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汶川大地震美國和世界各國的捐款是多少
美國政府提供50萬美元援助。(約合人民幣350萬元)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阿卜杜拉決定沙特向中方捐贈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幫助中國抗震救災。(共計約合人民幣4.2億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過3100萬加元。(摺合人民幣約2億元)
印度政府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
日本政府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約合人民幣3300萬元)
俄羅斯政府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萬元)
義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萬歐元和150萬歐元的救災物資。(共計約合人民幣2200萬元)
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向中方提供100萬澳大利亞元援助。(約合人民幣660萬元)
德國政府向德國紅十字會提供50萬歐元幫助中國救災。(約合人民幣540萬元)
泰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捐款50萬美元。泰國公主詩琳通向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泰國紅十字會和普密蓬國王「猜帕塔那」發展基金會各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萬美元。(共計約合人民幣500萬元)
法國政府提供價值38萬歐元的物資。(約合人民幣410萬元)
克羅埃西亞政府通過克羅埃西亞紅十字會向中方提供20萬歐元援助。(約合人民幣220萬元)
莫三比克政府(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向中國政府捐款4萬元人民幣。
『貳』 美籍華人翁萬戈:將183件國寶免費贈給美國,給祖國卻要450萬美元
1900年,隨著幾聲炮響,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大沽口炮台,被八國聯軍摧毀,外敵再一次來到了北京的城牆下。
緊接著,八國聯軍便侵入了北京,打開了紫禁城的大門。
無數中國的奇珍異寶、文物古籍,都被這些侵略者劫掠一空,大量屬於我國的寶物,流落到了海外。
時至今日,我國都在想辦法收回,這些散落在外的文物。
不過世事無常,我們在想辦法收回,屬於自己國家流落的文物,有的人卻會因為種種個人原因,將文物捐贈出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在晚年捐贈了,大量翁氏家藏的翁氏第六代繼承人,翁萬戈。
那麼翁氏家藏,究竟是什麼樣的一份文物收藏,以至於翁萬戈捐贈到國外,會在中國 社會 上引發一片罵聲?他又為何要這么做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由愛國華僑轉變為人人喊打的「賣國賊」的故事,來一探究竟。
提到「翁」這個姓氏,很多中國人都會想到那個知名的 歷史 人物,「兩代帝王之師」、晚清著名文臣之一的 翁同龢(hé) 。
的確,翁氏家藏就與這個晚清名臣,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事實上,如果不是翁家世代為官,普通人家怎麼可能有機會,積攢出被譽為「清末九大藏書之一」的家藏呢?
翁氏家藏,緣起於 翁同龢 的父親,翁心存。
翁心存一朝進士及第,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授讀同治帝,一舉便將翁氏一脈的命運,給徹底改寫了。
翁氏的族人,開始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發展機會。
尤其是翁心存的幾個孩子,在翁心存的悉心教導之下,翁同書、翁同爵、 翁同龢 三兄弟,都先後考上進士為官。
而兄弟幾人繼承的,不光是父親翁心存念書的好頭腦,還有喜歡收集古書、字畫鑒賞的愛好。
翁心存和翁同書兩人,皆耗費大量銀錢,購買倒閉的書齋,購得大量藏書精品。這樣大規模的購進,也讓翁氏家藏的藏書數量,急劇增多。
