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羅馬時期對應中國的什麼年代
傳說中的上古時期不算的話,古羅馬分為三大時期:
①王政時期:公元前753年—前509年。相當於中國的東周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03年)。
②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年—前30年。相當於中國的東周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至西漢後期(前202年-9年)。
③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始,至395年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覆滅,東羅馬帝國1453年滅亡。總歷史跨度相當於中國的西漢後期至明朝景泰年間。
⑵ 古羅馬時期是中國的什麼年代
公元前30年左右,屋大維掌握一切國家大權獲得「奧古斯都」(神聖、至尊的意思)稱號,建立起了專制的元首政治,開創了羅馬帝國。帝國時期是羅馬最鼎盛的時期,中國處於西漢王朝,漢武帝時期。
⑶ 羅馬帝國時期大致相當於中國的哪個朝代
羅馬帝國的時間是前27年-1453年,這段時間中國經歷了漢朝、新朝、三國、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武周、五代、宋朝、遼、金、西夏、元朝、明朝。
1、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劉,故又稱劉漢,為中國強盛的時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
漢武帝即位後開辟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史稱「孝宣中興」。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
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2、新朝
新朝(8年—23年),是繼西漢之後由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臘月,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
王莽稱帝後進行了多項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為國有,無土地者由國家分配,一夫百畝,目的是解決西漢後期以來土地兼並嚴重的問題,但是完全無法執行。
禁賞奴婢;推廣國營事業;改革幣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瑣,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終失敗,導致新朝急速滅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綠林軍推翻;共1帝、15年國祚。
3、三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4、晉朝
晉朝(266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北方陷於混亂,史稱五胡亂華。
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
兩晉時期五胡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5、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420年—589年)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6、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京 ,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
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7、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
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爆發的黃巢起義破壞了政權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8、武周
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朝代,為區別於歷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稱之為武周,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後正式掌權23年。
如果從顯慶五年(660年)武則天代高宗執政算起,至神龍元年(705)中宗復位時為止,武則天前後執政達四十五年之久。是中國歷史唯一女皇帝。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後為皇太後,政事咸取決焉」。
684年九月,太後廢中宗為廬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改嗣聖元年為光宅元年,改東都為神都,由太後臨朝改制。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萬多人上表請改國號,武則天見時機已到,遂改唐為周,定都洛陽,自己加尊號為聖神皇帝。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宮廷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中宗復位,恢復唐朝舊制。
9、五代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以及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
五代指這五個位於中原的王朝,正統史學家們一般稱五代為中原王朝,十國為割據政權,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10、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
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11、遼
遼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 。
983年復更名「大契丹」。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公元1125年被金國所滅 。
12、金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女真語為amba-an antʃu-un,「諳班按春」),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金朝,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華一統」的朝代,主張中華一統,民族平等,不分夷夏。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並於1125年滅遼朝,兩年後再滅北宋。
天會八年(1130年),南宋(趙桓)向大金皇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的屬國。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由盛轉衰。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13、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黨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
夏州政權被北宋並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西夏,本名是大夏,簡稱夏,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後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
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
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14、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
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15、明朝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 ,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馬帝國
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⑷ 古羅馬時期中國當時是什麼朝代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古羅馬先後經歷三個時期: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相當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相當於中國戰國、秦、漢(西漢)時期;羅馬帝國(前27~476年/1453年)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相當於東漢時期至明朝中期。
⑸ 古羅馬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朝代
羅馬帝國時期的內戰次數似乎比同時期的東朝要多。東朝一旦發生內戰,中央政府就垮台了。羅馬如何在內戰頻繁的情況下維持帝國數百年?
其實,羅馬帝國的概念維持了1000多年,但如果說羅馬帝國維持了1000多年,那麼中國就維持了幾千年的帝國
羅馬帝國相當於中華帝國的概念,而中國的秦、漢、唐、宋、元、明、清與羅馬歷史上的朝代相對應。從395年到1453年,拜占庭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換了15個朝代,加上十幾個朝代的短期皇室轉移沒有形成一個王朝。中國有多少個帝國?
