ 中國人口出生率連續兩年跌破1%,中國何時會進入人口負增長

中國人口出生率連續兩年跌破1%,距離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應該說也不遠了,所以這幾年才瘋狂放開生育政策鼓勵二胎,以至於到現在放開三胎。因為人口老齡化嚴重,沒有什麼新生兒沒有新生兒,就意味著20年之後沒有勞動力。

如果不是分開二胎分開三胎的政策推行的話,估計三年以內人口就會進入負增長時代,但是現在放開三胎了,應該說具備一定的緩解作用,可能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人口的增長率都會是在1%左右的狀態,不會太多。因為年輕人生得起孩子養不起孩子的問題仍然存在,這問題解決不了,就算是放開4胎也解決不了增長率低的問題。

⑥ 有人說出生率一旦下降將永不會回升,這是否有科學依據

就我個人而言,對待這個觀點,我並不是很認同。雖然隨著科技和教育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過去的“人多力量大”、“養兒防老”到如今的“理性對待生育”。就中國而言,相比於過去,中國的生育能力確實在下降。但是生育能力的下降,未來永不回升。

因此綜上所述,我認為“生育率一旦下降,就永不會生”,這個觀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他是會謝的,影響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⑦ 2018-2021生育率

具體如下:
1.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到2018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
2.2019年世界總和生育率約為2.4,即每名婦女生育2.4個孩子。這個比率約為1950年的一半。
3.到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要從目前的1.5-1.6回升至1.8左右。該目標向外界發出信號,官方對於全面二孩政策扭轉低生育率的中國人口形勢抱有信心。
4.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2021年的出生數量和生育水平比2020年都有所下降。

⑧ 生育率一旦降低還有可能回升嗎

生育率一旦降低是很難回升的。

這段時間根據全國數據調查,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隨後這個數據沖上了各大網路媒體的熱搜,自己也對這個數據比較關注,很多人也因此出現了很多擔憂,因為中國這幾年的出生率一直是斷崖式下降,尤其是突破1%的大關,可以說人口出生率變得越來越低,人口危機將會提前到來。

另外整個社會的房貸車貸以及年輕人的收入都出現了一些矛盾問題,這些問題也間接影響了整個中國年輕人一代的生育率,所以從目前整個社會的狀況來看,中國的出生率問題將會成為長期困擾社會的系統性結構問題,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治理,才能慢慢把問題解決。

⑨ 從2021年後人口出生率還會下降嗎

出生率 雖然可以衡量我國人口的變化情況,但其具有明顯的「時差效應」,對於生育意願的反映,完全不如 人口總和生育率

出生率 ,等於當年出生孩子的數量除以當年的 人口規模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是1465萬人,當年的人口出生率只有10.46‰。這種生育率條件下,人口要想保持這一規模,需要人均壽命達到95.6歲才可以。

2020年,按照公安部發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人,比上年減少14.9%。這一數據預示著我國2020年出生人口也不會太樂觀。如果按照同比例計算,預計2020年出生人口只有1247萬人左右。這種情況, 預計2020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只有8.8‰左右了

造成出生人數下降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最根本的還是育齡期婦女大幅減少,尤其是20~29歲的育齡期婦女。2019年我國45~49歲年齡段的婦女數量是6020萬人,25~29年齡段的女性數量是5082萬人,15~19歲的女性數量只有3276萬人。簡單點說,五年後育齡期婦女數量減少2,744萬人,生育旺盛期女性減少約1,806萬人。這種情況下,生育率如果能提高上去才奇怪呢。

人口總和生育率 ,指的是一個婦女在她這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量。根據民政部部長李紀恆的文章表示,目前我國人口生育意願普遍較低,人口總和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線。人口總和生育率警戒線為1.5。

實際上,在生活中總有一些婦女會由於婚姻問題或者不孕不育沒有生育子女,因此, 即使每一對夫婦都能生育2個孩子,人口的總和生育率也不會是2 。另外,再加上夭折和出生性別比的天然不同,要想維持人口規模需要人口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可以。

人口總和生育率只有1.5,相當於每一代人的人口數量要減少25%以上(人口出生時,男性的比例就會高於女性)。

所以說, 2021年以後的一段很長時間人口,出生率下降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甚至我們的人口數量也將在2025年前後到頂。

現在最急迫的任務,實際上是提升人們的生育意願,提升人口總和生育率。

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建議, 應當制訂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相信隨著國家的各種政策和服務的不斷完善,人們的生育意願會不斷改善,人口總和生育率也會有所提升。

人囗下降己成趨勢,隨著中國人囗老齡化的不斷增加,40後和50後的不斷減少,人口結構大家都是很清楚的,40後50後60後人群是最多的,這些人群很大一部份己步入晚年,再過十年40後50後所剩無幾,接著就是60後和70後二十年後60後和70後又所剩無幾,80後以後的都是一胎化了,相當於三剩一,三十年後留下的都是一胎化到那時加上這三十年的新增人口最多超不過8億人,現在不少青年不願生二胎,原因是物價太高收入難找,生得起養不起己成現實。

下降會成為一種常態,全面放開並無爭論,也不會改變下降態勢,大環境不改變,態勢也會延續下去,鼓勵,開放生養都是毫無改變。

當今物慾橫流的 社會 ,年輕人生存壓力山大,有劍走偏鋒的營銷創業者,因浮躁而血本無歸,也有作男人太累而走娘炮之路的投機男孩,還有因三十而沒立的男子漢捶胸頓足後而從此一蹶不振者,這些現象還不夠嗎?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人口出生率不會因此而下降呢?

