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人數量是多少2021年
2021年中國人數量是1411788萬。
2021年5月11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揭曉。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1200萬人,勞動年齡人口8.8億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佔63.89%,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5467人。
簡介:
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訂統一的開展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各地相關部門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普查重點是掌握分析預測各地現有人口發展變化。
主要就是了解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單身、適婚人口、老齡人口等,全國人口普查也屬於國情國力調查。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全國人口普查各地各項數據結果,相關部門根據統計分析深度和進度,各地應分批及時適時准確公開。
『貳』 美國911事件死了多少中國人
美國911事件死了21位中國人。
在 911時紐約世貿大樓的遇難華人共有21位,其中來自內地7人,香港2人,台灣地區9人,另有3名記者未證實移民前的具體地區。而911事件中遇難的華裔英雄空姐鄧月薇,布希稱她「美國的英雄」,在911紀念館中的3000多位罹難者的名單中,鄧月薇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一、911事件起因:
在美國思想界的諸種論點之中,「文明沖突」論成為解讀「9·11」事件根源的主要論點之一。世界上的許多媒體指出恐怖主義的重要根源是美國的中東政策。以巴長期的軍事沖突和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殺戮及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製造」出具有必死決心的狂熱激進分子。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世界報》都指出「問題症結在於美國的中東政策。」英國《衛報》以《最好的防禦是公道》為題,指出美國人必須「公道」,「才能真正制止奧薩馬在阿拉伯和穆斯林社會中得到的廣泛支持。」
有觀點認為襲擊是一場政治陰謀。當中的主要疑點包括飛機撞毀一摩天大廈的可能性,五角大樓的缺口直徑與飛機直徑不符,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碎片以及劫機者的生死等疑點。陰謀論者認為該襲擊目的是布希政府自導自演為維護美國的國際地位,達到霸權和平目的,以便控制世界。
二、遇難者人員統計:
2002年9月11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遇難者和失蹤者的統計數字,總數為3025人。最終的統計數字2996人得以減少是由於統計人員證實並刪去了一些重復的名字。
紐約世貿大廈:市政官員稱共有70人失蹤;醫療機構出具了1400人的死亡證明;有1331人已被證實死亡,但屍體尚未找到。(以上數字不包括10名劫機者)在世貿中心大樓遇難的人中,有230人是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副總裁。有130人是規模大小不一的證券公司的經紀人,而遇難和失蹤者中還有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是343位消防隊員。
美航11次航班:乘客和機組人員共87人死亡。
美聯航175次航班:乘客和機組人員共60人死亡。
華盛頓:184人死亡。
五角大樓:125人死亡。
美聯航77次航班:乘客和機組人員共59人死亡(不包括5名劫機者)。
賓夕法尼亞州:40人死亡。
美航93次航班:乘客和機組人員共40人死亡(不包括4名劫機者)。
在所有的美國城鎮中,43個州的近800個城鎮有人在此次事件中遇難。還有一些遇難者來自中國、蓋亞那、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有三分之二的分居住在紐約和新澤西,其中紐約市的遇難者最多,有929人。位於世貿大樓頂端的世界之窗飯店也有71名雇員遇難,其中的許多人都是新移民。
三、社會評價:
「911」事件給美國民眾造成嚴重心理傷害,特別是那些遇難者的家屬。這一恐怖襲擊事件已經成為美國人永遠揮之不去的心病 。美國專欄作家羅伯特·薩默森說,恐怖活動炸毀的「不僅僅是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一部分,而是美國的平靜和安全感」。「美國人的自由假日從此劃上句號。」
『叄』 中國人佔世界人口的多少
中國大陸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19.27%。
1、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國大陸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19.27%。
2、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而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2013年年底,在中國大陸上居住136072萬人(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27%.
