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近代國人的家國情懷體現在哪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
② 家國情懷的哲學原理
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二者是一種包含關系。古往今來,我們的社會沒有宗教的外在超越,我們更多的是將信仰寄託在「人文」上。家國情懷則是人文信仰的中流砥柱,它超越了種族、宗教、地域、階級,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密碼,讓我們在自己的國家找到歸屬感,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在新時代闖關奪隘、建功立業的勇氣與底氣。
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盛行於特殊時代。古代中國的士大夫們有著天生的優越感,以竹林七賢為首的文學和政治團體逐漸營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精神家園。「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被奉為圭臬,士大夫賴以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德立功立言,在他們這里施展不出。當王朝更迭,士大夫的驕矜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其精神的下移,是對改朝換代的自省。家國情懷在這一刻千錘百煉,浴火重生。「寧溘死以流亡兮」乃屈原的家國情懷,那回盪千年的離騷,不僅將香草、美人寫的淋漓盡致,更讓那愛國之心籠上被理性關照的光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文天祥的家國情懷。他把對亡國的痛思留在零丁洋,把愛國之心留在了歷史長河裡。
愛國志士驗證了家國情懷是一種文化基因。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國一體思想由此凝練,並積淀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這一文化基因的外在形式為愛國主義。它是打破國家彼此隔離而鑄成的一種深厚情感。尤其是近代的中國,慘遭列強蹂躪,愛國主義是割斷帝國主義枷鎖的利器,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情感依據。它是連接國與人民的情感紐帶,是中華兒女在政治上的自我認同。
③ 怎麼培養愛國情懷
愛國情懷應該是每一個國人都應該具備的,培養愛國情懷,首先你應該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當你了解了中國近代遭遇的屈辱事件之後,你很難不去愛這個國家,你看著這個國家,你就像看見一個被人欺負的母親一樣,作為他的子女,我們自然會想要去疼愛她,所以多讀歷史,多去了解這個國家,愛國情懷自然會具備。
其次就是看到祖國的變化和成就。我們的國家可以說是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今天的第二大經濟實體,取得這樣的飛躍,是個中國人看到都會感到自豪,這種自豪感也就是愛國情懷。尤其是當你國家的過去和今天對比,這種愛國的感覺更為強烈,因為無比的想去珍惜如今的國家。
最後把我們國家和別個對比,雖然我們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們也要很多東西是別人比不上的。所以多看看我們的優點,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國家真的了不起。
④ 青年為什麼要有國家情懷
家國情懷是一種源自內心的質朴情感,也可說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對於當代青年來說,只有常懷感恩之心、砥礪家國情懷,才能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社會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國情懷深深植根於我們的靈魂之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銘刻於骨、融化於血,既體現為一種民族大義,也是賡續傳承的文化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戚繼光抗倭、保家衛國……回溯既往,從神話故事到歷史典故,濃濃的家國情懷之中,都體現著民族大義。
《禮記·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家國情懷世代相傳,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基因。事實證明,沒有偉大的國家和民族,就難言個人的尊嚴。
因此,無論何時,我們都應將家國情懷牢記在心。
意義
家國情懷更體現為一種時代責任。奮進在新時代,亟待我們激盪新氣象、成就新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強則中國強,只有青年肩負起時代重任,我們未來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對於年輕人來說,「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遠是個觀眾」,決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平台再好,自己不參與永遠是個局外人」,決不能自甘平庸、安於現狀。
「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動永遠是個失敗者」,決不能踟躕不前、不思進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揚青春、崇尚奮斗,當代青年才能不負使命擔當,在愛國奉獻中實現個人價值。
⑤ 家國情懷是什麼
「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是對自己國家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往今來,這種高尚情懷極大地鼓舞士氣、凝聚力量、振奮精神,既利國利民又利人利己。
家國情懷,與其說是心靈感觸,毋寧說是生命自覺和家教傳承。無論是《禮記》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理想,還是《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亦或是陸游「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誠執著。
家國情懷從來都不只是攝人心魄的文學書寫,更近乎你我內心之中的精神歸屬。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那種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就來自那個叫做「家」的人生開始的地方。
(5)中國人的大國情懷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家國情懷」首先表現為愛國之情。蘇武十九年持節不屈,就在於他心中有漢,心中有國。衛律的威逼利誘,沒能讓他叛「漢」;李陵的軟話攻心,沒能讓他仇「漢」;單於的漫長折磨,沒有讓他忘「漢」。朔風凜冽,無法凍硬他的愛國熱腸;胡茄幽怨,無法軟化他的愛國衷心。
飲雪吞氈,就等歸漢之日。就要回漢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淚留不住他;小兒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沒有妻兒嗎?不是,只不過,在他心中,「國」遠比「家」重要。
「家國情懷」又表現為愛民之情。鄧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赤子情懷溢於言表。「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下鄉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雖素昧平生,卻滿含熱淚地呼之為「娘」,視百姓為父母。
「家國情懷」還表現為恪盡興國之責。顧炎武曾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范仲淹也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員,都應該為國家的發展獻計出力,將個人之夢融入到中國的復興之夢。
「家國情懷」不是要我們拋卻小家,忘卻親人,而是要我們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都捧出一顆愛心來。
⑥ 談談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是如何展現大國情懷的
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所具有的大國風范是別個國家比不了的比如說疫情期間,為了抗議中國願意去支援,幫助很多國家來抗議,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別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