如果不再一次出現大規模的二胎以上,就這五年的頭胎數量佔比一半來看,應該會降低。
至少去年的新增加人口,在十五年以後的中考錄取率會大大提高,三年以後的高考錄取率也會大大提高。
篤定前年出生的一些人會找關系修改年齡沾光。

應該還會下降。這是一張2020年的人口年齡構成圖。左邊是中國,右邊是印度。

中國這邊25-44年齡段的女性(約1億9千萬),按照目前的趨勢,20年內都將保持在這個水平上。二十年之後(2040年),育齡婦女的人數將以每年70-80萬的速度減少。那時候,出生率勢必將以每年千分之五以上的速度快速下降。那麼這二十年間會怎樣呢?以現在生育率的下降的趨勢,出生率能維持住現有水平就很不錯了,大概率是下降的。

出生率下降意味著人口總數的下降。不難看出2040年前後將是中國人口總數的拐點,被詬病多年的人口太多的問題終於被解決了。那麼按這個趨勢需要多少年能達到某些人心中的目標7億人呢?按一年減150萬(一個媽媽生兩個娃)算,最晚到本世紀末就達到目標了。不過,00後以後,媽媽的數量急劇減少,在加上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我覺得這個目標很可能提前10-20年達成。

雖然說這也算不上壞事,畢竟是得償所望了嘛。只是在這之後,人口減少的勢頭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少說得有20年才能拐回來吧)。

再看看鄰國印度,這么好的人口結構,真讓人羨慕。印度領導人也是太爛了,這么一手好牌,讓他玩的稀碎稀碎的。

人口還得持續下降!年輕人現在所面對的 社會 環境和思想潮流都發生了巨變,少生娃乃至不婚不育是適應 社會 生存的必然選擇!

出生率下降是近年來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國內物價、生活費、教育費只升不降,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成本相比已成天壤之別,而那個時期是中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時候,每個家庭少則兩三個孩子,多則五六個孩子,有七八個甚至十來個孩子的並不鮮見,極少有獨生子女的家庭,而且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是由於不能生育,領養孩子的居多。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國內普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三十年後,相關的弊病開始顯露,人力資源越來越少,無法滿足國內企業的用工需求,很多城市出現了「用工荒」。

現在正是獨生子女們結婚的高峰時期,雖然國家相關部門放開了「二孩」政策,但這些獨生子女夫婦的結婚願望和生育願望遠不及他們的父母,隨著經濟獨立,他們寧願選擇單身生活或丁克家庭生活,生育率進一步下降。

針對這個情況,國家相關部門應適時推出優惠生育、鼓勵生育的措施,這樣才能提高育齡夫婦的生育慾望。

物價太貴,掙錢太難,保障太差。

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每年都在下降。即使當初放開二胎後,每年新生嬰兒還是在減少,這就說明現在的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

我認為肯定是會下降的,下面說說我的觀點。

1.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實在太高,就拿讀書來說,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免書本費,但這並沒有起到減輕家長的負擔。首先是幼兒園,一年學費上萬,工薪階級的家長,根本承受不起兩個孩子讀書。其次是九年義務教育,學校總是想方設法的收錢,並且現在的補課已經成為常態化。最後就是高中、大學7年,孩子所需的費用,都能讓家長「脫層皮」。所以說,不是年輕人不敢要二胎,而是養不起。

2.尤其一胎是兒子的小兩口,他們更不敢生二胎,如果再生個兒子,那將來買房子、彩禮,根本就承受不起。

3.現在物價上漲,生活水平太高,所以這些原因,都會影響人口出生率。

結語:導致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高,年輕人負擔太重。如果在這些方面不能得以改善,那麼2021年過後,人口出生率還會繼續下降的。

⑩ 人口出生率2021公布結果是什麼

人口出生率2021公布結果是人口出生率為7.52%。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低於2.1,近年來出生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結合2021年最新數據可知,出生人口數量已連續五年下降。

人口出生率2021的影響

2021年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口出生率多久會回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48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08
哪個明星去了中國好聲音 瀏覽: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國家 瀏覽:162
中國庚子年年都有什麼事 瀏覽:960
義大利怎麼考駕照 瀏覽:636
500馬幣是多少印尼盾 瀏覽:104
伊朗在地球儀上哪個位置 瀏覽:103
如何在中國和越南聊天 瀏覽:489
從印尼到印度多少公里 瀏覽:748
印度汽車關稅如何 瀏覽:260
義大利時區是哪裡 瀏覽:381
越南第一網紅叫什麼 瀏覽:322
如何去印度尼西亞購批發買龍魚 瀏覽:409
印度和法西斯哪個發達 瀏覽:525
中國軍種有多少個 瀏覽:200
義大利美術都有哪些人 瀏覽:569
印尼來國內工廠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321
中國傳媒大和人大新聞學哪個好考 瀏覽:333
伊朗錢幣5000能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