翁心存離世前,將家中的收藏分成了兩份,分別交給了 翁同龢 和翁同書兄弟倆繼承。
翁同書一脈的繼承十分順暢,但是到 翁同龢 這里,就有些坎坷了。
他一生無子,在家族裡選了哥哥翁同爵的兒子翁曾翰,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原本是看中翁曾翰活潑 健康 的體魄,可沒想到翁曾翰英年早逝,唯一的孩子也是體弱多病,不滿一歲就夭折了。
翁同龢 一脈,再度面臨絕嗣的危機。為此,他只能故技重施,採用過繼的辦法。
翁同龢 生前,很喜歡翁同書的後代 翁之憙 ,於是便選了他的一個孩子過繼。
那個被選中,尚在襁褓的孩子,就是翁萬戈。
翁萬戈,名義上是 翁同龢 的後人,但實際上卻是翁同書的曾孫。他和自己的親生父親 翁之憙 ,分別為 翁同龢 和翁同書,兩脈藏書的繼承人。
翁萬戈,雖然獲得了一筆天降之財,但是這對他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好事。
作為繼承人,他從小就要接受嚴苛的家族教育,熟讀四書五經、文書典籍,要滿足家族對繼承人的高要求。
可是小小的翁萬戈,卻連見這些收藏的機會,都沒有。
其一是因為翁萬戈年紀太小,按照家族規定,他要年滿三十歲才能有資格接手翁氏家藏。
其二是因為時局紛亂,翁氏後人為了保全家藏,一直都在轉移家藏的位置,除了少數核心的族人,根本沒人知道家藏的具體位置。
翁氏家藏,在 翁同龢 過世後,一共經歷了兩次大型轉移。
一次是從北京的宅子,轉移到了江蘇常熟的老家,還有一次就是,從常熟轉移到了,翁氏後人居住的天津。
在翁萬戈長大之前,他的那一部分家藏,一直是由他的母親胡氏,和他的父親 翁之憙 看管。一同被放在一處的,還有翁同書那一脈的家藏。
1948年秋天,一個在國外旅居10年的男人,帶著自己的妻女遠渡重洋,回到了自己東方的故鄉。
他的本意。是希望自己從沒見過祖國的女兒。可以回來見見故鄉。
同時,自己已經年滿三十歲,家裡早就來信讓他回國一趟,接手一份家族遺產。
這個男人正是翁萬戈,他因為躲避國內的戰火和完成求學,一直漂流在海外。
翁萬戈,從小就知道自己將會在30歲的時候,繼承一份豐厚的收藏,所以在收到信之後,他立刻就啟程回國了。
雖然知道自己的責任,就是好好保護家族的收藏,但是當翁萬戈來到,家族在天津置辦的藏書樓時,他還是被狠狠震驚到了。
眼前浩如煙海的收藏,還不是翁氏家藏的全部。他的親生父親 翁之憙 ,已經將他那一脈的收藏,轉移離開了,剩下的才是眼前的這些。
小的時候,他在家族故地江蘇常熟,接受傳統中式教育。後來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
次年,也就是1938年,他為了躲避戰亂去了美國。
那時的翁萬戈,只帶了2000美元便隻身遠渡重洋,也算他運氣好,經人介紹考上了 以工程著稱的 美國普渡大學,並獲得該校機電工程碩士學位。
但是翁萬戈在國內、國外四年的學習中,深感自己並不適合機電工程,於是毅然轉行,改學藝術,並考取了威斯康辛大學美術系。
之後,他便一直留在美國,娶妻生子。
所以,這還是翁萬戈第一次,親眼看見自己繼承的這些收藏。
翁萬戈行走在書樓里,看著眼前那一份份,承載著時代歲月和 歷史 文化積淀的古書字畫。
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他知道不管是出於 歷史 傳承,還是家族傳承,自己都必須要保護好眼前的這些收藏,哪怕是賭上餘下的人生。
但准備定居,並守護收藏的翁萬戈,很快在天津就得知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遼沈戰役即將打響,這里也即將陷入戰火當中。
戰火無情,哪怕是只有一顆炮彈,落在書樓附近,都會輕易毀了這些收藏。
翁萬戈無奈,只得放棄定居的想法,立刻開始著手轉移這些收藏。
起先,翁萬戈想仿照家族中的先人,將收藏從北京轉移到天津的行為,想要秘密把這批收藏,從天津運往上海。
於是,他帶著妻女前往上海,希望能在上海,尋找到合適的地方,收藏這批文物典籍。
但他的想法,很快就被現實狠狠戳破了。
由於戰爭原因,國民黨佔領的區域,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翁萬戈後來回憶說,當時上海雖然不是戰區,但是也受到影響。
物價飛漲,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每日都有人拿著大額的鈔票,去哄搶物資。
翁萬戈也深受通貨膨脹的苦楚,他在美國的積蓄逐漸被榨乾,堅持到10月,一家人的生活已經難以為繼。
萬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選擇趁著還有機會,重返美國,而這些文物遺產,自然也跟著被全部帶到了美國。
畢竟那個時候,翁氏家族的其他人,都已經自顧不暇。除了他們,翁萬戈能將這些收藏,放心託付給誰呢?
