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末中國有多少人
不到3億,具體請看:
清代康熙年間全國人口已有1.6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已至3.115億,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為3.831億,這時清代中期人口最高值。南方人口比重為71.4%,北方28.6%。人口超過兩千萬的有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廣東;不足兩千萬的有直隸、湖南、福建、山西、陝西、甘肅;不到1000萬的有雲南、貴州。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有太湖平原、長江流域、大運河沿線。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軍起事前全國有人口4.36億。後不斷下滑到2.5596億(同治5年),1898年(光緒24年)時人口回升到3.1972億。
㈡ 清朝時全國人口是多少
一、億萬生靈:明末人口總量估算
改朝換代,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但清朝定鼎,殺的人確實也太多了。
明清換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毀滅事件之一,只有蒙古帝國崛起的過程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根據杜車別(孫海寧)在《明末清初中國人口減少之謎》中所作的估計,直接或間接死於清軍屠刀之下的中國人,超過了兩億。這就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的總和。
一直以來,很多歷史學家、人口學家認為,明朝末年中國的人口當在六七千萬左右,最多也就一點幾億。但明朝初年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七千萬——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為了制定收稅標准,對全國戶口和土地進行過普查登記,根據這個普查資料可以推算出明朝人口大約在7000萬左右。這個數字是很靠譜的,因為當時國家已經統一了二十來年,各級行政機構運行成熟。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政府機構的清廉高效保持的相當不錯。
此後兩百多年,明朝內部始終保持總體的和平穩定,人口應該會持續增長。具體的增長率,明朝之前,北宋時期的人口增長率,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到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的129年間,人口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千分之九點二,人口達到了一億一千萬。明朝之後,中華民國時期,人口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千分之八點二。明朝的社會穩定程度超過了北宋和民國,增長率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即使按照千分之八的增長率計算,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和平時期,人口總量也可以從七千萬增長到五億,即便增長到兩三億以後增速放緩,打個折,超過四億總是沒有問題的。
這么多人,當時的生產力能否養得起呢?答案是不僅養得起,還能豐衣足食甚至奢侈享樂。就土地的供養力來說,明朝後期張居正主持變法,對天下田畝進行測量統計,明朝全國耕地面積是12億2542萬畝。耕地測量的數字是拿來給國家交稅用的,只會少量不會多量。明末農耕技術高度發達,江南地區畝產可以達到四五百斤,北方地區也可以達到兩三百斤,偏低的估計是全國平均畝產260斤(郭松義《明清時期的糧食生產與農民生活水平》),偏高的估計是平均可以達到400斤(杜車別《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即使按照260斤算,一畝半土地的產量養活一個人絕無問題。
明朝中後期,大量的耕地並沒有被用來種植糧食,而是用於種植經濟作物比如棉花、桑樹等等,以促進手工業的發展。耕地之所以用於經濟作物的種植,那也是在糧食夠吃的基礎上才能有土地剩餘。經濟作物普遍種植和手工業的高度繁榮,也說明當時不存在土地供養人口能力不足的情況。
12億畝的耕地,只需要一半的土地也就是六億畝用來種糧食(實際比例更高),就可以養活4億人沒有問題。剩下的用來種植蔬菜油料、動物飼料或者棉花桑樹等為手工業服務的經濟作物,供四五億人吃穿用度,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可以創造極大的農業剩餘,供上層階級奢侈享樂。
為什麼明末的實際人口數量會大大高於官方的統計數據呢?
