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沿海城市有哪些
沿海城市有福州、溫州、秦皇島、天津、青島、煙台、威海、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廣州、湛江、北海等等。我國目前有53個沿海城市。
其中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1)中國有多少個沿海城市擴展閱讀:
沿海地區發展基礎
1.沿海地區有比較好的發展基礎。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發展水平要遠遠高於其他區域。統計表明,在90年代相當一段時期,沿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都在3/5左右。1999年,在全國各地國內生產總值總數中,沿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到58.47%。
同年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546元,全國超過這一數值的省市有12個,其中10個位於沿海地區。1999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1%,其中7個增長速度超過10%的省市全部位於沿海地區。
2.沿海地區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國家實行改革的過程中,國家對於輕紡工業產品是最先放開價格與放開計劃調控的,沿海地區的輕紡工業在工業中所佔比重較大,從而沿海地區的工業產品相對較早地面向市場。
從所有制結構上講,沿海地區的工業企業中,非國有制的成份所佔的比重較大,意味著沿海地區的市場活動主體相對較多,沿海地區的市場經濟相對活躍。1999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7.49%,而沿海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占沿海地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只有38.27%。
3.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在全國最高。對外開放,無論是從引進外資還是出口產品的角度看,都是為了利用國際市場。通過國際市場上技術和資本的輸入解決中國發展過程中要素供給短缺的問題,通過對外出口也是為了解決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都是更好地利用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所以說,對外開放與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
相對而言,沿海地區在對外開放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1999年,按照境內目的地、貨源地劃分,沿海地區的對外出口佔全國對外出口份額的90.99%,外商合同投資額佔全國的84.92%。外商實際直接投資額佔全國的86.9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佔全國的97.37%,旅遊創匯收入也佔全國的84.07%。
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的試驗示範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深圳、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尤其引人注目。
參考資料:網路-沿海地區
② 中國有多少個有海的城市
截止2020年1月,53個沿海城市、242個沿海區縣。
1984年5月曾以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十四個城市定為沿海開放城市;此後又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以及遼東半島、膠東半島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2)中國有多少個沿海城市擴展閱讀:
沿海城市的優勢:
1、沿海地區氣候濕潤,雨量較多,土地肥沃,農業生產也很發達。大海還有持續的造陸功能,東南沿海地區約2.5億畝優良農田是由灘塗圍墾形成的。
2、科學教育也比較發達,在那裡集中了許多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對外開展經濟貿易的經驗。
3、水陸交通都很便利,有許多可以停泊萬噸輪船的深水良港, 可以同世界各國進行交往,對內有比較發達的公路、鐵路和江河運輸網路相連,
4、中國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農業基礎好,工業比較發達;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比較高,許多優質產品在世界享有很高聲譽。
③ 中國沿海城市都有哪些
中國沿海城市有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
④ 中國沿海城市有哪些
中國比較知名的沿海城市主要有大連,青島,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天津等這幾個沿海城市相對來說,經濟都比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