3、因計劃生育、中國城鎮化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值正在逐步下降。
4、世界上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除我國還有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日本,巴基斯坦等國家。
(3)中國人嚴9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家庭戶人口12446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由於我國生育水平不斷下降、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在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影響下,我國已產生了所謂的「四二一」家庭結構,即一個子輩、兩個父輩、四個祖輩這樣的倒金字塔結構。
雖然未來嚴格意義上的「四二一」家庭結構在多大規模內出現,還是個疑問,但家庭子女數趨少,人口壽命延長卻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意味著子女負擔父輩和祖輩的養老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肆』 中國人有多少
正是因為人口太多、增長太快,中國才實行計劃生育,那麼中國人口到底有多少?很多人認為,由於農村大量超生隱瞞,中國實際人口早就超過15億,甚至達到16億了。其實筆者在《要是當年中國不實行計劃生育會怎麼樣?》一文已經分析,即使1980年就徹底停止計劃生育,最誇張估計,到2005年中國人口也不可能達到15億[1]。
統計數據最權威的要算國家統計局了,2006年9月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底中國總人口已達到13.07億人,比2000年底時增加了4050萬人。這是經過2005年底進行的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後,匯總出的最新數據。
但是,在2006年8月底出席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總結表彰暨技術業務總結研討會時,國家統計局局長指出:「目前人口調查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全國人口數大於各地匯總數。多年來這個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2003年時統計局經過自己調查測算的全國總人口數為12.92億人,而各地匯總數只有12.60億人,兩者差距3200多萬人;2004年這一差距竟然進一步擴大到4600多萬人[2]。就是說2005年底的13.07億人口有超過4600萬的水分,實際各地匯總人口只有12.6億。與筆者在《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的推測完全一致[3]。
4000多萬中國人哪兒去了?國家統計局認為主要是流動人口問題,各地都從本地的角度考慮,不希望人口數高於戶籍人口和規劃指標,以致影響人均指標和政績。但是國家統計局2005年的調查發現2005年底流動人口數只有1.47億人,這1.47億人口能夠誤差4600萬?
其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水分開始於2000年之前。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總人口只有12.426億。這個數據比1999年國家統計局公告的1999年年底總人口少1648萬,比1998年年底少549萬。於是按照人口普查辦公告的1.81%漏報率(卻不考慮重報)進行校正,將這個數據修正為12.658億。就是說2000年人口水分就已經有2322萬。
對於1990年代以來的超低生育率,人口學界也認為是2000年人口普查漏報。將生育率修正成1.8,成為「堅持計劃生育不動搖」的依據。
2000年人口普查的1.81%漏報率到底准確不準確呢?漏報是否嚴重?我們比較一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其中第三、四次人口普查由於當時流動人口不多,被人口學界公認是很准確的。
2000年、1990年、1982年人口普查歷年出生人口數(萬)
近年每年兒童死亡40-50萬人,自殺29萬人左右,事故死亡13萬左右。根據1990年全國生命表(兩性合計),每1000個出生嬰兒大約有5.4%的人在25歲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歲之前死亡[7]。平均每年死亡0.22%。
從上表可見,1945年到1990年出生人口(2000年時候的10-55歲),2000年人口普查為91618萬人,1990年普查為90759萬人,2000年普查反而比1990年的人口普查多出859萬(照道理說,2000年普查應該減少1997萬才是,因為這10年共有2.2%左右的死亡人口),說明重報多於漏報2000多萬。