1948年11月,翁萬戈和自己的太太、女兒,搭乘美國的飛機,離開中國。
在離開上海之前,翁萬戈託人將所有的家藏裝箱。
為了應付美國人在海上的臨檢抽查,翁萬戈只能忍痛放棄,那些容易引人注意的古董器物,只裝些外國人看不懂的各類書籍和字畫,以及一些中國的文房四寶。
那時的海上運輸,遠沒有今天安全系數高,速度慢不說,還經常沉船。
但是翁萬戈,此時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將一切都交給上天來決斷。
他在心裡向上天祈禱,如果老天願意讓翁氏家藏逃過此劫,他願意用一生,來守護這些家族的寶物。
經過漫長的數月航行,1949年春天,翁萬戈到達美國,並收到了所有的文物,基本都完好無損。
由此,翁萬戈也開始了,自己長達數十年的守護任務。
而這部分的翁氏家藏,便一直流落海外,直到幾十年後的1985年,才重新現世。
時代不斷變化,翁氏族人面對 歷史 的變遷,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守護家藏的方式。
1951年,自知已無力保護自己所繼承的翁同書一脈藏品, 翁之憙 將自己擁有的五代收藏,分成五批,全部捐獻給了北京博物館。
而遠在美國的翁萬戈,還不知道這一切的發生。
他依舊秉承著翁氏過去低調、不顯露的收藏路線,將自己的那一部分家藏,仔細地收藏了起來,連自己的妻女都不允許接觸。
翁萬戈再次去往國外後,就一直充當著中西文化的橋梁。
他利用自己從事攝影,電影製作的工作,極力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希望可以促進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後來,翁萬戈轉戰影視器材行業,認識了很多電影製作商。
在一次商界朋友的聚會中,翁萬戈結識了一位,名叫司徒慧敏的電影藝術家,兩個人成為了朋友。
後來沒多久,司徒慧敏便回國發展,和翁萬戈斷了聯系。
那個時候的兩人,都不知道這段友誼,在日後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1978年,60歲的翁萬戈退休。
之後數年,翁萬戈就沉浸在,整理收藏和研究收藏里。
一直到1985年,一位美國教授找上了翁萬戈,他得知翁萬戈的手裡,有很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籍,於是就向翁萬戈提出了,借用展覽的要求。
翁萬戈原本不準備答應,但是考慮到,那是一場多國都會參與的大型展覽,如果出借書籍,或許可以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最終還是將收藏的十種宋代書籍,借了出去。
正是翁萬戈的這一次出借,讓消失已久的翁氏家藏,重新出現在了世人的眼前。
1985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善本書展」中,有翁氏藏書的出現。這一則消息,一傳回國內,立刻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
很多專家學者,紛紛聯系有關部門,希望國家可以購買一些翁氏的書籍,不要讓這些珍貴的國家文物,流落海外。
而負責這次接洽的不是別人,正是已經歸國擔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司徒慧敏。
這一次的接觸,讓翁萬戈被勾起了思鄉之情,之後他每年都要回國一次。
每一次,翁萬戈都會去往不同的省份和城市,似乎是要把自己過去幾十年,沒看到的故國,全部重新看一遍,好彌補自己的遺憾。
在游覽期間,很少有人能發現,翁萬戈的華僑身份。
因為翁萬戈雖然年過半百,離開中國幾十年,但他的中國話卻一點都不生疏,而且從來不會混洋腔。
