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幾個「南大門」,介紹一下!
廣州市是廣東省省會,是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地處中國大陸南部,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麻煩採納,謝謝!
2. 哪個城市是中國的南大門
廣州歷來就有中國「南大門」的美譽
3. 祖國的南大門是哪個城市
祖國的南大門是廣州從來不是一個排外的城市
廣州是一個惹人爭議的城市。
爭議並非洪水猛獸,往往有提神醒腦之效,它給城市帶來觀念上的撞擊,帶來活力和動力。北京、上海也惹人爭議,有人看不慣北京居高臨下的文化優越感,有人看不慣上海大模大樣地把別人鍋里的飯都舀到自己碗里,且不管這些看法有無道理,但顯然都是出於對北京、上海艷羨的心理,不像對廣州的爭議,到現在還在爭它有沒有文化,吃東西的習俗是不是很野蠻,廣州人說的是不是「鳥語」,是不是排外等等,翻來覆去,還是兩千年前漢武帝時代的話題。
其實,廣州從來不是一個排外的城市,從南越國到現在,它一直是個包容度極高的城市,在全國沒有一個地方能與之相比。歷史上,廣州一直為北方逃避戰亂的百姓、流放戍邊的罪犯、失寵被貶的官員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從廣府、潮州、客家三大族群的族譜中,我們都能找到一些「太丘世澤、潁水家聲」之類的淵源。
彷彿那些浪跡天涯的人,一踏上廣州這片神奇土地,也忽然萌生起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念頭,而不想再流浪了。任囂、趙佗都是從北方來了就不想走的;廣州十三行行商中,有10家祖籍福建,他們的祖上在來廣州之前,也不過是碌碌庸流,但一到廣州,便如飛龍在天,魚躍大海,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試問有誰聽過伍秉鑒、潘振承、吳天垣、謝有仁,或任何一個十三行富商抱怨廣州人排外的?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又為無數懷著美好夢想南下創業與謀生的人,提供了天高任鳥飛的平台。以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來說,北京、上海、廣州的外來人口,分別為282萬、319萬、318萬,占城市總人口的比例分別為20.0%、19.4%和30.0%。廣州外來人口的比例最高,說廣州排外,它排誰了?
按一般邏輯來說,一個嚴重排外的地方,應該沒什麼外來人口,即使有也難以進入主流社會,但看看今日的廣州,在主流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的外地人還少嗎?奇怪的是,愈是城門大開、五方雜處的城市,愈容易招來排外的非議;外來人口愈少的地方,反而愈沒人罵它排外。搬個小板凳往家門口一坐,三街六巷全是俺鄉里鄉親的,啥子叫排外喲!沒聽說過!
其實,廣州人並不排斥外地人,川菜、湘菜、魯菜、粵菜、泰國菜、葡國菜,在這個城市都能各隨所好,一榮俱榮,有錢齊齊搵;客家人、潮汕人、廣府人、北方人要和睦相處,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互相尊重,平等相處就行了。南越王趙佗是河北人,但他尊重嶺南本土文化,推行「百越和集」和「變服從俗」的政策,廣東人便尊他為嶺南的人文始祖。這叫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才是上國衣冠,文化使者,別人都是蠻貊鳥語。廣州公交用粵語報站,你就說是歧視外地人;廣州媒體把貝克漢姆譯成碧咸,你又說這是對北方文化缺乏包容。樣樣都看不順眼,到底是廣州人排外呢?還是某些不了解廣州的人在「排穗」、「排粵」呢?須知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大家都有保持自己方言和生活習俗的權利。如果一味以蠻橫的方式擾亂別人的生活,硬是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於人,誰不接受誰就是排外,也未免太霸道了吧?