Q: 主人,奧斯曼被稱為西亞病夫。他的國力很差,土耳其軍隊的素質也不如俄軍。但為什麼他能抵擋加利波利戰役中超過10萬名盟軍的攻擊呢?盟國失敗的關鍵原因是什麼?如果黑海航線開通,俄國革命不會爆發嗎?
兩棲作戰本身就是最復雜的作戰方式。由於在復雜的環境下,從航空母艦轉移到著陸是必要的,有許多困難需要考慮,任何問題都有可能結束。
此外,登陸戰爭本身在拿破崙戰爭後發展非常緩慢,仍然是拿破崙時期的槳式渡船登陸方式。雖然大炮在拿破崙時代非常重要,但是沒有大炮也不是不可能作戰的,它自己的火炮數量也非常少。成千上萬
⑹ 古羅馬帝國時中國處於什麼時期
羅馬帝國(前27年—476/1543年),起於為中國西漢成帝河平元年,終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西羅馬帝國)/明世宗嘉靖22年(東羅馬帝國)。
⑺ 古羅馬時期和中國的什麼朝代是在同一時期知道嗎
古羅馬帝國時期相當於中國的漢代至魏晉時期。二者是當時分列亞歐大陸兩端的超級大國。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
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1453年)三個階段。
羅馬帝國始於公元前27年,此時是中國西漢末期的河平二年,皇帝是漢成帝。
公元192年是東漢初平三年,為漢代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時期。
公元395年是東晉太元二十年,為晉孝武帝司馬曜當政。
古羅馬介紹: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
語言文化:
一直到中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所有歐洲作家都使用羅馬人的語言——拉丁語,而學者們對拉丁語的使用則一直持續到18世紀。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里,拉丁語一直是羅馬天主教會所使用的唯一一種語言。
服飾文化:
古羅馬時期女性主要穿「絲多拉」和「帕拉」。「托嘎」是古羅馬時期男性普遍穿著的外袍,托嘎的作用與古希臘的「系瑪申」相同,只是形狀不同,呈半圓狀。而且較大、較重、也較為復雜。
⑻ 古羅馬時代大概是中國的什麼朝代
古羅馬時代對應中國的西周至北魏之間的朝代。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
分別對應中國的朝代為:
一、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西周至戰國。
1、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3、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4、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二、羅馬共和國(前509~前 27年):戰國至西漢
1、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
4、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三、羅馬帝國(前27~476年):西漢至北魏
1、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2、公元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3、東漢(25年到220年)
4、三國(220年到280年)
5、西晉(265年到316年)
6、東晉(317年到420年)
7、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8、439年 北魏統一北方
(8)古羅馬相當於中國的哪個時期擴展閱讀:
羅馬一開始只和周邊的一些小國進行貿易,范圍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並通過絲綢之路間接同羅馬展開貿易;東漢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僅到達波斯灣一帶便無功而返;166年,羅馬帝國派遣使臣到達漢都洛陽,並送上犀角等禮物,東西方才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西漢用絲織品、茶葉、瓷器來換取安息、希臘、羅馬和馬其頓的寶石、香料、葯材和玻璃器具。除了經常進行訪問外,雙方還彼此輸送自己的物產和技術,推動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東西方人民受益匪淺。
漢代時雲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與印度洋航道連接起來。《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國水道通益州永昌郡,當由緬甸海岸登陸而達永昌。《厄立特里業海航行記》關於印度東海岸以東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證這條路線。
英國歷史學家哈威在《緬甸史》中說,公元前2世紀以來,中國以緬甸為商業通道,「循伊洛瓦底江為一道、循薩爾溫江為一道,尚有一道循彌諾江(chindwinr,今親敦江)經曼尼普爾(Mannipur)乘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
商人在其地以中國絲綢等名產,換取緬甸的寶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歐洲的黃金等珍品」。
⑼ 古羅馬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時候
羅馬城建立於公元前6世紀,大約在西周中期,這一段是王政時期。而到了公元前4世紀中葉,羅馬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戰,羅馬大致統一了整個義大利半島(即大約公元前3世紀上半葉),至此,古羅馬的歷史才告一段落。這大約300年的歷史,相當於中國西周中後期河春秋的前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