明朝征稅實行土地稅和人頭稅(含勞役)並行的制度。土地數量曾經多次重新丈量,以作為征稅的新依據。但征稅的戶口,兩百多年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的重新調查登記,都是各個地方根據人口的死亡出生等每年進行調整。這種調整到了中後期已經完全淪為形式:一年一年原樣照抄,或者隨意做一點增減的調整,以免看起來沒有任何變化。登記在冊的納稅和服勞役的戶口數,洪武二十年是一千零六十五萬戶;到了兩百年之後的萬曆六年,竟然還是一千零六十二萬戶,還少了三萬戶。
納稅人口和實際人口之間的比例,萬曆年間出使中國的西班牙人拉達在《記大明的中國事情》中舉了兩個實際的例子:「有個叫夏蘇的人對我們說,他戶內有七十人,但他只納七個人的稅;另一個人對我們說,他戶內約六十人,他只交四個人的稅。」在這個記錄中,第一個例子的納稅人口與實際人口的比例是1比10;第二個例子是1比15。若是1比15,則7000萬的納稅人口,就要對應超過十億的真實人口;若是1比10,則對應七億的真實人口。就取一比十,再打個八折,也已經超過五億了;若打個六折,也就是一個納稅人口後面還隱藏著五個未納稅人口,人口總數也可以超過四億。這樣的估算很粗略,樣本也太少。但確實可以從另一個維度支持了我們根據人口增長率算出來的結論,也就是明末人口在四億到五億之間是合理的。
除了總量的計算以外,對4億人口的空間分布,杜車別在《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中也有詳細的測算和史料分析。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南京和蘇州,人口大約三四百萬;杭州、北京、廣州則在兩百萬左右。這種估算有第一手史料作為依據,比如,史書記載,杭州最主要的糧食供應倉庫,每兩個月就要消耗60萬石糧食,這個數量足夠養活200萬人;1650年清軍在廣州屠城,事後和尚收集屍體就收了七十萬具。
一般地區級別的商業中心城市或政治中心城市,如揚州、濟南、福州、開封、武昌、臨清、南昌、西安等,人口則在百萬左右。此外,府城、州城的人口數當在十萬至五十萬之間,縣城人口在兩萬到十萬之間——崇禎元年,湖北荊州公安縣一場大火就燒掉了五千多間房子,受災人口在2.5萬以上。而公安縣只是一個偏僻的普通縣城,不是區域商業或交通中心。
公元1558年,陝西華陰縣地震,死亡人數統計出來,有名有姓的竟然超過了83萬!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人口死亡最多的一次地震記錄。陝西在明朝屬於偏遠地區,人口和華北、四川、華中、江南等地比起來是比較稀少的。一場大地震,震中只在縣城而不在省城西安,就死亡約百萬人,當時中國人口密度之高可以想見。我們可以作一個對比,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烈度最高的地震,也就死了24萬人。
此外,當時還有很多鄉村集鎮,這些集鎮在沿海地區因為手工業發達的緣故,也可以聚集大量的非農業人口——江西景德鎮就聚集了數萬製作瓷器的工人。[1]明朝有一千四百多個縣,若縣城平均人口五萬,就有七千萬城鎮人口。再算上大中城市和商業手工業集鎮,則明末中國城鎮人口超過一點五億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再看農業人口,根據明朝典籍《沈氏農書》和《補農書》中數據,嘉興、湖州地區一位常年僱工可耕種稻田八畝,同時再負責管理桑田四畝,一個人可耕作的土地是12畝。何良俊在《四有齋從說》中提到,松江地區,西邊平坦的土地上,一對夫婦利用水車等工具,可以種植25畝地,若勤勞肯吃苦可以耕作30畝地;但東邊是丘陵地形,耕作施肥引水都非常麻煩,一對夫婦就只能種植5畝地了。全國各地平原耕地和山地上的耕地的比例不太好說,若簡單算術平均一下,(30+5)/2=17.5畝。但一般來說平整的耕地往往用於種糧食,坡耕地則用於種植經濟作物。即使考慮平地種糧、山地種桑的特點,人均可以多種點地,全國平均下來一對夫妻耕作二十畝地應該是上限。再參考「一個常年僱工可以耕種稻田八畝,桑田四畝」,僱工應該是男性,耕種能力更強,女性耕種數量較少,主要起輔助作用。則男女平均大致每人平均可耕種約10畝地——男性12畝,女性8畝,不會更高了。明朝12億多畝的耕地,就需要一億兩千萬的勞動力(含女性)。
古代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比例大致是50%,另外一半就是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和五十歲以上的老人。1.2億勞動力,大約就對應兩億四千萬的總人口。但明朝的城鎮人口中「流民」居多,也就是沒有城鎮戶口,從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流民」必然以青壯年為主,老弱更多的會留在農村,則農村人口中老弱的比例會更高一些,這跟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農民工進城,老人婦女兒童往往留在農村是一樣的。這樣,農村人口兩億五千萬肯定是有的。把農業人口和城鎮人口相加,也有四億人。
總體而言,我們用多種方法進行估算,明末人口數量都應該在4億人到5億之間。基本邏輯是:明朝初年有七千萬人,經過兩百年的和平,就算按照北宋和民國的增長速度打個折,也可以輕松超過四個億;再看土地產量,養活四億人口很輕松;再看城市人口數量,各種一手資料的抽樣調查表明,它可以支持四億人口的推論,四億人分布在什麼地方可以說清楚。至於官方統計的人口為什麼會大大低於四個億,也有合理的解釋。以4億為基數來計算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只會少算不會多算。
㈢ 清朝末年中國人口總數是多少人
傳說是4萬萬5千萬,實際就是4.5億,但清朝人口統計並不是十分准確,可能當時已經超過6億了
㈣ 清朝人口最多時有多少人
清朝時期中國人口大概維持在4億人左右,建國初期是5億4167萬人,文化大革命之前(1965年)是7億,文化大革命後1977年超過8億,1982年超過10億,因為改革開放到1982年人口增長很快,所以1982年國家意識到實現計劃生育的必要,提出計劃生育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