4. 祖國的南大門是哪裡
珠江三角洲地區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5. 中國南大門,是廣州還是深圳
所謂大門,一般都是從戰略位置和軍事意義來考量。從以上兩個概念來衡量,廣州顯然重於深圳。所以,中國陸地南大門是廣州,而不是經濟總量更大的深圳。
6. 中國南大門,是廣州還是深圳
中國南大門是深圳,廣州屬於南偏門,對比深圳與廣州,主次非常明顯。
另外,南寧是廣西對外交往中心,自然是廣西門戶城市,簡稱也叫南 大門。
7. 中國南門在那個城市
一般是把廣東省廣州市叫做「中國的南大門」。
8. 中國哪裡是屬於南大門呢
中國南大門特指今城市深圳所覆蓋的經濟特區,該稱呼最早出現在深圳要設立地級市的時候為討論來料加工特區時那誰誰誰所著。
廣州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吳國與西蜀為了爭奪西江流域而臨時建立的從西蜀割據的地盤為水軍港口,至今不過1750多年。
早在秦朝秦始皇命50萬大軍南下,其中東路軍攻下「陸梁」(今粵東閩南贛南)設南海郡駐(今深圳)南頭,意功大於皇勞大於帝彰顯秦始皇帝(收腹)攻打南邊到了南海之盡頭之意,郡尉領悟其意遂取名郡治南頭。宋有皇帝南逃海邊幾經反轉後不服降選擇了南頭跳海自殺(因為帝皇有帝皇的死法,其地必須有過帝皇規格才符合地位,有傳趙高授意(兒子)趙佗殺任器取南海、交趾、象郡三地割嶺南稱帝,而當時任器還是嶺南三軍之首,足夠分量宋帝在南頭跳海)。而且到了漢朝的時候為防著陸梁生變刻意把州治建立在蒼梧今梧州,看看梧州距離深圳那是相當遙遠,西蜀稱是漢後,這就發生了吳國以今福建泉州為主海港、深圳為主陸地(南頭是吳國海陸大軍駐地)對梧州西蜀駐軍的進攻,才能取中間之界命名前哨為廣州?(當時番禺、順德基本是沼澤窪地,到了晉朝的時候加修了岐石山系北面今中山市中山港附近的駐軍港,是當時西江流域主出海口,加上以新建立的廣州為州級行政的話,不僅卡在中間防止陸梁與梧州(高粱)掐架,而且遠離了秦治和漢治兩大實力中心)。隋朝的時候,廣開屯糧政策,一位老者領著羊拿著禾穀來到廣洲,開始了廣洲漁村黃金時期的建設,到了唐朝推行了合州並道政策,廣州(禾)和循州(惠)兩大州總管府合並為穗,才正式開始了兩大民系於廣州融合(此時廣州才350歲,約10萬人口)。
9. 中國的南大門在哪裡
廣州
有著兩千年歷史的華南之都首次點燃奧運聖火。千載之前,這里是海上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最大通商口岸;今日,她首迎奧運之旅,傳遞中華百年圓夢激情。不變的是,兩千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華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通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南大門」。
廣東省省會城市廣州,有著諸多美稱「穗城」、「羊城」--越秀山上的城市標志「五羊雕塑」記錄著廣州源於「五羊傳說」:相傳遠古,五位仙人,穿五彩服、騎著嘴銜稻穗的五色仙羊降臨此地,贈稻穗給百姓,祝此永遠飢荒、祥和安康。
這里果然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中國第三大河珠江穿城而過,得擁珠三角沃土;背嶺面海、毗鄰港澳,通貿天下。周朝已築城稱王、春秋戰國時已是商品集散地、漢代已工商業發達,到唐宋時已有釀酒、冶煉,外國商船帆票如雲,貿易額佔全國九成八;明代已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中國近現代史上,廣州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步入新中國新時代,廣州是改革開放前沿陣地,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
廣州有「花城」美譽,因地處亞熱帶,雨量充沛、四季溫暖如春、常年繁花錦簇、景色宜人,風光旖旎;廣州是「美食之城」,「食在廣州」天下聞名。廣州融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嶺南建築、嶺南畫派、廣東音樂、粵劇及「三雕、一彩、一綉即象牙雕、紅木雕、玉雕、織金彩瓷、廣綉,聞名中外。廣州還是中國著名僑鄉,走向世界各地的華人最早源於這里,說得最多的是「白話」。
今日的廣州是一座現代化大都市、華南地區中心城市,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運輸中心,這里有中國最發達的水陸交通網、華南最大空港,有「中國第一展」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俗稱「廣交會」以及全亞洲最大會展中心琶洲國際會展中心。
二00七年廣州市GDP超過七千零五十億元人民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九千三百零二美元,經濟實力位居中國城市三甲。人口突破千萬,被稱作最包容的城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來到這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迅速融入其中。
廣州還是最具活力、最有實力的體育城市:此次奧運火炬接力廣州站火炬手有五分之一都是來自體育界,這個城市培養出奧運跳水冠軍、舉重冠軍、世界擊劍冠軍、羽毛球冠軍、乒乓球國手、中國第三位入選NBA的藍球明星、女足的故鄉,等等。
10. 中國南大門,是廣州還是深圳中國國南大門口崖城市那一座
三沙市是中國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