1945年到1982年人口(2000年時候的18-55歲),2000年人口普查為73097萬,1990年普查為73192萬,1982年普查為73677萬, 2000年人口普查只比1990年普查少94萬,比1982年普查少580萬。依照每年死亡0.22%的比例,1982年的73677萬人口(0-37歲)到2000年的時候會減少到70750萬;1990年的73192萬人口(8-45歲)到2000年的時候會減少到71582萬。但是2000年的時候1945年到1982年出生人口卻還有73097萬,說明重報多於漏報,18-55歲人群凈重報2000萬左右。
人們擔心流動人口導致漏報增加,但其實流動人口越多就越容易重報。比如城市晚上大街上空曠曠的,人都靜止在家裡,挨家挨戶計算人口,能夠比較得到准確的數字(就像1982年、1990年的人口普查);白天人都離開家,這個時候計算人口,一個人在蔡鍔路被數了,到中山路又被數一次,到黃興路可能還被數一次,當然另外一些人可能沒有數到,但是被重數到的概率畢竟比沒有被數到的概率大。同樣的人口,只要動起來,就會給人城市人滿為患的感覺。
中國流動人口主要是18到40歲的青壯年,那麼我們看看2000年18到40歲人口(1960年到1982年出生人口),這個年齡段2000年人口普查為50555萬,1990年普查為50196萬(到2000年應該減少2.2%),1982年普查為50324萬(到2000年應該減少3.96%),2000年人口普查反而比1990年普查多359萬(邏輯上應該少1104萬),比1982年普查少231萬(邏輯上應該少1993萬),說明2000年普查重報明顯多於漏報(凈重報1000多萬)。
有人說低年齡組存在嚴重漏報。我們再看看低年齡組的漏報情況。1990年普查顯示0-9歲人口(1981年到1990年出生)共有21578萬,2000年普查顯示這個年齡組人口為22743萬,比1990年普查多出1165萬,每年多出來116萬,似乎1990年0-9歲人口漏報5.4%。但是2000年後歷次年度1‰人口抽樣調查卻支持1990年普查結果,提示2000年對於1981年到1990年出生人口有重報。2003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984年到1988年人口為10664萬,比2000年普查的11379萬少716萬,每年少143萬;2002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983年到1987年人口為10252萬,比2000年普查的10928萬少676萬,每年少135萬;2001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982年到1991年人口為22339萬,比2000年普查的22839萬少499萬,每年少50萬。結合三次1‰人口抽樣調查和兩次人口普查,發現1990年普查的低年齡組凈漏報也不嚴重。
再拿1982年0-9歲年齡組(1973-1982年出生)為例,1982年普查顯示該年齡組為20544萬;1990年普查顯示為20700萬,比1982年只多出156萬,每年多15.6萬;2000年普查顯示這個年齡組為20444萬,比1982年普查少100萬,每年少10萬。就是說1982年普查的低年齡組也是准確的。
有人根據小學在校人數來推測生育率,說1990年以來的出生人口有漏報,將生育率修正成1.8。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毛入學率的分母。
小學毛入學率=小學在校學生總數÷小學校內外學齡人口×100%。
由於有留級等現象,毛入學率往往大於100%(發達國家也在103-110之間)。我國小學毛入學率:依照《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或《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資料,我們小學毛入學率在104-110%之間[8];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我們小學毛入學率在120%左右[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中國小學毛入學率在115-120%[10]。廣少奎等國內學者也認為2001年中國小學毛入學率是123% [11]。地區越發達,小學毛入學率就越接近100%,但是北京市朝陽區2000年都還是123.6% [12],那麼全國小學毛入學率在120%是可信的。
地方政府(比如北京朝陽區)的局部抽樣可以掌握准確的毛入學率,但是國家教育部只可能掌握毛入學率的分子(小學在校學生總數),不可能掌握分母(小學校內外學齡人口),教育部的分母來自計生委和國家統計局(經過「修正」了的)。因此要是依照小學在校人數來推測出生人口的話,必然導致15-20%的虛高。
等於是教育部從計生委借來分母,而人口學家又從教育部借來分子來推測分母,等於將計生委的分母拿回去了,其結果當然與計生委和統計局的一致。
