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學校評"三好學生"從何而來
一般來說是德智體,現在學校考慮的比較多的確是德智,特別從成績優秀同學中選拔,有硬性規定是班級前五的情況。
一、建國初: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確立
1951年3月19日-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會議指出:「普通中學的宗旨和教育目標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使之成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自覺的積極的成員。」①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在會議閉幕詞中指出:「我們明確了普通中學的宗旨和教育目標,必須符合全面發展的原則,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成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自覺的積極的成員。」②1951年8月27日-9月11日,教育部在北京合並召開第一次全國初等教育會議和第一次全國師范教育會議。教育部副部長韋愨在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我們的小學應該實施智、德、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③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頒發試行《小學暫行規程(草案)》和《中學暫行規程(草案)》。前者規定:「小學實施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的教育。」④後者規定:「中學應對學生實施智育、德育、體育、美育等全面發展的教育。」⑤
此後,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在許多場合多次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例如,1954年2月21日,周恩來在政務會議上講話說:「我們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前進,每個人要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衡發展。」⑥1955年5月19日-6月10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文化教育工作會議指出:「提高中小學教育的質量必須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注意學生的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同時有步驟地實施基本的生產技術教育。」⑦
由此可見,建國之初,我國就確立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此後不久,又加入了勞動教育即綜合技術教育。全面發展教育由「四育」發展成為「五育」。
二、「三好」的提出與演變,對教育方針的影響
1953年6月30日,毛澤東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共青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時的談話中說:「我給青年們講幾句話:一、祝賀他們身體好;二、祝賀他們學習好;三、祝賀他們工作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毛澤東這里的「青年」,是指全國各行各業中的青年,如農業、工業、機關、軍隊、學校裡面的青年。因此,最主要的不是指青年學生,而是指工作中的青年。他說:「工農兵青年們,是在工作中學習,工作學習和娛樂休息睡眠兩方面也要充分兼顧。」⑧毛澤東針對學生所講的學習,是指各門課程的學習,包括德育課程、智育課程、美育課程等的學習,而決不僅僅指智育課程的學習。
然而,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學生守則》第一條卻提出:「努力做個好學生,做到身體好,功課好,品行好,准備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同年5月13日公布的《中學生守則》第一條也提出:「努力學習,做到身體好、功課好、品行好,准備為祖國為人民服務。」問題就出在這里:《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不提以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卻生搬硬套毛澤東的「三好」,把「學習好」和「工作好」改變成「功課好」和「品行好」。這里沒有明確界定「功課」是指哪些功課,當然應當是指學校開設的所有功課,包括德育功課、體育功課、美育功課,但是它把「功課」與「身體」、「品行」並列,就很容易誤導人們:功課就是智育功課。事實正是這樣,如此後許多人就認為:「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三好』,也就是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根據各人不同的條件,在德、智、體三方面得到一定的發展,達到一個基本的要求」,「這三方面是統一不可分的」。⑨
由於把毛澤東的「三好」機械引入教育領域,並逐漸演變為德、智、體「三好」,於是,美育開始逐漸被人們忽略、忽視。例如
1954年4月8日,政務院通過的《政務院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在講到全面發展教育時就不再提美育了,該指示提出:「今後我們的中學教育,既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又要重視系統的科學知識的教學,同時還要注意體育衛生教育。」⑩1954年夏,教育部副部長董純才在一次講話中談到教育方針時也沒有提美育:「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者,必須是個性全面發展的新人,這種新人應該是身心都得到健全的發展,具有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辯證唯物論的世界觀、共產主義的道德、一定的科學文化教養和健康的體質。」(11)1956年8月16日,高等教育部楊秀峰部長在1956年暑期高等學校校院長和教務長座談會上的發言中就說:「『全面發展』的要求包括德育、智育、體育三方面,不應該忽視任何一方面。」(12)這里也沒有提美育。
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11次(擴大)會上講話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3)毛澤東這里只提到德育、智育、體育,沒有提美育,很顯然是沿襲了當時教育部部分領導和人們幾年以來一貫的提法。而「三育」一經毛澤東提出,就具有了無上的權威。於是,由「三好」演變成的「三育」教育方針,影響深遠,四十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方針裡面再也沒有出現美育了。直到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裡面才恢復了美育在教育方針中的地位。
三、建國初期「三好學生」的評選及其弊端
自1955年教育部頒發《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以後,全國許多學校就開展了評選「三好學生」的活動。例如北京市教育局1956年的一個報告中就說:「在我們中學中,已出現了三百多個優秀的班集體,涌現了大批的『三好』學生。」(14)尤其是1963年2月,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以後,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開展了「學雷鋒、爭三好」活動。
毫無疑問,開展評選「三好學生」活動,能夠激勵、鼓勵和引導一部分學生勤奮學習、追求上進。但是我們必須一分為二地、辯證地看問題。評選「三好學生」活動,確實是有利有弊。其弊端早在「三好學生」評選之初,就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敏銳地發現了。
早在1956年,就有中學老師指出:「去年我們為了要求學生學好,在校會上向學生提出了門門功課都達到八十分的口號。在寒假評選『三好』學生時,規定若有一門功課不到八十分就不能評為『三好』學生。現在看來這樣平均主義地要求學生,的確不夠妥當,有好多平時很用功的學生,因有一門不是特長就沒被選上,使得學生都感到難於達到『三好』,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15)當時任教育部小學教育司司長的吳研因也指出:「有些人要求兒童智、德、體、美、生產勞動(基本生產技術教育)必須樣樣都好,甚至用選拔『三好』、『五好』的學生來刺激、鼓勵兒童,那就未免是希望兒童個個平均發展,沒有一個例外了。其實兒童的個性不同,很難個個做到樣樣都好的。而且由選拔而至於競賽,使受者驕傲自滿;未被選的自暴自棄或者對少數『三好』、『五好』的學生側目而視,甚至發生嫉妒之心。這就不免造成了許多流弊。」(16)我國著名教育家曹孚先生當時也認為,建國幾年以來,由於對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對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學說理解不夠,於是我們的教育工作出現了一些偏差和錯誤,使得許多學生亦步亦趨,規行矩步,缺乏青少年應有的蓬勃朝氣以及健康開朗的意志與性格。曹孚先生指出,造成這種偏差與錯誤的原因之一就是「搬用搞運動的辦法於學校工作中:實行『三好指標』,『先進班集體』,評選『三好學生』以來,問題就愈來愈嚴重了。」(17)
由上可見,「三好」的產生是違背我國的教育方針的,它誤導我國教育方針四十多年。評選「三好學生」的弊端早在其產生之初就被川門敏銳地發現了。現在,黨和國家重新確立了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並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因此,應該果斷地叫停評選「三好」。應該根據新的教育方針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精神,尋找更科學更合理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