興致來了,還能說幾句上海話,他把自己的根,扎在中國這片廣袤土地上。
1990年,翁萬戈將自己繼承的翁氏祖宅,捐贈給了故鄉常熟,也就是現在的 翁同龢 紀念館。
2000年,經過多方商談,翁萬戈與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達成合作,轉讓自己的部分藏書。
就像當初,他將收藏悄無聲息的帶走一樣,翁萬戈和妻子,這次也悄無聲息的,帶著542冊古書,又回到了中國。
這批翁氏藏書,順利轉讓給上海圖書館。
翁萬戈的古書一拿出來,很多專家都忍不住感嘆,這是目前保存的最重要、最完整的中國古籍善本。被譽為「海外文物文獻分量最重的一份藏書」。
可見,翁萬戈在保存書籍上,下了多少的功夫。
一句「 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 」 道盡了他對家藏畢生的守護,也是一個收藏世家繼承人,所背負的傳承使命。
他戲稱,自己對這些收藏,比對自己孩子還細心。這些年的整理,幾乎把自己,都鍛煉成了文物保護專家。
後來上海圖書館,以協商轉讓的方式,購入了這一批翁氏藏書,共斥資450萬美元。
那時人們對這件事情頗有微詞的地方在於,相比較那些捐贈的慈善家,翁萬戈是採取拍賣的方式。
這不免讓人覺得,他是有借自家的藏書來牟利的心思,是打著愛國的名號,行圈錢之事。
尤其是對比,翁萬戈的親生父親 翁之憙 的做法,翁萬戈的行為,不免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非常理智的,認為這批藏品,是屬於翁家先祖積攢下來的。
翁之憙 願意無償捐,是人家願意,我們不能強逼著翁萬戈,也無償捐贈啊。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人們對於翁萬戈的看法,仍然是保持著正面態度。
2008年,翁萬戈曾帶著一批收藏,來到中國開辦了展覽。這也是中國人民,第一次親眼看見,《長江萬里圖》這件稀世珍寶。
這是 翁同龢 生前最喜歡的藏品,為了得到這幅畫,翁同龢甚至不惜花重金,挪用買房款。
國家一直想要收購這件藏品,但是翁萬戈一直沒有同意。對於這幅和翁家,關系匪淺的畫作,翁萬戈一直難以割捨。
後續的幾年裡,翁萬戈一直在陸陸續續的向中國捐贈,一些翁氏家藏。
2010年,北京大學收到了,翁萬戈捐贈的吳斌《勺園祓禊圖》。
2015年12月, 上海圖書館收到了,翁萬戈捐贈的包括 47冊《翁同龢日記》在內的珍貴翁氏文獻。
2016年,當初留在常熟的一部分翁氏藏書,被翁萬戈的子侄,全數捐給了圖書館、博物館。
南京圖書館得了7000餘冊,常熟圖書館1712冊,部分極具 歷史 價值的被收入了常熟博物館。例如《皇家兵制考》和《笏齋日記》手稿等。
2018年,已經100歲的翁萬戈,進行了人生中,最後的兩次捐贈。
一次,是將明代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和清代王原祁《杜甫詩意圖》軸,兩件巨幅繪畫珍品,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
這一次的捐贈,翁萬戈贏得了,國內媒體的一片贊譽之聲。
可另一次捐贈,不但讓這些贊譽煙消雲散,同時還為他帶去了極大的爭議。
就在翁萬戈結束了對中國的捐贈之後,同年 7月28日 ,他又 於自己百歲誕辰當天宣布, 將共計183 件書畫藏品,無償捐贈給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這樣的捐贈,無疑在我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絕大多數的國人,都無法理解翁萬戈的行為。
他們認為,作為經歷過戰火、經歷過山河破碎的人,怎麼會將中國的寶貝,交給外國人?