有些學者用小學招生人數來推斷中國的生育率,認為第五次人口普查有漏報。我國小學入學年齡是滿6歲,由於入學時間是9月,意味著最小的是6歲,最大的接近7歲,大多數人已經超過6.5歲。《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和《中國教育統計年鑒》顯示,中國1990年以來小學平均新生年齡為6.9-7.0歲。因此小學新生相當於7年前的出生人口。我們比較一下小學招生人數與人口普查出生人口的差別。
1990年普查顯示1990年出生只有2322萬,2000年顯示有2621萬,如果說是1990年漏報的話,那麼為什麼單獨那一年數字突然變化那麼大,而1989、1988年卻沒有那麼大?因此1990年的出生暫不考慮。從上表可見,199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人數比小學招生人數比少8-20%,尤其是1994年以來普查出生比招生少15%-21%。看來漏報嚴重。但是需要考慮另外一些因素:
1、一年級也存在重讀現象(雖然這個比例在降低)。
2、我國小學凈入學率不斷升高,現在已經在99%以上,綴學率不斷下降。
3、農民工孩子的流動性:1990年代雖然有農民工,但是當時他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農村,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鬆和民工學校的建立,以及城市學校因為小學人數劇減而招生民工子女,使得農民工孩子在2000年之後大量進城。農民工的流動性也就導致他們孩子的流動性,在農村學校入學一次,幾個月後在城市A小學入學一次,再過幾個月又在城市B小學入學一次。
4、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進城年輕農民工的數量增加,幾年前進城的年輕民工結婚生子的孩子到了入學年齡,進城的民工孩子的絕對數也不斷增加。
因此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994年以來的出生人口漏報並沒有想像的嚴重,有10%的漏報就不錯了。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生育率只有1.22,那麼加上10%的漏報,生育率也只有1.3,遠沒有人口學界和統計局所認為的1.8。即便真的有20%的漏報,生育率也不到1.5。
就算2000年以來每年出生1283萬左右有10%的漏報,那麼也只有1411萬,比統計局修正的1711萬要少。
就是說,即便低年齡組有一些漏報,但總體來說,重報遠遠多於漏報,2000年人口普查的12.426億人口本身就有水分,就不應該修正成12.658億。
那麼我們再來看2000年之後的人口水分為什麼逐年上升。2001、2002、2003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0-4歲人口分別為6938、6581、6413萬,平均每年分別出生1388、1316、1283萬,這些數據是連續一致的,也與2000年人口普查是一致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但是人口學界認為是出生漏報,將生育率修成為1.8左右,經過修正後,2001、2002、2003年的0-4歲人口變成了9287、8896、8553萬,每年出生人口比客觀數據多出450萬左右。2000年到2005年又虛報出2270萬左右,加上2000年本身的2322萬,總水分就達到4600萬,這就是現在客觀數據與公布數據的差值!
筆者在《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採納統計局總人口(2005年底13.0756億)推測中國今後人口高峰在13.4億[3];但是既然2005年底只有12.6億人口(甚至可能不到12.6億),那麼要是不停止計劃生育的話,中國人口高峰估計連13億都難以達到。那麼意味著中國人口結構嚴重畸形,未來養老金和勞動力的短缺遠遠比目前的認識要嚴重。
『伍』 中國人有多少個姓氏
中國一共有多少姓氏?不同時期的統計數字不一樣:
漢代應劭《風俗通》收錄近500個。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收錄1232個。
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收錄1745個。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錄3736個。
明代王圻《續文獻通考》收錄4657個。
今人陳歷甫最近編寫出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收錄10129個,其中漢族姓氏8000多個,少數民族姓氏2000多個。據《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1月15日的最新報道,如今陳歷甫掌握的古今中華姓氏數目已達到15142個,創下了姓氏收集數量之最。
最常用的姓氏有多少?