要知道,美國的博物館裡面,陳列的過去有關中國的 歷史 文物,都是他們從中國這里搶來的,代表的都是中國曾經屈辱的 歷史 。
當時,翁萬戈的這一行為,被憤怒人們定義為「賣國」。
網上聲討他的聲音也是不絕於耳,認為翁萬戈數典忘祖,不配做支持戊戌變法的 翁同龢 後代。
雖然翁萬戈解釋,是因為他希望這些收藏,可以獲得更好的保護。
但這份解釋,無疑是更加激怒了網友,認為翁萬戈是在內涵國內的博物館,不如外國的博物館,是在給自己的無恥行為找借口。
捐獻文物給美國博物館,這件事情的確是翁萬戈做的不好,他沒有體諒中國群眾的家國情懷,沒考慮 歷史 因素。
但是對於翁萬戈本人,我們應該以更理性的態度,去評價。
首先翁氏家藏,在中國文物古籍收藏史上,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翁萬戈在時局動盪、戰火硝煙中,拼盡全力將這批收藏保存完好。
這本身,就是對中國古籍收藏的一個巨大貢獻。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那部分 歷史 古籍和書畫收藏。
其次,翁萬戈在國內,也捐贈了許多的古籍,回饋了 社會 。
雖然,他沒有做到像他的親生父親那樣,完全出於家國大義和保護收藏的無私想法全部捐獻。
但說他數典忘祖、「賣國」,委實有些難聽和偏頗。
其實縱觀翁萬戈的一生,他是很矛盾的。
自小被過繼,雖然是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可是到他一百歲的時候,他人生中絕大多數時間,其實都是在美國度過的。
他有美國綠卡,他的子女後代,也都在美國學習生活,你很難說他究竟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即便他有家國情懷,不忘自己的故鄉,他也必須要為自己的家庭做考慮,為孩子考慮。
我們不難發現,翁萬戈這一次的捐贈,對於波士頓博物館來講,價值是十分巨大的。
他的子女,可以通過這一次的捐贈,在波士頓博物館獲得工作,還可以打開一條,走進美國上流 社會 的道路。
對於翁萬戈這一次的捐贈,我看到的更多是,一個年邁的父親,在竭盡全力為自己子女規劃未來。
為此,他不惜犧牲自己多年以來,在中國累積的名聲和自己的晚節。
在中國 歷史 上,外籍華人回饋祖國捐贈文物的事件,比比皆是。
很多愛國的收藏家,也都願意將自己有價值的收藏,捐獻給國家。
他們不一定都是名人,而且大都一直默默捐贈,從不求回報。
比如23歲繼承遺產的愛國華僑趙泰來,他花費20年的時間,將自己繼承到的6萬余件文物,全部捐贈給了國家。
而他也因此,在2008年,獲得中國首屆文化遺產保護「十大年度傑出人物」。
可是,我們不能強求每一個擁有文物的人,都這樣無私的奉獻。
翁萬戈並不是不愛國,從他過往的種種行為,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自己的祖國有著深沉的感情。
只是家國情懷,最終沒有抵過自己內心,對孩子未來的擔憂。
逝者已矣,翁萬戈先生已於2020年 12月9日,在家 辭世,享年102歲。
翁家家藏的傳奇故事,也伴隨著他的離逝,一起離開了時代的舞台。
翁萬戈的一生,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他繼承了人人羨慕的翁氏家藏,同時也背負上了保護它的使命,決不能讓家藏被損毀。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家藏是屬於翁萬戈的,同時也是屬於國家的。
翁萬戈作為主人很清楚這些文物身上附加的意義,所以這些文物的歸屬只有兩個,要麼繼續在翁家傳承下去,要麼就要回歸祖國。
而翁萬戈一直以來也是這么打算的,在自己100歲之前,他一直在陸續捐贈翁家家藏。
只是人老了之後難免會心軟,相比較遙遠的祖國,他更加看重自己的孩子。他擔心自己的孩子的未來,也捨不得自己守了一輩子的收藏,離開自己太遠。
一時的糊塗,便是晚節不保。
雖然翁萬戈的行為,讓他的子女享受到了實在的好處,但是通過出賣自己家族收藏的國家寶物,來交換這一切,也還是讓人難以接受。
只希望後人能引以為鑒,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可以多考慮國家大義,而非個人私利。
『叄』 汶川地震,美國捐多少錢
美國ZF捐了五十萬,
美國的紅十字會捐款1000萬美圓
箭牌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人民幣250萬元
美國美鋁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人民幣
無線技術和數據解決方案的開發及創新廠商美國高通公司今天宣布,公司將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50萬美金(約合350萬元人民幣)
美國藝電(EA)向地震災區捐款人民幣100萬元
通用電氣(GE)公司董事長傑夫•伊梅爾特14日宣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贈200萬美元,其中,1000萬元人民幣現金將立即通過中國紅十字會轉往災區,其餘60萬美元將以設備和服務形式捐贈災區。
美國ACE集團緊急決定為中國地震災區捐款20萬美元,並發動其全球員工捐款。
戴爾為中國震災捐款210萬
微軟追加第二批賑災捐款300萬元總額達400萬
蓋茨基金會向四川地震災區捐助130萬美元
Adobe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0萬美元
美國國際集團(AIG)、應用材料、UPS等各自捐助一百萬美元,摩托羅拉、高通、花旗、安海斯-布希、嘉吉等各自捐助五十萬美元現金,波音公司已捐首筆二十五萬美元。
在華設有分支機構和廠家的美國企業強生、通用汽車和通用電氣基金各自捐一千萬元人民幣資金和救災設備。通用汽車通過在華公司捐款六百萬元人民幣,福特公司捐出首批五百萬元人民幣和五十萬元救災設備物資,沃爾瑪捐三百萬元人民幣,道化學公司和安利各捐助二百萬元人民幣,微軟、百事可樂、寶潔、泰科電子、康明斯等各自捐助一百萬元人民幣。另有若干企業捐助額度不等的美元、人民幣現金和飲用水、設備、車輛和其他救災物資。
AMD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人民幣
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保德信)今天宣布,保德信金融集團的慈善組織,保德信基金會,將向美國紅十字會國際賑災基金捐贈15萬美元,用於幫助四川地震救災工作。
加州電動汽車先驅者ZAP,將在自己的Xebra電動車及卡車工廠設立一個救災基金,援助在5月12日中國四川地震中的受害者。ZAP呼籲美國公眾和企業積極捐款,向中國的救災行動提供幫助。ZAP將向美國紅十字會捐贈價值5萬美元的款物。
美國富豪格林伯格向中國震區捐一百萬美元
美國A.O.史密斯公司首期捐款100萬元
波派集團美國公司正在美國組織員工捐獻,高級經理 Kai 先生率先捐獻了500美元。目前波派皮具的捐款活動仍在進行中,所有募集款項將全部直接匯到四川受災地區。該公司還將捐贈逾千雙自產的新皮鞋給災區同胞。
『肆』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對中國的援助是多少
美國當年的援助主要是依據租借法案的。根據Wolfgang Schumann (et al.): Deutschland im Zweiten Weltkrieg.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82, Bd. 3, S. 468.(German Language),對中國的援助是16.27億美元(當時的價格),排在所有國家的第四位。時間從1941年4月開始。
以下幾點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援助數字:
抗戰結束前得到的援助是8.45億美元。結束後援助沒有立刻結束。
總共的租借法案金額約為484億美元。中國佔比約3.36%
當時的美國每年GDP約為2000億美元。中國援助佔比約0.8%
為了照顧美國國會的意見,租借法案規定是需要還款的,這和一般人設想的無償援助是不同的。
當時的美元換算成今天的美元,比例大概是1:10。所以以上數字可以乘以10.
『伍』 美國一共給中國捐了多少錢
總共才捐了50萬美元!!還有如果中國開口隨時幫助··
『陸』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美國給中國捐了多少錢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美國給中國捐了50萬美元。
『柒』 中國南方雪災
美國駐中國大使雷得今天代表美國政府向中國紅十字會捐助十五萬美元救災款,幫助中國南方遭受雪災地區。
2008年2月8日早9點荷蘭中國商會會長楊鴻,秘書長李明及常務副會長張巧忠帶領部分副會長,常務理事等一行30人前往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將原准備商會近期就職典禮所用款項10,000歐元作為中國雪災募捐贈款親自交到張大興參贊手中。
『捌』 在四川大地震後美國捐了多少錢
中國發生512汶川大地震後,在華的美國公司積極行動起來,向災區提供了大量捐贈和服務。
中國美國商會代表著兩千多家美國在華企業。該商會主席吉莫曼說,商會下屬的公司已經捐款四億五千七百萬元人民幣,捐款數字每天都在不斷增加。美國公司還提供了服務和實物捐贈,比如食品、醫療設備、飲用水、帳篷、後勤服務等。
美軍裝運捐贈中國鎮區物資