所謂「常用姓氏」也是一個在一定歷史時段和區域范圍內的相對性概念。如通行的《百家姓》版本共收438個姓氏,只能看作是北宋初年漢民族范圍內的常用姓氏。明代初年翰林編修吳沈奉旨編纂《皇明千家姓》,共收1968個姓氏,則是當時的常用姓氏。現在搞姓氏學研究的人,多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杜若甫和袁義達先生的研究成果為權威性的說法。杜、袁兩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7年大陸人口的隨機抽樣資料以及台灣的姓氏統計資料,經過計算機處理,確定中國人的姓氏為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復姓6642個(絕大多數為少數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用的漢姓約3050個,按其所屬人口多少為順序,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表22:現代中國前百位「大姓」
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蛔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召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雷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這是就全國范圍而言,如果分地區統計的話,情況又不一樣了。如20世紀70年代的台灣地區的通用漢姓為1027個,排在前100位漢姓順序是:
表23:台灣前百位「大姓」
1.陳 2.林 3.黃 4.張 5.李 6.王 7.吳 8.蔡 9.劉 10.楊 11.許 12.鄭 13.謝 14.郭 15.賴 16.曾 17.洪 18.邱 19.周 20.葉 21.廖 22.徐 23.庄 24.蘇 25.江 26.何 27.蕭 28.羅 29.呂 30.高 31.彭 32.朱 33.詹 34.胡 35.簡 36.沈 37.施 38.柯 39.盧 40.余 41.翁 42.潘 43.游 44.魏 45.顏 46.梁 47.趙 48.方 49.孫 50.鍾 51.戴 52.杜 53.連 54.宋 55.鄧 56.曹 57.侯 58.溫 59.傅 60.藍 61.姜 62.馮 63.白 64.塗 65.蔣 66.姚 67.卓 68.唐 69.石 70.湯 71.馬 72.巫 73.汪 74.紀 75.董 76.田 77.歐 78.康 79.鄒 80.尤 81.占 82.薛 83.嚴 84.鍾 85.程 86.龔 87.丁 88.童 89.黎 90.金 91.韓 92.錢 93.夏 94.袁 95.倪 96.阮 97.柳 98.毛 99.駱 100.口
兩份資料互相比照,便能看出通用姓氏的地方性特色。最使台灣同胞產生強烈認同感的是,這份姓氏排序,幾乎就是福建、廣東地區姓氏排序的翻版,因而成為「台灣與大陸兩地的居民自始至終都是血肉相連的最具體說明」(彭桂芳《「唐山過台灣」的故事》)。
上海的姓氏使用情形,也是自成特色。據調查,至1997年底,上海共有傳統姓氏1340個,其中單姓1304個,復姓36個,此外還有為數甚多的聯壁姓氏和外國姓氏,這與一部分上海人觀念上的「前衛」以及涉外婚姻的增多大概有些關系。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表24:上海前百位「大姓」
1.張 2.王 3.陳 4.朱 5.徐 6.李 7.沈 8.周 9.陸 10.吳 11.顧 12.楊 13.黃 14.劉 15.孫 16.趙19.施 20.唐 21.錢 22.曹 23.蔡 24.姚 25.潘 26.馬 27.蔣 28.商 29.許 30.俞 31.丁 32.倪 33.何 34.宋 35.夏 36.袁 37.龔 38.鄭 39.葉 40.嚴 41.范 42.林 43.馮 44.戴 45.郭 46.陶 47.謝 48.董 49.湯 50.薛 51.方 52.姜 53.邵 54.韓 55.秦 56.汪 57.季 58.盛 59.庄 60.邱 61.毛 62.羅 63.程 64.郁 65.杜 66.瞿 67.呂 68.葛 69.傅 70.江 71.蘇 72.彭 73.奚 74.章 75.任 76.余 77.石 78.盧 79.殷 80.凌 81.喬 82.史 83.鍾 84.蕭 85.梁 86.費 87.華 88.仲 89.鄒 90.包 91.魏 92.崔 93.衛 94.洪 95.侯 96.翁 97.樊 98.虞 99.孟 100.康
(資料來源:盧志新《上海姓氏知多少》,原載《上海灘》2000年第1期)
從上表可以看出,如朱、張、顧、陸、沈、錢等位居前列的姓氏,都是上海歷史上的「著姓」;而像曾、孔、賈、閻這些在全國范圍來說都是位居前列的大姓,在上海卻均在百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