吉莫曼說,參與捐獻的美國公司范圍廣泛,各行各業都有,從機械製造、電腦、汽車,到運動服、餐飲、煙草,無所不包。
吉莫曼說:「比如卡特彼勒、福特汽車、麥當勞、菲利普.莫里斯等跟中國交往很深的公司。它們生活、工作在這里,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對美國公司來說,回饋社會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中國美國商會之外,擁有三千七百名成員的上海美國商會和擁有一千二百個會員的華南美國商會也分別捐款三億六千八百萬元和三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三個美國商會的捐款總數已經超過11億元人民幣。
吉莫曼說,中國美國商會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八十多家參與捐款的跨國公司。但是也有一大批美國公司不願意公布自己的名字。
根據南方周末上星期公布的捐款企業名單,在捐款數量名列前茅的五十四家合資或外資企業當中,美國公司就佔了二十四家。捐款在兩千萬元以上的公司包括國際商用電器、英特爾、通用電氣、安利、卡特彼勒、沃爾瑪和可口可樂。其他外國公司主要來自日本、芬蘭、韓國、德國、瑞士、法國、荷蘭和英國。
在中國備受歡迎的美國快餐店麥當勞,從一開始就提供了多方面援助。麥當勞中國區發言人霍華德說,到目前為止,中國區已經捐獻了一千二百萬萬元人民幣。其中一千萬元用於災區學校重建,一百五十萬元捐給中國紅十字會,五十萬元用於餐飲服務。此外,麥當勞中國區的員工也捐了七十萬元人民幣。」
霍華德說,在許多危難時刻麥當勞都曾向前方提供過急需的食物和飲料,這次也不例外。她說:「我們對災區的支持最初就是從發放食物和飲料開始的。我們向倖存者、救援人員、警察、軍人和醫務工作者提供了大約三萬四千份食物。」
麥當勞把炸雞塊、菠蘿餅、飲料和瓶裝水送到安置災民的綿陽體育館和德陽醫院里,並給自願捐血的民眾提供食品。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麥當勞還向居住在災區「帳篷城」里的孩子們送去了節日禮物。
據霍華德說,地震後,麥當勞在四川各地的分店,只關閉了很短一段時間,便迅速恢復營業。一些志願者和員工,盡管自己家在地震中被毀,但仍然堅持工作。
福特汽車的捐贈非常實用。這家公司的中國區副總裁許國禎說,截至5月30號,福特及其中國合作夥伴,共捐贈了七百萬元現金和實物。
許國禎說:「福特捐贈的救護車已經在上個星期送到災區的幾個縣裡面,讓它們可以做救災的使用。這些縣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包括綿陽、德陽、九寨溝這些地區。」
*外企鐵公雞榜毫無事實根據*
盡管中國政府對外國企業的捐贈表示感謝,但是在地震發生後不久,中國互聯網上出現了批評外國公司在中國只賺錢、不捐錢的文章,有的網站甚至刊登了「外企鐵公雞榜」。
在國新辦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試圖為外資企業正名。他說,所謂跨國公司一毛不拔的說法,「完全沒有事實根據」。商務部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了駐華外企向地震災區捐款的名單和善款數字。
官方媒體還發表文章,向公眾解釋外國捐款體制與中國的差異。環球時報的文章說,美國始終是一個相當崇尚慈善捐助的社會,美國更多的捐款實際上來自民間慈善組織。文章說,美國政府初期向災區捐出五十萬美元,而美國各界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兩千三百萬美元。
據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新聞稿,5月28號下午,一架承載著美國國防後勤局捐贈給四川人民的一百五十三頂大帳篷的飛機抵達成都。包括運費在內,這批救災物資的總價值為九十萬美元。至此,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地震救災援助累計達到三百九十八萬五千美元。
另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體育總局5月31號透露,美國奧委會向地震災區捐贈了一千頂救災帳篷,價值二十七萬美元。
『玖』 二戰中,美國到底支援了中國多少物資和錢
美國開辟中印空運之初,僅供給美國14航空隊之需要,直到1944年春季之後,方始運作戰物資,至於美國對中國之援助,空軍方面獲得數百架飛機及配件和燃油,陸軍則獲得29個師輕裝備,其價值約為5億美元,若按美方援助盟邦之物資2,800億美元計算,或相等於裝備588個裝甲師或2,000步兵師,中國所佔者實在微乎其微。所有上述援助合計,中國在抗戰中所獲美援總額達16.02億美元,是所有國家中對華援助最多。